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5)
2023(7862)
2022(6149)
2021(5525)
2020(4221)
2019(9410)
2018(8903)
2017(16075)
2016(8585)
2015(9529)
2014(9433)
2013(9035)
2012(8338)
2011(7337)
2010(7814)
2009(7351)
2008(6274)
2007(5758)
2006(5170)
2005(4596)
作者
(22910)
(18766)
(18587)
(17804)
(11627)
(8893)
(8631)
(7319)
(7177)
(6781)
(6414)
(6381)
(6112)
(5870)
(5832)
(5830)
(5495)
(5438)
(5333)
(5327)
(4724)
(4556)
(4487)
(4343)
(4259)
(4217)
(4103)
(4098)
(3815)
(3772)
学科
(34379)
经济(34355)
(24637)
金融(24636)
(21857)
银行(21854)
管理(21814)
(21321)
中国(19328)
(18748)
地方(16109)
(14987)
企业(14987)
中国金融(10934)
(10163)
(9539)
(9336)
方法(9146)
业经(9071)
数学(8043)
地方经济(7998)
数学方法(7972)
农业(7463)
理论(7064)
(6157)
财务(6129)
财务管理(6124)
环境(6071)
企业财务(5886)
(5699)
机构
学院(108487)
大学(105364)
(43080)
经济(41857)
研究(37844)
管理(36611)
中国(36153)
理学(30007)
理学院(29609)
管理学(29058)
管理学院(28854)
(22215)
科学(21669)
(21614)
中心(20724)
(18013)
(17820)
(16733)
财经(16328)
银行(16185)
(16024)
(15945)
研究所(15942)
师范(15867)
(15695)
(15201)
(15052)
(14762)
金融(14745)
(14464)
基金
项目(72036)
研究(58285)
科学(56332)
基金(48893)
(41472)
国家(41042)
社会(36075)
科学基金(35299)
社会科(34156)
社会科学(34151)
(31014)
教育(27416)
基金项目(25484)
编号(25255)
(24838)
成果(20895)
自然(19911)
自然科(19395)
自然科学(19392)
自然科学基金(19010)
课题(19010)
资助(18883)
(17873)
重点(17141)
(16493)
(15961)
发展(15102)
项目编号(15074)
创新(14948)
国家社会(14914)
期刊
(50911)
经济(50911)
研究(35459)
中国(29840)
(27736)
金融(27736)
教育(19990)
(16328)
(15631)
管理(14170)
学报(13800)
科学(12597)
技术(12236)
大学(11087)
农业(10111)
学学(9948)
业经(8689)
财经(7961)
职业(7922)
经济研究(7604)
图书(7282)
(6869)
(6126)
论坛(6126)
问题(5978)
(5591)
理论(5538)
书馆(5467)
图书馆(5467)
技术教育(5299)
共检索到183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继华  
通过“双核”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辽宁提升了沈阳、大连两大城市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流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由此,辽宁不仅成为东北的金融中心,而且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北亚乃至更广范围的重要金融枢纽。
关键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邵学言  朱昭瑜  
广州和深圳两市各自制定金融业发展规划,互不协调,将会延缓广东省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本文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以金融集聚作为切入点,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对广东各城市的金融集聚与辐射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以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为分析框架,比较广州和深圳两市的金融集聚特征,进而提出了建设穗、深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并对穗、深区域金融中心的合理定位和布局、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突破口选择,政府推动模式等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玉明  李凯  
区域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基于区域创新的视角分析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的区域创新环境的现实基础以及问题,提出实施对策,既有利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快速发展,也丰富了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瑞武  
新时代金融改革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金融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中心成为推进金融改革发展的核心载体。成都市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正抢抓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2019年,成都在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GaWC)发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评级报告》中,排名上升至Beta+,位居中国内地第五。城市发展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金融中心建设为城市聚集了金融资源,增强了城市辐射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敏  
金融中心是现代金融活动的枢纽,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中心在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大金融辐射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建设金融中心的热潮,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已初步具备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功能完善的多样化金融组织体系,培育金融市场,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启富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国内已有广州、深圳、天津等近20个城市明确提出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之争日趋激励。对此,人们难免心存疑问,我国需要这么多区域性金融中心吗,这些城市具备基础与条件,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张羽  
本文从银行体系经营状况、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制度的变迁出发,对辽宁省区域金融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目前辽宁省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金融风险,并提出了构建辽宁省区域金融安全区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齐美东  胡洋阳  
金融产业集群加速了金融资源集聚,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础。合肥应以金融产业集群为依托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合理利用合肥金融产业集群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在合肥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以金融中心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安徽在中部率先崛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敏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金融产业出现高度集聚的现象,形成了具有不同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与实体产业集聚的研究相比,金融产业集聚具有自己的特征,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金融产业集聚的高度发展形成了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建设的成败在于总部金融建设。国外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明国  王春梅  
区域金融中心是以经济区域为基础而形成的资金融通和聚散的枢纽,具有一定经济或政治影响力。具有大量和高质量信息的中心城市应该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活动的广度和水平、地方政策的作用力等是影响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因素。青岛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不能从根本上提升青岛区域金融发展的实力、采取的主要举措针对性不强和个别关键性政策性措施不到位等战略性问题,需要通过调整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有针对性地调整主要举措和补充完善关键性政策措施等对策予以解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耿小烬  
金融集聚有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提升金融效率,然而过度的金融集聚将造成金融排斥与金融脱实向虚问题,缩小经济发展空间、滋生金融泡沫,不利于金融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金融适度集聚与分散理论,认为实现金融资源合理分布和经济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合理布局区域性金融中心。我国金融资源分布存在东部多、中西部少的问题,区域金融资源分布严重不均,金融发展内部分异显著。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有助于实现我国金融资源合理分布,改善长期以来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对我国金融整体稳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美频  徐冰  
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是推动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助推湖北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区域金融中心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分析了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优势与不足,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具体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房朝君  
本文对我国建设金融中心研究的基本趋势进行了梳理,并通过上海和重庆两个城市建设金融中心研究现状的比对分析,明确我国在建设金融中心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兴江  王燕飞  
推进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是突破甘肃发展瓶颈、提升区域经济开发建设成效的战略选择。对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分析,提出推进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路。兰州金融中心目前应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与主导作用,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加快兰州金融产业聚集区形成和完善区域金融市场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杰善  朝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东营市建设黄三角区域金融中心的课题也开始浮出水面。东营建设黄三角区域金融中心,是进一步发挥黄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重大举措,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尽管目前,东营市金融基础较为薄弱,但只要政府重视,积极引导,科学规划,措施得力,东营建设黄三角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就可以得到实现,从而更好地发挥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带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