- 年份
- 2024(3598)
- 2023(5457)
- 2022(4595)
- 2021(4276)
- 2020(3475)
- 2019(7788)
- 2018(7774)
- 2017(13721)
- 2016(7945)
- 2015(9052)
- 2014(8871)
- 2013(8661)
- 2012(8358)
- 2011(7578)
- 2010(7739)
- 2009(7041)
- 2008(7021)
- 2007(6441)
- 2006(5793)
- 2005(5248)
- 学科
- 济(28946)
- 经济(28921)
- 管理(17784)
- 业(14222)
- 贸(13136)
- 贸易(13127)
- 易(12842)
- 学(11064)
- 企(10383)
- 企业(10383)
- 地方(10113)
- 方法(9501)
- 农(9455)
- 出(8231)
- 数学(7829)
- 数学方法(7620)
- 中国(7553)
- 口(7414)
- 出口(7400)
- 出口贸易(7400)
- 业经(6506)
- 农业(6294)
- 土地(5633)
- 环境(5571)
- 财(5148)
- 制(5011)
- 法(4706)
- 地方经济(4684)
- 理论(4574)
- 资源(4508)
- 机构
- 学院(113372)
- 大学(113042)
- 研究(45563)
- 济(36944)
- 经济(35929)
- 管理(34626)
- 科学(34375)
- 中国(33739)
- 农(28887)
- 理学(28696)
- 理学院(28132)
- 管理学(27159)
- 管理学院(26971)
- 所(25978)
- 京(25886)
- 研究所(23889)
- 农业(23030)
- 业大(22721)
- 中心(20761)
- 江(18337)
- 省(17859)
- 范(17406)
- 师范(17137)
- 院(17002)
- 财(16810)
- 北京(16480)
- 科学院(15236)
- 室(15144)
- 州(15095)
- 农业大学(15029)
- 基金
- 项目(79270)
- 科学(60053)
- 基金(55571)
- 家(52492)
- 国家(52127)
- 研究(50980)
- 科学基金(41985)
- 省(31960)
- 自然(30598)
- 自然科(29750)
- 自然科学(29738)
- 基金项目(29500)
- 社会(29272)
- 自然科学基金(29165)
- 划(27712)
- 社会科(27555)
- 社会科学(27548)
- 资助(22892)
- 教育(22327)
- 编号(19596)
- 重点(19306)
- 计划(17766)
- 发(17613)
- 科技(16669)
- 成果(15805)
- 部(15755)
- 科研(15653)
- 创(15071)
- 课题(15053)
- 创新(14348)
共检索到178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芦晓峰 张亦舒 王毅 熊智 王铁良
为了充分了解和把握湿地沉积物生源要素迁移动态,并为湿地生态环境修复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采集了辽宁双台河口湿地试验区、缓冲区、核心区0~50cm沉积物,用碱熔-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沉积物中全磷的含量,对沉积物中全磷的不同区域(试验区、缓冲区、核心区)、不同深度(0~10,10~20,20~30,30~40,40~50cm)以及随着芦苇各个发育期(发芽期、发育期、生殖期、成熟期)的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双台河口湿地功能区沉积物中全磷含量相对较低,变化在0.001~0.781g·kg-1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含量变化较大,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从东北方向到西南方向,沉积物全磷含量有所升...
关键词:
湿地 沉积物 全磷 时空分布 功能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芦晓峰 熊智 肖汉 张亦舒 王铁良
通过对辽河河口湿地沉积物中全氮(TN)进行为期两年的采样测定,对芦苇生长期内辽河河口湿地沉积物中全氮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此研究,能清楚的认识湿地全氮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并且能通过全氮的变化情况了解湿地的富营养化的状况。以该湿地主要植被-芦苇的各个发育期为时间节点,以湿地各功能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及远河区和近河区为空间区域,并根据该湿地沉积物的厚度情况,分别对深度为010,1020,2030,3040,4050cm的沉积物进行样品采集和测定,对沉积物中TN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
关键词:
湿地 沉积物 全氮 生长期 时空分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蓉蓉 吴如林 唐晨 赖月婷 龚开晟 李家兵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累积的效应,选择典型亚热带河口湿地(闽江鳝鱼滩湿地)中未被入侵的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群落A、互花米草入侵斑块边缘B以及互花米草入侵斑块中央C三个典型区10个不同深度的Co、Ni、Cu、As进行研究,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三个采样点Co、Ni、Cu、As含量均随着互花米草入侵过程显著增加,即C>B>A,相比入侵前增量分别达到26.31%、19.66%、50.79%和16.93%;(2)地累积指数法显示,研究区域Co、Ni、Cu为轻度污染状态,As则处在强污染向极强污染过渡状态;(3)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显示,研究区域Co、Ni、Cu的潜在生态风险轻微,As在A、B两点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很强,C点为极强。两种评价方法均显示互花米草的入侵将一定程度上加剧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区域内As污染需引起重视。进一步分析表明沉积物Co、Ni、Cu、As与总碳、总氮、碳氮比、容重和地上生物量呈显著相关,互花米草对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累积的机制可能与其发达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密集的根系结构有关。
关键词:
互花米草 重金属 湿地 沉积物 累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瑞琳 侯磊 袁海英 梁启斌
为探究高原湖泊河口湿地氮循环过程,以洱海罗时江河口湿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布设8个监测点按季度开展现场调查,分析沉积物无机氮的时空分异特征,采用PVC顶盖原位培育法分别在夏、秋季开展沉积物净氮矿化与硝化速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湿地沉积物氨氮(NH_4~+-N)、硝氮(NO_3~--N)和总氮(TN)含量分别为5.92±6.31、14.49±20.89和1 408.98±625.29 mg·kg~(-1),NH_4~+-N含量沿进水口到出水口方向呈递减趋势,且冬季显著高于其他季(P<0.05)。湿地西侧沉积物NO_3~--N含量高于东侧,NO_3~--N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春季显著高于夏秋冬季(P<0.05),而培养期I的硝化速率在湿地中部较高。净氮矿化速率大于硝化速率并形成NH_4~+-N累积。河口湿地沉积物培养后的无机氮主要以NH_4~+-N形式存在(占NH_4~+-N和NO_3~--N总量的55.37%)。(3)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净氮矿化速率与含水率显著负相关(P<0.05),硝化速率与培养前的NO_3~--N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培养前的NH_4~+-N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铁良 袁鑫 芦晓峰 苏芳莉 张晓磊
为了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合理确定湿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促进湿地的生态功能持续发展。根据辽宁双台河口湿地开发利用现状及规划目标,选取湿地天然生态环境需水量、农业灌溉及养殖需水量、生活用水量为3个目标,以湿地各类面积为决策变量,并以恢复到2000年的湿地各类面积值为约束条件,以系统工程的观点为指导,运用多目标规划理论,构建了湿地水资源合理分配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建立了3种配置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只有优先满足湿地生态环境的需水量,使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才能使湿地得到较好较快的恢复,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功能效果,对构建湿地系统生态恢复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协调利用的框架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铁良 赵博 周林飞 杨培奇
辽宁双台子河口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名录,》是世界上最大的芦苇沼泽湿地。基于生态学法并结合3S技术,以2000年为例计算双台子河口湿地最小、最适、最大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归类分析,得到各类型湿地的生态环境需水总量和单位面积需水量。可为双台子河口地区的水资源规划、生态保护、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等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地区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提供借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飞 张旭
对三峡库区支流澎溪河渠马、高阳、黄石和双江桥4个断面水体中总磷、溶解态磷和活性磷及沉积物样品中的总磷和其他4种形态磷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澎溪河水体总磷、溶解态磷、活性磷质量浓度分别为0.066~0.129、0.033~0.118、0.013~0.094 mg/L。3种形态磷的分布和相对含量都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溶解态磷和活性磷的浓度与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澎溪河沉积物中总磷含量为0.6~1.0mg/g,其值与长江干流万州段沉积物中总磷含量相近,小于澎溪河消落带和岸边土壤中总磷含量。双江桥断面沉积物样品中总磷含量高于其他3个断面。SmT(标准测量和测试)法逐级提取数据表明,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詹乃才 王妍 刘云根 侯磊 王书锦 张慧娟
【目的】探讨农业面源污染下岩溶湖滨湿地"水体-植物-沉积物"体系中总磷(TP)的时空分异特征,以期为岩溶湖泊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滇东南岩溶湿地为研究对象,在普者黑湖滨湿地设置典型样地,采用典型样带法布点方式,在研究区布设3条平行样带(编号Ⅰ、Ⅱ和Ⅲ),每条样带上等距布设不同采样点,于2014年10月和2015年1,4,7月采集研究区不同样点对应的水体、沉积物及茭草茎、叶,测定水体总磷(TP)质量浓度和沉积物及植物样品TP含量,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水体TP质量浓度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云根 王妍 齐丹卉 李梦莹 徐晓军
以云南阳宗海南岸湖滨湿地表层沉积物磷形态为研究对象,分析沉积物磷形态含量(磷酸二钙型Ca_2-P、磷酸八钙型Ca_8-P、磷酸铝盐Al-P、磷酸铁盐Fe-P、闭蓄态磷酸盐O-P、磷石灰型Ca_(10)-P)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特征,探究13项环境因子与磷形态之间的关系,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环境因子对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湖滨湿地沉积物6种磷形态在分布上无明显季节性规律且各磷形态含量呈湖岸至湖心递减趋势,以Ca_(10)-P含量为主(占全磷的85%),环境因子沉积物全磷、沉积物总砷、沉积物pH、溶解氧、电导率对磷形态影响较大;线性回归分析能较好地预测惰性磷的时空分布规律(平均相对误差为14.77%),而活性磷相对误差较大,达到28%,可能与环境因子变化对活性磷分布影响显著有关.
关键词:
湖滨湿地 沉积物 磷形态 线性回归分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明 陈家明 杨荣荣 陈子彦 梁霞
研究河口湿地暗碳固定对于全面认识和科学评估河口湿地碳汇潜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崇明东滩为典型研究区域,利用~(14)C同位素标记法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不同湿地植被分布对沉积物暗碳固定的影响及其关键环境控制因子。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湿地光滩、芦苇、互花米草区域沉积物的年平均暗碳固定速率分别为(1.27±0.66)、(0.88±0.40)和(1.37±0.63)mmol/(m~2·d);河口湿地沉积物暗碳固定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其中夏季沉积物暗碳固定速率显著上升,但极端高温对暗碳固定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互花米草植被促进了沉积物中的暗碳固定,而芦苇区沉积物暗碳固定速率相对光滩则有所降低;不同植被通过调节NH_4~+、Fe~(3+)、S~(2-)以及关键功能基因(cbbL、cbbM)丰度进而影响沉积物中的暗碳固定。研究结果为准确评估河口湿地碳汇潜力及影响机制提供理论借鉴与数据参考。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湿地植被 沉积物 暗碳固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泽新 张敏
以太湖流域湖荡湿地表层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用双道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了太湖流域湖荡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砷(As)和汞(Hg)的空间分布特征,用地累积指数法(Geoaccumulation Index,Igeo)对太湖流域湖荡湿地As和Hg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湖州和无锡地区湖荡湿地沉积物As的含量相对较高,且高于太湖流域As的环境背景值,各研究区域湖荡湿地沉积物均未受到As的污染;常州地区湖荡湿地沉积物中Hg的含量相对较低,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慧娟 刘云根 侯磊 王书锦 詹乃才
【目的】研究生态修复区重金属砷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为重金属污染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文山州内跨境河流小白河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沿水流方向设置A、B、C、D、E 5个断面,其中A断面位于生态修复区上游,为背景断面;E断面位于生态修复区下游,为削减断面;B、C、D断面位于生态修复区内,均为控制断面,采集5个断面的沉积物样品,分析了小白河生态修复区表层(010cm)、中层(1020cm)和底层(2030cm)沉积物总砷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运用Hakanson方法对沉积物中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芦晓峰 王铁良 孙毅 张丹 苏芳莉 袁鑫 张玉龙
盘锦双台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芦苇沼泽湿地。近年来该湿地开始出现退化现象,为了挽救湿地生命,保护宝贵的自然资源,从湿地存在与形成、发育及演化等方面分析,在充分吸收以往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的研究成果、总结各种评价方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了湿地功能评价体系,制定了湿地功能等级划分标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湿地各项功能进行评分,计算湿地综合评价指数,由此评价湿地功能的优劣。结果表明:盘锦双台河口湿地功能等级属于一般一类,在各项功能中,湿地的环境功能最为重要。湿地对于生物栖息、污染净化、物质产生以及调节洪水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供水、调节气候、科研教...
关键词:
湿地功能评价 层次分析法 双台子河口湿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宏萌 袁旭音 徐荆棘
近城市河流位于城市与农村的过渡带,其环境现状反映城市化过程对河流的影响。通过不同断面的样品研究了南京近城市河流——秦淮新河沉积物中主要营养元素与磷形态的空间分布,分析其变化特征和污染成因。研究表明,不同河段由于受人为活动和沉积环境的影响营养程度差异较大。河流表层沉积物的TOC、TN和TP范围分别为3.07~34.97g/kg、830~2 370mg/kg和447~3 517mg/kg,磷的形态显示Fe-P或Ca-P>Org-P>>Al-P>DP,其中Fe-P和Ca-P二者之和占TP的70%以上,两者均可指示营养化程度的轻重。通过西善桥段和入江口段柱状沉积物分析表明,营养元素和磷形态垂向上均呈现...
关键词:
沉积物 磷形态 营养元素 秦淮新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沙茜 黄婧 张维昊 何君 孙燕 周帆琦
本次研究以污染程度不同的鹰窝湖、郭郑湖、庙湖和南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进行湖泊原位采样,控制样品的温度及溶解氧条件,模拟湖泊磷释放量较大时的自然条件,对沉积物中总磷和溶解性总磷释放速率进行分析,揭示不同程度污染湖泊沉积物中磷的释放规律。研究表明,厌氧条件下,高温促进磷释放;污染程度越大沉积物磷释放越显著,释放周期越短;湖水中磷主要以溶解性总磷形态存在。需进一步找出污染湖泊磷释放-沉积节点,为污染湖泊与重度污染湖泊的治理提供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