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34)
- 2023(2541)
- 2022(2092)
- 2021(1952)
- 2020(1742)
- 2019(3832)
- 2018(3632)
- 2017(6690)
- 2016(3838)
- 2015(4197)
- 2014(4217)
- 2013(4172)
- 2012(3861)
- 2011(3496)
- 2010(3543)
- 2009(3475)
- 2008(3363)
- 2007(3132)
- 2006(2669)
- 2005(2643)
- 学科
- 济(12699)
- 经济(12649)
- 管理(10512)
- 业(9238)
- 企(7749)
- 企业(7749)
- 制(5045)
- 方法(4704)
- 财(4581)
- 学(4221)
- 数学(4098)
- 数学方法(4010)
- 农(3899)
- 体(3539)
- 中国(3406)
- 体制(3062)
- 税(3029)
- 地方(2951)
- 税收(2851)
- 收(2837)
- 业经(2758)
- 务(2628)
- 财务(2620)
- 财务管理(2615)
- 企业财务(2507)
- 土地(2426)
- 农业(2381)
- 银(2372)
- 银行(2340)
- 融(2339)
- 机构
- 大学(56557)
- 学院(54968)
- 研究(21448)
- 济(19554)
- 经济(19120)
- 管理(18158)
- 理学(15612)
- 中国(15527)
- 理学院(15346)
- 科学(15102)
- 管理学(14885)
- 管理学院(14777)
- 农(12991)
- 京(12134)
- 所(11993)
- 业大(11035)
- 财(11011)
- 研究所(10953)
- 农业(10352)
- 中心(9377)
- 省(8449)
- 江(8368)
- 财经(8255)
- 院(8156)
- 北京(7805)
- 范(7650)
- 师范(7572)
- 经(7446)
- 农业大学(6954)
- 室(6684)
共检索到83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淑霞 上官周平
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 ,对 2 0世纪 30— 80年代不同年代不同植被区域内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 3C值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不同区域辽东栎气孔密度为 5 35~80 0stoma·mm- 2 ,平均值为 70 3stoma·mm- 2 ,δ1 3C值为 - 2 8 4 7‰~ - 2 5 0 2‰ ,平均值为 - 2 6 83‰。从时间分布角度 ,由 2 0世纪 30— 8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和δ1 3C值持续降低比较明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呈增加趋势 ,而δ1 3C值呈降低趋势 ...
关键词:
辽东栎 气孔密度 δ13C值 时空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济友 徐程扬 吴鞠
【目的】叶片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窗口,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如何快速、精确地获得气孔密度和开放程度数据仍缺乏成熟的方法与技术,本研究旨在探索植物叶片气孔密度及气孔面积的快速测算方法,为今后植物气孔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常见绿化树种白蜡、臭椿和国槐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向对象分类的eCognition图像处理软件,对叶片气孔显微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和分类识别,根据对象的光谱特征、亮度特征和几何特征构建规则并进行气孔分类和提取。【结果】气孔分割的最佳参数及自动提取规则组合为:尺度参数120~125、形状参数0.7、紧凑度参数0.9、亮度值160~220、红光波段>95、形状-密度指数1.5~2.2。【结论】该方法提取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的精度分别达到99.2%、94.5%,结果较理想,适用于植物叶片气孔信息的快速提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单提波 徐正进
为明确不同气孔密度水稻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特征,以具有高(HSD)、中(MSD)和低(LSD)3种不同气孔密度水稻品系为试材,在水稻抽穗期调查3种水稻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水稻材料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第1峰值均出现在9:00~10:00,第2峰值均出现在14:00~15:00,具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且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引起;Pn日均值大小依次为HSD>MSD>LSD。Pn与环境因子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大气温度(Ta)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正相关,与光合参数中的Gs和Tr均呈显著正相关。3种水稻品系的初始荧光(Fo)...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照斌 宁俊 吕建洲
采用扫描电镜法对经不同浓度S3007(0,8,15,25mg·L-1)处理的3a生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叶片气孔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3007处理后的草地早熟禾叶片气孔密度低于对照,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气孔密度越小。25mg·L-1 S3007处理的气孔密度比CK减小10%~20%。不同浓度S3007处理的早熟禾叶片气孔开度不同程度减小,25mg·L-1 S3007处理的气孔开度最小,比CK减小20%~35%。分析认为,叶片气孔密度和开度减小,使气孔蒸腾阻力增加,有利于降低叶片水分散失,提高叶片含水量,增强草坪草的抗旱能力。
关键词:
S3307 草地早熟禾 气孔 扫描电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梅 韩海荣 康峰峰 马钦彦
为了研究辽东栎天然种群在山西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表型变异特征和影响因素,在该地区内共抽取了5个辽东栎天然种群,分别测了叶片及顶芽共24项形态特征.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在种群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α=0.01),种群间共有5个性状指标在α=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一方面来自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可能来自于环境因素.经研究得出,辽东栎表型性状受坡向、坡度、种群内树木平均胸径、种群密度等间接生态因子的影响.种群内变异是辽东栎表型变异的主要部分,表型分化系数(Vst)为13.31%,分化程度低,但部分性状也有了较大的分化,如最底部锯齿宽(25.99%)、中间顶芽宽(25.23%)等.在种群...
关键词:
辽东栎 天然种群 叶片 顶芽 表型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海珍 韩路 徐雅丽 牛建龙 于军
[目的]构建适用于极端干旱荒漠区灰胡杨叶片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响应的数学模型,为准确定量探讨灰胡杨叶片气孔调节和构建干旱荒漠区的水碳循环耦合机制模型奠定基础。[方法]以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建群种灰胡杨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于2012年7—9月、2013年6—9月测定灰胡杨叶片气体交换参数与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灰胡杨叶片气孔导度(G_s)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并应用国际上2类构建机制不同的代表性气孔导度模型对其气孔导度变化进行模拟及验证比较。[结果]不同年份生长季各月灰胡杨叶片G_s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大小、出现时间与变幅不同,其中以9月峰值出现时间最早,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莉民 仇明 王朋 王志琴 杨建昌
目的探明C4转基因水稻高光效的生物学结构基础。方法以已导入玉米C4光合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NADP-苹果酸酶(NADP-ME)和PEPC+PPDK的转基因水稻为材料,以其受体品种Kitaake(WT)为对照,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秧苗叶片气孔与叶鞘维管束结构,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叶肉细胞。结果与对照品种相比,转C4单基因水稻叶片气孔密度提高、面积增大,PPDK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都居各转基因品系之首;转C4双聚合基因(PEPC+PPDK)水稻叶片气孔密度提高、面积减小;C4转基因水稻各品系叶片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基粒堆密集,有些基粒类囊体沿长轴方向排列整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华 吴波 卢琦 靳占虎 刘殿军 张金鑫
选取磴口、民勤唐古特白刺,敦煌东湖附近洪积扇中部、底部生长的泡泡刺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片扫描与Image-Pro Plus6.0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获得叶片形态参数(长、宽、周长和面积),应用同位素分析获得叶片δ13C值。结果表明:随着水分有效性的增加,白刺叶片面积具有增加趋势,叶片面积在增加过程中,叶片长、宽增幅具有非同步性;相同叶片宽度,生长于水分条件较好地区的唐古特白刺和泡泡刺叶片更长。虽然磴口、民勤及敦煌东湖附近洪积扇中部、底部水分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但生长于这些区域的唐古特白刺及泡泡刺叶片δ13C值的差异不显著(P>0.05)。叶片周长/面积比是连接叶片形态变化与植物水分生理的重要因子;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傅志强 黄璜 何保良 谢伟
用改良刮制法观测了13个早稻品种剑叶、20个晚稻品种上三叶的气孔特性,比较了常规稻与杂交稻气孔差异,并对气孔密度、长度与宽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孔密度变幅大于气孔长度与宽度;早稻杂交稻剑叶气孔密度、长度与宽度大于常规稻;剑叶气孔长度与宽度呈显著正相关,但长度、宽度与密度相关性不显著;晚稻杂交稻剑叶气孑L密度大于常规稻,倒二叶、倒三叶均要小于常规稻;而杂交稻上三片功能叶气孔长度均大于常规稻;杂交稻倒三叶气孔宽度大于常规稻,其他2叶均比常规稻小;上三片功能叶气孔长度与密度、气孔宽度与密度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气孔长度与宽度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水稻 气孔性状 相关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吉春容 李世清 冯宏昭 李生秀
【目的】气孔是叶片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和水分交换的重要通道,探讨不同株型玉米冠层叶片气孔特性的差异变化,对深入研究气孔特性与光合和蒸腾等重要生理过程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株型分别为平展型、中间型和紧凑型的玉米品种陕单9号、农大108和陕单902 3个夏玉米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及不同冠层叶片气孔密度等特性的差异和变化规律。【结果】全生育期内,各夏玉米品种叶片气孔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生育期推进,叶片气孔密度逐渐上升,气孔面积显著下降,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先增加后降低。不同株型玉米品种间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均以紧凑型品种高于其他株型品种,平均分别为1...
关键词:
夏玉米 株型 冠层 气孔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志富 李晓林 赵明辉 马殿荣 马慧 徐海 徐正进
利用气孔性状差异明显的粳稻和籼稻品种构建的Sasanishiki/Habataki//Sasanishiki///Sasanishiki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根据已有遗传连锁图谱选定236个RFLP分子标记,对水稻齐穗剑叶气孔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4个气孔性状相关的QTL,包括3个控制气孔密度的QTL(qSD2、qSD4和qSD12),分布在第2、4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别为13.11%,11.76%,22.70%;1个控制气孔宽度的QTL(qSW3),位于第3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10.04%。气孔密度和气孔宽度的增效等位基因分别来源于粳稻和籼稻。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度存在极显著...
关键词:
水稻 剑叶 气孔性状 数量性状位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少雄 陈家楠 蔡继业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的振荡模式研究芥蓝叶片上表皮气孔的三维形貌,并对气孔在叶片失水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通过AFM的扫描成像,观察到芥蓝叶片表皮的气孔及其周围的细胞,包括保卫细胞、副卫细胞、其他表皮细胞等的微观结构,还观测到覆盖在副卫细胞的微纤维,测量出这些微纤维的直径约为400nm,间隔约为200nm.
关键词:
芥蓝叶片气孔 原子力显微镜 形态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林
为指导燕麦生产,并了解燕麦在陆地生态系统水-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人工控制光强和CO2浓度,在锡林郭勒盟对燕麦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叶片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可以用米氏方程对其进行描述,在自然CO2浓度下,燕麦叶片的潜在最大光合速率为18.63μmol/(m2.s);在饱和光强下,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以用米氏方程对其进行描述,CO2浓度→∞时,潜在最大光合速率达到110.28μmol/(m2.s);气孔导度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气孔限制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气孔限制值随CO2浓度的增大迅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晶晶 莫伟平 贾文锁 刘国杰
【目的】研究干旱条件下葡萄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势随叶片节位变化的规律及其机理。【方法】利用3005F01植物水势测定仪和SC-1气孔计测量不同干旱程度下葡萄主梢各节位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势。【结果】浇水良好的条件下,葡萄叶片气孔导度随叶片节位的升高而升高,且两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轻度干旱可导致上部节位叶片气孔导度大幅度下降,而下部节位叶片气孔导度变化不大,叶片水势随着节位上升而提高;和轻度干旱相反,严重干旱时,叶片气孔导度随叶片节位的升高而下降,叶片水势仍然随着叶片节位的升高而上升,两者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结论】浇水良好的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和叶片水势没有相关性;不同节位叶片对干旱的响应敏感度存在...
关键词:
葡萄 干旱 气孔导度 水势 节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