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2)
2023(10287)
2022(8436)
2021(7847)
2020(6085)
2019(13719)
2018(13532)
2017(24782)
2016(13784)
2015(15274)
2014(15341)
2013(15409)
2012(14911)
2011(13749)
2010(14233)
2009(12936)
2008(12747)
2007(12055)
2006(11065)
2005(10402)
作者
(41134)
(34967)
(34449)
(32489)
(21460)
(16796)
(15370)
(13545)
(13332)
(12644)
(12109)
(11423)
(11267)
(11117)
(10919)
(10559)
(10292)
(10118)
(10029)
(9764)
(8977)
(8915)
(8613)
(8227)
(8116)
(7970)
(7815)
(7608)
(7341)
(7209)
学科
(62719)
经济(62664)
(49668)
(40162)
农业(33224)
管理(28238)
地方(23443)
中国(23284)
业经(20007)
(17051)
企业(17051)
(15247)
(13192)
方法(13017)
农业经济(12731)
发展(12158)
(12126)
(11499)
银行(11478)
(11258)
(11010)
金融(11009)
(10753)
数学(10752)
数学方法(10659)
地方经济(10642)
(10382)
贸易(10369)
(9985)
(9978)
机构
学院(194864)
大学(186920)
(80639)
经济(78659)
研究(77246)
管理(68603)
中国(60516)
(57216)
理学(56555)
理学院(55854)
管理学(54980)
管理学院(54627)
科学(46489)
农业(43409)
(42038)
(40375)
中心(36614)
业大(36439)
研究所(35999)
(34931)
(34145)
(29650)
(29239)
师范(28964)
(27320)
(27117)
北京(27072)
农业大学(26298)
财经(25202)
(24961)
基金
项目(122160)
研究(96288)
科学(94029)
基金(82087)
(71942)
国家(71094)
社会(59115)
科学基金(58422)
社会科(55298)
社会科学(55286)
(52382)
基金项目(43306)
编号(42712)
(42273)
教育(42221)
成果(35258)
(34818)
自然(33789)
自然科(32866)
自然科学(32856)
自然科学基金(32221)
(32132)
资助(31518)
课题(30931)
发展(28420)
重点(27982)
(27926)
(26273)
(25318)
(25106)
期刊
(111769)
经济(111769)
(63915)
研究(62285)
中国(56763)
农业(43496)
学报(31975)
科学(30013)
教育(29679)
(25461)
金融(25461)
业经(25205)
大学(25011)
(24172)
学学(23352)
管理(23244)
(20441)
技术(18848)
农业经济(15472)
问题(15355)
农村(15088)
(15088)
经济研究(14342)
(12373)
世界(12071)
财经(11446)
经济问题(11377)
资源(10714)
图书(10680)
业大(10199)
共检索到333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萍萍  吴迪  
农村的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依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所以,改善农村发展现状,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稳步提升农业经济实力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全面改善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庆国  翟印礼  
本文强调政府机制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主渠道,同时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自治机制,把民间资本动员起来。为了保证公共基础设施资金的使用效率,必须建立政府支农资金的整合机制,创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运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奎文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现状以及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主要原因,提出从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定和完善相应配套政策、改造传统农业,走现代农业之路3个方面发展辽宁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祖锐  常江  
对苏北5市43个村庄进行调研,抽取其中基础设施部分调研资料进行梳理,总结苏北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特点和农民对基础设施的具体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对苏北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具体策略和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郎永建  张尚民  李长春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足进展 ,使农业生产条件获得了较大改善 ,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从全面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 ,部分地区薄弱和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 ,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此 ,作者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提出了治理思路及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欣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探讨了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2004年辽宁省63个县区的相关数据,描述了县域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而实证分析了县域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后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解决县域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晓燕  席景艳  刘凡  金钊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苹果生产现状,存在主要问题,苹果果品市场竞争力分析,我省苹果生产发展思路和目标,苹果生产优势区域布局,围绕发展规划开展的主要建设项目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在参考国家农业部关于我国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意见的情况下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灯华  许世卫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入融合,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加快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是新时期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的基本条件支撑和战略举措。本研究基于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分析,通过梳理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范畴和功能,厘清农业农村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的区别特征,分析中国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新时期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并提出未来做好农业农村新基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甲午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辽宁省五市的调查,着重分析我省农村土地的流转现状,并就如何促进农村土地快速规范流转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姜涛  
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典型地应由公共部门提供。大量研究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发展具有正效应,然而对引起正效应的具体联系和因果关系的研究较少,所以除了建议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之外,很难提出更多的具体政策建议。本文对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发展的主要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划分为宏观经济效应、微观经济效应和分配效应三种,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立  石倩  黄馨  
本文运用198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正相关;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密度的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却与经济类和社会类基础设施投资负相关。经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包括经济类和社会类基础设施)是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密度的Granger原因,方差分解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杰  王英杰  王晓琳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从制定‘九五’计划时提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以来,我们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坦率地说,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如果不抓紧转变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必然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海军  翟印礼  
本文根据1992—2005年辽宁省27个农业县的统计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对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是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不同,综合基础好(非贫困县)的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要高于综合基础差(贫困县)的地区。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农业基础设施是每个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