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06)
- 2023(16745)
- 2022(13600)
- 2021(12473)
- 2020(10255)
- 2019(23331)
- 2018(22932)
- 2017(43603)
- 2016(23313)
- 2015(25804)
- 2014(25612)
- 2013(24610)
- 2012(22661)
- 2011(20214)
- 2010(20135)
- 2009(18178)
- 2008(17423)
- 2007(15285)
- 2006(13482)
- 2005(12075)
- 学科
- 济(98985)
- 经济(98873)
- 管理(61870)
- 业(58020)
- 企(45259)
- 企业(45259)
- 方法(36155)
- 中国(32948)
- 数学(31231)
- 数学方法(30770)
- 农(28535)
- 地方(26756)
- 业经(23283)
- 财(21462)
- 学(19522)
- 农业(19299)
- 制(18450)
- 银(16379)
- 银行(16349)
- 融(16162)
- 金融(16155)
- 贸(16126)
- 贸易(16113)
- 行(15807)
- 发(15733)
- 理论(15629)
- 易(15512)
- 环境(15452)
- 技术(14708)
- 和(14286)
- 机构
- 学院(316701)
- 大学(315476)
- 济(129562)
- 经济(126744)
- 管理(119253)
- 研究(111570)
- 理学(101858)
- 理学院(100675)
- 管理学(98697)
- 管理学院(98113)
- 中国(84056)
- 京(67979)
- 科学(67671)
- 财(59369)
- 所(54755)
- 农(53356)
- 中心(51698)
- 研究所(49608)
- 江(48761)
- 财经(46531)
- 业大(46392)
- 范(44754)
- 师范(44246)
- 北京(42465)
- 经(42333)
- 农业(41433)
- 院(41413)
- 经济学(39911)
- 州(38889)
- 经济学院(35729)
- 基金
- 项目(216399)
- 科学(171844)
- 研究(160118)
- 基金(156409)
- 家(136342)
- 国家(135187)
- 科学基金(116806)
- 社会(103025)
- 社会科(97531)
- 社会科学(97510)
- 省(85719)
- 基金项目(82230)
- 自然(73851)
- 教育(73658)
- 自然科(72217)
- 自然科学(72199)
- 划(72024)
- 自然科学基金(70864)
- 编号(64834)
- 资助(61874)
- 成果(52394)
- 发(51344)
- 重点(49345)
- 部(46870)
- 课题(45892)
- 创(45450)
- 国家社会(43095)
- 创新(42495)
- 科研(41067)
- 发展(41011)
共检索到484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红 张平宇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条件的限制,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运用新功能主义中的外溢理论,探讨了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的空间扩展模式和产业外溢策略。
关键词:
新功能主义 外溢 一体化 辽中城市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红霞
本研究以辽中南城市群为案例,基于中心城市服务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现状,分析了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利用定量指标测度目前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一体化发展的基础。研究认为,尽管目前辽中南城市群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占主导,但服务业发展迅速;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服务事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服务产业整体相对落后于京津冀等区域;基于区位商和城市间服务业联系强度测度的结果显示,辽中南城市群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已出现差异化趋势,城市群内部服务业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单极化特征明显。根据以上分析,提出推进该区域服务业一体化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辽中南城市群 中心城市 服务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儒煜 阴俊
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是一个动态变迁的过程,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是城市群空间发展的一般规律。辽中城市群目前仍然处于重化工业产业体系为主导的历史阶段,传统的技术体系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经济资源的集聚任务仍然存在。新产业革命的到来,迫使辽中城市群必须加速转向新的产业体系建设,但其发展新产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等资源严重不足,只能由相对具有资源优势的首位城市沈阳推动产业创新,这就导致辽中城市群空间结构从原来的多中心状态转向以沈阳为中心的单中心化态势,出现了"逆发展"现象。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多中心化 产业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于彪
本文通过构建相关系数法,对中部城市群湘鄂赣三省工业和服务业产业总体分工格局、各细分产业结构相似度、区位熵、产业转移指标进行实证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三省存在规划各自为政、产业同构性强、分工格局同化、产业集群程度低、传统产业优势下降等问题。基于上述实证分析及国外产业一体化经验,本文提出应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共建区域产业联合规划,错位承接产业转移、重构产业分工链条,加快产业整合、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立体式交通网络体系,以推进三省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政策
关键词:
中部城市群 产业一体化 产业集群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于彪
本文通过构建相关系数法,对中部城市群湘鄂赣三省工业和服务业产业总体分工格局、各细分产业结构相似度、区位熵、产业转移指标进行实证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三省存在规划各自为政、产业同构性强、分工格局同化、产业集群程度低、传统产业优势下降等问题。基于上述实证分析及国外产业一体化经验,本文提出应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共建区域产业联合规划,错位承接产业转移、重构产业分工链条,加快产业整合、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立体式交通网络体系,以推进三省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部城市群 产业一体化 产业集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添锦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城市群竞争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建设强大的城市群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浙江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崛起,对浙江中西部地区,乃至浙江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浙中城市群发展条件及现状的剖析,提出五个一体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浙中城市群 发展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传新 刘洋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还存在许多差距,城乡协调发展不平衡,生活消费、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存在很大差距。城乡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亟待解决的任务。山东省统筹区域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充分发挥龙头城市的辐射带动
关键词:
差别 山东半岛 城乡一体化 选择 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永强
本文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及区域城市相关经济金融指标的定量分析,论证了中原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同时,就如何促进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业的整合与创新、加快金融一体化进程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区域金融 一体化 实证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创琳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应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财政专业委员会,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彻底根治雾霾,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实行人地指标同步转移,构建自下而上的四级建设用地一体化统筹调剂体系;建立"点对点、园对园"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对接机制,培育一批特色微中心。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创琳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应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财政专业委员会,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彻底根治雾霾,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实行人地指标同步转移,构建自下而上的四级建设用地一体化统筹调剂体系;建立"点对点、园对园"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对接机制,培育一批特色微中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智勇
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六大城市群为主的发展格局。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来看,要在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延吉
区域产业集聚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聚与扩散推动城市群大中小城镇的发展。城市群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的扩展促进了产业的扩散与再集聚。区域产业集聚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整体发展。辽中南城市群在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的过程中推进了新的产业集聚。煤炭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在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中培育新的优势,沈阳、大连等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促进了核心城市新产业的培育与壮大。调整城市群产业集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推进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全面振兴。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集聚 格局 辽中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红 张平宇
辽宁中部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近年来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为区域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作为国民经济重要载体的房地产业,是否具有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民众对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认同程度。在总结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对城市群房地产业发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认为辽宁中部城市群房地产业发展的联动效应明显,沈阳以其核心地位,对周边城市的房地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拉动作用;随着沈抚、沈铁、沈本等城市同城化建设,各地方城市之间房地产开发与交易量逐渐增多,城市群的房地产业存在同城化趋势、联动趋势和慢牛趋势。
关键词:
一体化 房地产 同城化 辽宁中部城市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映慧 修春亮 姜博
本文以辽中南、吉林中部与哈大齐三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GDP比较城市群的经济规模,其次基于人均GDP、平均每个城市的GDP对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着比较三大城市群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地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辽中南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比哈大齐城市群好,而哈大齐又强于吉林中部城市群。
关键词:
城市群 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森
既有的关于城市群的理论研究大都分别针对城市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展开,本文在研究城市群的同时,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主要研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和城市群之间的合作,最终推动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良性发展。本文选择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作为城市群间协同发展的典型代表,提出了逐步实现辽宁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群 多层次区域发展 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