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90)
- 2023(17195)
- 2022(14658)
- 2021(13700)
- 2020(11215)
- 2019(25358)
- 2018(25613)
- 2017(48444)
- 2016(26488)
- 2015(29839)
- 2014(30285)
- 2013(29961)
- 2012(27930)
- 2011(25612)
- 2010(26011)
- 2009(24054)
- 2008(23249)
- 2007(20796)
- 2006(18947)
- 2005(17035)
- 学科
- 济(125224)
- 经济(125092)
- 业(73639)
- 管理(69020)
- 农(51884)
- 企(50505)
- 企业(50505)
- 方法(43705)
- 数学(37428)
- 数学方法(37065)
- 农业(34614)
- 中国(34497)
- 地方(32060)
- 业经(29587)
- 学(26605)
- 财(23809)
- 制(22369)
- 发(18920)
- 贸(18794)
- 贸易(18780)
- 银(18616)
- 银行(18568)
- 融(18186)
- 金融(18178)
- 易(18091)
- 行(17973)
- 理论(17875)
- 环境(17723)
- 地方经济(17147)
- 和(16984)
- 机构
- 学院(383271)
- 大学(381464)
- 济(159914)
- 经济(156402)
- 管理(147290)
- 研究(138822)
- 理学(125976)
- 理学院(124536)
- 管理学(122511)
- 管理学院(121829)
- 中国(104694)
- 科学(85059)
- 京(82852)
- 农(79127)
- 所(71133)
- 财(69931)
- 研究所(64418)
- 中心(62632)
- 业大(61880)
- 农业(60728)
- 江(58950)
- 财经(54663)
- 北京(52752)
- 范(52682)
- 师范(52169)
- 经(49572)
- 院(49491)
- 州(47236)
- 经济学(46787)
- 省(43590)
- 基金
- 项目(254175)
- 科学(198649)
- 研究(189058)
- 基金(181384)
- 家(158075)
- 国家(156639)
- 科学基金(133012)
- 社会(118597)
- 社会科(111883)
- 社会科学(111851)
- 省(101001)
- 基金项目(96271)
- 教育(85192)
- 自然(84145)
- 划(83784)
- 自然科(82072)
- 自然科学(82057)
- 自然科学基金(80573)
- 编号(78959)
- 资助(73719)
- 成果(64704)
- 发(58722)
- 重点(56786)
- 部(55645)
- 课题(54739)
- 创(52046)
- 创新(48533)
- 国家社会(48332)
- 科研(47497)
- 发展(47307)
- 期刊
- 济(193342)
- 经济(193342)
- 研究(118364)
- 中国(83823)
- 农(79346)
- 学报(62479)
- 科学(57984)
- 农业(53739)
- 管理(53469)
- 财(50389)
- 大学(47647)
- 教育(45660)
- 学学(45023)
- 融(38012)
- 金融(38012)
- 业经(34618)
- 技术(34465)
- 经济研究(29040)
- 财经(26587)
- 业(25616)
- 问题(25526)
- 经(22810)
- 技术经济(19796)
- 图书(19683)
- 版(19649)
- 世界(19240)
- 科技(18614)
- 理论(17896)
- 现代(17731)
- 经济问题(17465)
共检索到593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世忠 谭前进 赵万里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地处欠发达地区的辽东山区宽甸县青椅山镇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观察、调研和深度访谈所获得的数据,分析村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推进路径和面临的困境,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结果表明,2017—2022年青椅山镇在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指导和帮扶下,带动各村累计取得村集体经济收益达581.54万元,平均每村年均获得集体经营收入为10.77万元,原有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青椅山镇乡村干部和村民积极作为,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路径,主要包括承包经营、龙头企业带动、飞地经济、自主经营、集体资产租赁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欣欣向荣。但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面临着缺乏综合素质高的带头人、“造血”能力不强、留守村民老龄化、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等困境。为此,本文提出坚持科学发展、发挥村支书引领带头作用、激活内生发展动能、完善引才育才机制、汇聚帮扶合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秀云
一、辽东山区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辽宁东部山区(包括丹东、凤城市、宽甸县、桓仁县、抚顺、本溪、清原、新宾、西丰和辽阳、鞍山市的部分地区)在我省生态优势明显,农业资源和森林资源面积大,覆被高,功能强,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是生物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都具有区域优势和开发潜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振
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各地区涌现出一批农村集体经济新形式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但普遍存在法人地位落实不畅、发展人才短缺、外来人才难以入籍、发展机制单一、发展资源不足和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建立开放式成员认定管理机制,加大村级带头人选育,推动集体经济产业嵌入县域经济,深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三资”监管,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岩
本文从辽东山区人口的地域分布和人口的迁移趋向入手 ,探讨了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及副作用 ,并指出了几项调控人口适宜分布的措施
关键词:
辽东山区 人口迁移 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超儒 杨玉华 王楠 罗巍 曾良怀
本文对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点、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概述,并对成都市各地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成都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规范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华国 唐智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解决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本文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含义进行了概述,深入剖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再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此有效推进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集体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璐 戴小燕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既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民和农村发展的内在需求。农村集体经济在实践中面临产业发展的经济制约和政治考核的行政制约,容易出现实践运作与制度目标脱节、集体经济名实分离的发展悖论。具体表现为:发展集体经济被“任务化、指标化”,行政压力加剧基层的形式主义;集体经济外部依赖性强,自我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集体经济“有收入、无带动”,农民参与感、获得感不强。学界在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政策解读和制度诠释的同时,更应正视基层现实中的难点问题,在对现实的理解和反思中完善政策设计与实践路径,适度、客观地引导集体经济稳步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小农户 困境 乡村振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泉 万学远 张龙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12个典型村(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以资产和物业租赁、以政府补助和以产业联合为主三种路径,但是随着村级集体经济规模逐步扩大,村域间差异日趋显著;村级集体经济结构不合理,经营性收入占比偏低,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村级集体收支不平衡还导致健康度和稳健度偏低。未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以及鼓励村际联合和跨地区发展将有利于在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 经营性收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璐 戴小燕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既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民和农村发展的内在需求。农村集体经济在实践中面临产业发展的经济制约和政治考核的行政制约,容易出现实践运作与制度目标脱节、集体经济名实分离的发展悖论。具体表现为:发展集体经济被“任务化、指标化”,行政压力加剧基层的形式主义;集体经济外部依赖性强,自我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集体经济“有收入、无带动”,农民参与感、获得感不强。学界在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政策解读和制度诠释的同时,更应正视基层现实中的难点问题,在对现实的理解和反思中完善政策设计与实践路径,适度、客观地引导集体经济稳步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小农户 困境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笑梅 杨露露 陈冬生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一种管理民主、利益共享、发展模式多元的现代经济形态,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弥合城乡鸿沟、振兴乡村经济,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更有效地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优化人才队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经营方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朴英爱 任苒
在形式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对大病重病的风险分摊机制,但从政府推行的政策意图来看,实际上是要实现人人参与的基本医疗保障模式;事实上政府转移支付成为筹资的主要来源。由于公共财政的强力参与,尽管强调农民"自愿"参加有其现实的理由,但不符合制度范围内的全体居民均参加以体现公共财政公平性的理论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过增强"自愿"基础上的吸引力,将最终走向"强制"的社会医疗保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公茂刚 张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模式探索,其核心特征是联农带农。鉴于此,立足对Y市、Z市、W市的实地考察,构建“共同利益—认同—信任—有效参与”分析框架,并据此分析农民主体缺位的根源在于农民获益有限困境、农民参与成效提升瓶颈及其所造成的认同危机和信任缺失。结合三市典型行政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建构经验进行跨案例分析,归纳农民主体地位实现路径: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带动,完善“农民本位”多方联建机制,推进“新内源式自组织”载体建设;促进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多元主体公平合作等,拓展共同利益,强化农民认同,实现农民受益主体地位;赋能于农,完善农民激励机制、参与机制与决策程序等,促进农民有效参与,增进农民信任,实现农民行为主体地位,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目标落到实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语心
与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而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在新时代、新发展背景下出现的创新型农村经济形态,两者在产权体系、发展模式和治理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通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因此,应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龚晨
理性看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重要性,充分发挥好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全面振兴之路的优势作用,全面把握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关联,意义重大。二者的内在一致性表现在价值取向、问题指向、发展定向三个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创设了有利条件,拓展了更多可供选择的领域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更为丰富的资源支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乡村全面振兴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夯实了产业兴旺根基,创造了生态宜居条件,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促进了基层有效治理,加快了共同富裕实现。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贝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封市新型集体经济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普遍存在着党建引领力有待提升、集体经济要素亟待整合、发展后劲不足等现实问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供给侧改革,整合资源促发展,实施“人才工程”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