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1)
- 2023(5790)
- 2022(5212)
- 2021(4722)
- 2020(4441)
- 2019(10147)
- 2018(10133)
- 2017(19483)
- 2016(11052)
- 2015(12773)
- 2014(13223)
- 2013(13419)
- 2012(12799)
- 2011(11630)
- 2010(11814)
- 2009(11052)
- 2008(11216)
- 2007(10349)
- 2006(8796)
- 2005(7805)
- 学科
- 济(47329)
- 经济(47287)
- 业(28793)
- 管理(28336)
- 方法(25287)
- 数学(22778)
- 数学方法(22592)
- 企(22396)
- 企业(22396)
- 农(13493)
- 学(13462)
- 财(12453)
- 中国(10808)
- 贸(9632)
- 贸易(9630)
- 地方(9427)
- 易(9337)
- 农业(8877)
- 业经(8632)
- 制(8600)
- 务(7859)
- 财务(7841)
- 财务管理(7815)
- 和(7635)
- 企业财务(7342)
- 银(7098)
- 银行(7057)
- 环境(6849)
- 融(6797)
- 金融(6795)
- 机构
- 大学(169383)
- 学院(168094)
- 济(66249)
- 经济(64777)
- 研究(60583)
- 管理(60443)
- 理学(52050)
- 理学院(51358)
- 管理学(50269)
- 管理学院(49961)
- 中国(45168)
- 科学(42349)
- 农(39097)
- 京(36823)
- 所(33964)
- 业大(31759)
- 研究所(31301)
- 农业(31291)
- 财(29604)
- 中心(27908)
- 江(26137)
- 财经(23737)
- 北京(23338)
- 院(21506)
- 经(21492)
- 范(21340)
- 师范(21040)
- 经济学(20557)
- 州(20513)
- 省(20433)
- 基金
- 项目(113723)
- 科学(86364)
- 基金(81059)
- 研究(75868)
- 家(73343)
- 国家(72794)
- 科学基金(59619)
- 社会(45249)
- 省(45050)
- 基金项目(43406)
- 社会科(42678)
- 社会科学(42662)
- 自然(41537)
- 自然科(40466)
- 自然科学(40446)
- 自然科学基金(39708)
- 划(38614)
- 教育(34803)
- 资助(34371)
- 编号(30311)
- 重点(26723)
- 部(24781)
- 发(24556)
- 成果(24403)
- 计划(23834)
- 科研(22942)
- 创(22591)
- 科技(21990)
- 创新(21301)
- 课题(21252)
共检索到242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月 魏振宏 高国平
对辽东桤木(Alnus tinctoria Sarg.)防火林带下草本可燃物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辽东桤木林带的防火性能,为林业生产中防火林带的营造提供了理论依据。采取林下设立标准地定期抽样调查草本植物种类,天平称量法测定可燃物负荷量。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辽东桤木防火林带下草本植物种类和个体种群数量总体均呈减少趋势;坡向对草本植物种类分布有影响,东坡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少于西坡,上腹坡位少于中腹、下腹;随林龄增长,林下的草本植物负荷量是逐渐下降,15年生辽东桤木林下载荷量最小(54g·m-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国平 郭玉恒 王月 祁金玉 王允
为了评价辽东桤木(Alnus tinctoria Sarg.)防火林带的作用,采用固定标准地法调查辽东桤木阻火林带下灌木种类、种群动态以及与坡向、坡位的关系,采用称量法测定灌木负荷量,结果表明:辽东桤木随着林龄的增长,其林带内的灌木植物种类和个体种群数量均呈逐渐减少趋势,一些灌木种类后期逐渐在林带内消失,20a生辽东桤木林带下仅有6种灌木分布;辽东桤木林带内灌木植物种类是东坡种类少于西坡,坡上位分布种类最少,仅有4种灌木分布,坡中位和下坡位无区别;林带下地表灌木可燃物负荷量随着林龄的增长而下降,20a生林下负荷量仅54g.m-2。
关键词:
辽东桤木 灌木种类 种群数量 负荷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雪 彭徐剑 胡海清
通过对黑龙江省48种主要草本可燃物理化性质的测定,并分析了草本间在各指标上的差异,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可燃物的燃烧性的各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并计算各草本的燃烧性值,最后对草本的燃烧性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各草本风干含水率在10.53%~104.55%,其中假升麻Aruncus sylvester Kostel.最低,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 L.最高;绝干含水率在135.29%~2200%,其中苔草Carex tristachya最低,水金凤Flos seuRadix Impatientis nolitangeris最高;灰分含量在4.52%~25.84%,其中耳叶蓼Po...
关键词:
草本可燃物 燃烧性 理化性质 黑龙江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雪 彭徐剑 胡海清
应用SX2-10-13型马弗炉和电炉对黑龙江省主要草本可燃物灰分含量及燃烧速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草本可燃物、同一科草本可燃物及科与科之间灰分含量及燃烧速度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从灰分含量及燃烧速度综合分析得出,灰菜的灰分含量(25.48%)为20种草本可燃物中最高,其燃烧速度(0.723 4 s)为20种草本可燃物最慢,说明其阻火性能为20中草本可燃物最好;而唐松草的阻火性能最差,其灰分含量(4.85%)为20种草本可燃物中最低,燃烧速度(0.113 5 s)为20种草本可燃物最快;草本可燃物科与科之间灰分含量与燃烧速度比较分析得出,草本可燃物科与科之间灰分含量与燃烧速度没有固定的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树奎 张永贺 段兆刚
该文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易引发森林火灾的林缘地带进行的样带调查 ,研究林缘下草本可燃物的分布规律 ,分析不同方向林缘、不同修枝高度对林缘下枯草可燃物的影响 ,同时探讨枯草负荷量和火焰高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该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缘采取 2 .5m高的修枝措施 ,可有效防止树冠火的发生 .
关键词:
草本可燃物 负荷量 修枝高度 火焰高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森 宋彦彦 孙才英
以黑龙江帽儿山12种草本可燃物为研究对象,用热重分析法对其升温速率为10℃·min-1的慢速热解过程进行研究,利用TG-DTG曲线分析它们的热解特性,得到了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热解与温度、失重量以及失重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空气气氛下12种草本可燃物的热解均经历3个主要阶段,根据3个阶段的平均失重速率和初始分解温度,可对12种草本可燃物在不同燃烧阶段的燃烧性进行评价。这3个阶段是:1)失水阶段,温度范围是室温~120℃,根据该阶段的平均失水速率和初始热解温度判断,猴腿蹄盖蕨、芍药和耧斗菜最易燃;2)综纤维素热分解阶段,温度范围是100~370℃,根据综纤维素的平均分解速率判断,耧斗菜的有焰燃烧最剧...
关键词:
草本 热解 可燃物 热重 燃烧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舒立福 田晓瑞 李惠凯
综述了当前生物防火的研究成果,指出防火树种的研究现状及其选择和应用,讨论了防火林带的技术特点和混交造林在森林防火上的应用。防火林带在我国南方林区已发挥了良好的防火效益,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防火机理的研究应当由定性到定量地分析,改变目前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的防火林带状况,向多树种、复层结构发展,同时应当提倡多元化造林和林业多种经营。
关键词:
防火林带,防火树种,阻火机理,营造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志伟 余树全 胡庭兴 应尚蛟
对分布于浙江永康、建德的木荷生物防火林带几种建设模式的群落外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等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生活型谱和叶的性质与原生木荷常绿阔叶林差异不大,但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不高,木荷呈单优势群落;群落垂直结构较差,乔、灌、草分层不明显,不能充分利用空间。
关键词:
木荷 生物防火林带 群落学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冀岱 牛树奎
【目的】本文针对国内外利用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森林可燃物分类研究匮乏的情况,探索高分辨率影像的分类方法,并研究多时相森林可燃物分类结果的差异,以及与海拔、坡度变化的关系。【方法】以鹫峰林场为研究区,针对鹫峰林场内植被状况及以往研究成果,主要依据植物群落、林型和燃烧特性划分可燃物类别,研究对比不同森林可燃物类型的光谱特征曲线,建立遥感图像与森林可燃物的联系。选用GF-1号5、8、10月的遥感影像为原始数据,利用En MAP-box中的支持向量机(SVM)算法、随机森林(RF)以及基于CART的决策树分类方法进行森林可燃物分类,将可燃物类别最终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和非林地5种类别,并分别对其特征进行描述,之后将最优分类方法应用到多时相的遥感影像中,并使用变化检测算法来确定非防火期(5—10月)森林可燃物类型之间土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同时,我们将数字高程模型(DEM)分为4类(1类( 750 m)),坡度分3类:缓坡( 35°),并使用Jenks方法分别对海拔和坡度每个类别土地面积变化计算百分比,研究随着海拔和坡度变化,森林可燃物面积的变化规律。【结果】划分的5种森林可燃物类别的光谱特征具有很好区分性,SVM分类最为准确,取得惩罚参数(C)为1 000和核参数(g)为10使得SVM分类模型达到最优,其总体分类精度为91. 88%,Kappa系数为0. 89,精度相对RF和CART分别提高了2. 72%和9. 36%。非防火期内(5—11月)森林可燃物类型变化有一定的规律,针叶林、混交林属于中等稳定类别,没有显著变化,分别保持93. 74%和94. 87%不变。相比之下,阔叶林和灌木林发生了较大变化,分别发生14. 64%和13. 36%。随着海拔的增加和坡度的变化,森林可燃物类型土地面积也发生了变化,海拔500~750 m和坡度16°~35°的土地上面积变化最大,达到了20%以上。【结论】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森林可燃物分类中,基于SVM分类方法能够将可燃物更好地分类,且随着时间、海拔和坡度的变化,森林可燃物面积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5—10月阔叶林和灌木林在海拔500~750 m和坡度16°~35°变化最大。
关键词:
森林可燃物分类 支持向量机 遥感 多时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师 周宇飞 李小川 李兴伟 吴泽鹏
通过对白云山风景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景区内共营造生物防火林带52条,总长95 240 m,平均宽为20.07 m;以木荷为主的乔木总平均高1.51 m,灌木九节平均高1.19 m,苗木保存率91.45%,种植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设计要求全部进行了抚育,抚育率达100%,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
白云山风景区 生物防火林带 调查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国平 王忠友 周志权
辽东桤木(AlnustinctoriaSarg.)又名色赤杨,属桦木科(Betulaceae)赤杨属(Alnus)植物。该树种为15~20m高的乔木,分布于东北3省和山东省境内,生长于海拔200~1500m山地林中。具有耐瘠薄、萌蘖更新快等特点。其材...
关键词:
辽东桤木,可燃物,燃烧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班擎宇 杨辉 张恒
【目的】中蒙边境阿尔山地区易发生草原火灾,导致林草资源损失巨大。通过研究中蒙边境阿尔山地区沟塘草甸草本植物羊草的火行为参数,可为保护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系统以及为阿尔山地区防火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蒙边境阿尔山地区沟塘草甸草本植物羊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外业调查,采集样品,利用燃烧床和热电偶等仪器在实验室中模拟无风条件下的燃烧试验,对羊草的蔓延速率、火焰高度、火焰温度、热辐射和阴燃热辐射等火行为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在实验室无风条件下,阿尔山地区沟塘草甸可燃物羊草的蔓延速率均值为0.83 m/min,蔓延速率介于0.70~0.97 m/min;火焰高度均值为28 cm,火焰高度的范围为12~45 cm;平均火焰温度为472.90℃,火焰温度在360~590℃;热辐射均值为0.94 kW/m2,热辐射在0.15~2.66 kW/m~2;阴燃热辐射均值为0.16 kW/m~2,阴燃热辐射在0.04~0.28 kW/m~2;热电偶所测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呈现下降趋势,在距离火焰0.8 m处所测温度从点燃开始到结束,温度在59.75~98.50℃,低于100℃;火焰高度和阴燃热辐射与含水率呈极显著相关(P
关键词:
中蒙边境 沟塘草甸 无风条件 火行为模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明玉 舒立福 赵凤君 王秋华 阎厚 戴兴安 田晓瑞
利用遥感数据、地面调查数据及植被分布图,将可燃物分为6种类型: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混交林、其他针叶林和竹林。通过地面调查和遥感分析对森林受害程度进行分级,根据冰雪前后同期卫星数据NDVI值的差异可以对林木受害程度进行分级,对不同结构层次可燃物增减情况进行分析,根据NDVI变化和地面调查将受害程度分为4级。结果表明:Ⅰ级受害面积400.07万hm2,占总森林面积41.68%,Ⅱ级受害面积403.95万hm2,占总森林面积41.93%,Ⅲ级受害面积100.90万hm2,占总森林面积10.42%,Ⅳ级受害面积57.76万hm2,占总森林面积5.96%。林木受害后主要表现为地表可燃物载量急剧增加...
关键词:
可燃物 MODIS NDVI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思玉 蔡金榜 陈细目
为探索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对主要火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于2003年和2004年的两个春季对福建省南平市原福建林学院后山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幼林进行了定点观测,以地表可燃物含水率为因变量(y),以风速(x1)、空气相对湿度(x2)、空气温度(x3)和地表温度(x4)为自变量,采用多项式逼近和多元回归建立了单因子多项式函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进行了t检验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风速不适于参与模型的建立,其余3个因子参与建立的三元线性模型y=42.345+0.736x2-1.011x3-0.981x4为最佳;模型y=33.406+0.5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明 王伟伟 李沛峰 张扬
[目的]为森林防火和枯枝落叶的循环利用,筛选和优化菌株,并应用于防火林带景观树种枯枝落叶的降解。[方法]采用树种枯枝落叶叶片条降解法、降解失重法筛选出强降解菌株,再比较强降解菌株混合联用的降解失重效果,选出强降解菌株的混合联用组合,并分析其对枯枝落叶的降解效果和作用。[结果]通过比较11菌株对12种防火林带景观树种枯枝落叶的降解效果,筛选出绵皮卧孔菌(Pp)、康宁木霉(Tk_1)和云芝(Pv)等3株强降解菌株;3菌株单用及联用对檫树、红叶石楠和木荷枯枝落叶降解失重率分别为54.3%±2.3%和62.1%±3.3%。[结论]筛选出的3菌株单用及联用组合,Pp+Pv、Pv+Tk_1和Pp+Tk_1对防火林带景观树种枯枝落叶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可用于苏南丘陵山区的防火和枯枝落叶处理工作。
关键词:
防火林带 枯枝落叶 高效降解菌 降解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