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7)
- 2023(7435)
- 2022(6546)
- 2021(5994)
- 2020(5387)
- 2019(12646)
- 2018(12472)
- 2017(25390)
- 2016(14150)
- 2015(15965)
- 2014(16460)
- 2013(16687)
- 2012(15867)
- 2011(14345)
- 2010(14636)
- 2009(13761)
- 2008(14061)
- 2007(13109)
- 2006(11449)
- 2005(10543)
- 学科
- 济(66289)
- 经济(66231)
- 业(40178)
- 管理(38672)
- 企(31881)
- 企业(31881)
- 方法(29494)
- 数学(26067)
- 数学方法(25730)
- 农(19612)
- 财(17053)
- 中国(16083)
- 地方(15105)
- 业经(14309)
- 制(13833)
- 学(13134)
- 农业(12512)
- 贸(12027)
- 贸易(12024)
- 易(11629)
- 务(10363)
- 财务(10322)
- 财务管理(10289)
- 产业(10265)
- 银(10039)
- 银行(10012)
- 企业财务(9676)
- 行(9465)
- 体(9388)
- 和(9315)
- 机构
- 学院(211515)
- 大学(210560)
- 济(90974)
- 经济(89028)
- 管理(79499)
- 研究(72785)
- 理学(67580)
- 理学院(66809)
- 管理学(65625)
- 管理学院(65242)
- 中国(55447)
- 科学(44965)
- 京(44582)
- 财(42003)
- 农(38922)
- 所(38450)
- 研究所(34498)
- 中心(33922)
- 江(33350)
- 财经(32801)
- 业大(32209)
- 农业(30584)
- 经(29416)
- 北京(28583)
- 经济学(28251)
- 范(27452)
- 师范(27177)
- 州(26470)
- 经济学院(25637)
- 院(25489)
- 基金
- 项目(132991)
- 科学(103272)
- 研究(96839)
- 基金(94618)
- 家(81913)
- 国家(81238)
- 科学基金(68418)
- 社会(60309)
- 社会科(57223)
- 社会科学(57202)
- 省(53658)
- 基金项目(50118)
- 划(44568)
- 教育(44096)
- 自然(43662)
- 自然科(42570)
- 自然科学(42556)
- 自然科学基金(41803)
- 编号(39930)
- 资助(39847)
- 成果(33154)
- 发(30461)
- 重点(30308)
- 部(29525)
- 课题(27805)
- 创(27175)
- 科研(25517)
- 创新(25459)
- 教育部(24899)
- 性(24627)
共检索到318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苗丽静 吕振艳
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困扰辽宁经济发展的顽症之一 ,亦是全省上下极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尽管在一些基本认识问题上全省已初成共识 ,但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以及具体操作性问题仍需深入探索和研究。本文从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入手 ,分析了辽宁产业结构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基本走向 ,探索了在深化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优化辽宁产业结构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世界经济圈流 产业政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才志 王会
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海洋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论述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的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全省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以及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调整措施和对策,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锴 宋婷婷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SSM)法和灰色关联法对2001—2014年辽宁省海洋产业的结构特征与优势进行分析与定位,以期为辽宁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辽宁省产业结构呈"一三二"向"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演变特征,其中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势较强、滨海旅游业产业竞争优势较突出,其他海洋产业的优势随着产业结构特征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锴 宋婷婷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SSM)法和灰色关联法对2001—2014年辽宁省海洋产业的结构特征与优势进行分析与定位,以期为辽宁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辽宁省产业结构呈"一三二"向"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演变特征,其中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势较强、滨海旅游业产业竞争优势较突出,其他海洋产业的优势随着产业结构特征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郝文军 张满林
本文通过对辽宁旅游产业相关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分析了近年来辽宁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内外贡献率、旅游消费结构以及旅游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在特定的政策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化,并尝试以此解释辽宁旅游产业结构变迁的成因。
关键词:
辽宁 旅游 产业结构 变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美 翟印礼 韩晓燕 甄伟 张晓男
运用灰色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计算2001~2005年间不同时间段内的辽宁省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度,并分析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动态变化,找出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讨论辽宁省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问题,为平原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卓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分析了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的关联度以及三次产业能源消费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关联度,通过分析得出辽宁省第二产业对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最大。本文对辽宁省的实证研究为其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动 能源消费 灰色关联度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淑艳
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本文以人均 GDP数据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剖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运用偏离——份额法实证分析 了区域差距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差距 产业结构 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关伟 蔚振杰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不仅使其成为全省经济总量扩张承载的重要区域,而且还肩负着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使命。在应用"三轴图"法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轨迹的基础上,利用SSM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营口、丹东、锦州等城市的第一产业竞争力较强,其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都较高,尤以大连、营口两市为突出,锦州、营口两市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依据分析结果并结合辽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雪峰 于纪元
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促进辽宁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进行综述,接着系统阐述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定量评价指标与方法,然后又对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总体上辽宁省第一、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趋向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方向合理;但辽宁省第三产业的区域竞争力仍然较弱,需要大力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燕 李树英
本文在肯定近年来辽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分析了目前辽宁农业创新管理中存在着诸如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经费管理不到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较低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从管理体制、机制、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及农业科研单位自身因素等方面做了具体的成因分析,以期为加强地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完善辽宁农业创新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或依据。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创新管理 成因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卓
产业结构优化过程通常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即不同产业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并不相等。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使劳动资源向高生产率水平或高生产率增长的部门流动,会促进生产率的提升,从而加速经济的增长。在此背景下实证分析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对以往改革政策进行经验总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翟印礼 王林琳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2001~2006年间不同时间段内的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度,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出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和动态变化,找出3次产业及其内部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并提出继续扩大林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强势,积极引导林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力提高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的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关键词:
林业产业 灰色关联理论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晓红 杨皎平 梁涛
一、引言现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有正面的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那么,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机制?西方学者对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着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