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4)
- 2023(4738)
- 2022(4129)
- 2021(3834)
- 2020(3340)
- 2019(7455)
- 2018(7297)
- 2017(13350)
- 2016(7528)
- 2015(8529)
- 2014(8478)
- 2013(8131)
- 2012(7792)
- 2011(7278)
- 2010(7407)
- 2009(6936)
- 2008(7072)
- 2007(6317)
- 2006(5803)
- 2005(5394)
- 学科
- 济(26705)
- 经济(26639)
- 管理(22424)
- 业(17843)
- 企(14743)
- 企业(14743)
- 学(10816)
- 方法(10377)
- 环境(10163)
- 数学(8411)
- 数学方法(8211)
- 农(8162)
- 财(7409)
- 制(7322)
- 中国(6971)
- 划(6663)
- 业经(5766)
- 地方(5670)
- 和(5314)
- 农业(5150)
- 体(5073)
- 理论(4917)
- 税(4915)
- 融(4717)
- 金融(4716)
- 银(4649)
- 银行(4629)
- 规划(4540)
- 税收(4539)
- 资源(4539)
- 机构
- 大学(116567)
- 学院(113098)
- 研究(44056)
- 济(40962)
- 经济(40018)
- 管理(38685)
- 理学(33222)
- 理学院(32696)
- 中国(32081)
- 管理学(31845)
- 管理学院(31647)
- 科学(30369)
- 京(25258)
- 所(24143)
- 农(23618)
- 研究所(22375)
- 财(20902)
- 中心(19520)
- 业大(19068)
- 农业(18633)
- 江(17848)
- 范(17569)
- 师范(17364)
- 财经(16273)
- 院(16071)
- 北京(15889)
- 经(14710)
- 师范大学(14485)
- 省(14126)
- 州(13780)
- 基金
- 项目(78515)
- 科学(61424)
- 基金(57998)
- 家(53224)
- 研究(53021)
- 国家(52849)
- 科学基金(43447)
- 社会(33473)
- 社会科(31419)
- 社会科学(31409)
- 基金项目(30824)
- 省(29843)
- 自然(29740)
- 自然科(28965)
- 自然科学(28952)
- 自然科学基金(28421)
- 划(26707)
- 教育(24010)
- 资助(23095)
- 编号(20190)
- 重点(18977)
- 成果(17503)
- 部(17298)
- 发(16694)
- 计划(16041)
- 科研(15786)
- 创(15527)
- 课题(14753)
- 创新(14700)
- 制(14314)
共检索到170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威 郭善莉 李永化 李云艳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幂指函数关系法,分别选取粒径r区间和质量累计百分含量5%~95%的范围为无标度区,对辽东半岛黄土的粒度分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粒径r区间为无标度区(0.76~263.75μm),七顶山马兰黄土的粒度分维值介于2.2085~2.3184之间,平均值为2.2744,相关系数为0.8835;离石黄土粒度分维值介于2.2748~2.4237之间,平均值为2.3467,相关系数为0.8920。全剖面粒度分维值在2.2085~2.4237之间,平均值为2.3187,相关系数达0.88以上,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而以质量累计百分含量5%~95%的范围为无标度区,马兰黄土分维值介于2.4220~2.5042之间,平均值为2.4761,相关系数为0.9889,分选系数为2.4067;离石黄土分维值介于2.4268~2.545之间,平均值2.4993,相关系数为0.983,分选系数为2.5097。全剖面分维值介于2.422~2.545之间,相关系数达0.98以上。研究得出:分维值的大小对黄土的形成环境有良好的指示意义,对同一种成因以及不同种成因的沉积物分维特征研究应注意无标度区的选择。本区马兰黄土比离石黄土的分维值低,反映马兰黄土沉积时东亚冬季风强盛,气候寒冷干燥,分选系数偏小,自组织程度低;离石黄土沉积时夏季风较冬季风强盛,气候温暖湿润,分选较差,分选系数稍大,自组织程度高,与传统粒度分析所反映的环境演变一致。
关键词:
黄土粒度 分维值 环境变化 辽东半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峰 伍玉鹏 孙倩 孙振钧
于2009年在我国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地区采用挖掘法对这些地区不同类型生境采集到的蚯蚓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调查。野外采集到的蚯蚓置于潮湿土壤带回驻地,在采集当日用70%酒精处死,保存于95%酒精以备研究。部分形态分类特征明显的蚯蚓个体作为模式标本保存于10%福尔马林溶液。本研究据此提供了该地区最新的蚯蚓资源名录。在山东半岛发现陆栖蚯蚓3科6属13种,以巨蚓科(占种类总数的39%)、正蚓科(占种类总数的39%)为主;在辽东半岛调查共发现3科7属16种,以正蚓科(占种类总数的44%)、巨蚓科(占种类总数的31%)为主。作为蠕虫养殖业中的赤子爱胜蚓,在野外环境中也有分布。
关键词:
蚯蚓 生物多样性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吕次录
1988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辽东半岛8市17县区对外开放,这一决策不仅对于辽宁省、而且对于加快我国北部乃至全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都将产生影响。卫生部门如何根据本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应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卫生事业发展战略,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巍 陈邦本 方明
对鸭绿江口和辽河口滨海盐土脱盐过程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母质的盐土脱盐,随着含盐量的下降,Na+、Cl-、SO2-4、Mg2+、Ca2+和K+的绝对含量都逐渐减少,HCO-3逐渐增加;Cl-和Na+的相对含量逐渐下降,而SO2-4、Mg2+、K+特别是Ca2+、HCO-3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由于各离子的迁移能力不同,导致土壤的盐分化学类型由Cl-Na向HCO3-Ca转化。钠吸附比(SAR)和土壤碱化度(ESP)在整个脱盐过程中始终下降,且ESP渐近于0。pH值上升的真正原因是由于脱盐导致Ca2+淋失,相应提高了HCO-3含量所致,而非交换性Na+水解的结果。辽宁地区的滨海盐土脱盐过程盐渍性状...
关键词:
滨海盐土 脱盐 pH值 碱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印辉,陈伟东
曾一度趋前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在改革的深化中落伍了,究其原因是传统支柱产业缺乏改造以及其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辽宁提出了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为核心的“三大战略”和具体发展目标。据此,笔者提出开发辽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分析了产业带开发的条件、环境、机遇,并重点论证了几大项目的开发,从而提出开发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涛 史正涛 刘志国
对昆明市2008年1、3、4、5、7和9月份6次采集的街道灰尘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街道灰尘粒度主要呈三峰特征,第一众数为65~125μm,第二众数为3~15μm,第三众数为0.15~0.3μm,平均粒径范围在39.91~255.85μm,平均值为87.1μm,旱季(90.6μm)大于雨季(83.7μm);粒度分布以正偏度为主,峰态为中等到偏窄且不对称,分选很差;与现代粉尘源区尘暴降尘的粒度分布模式高度相似,街道灰尘沉积是大气环流对远近不同距离粗细颗粒物的混合搬运的结果,应是风积作用的继续;灰尘细粒含量较高,≤100μm的颗粒平均为63.5%,在适当的大气动力条件下,昆明市街道灰...
关键词:
昆明市 街道灰尘 粒度特征 环境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君波,朱立平
通过对藏南沉错粒度参数的分析 ,并结合与其它环境代用指标的比较 ,可以将本地区约 1 40 0年来环境变化分为四个阶段 :约 5 93A.D.~ 82 1 A.D.是湖泊水位相对较高而且变化频繁的时期 ,反映了波动较大且比较湿润的气候状况 ;约 82 1 A.D.~ 1 343A.D.是一个较长的气候相对稳定时期 ,粒度指示该阶段湖泊扩张 ,湖面升高 ,反映了湿润的气候状况 ;约 1 343A.D.~ 1 892 A.D.是一个气候波动十分剧烈且频繁的时期 ,其中约 1 60 2 A.D.前后可能出现了一次短时间的流水突然增加 ,而在这前后各有一个浅水阶段 ( 1 343A.D.~ 1 5 1 2 A.D.和 1 670 A.D.~ 1 892 A.D.) ,反映了湖泊补给程度的减弱 ;1 892 A.D.~1 998A.D.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湖面变化不太明显 ,而 1 892 A.D.前后具有一个明显的补给水动力减弱的变化。粒度参数所反映的湖面波动与环境变化得到了其他环境代用指标较好的支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桐 庞奖励 周亚利 黄春长 查小春 崔天宇
对湖北省郧西县庹家湾(TJW)剖面的地层序列、年代、磁化率及粒度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JW剖面具有表土(MS)→全新世黄土(L0)→古土壤(S0)→过渡层(LT)→马兰黄土(L1)→黄土与砂互层(T1-aL2)→砾石层(T1-aL1)的地层序列;在马兰黄土层上部的黏粒含量、黏粒/粉砂值以及磁化率值明显高于典型马兰黄土,而接近古土壤(S0),其成壤作用明显,属于较典型的弱古土壤层(L1-S1和L1-S2),其年龄在27.3~21.6 ka B.P.之间。此现象反映了在汉江上游地区,晚更新世时期的冰期气候并不是持续稳定的,在27.3~21.6 ka B.P.期间存在相对短暂的温暖湿润阶段,这次...
关键词:
汉江上游 粒度 弱古土壤 气候变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逄少军 单体锋 刘明泰 张艳 许淑芬
2010年,作者在辽东半岛成功进行了裙带菜室内常温全人工育苗大规模生产试验,并全程进行了光照强度、温度和配子体发育相关性的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双高光期(≥50μmolphotons/m2·s)调控配子体的生长和发育可达到理想效果。从采苗至度夏前,采用高光照使配子体充分完成营养生长;从度夏结束至幼苗出库前,同样采用高光照,使配子体快速发育形成孢子体并迅速生长。现场观察表明,只要光照强度逾越了诱导发育的阈值,裙带菜配子体在24℃仍然能够正常发育并形成孢子体;幼孢子体能够耐受24~26℃的高温,但是最适生长温度为20~22℃;孢子体越小,耐受高温能力越强。在24~26℃的高温条件下,幼孢子体生长缓慢...
关键词:
裙带菜 全人工育苗 光控技术 配子体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莹 迟云平 谢远云 康春国 魏振宇 吴鹏 孙磊 刘若男
哈尔滨黄土作为东亚风尘沉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粒度端元分析被广泛用于黄土沉积物的研究中,能够有效反演粉尘传输机制与古气候变化。已有的研究中,对哈尔滨地区不同粒级组分所指示的搬运动力及环境意义研究较少。论文在综合对比Analysize、BasEMMA与BEMMA三种端元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粒级—标准偏差法,评估不同粒度端元分析方法在哈尔滨黄土—古土壤中的适用性,明确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Analysize方法在哈尔滨黄土—古土壤粒度端元提取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而BasEMMA与BEMMA方法效果相对较差。哈尔滨黄土提取出3个有效粒级组分,即EM1(7.81μm)为大气背景粉尘;EM2(27.2μm)为较远源粉尘的贡献,代表夏季风信号;EM3(54.41μm)为近源输入,指示冬季风强度。综合深海氧同位素、北太平洋风尘质量累计率、与65°N太阳辐射量,发现哈尔滨地区250 ka之前,冬季风占主导,且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高纬强迫下冰量驱动是导致该时期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250 ka之后,该区气候呈现逐渐变暖湿的宏观趋势,且黄土粒度端元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北半球高纬夏季接受太阳辐射增强,使东亚冬季风减弱,西北方向物源区粉尘贡献减少以及松嫩沙地范围收缩,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泽 刘韬 李亭亭 汪正祥 雷耘 彭宗林
以鄂西七姊妹山泥炭藓湿地QZMS钻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AMS14 C测年、岩性特征与沉积物粒度综合分析,探讨了鄂西南山地13 000cal.a BP以来的沉积环境变迁.研究结果显示:QZMS钻孔沉积物粒度组成主要以细粉砂和中粉砂为主,频率分布曲线均为单峰分布,由下至上,峰度由宽到窄,偏度从近于对称到正偏,揭示了搬运动力和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1)12.911.6cal.ka BP,气候波动频率高,但幅度较小,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2)11.610.2cal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丽东 谷喜吉 叶玮 李凤全 金莉丹 陈渠 詹文娟 刘名瑜
第四纪风成红土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与北方的黄土同为反映第四纪古环境的重要载体。基于洞庭湖周边地区10处剖面122个红土样品的粒度分析,对该区红土沉积特征及其反映的环境意义进行探讨。结果显示:①样品均以粉砂(4~63μm)为优势粒级,其次为粘粒(均质红土>网纹黄棕色土>黄棕色土;粉砂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序正好相反。结合粒度参数推测,黄棕色土发育时期,沉积作用增强,粒度变粗,分选性较好;网纹红土发育时期,沉积作用较弱,风化成壤作用强,细颗粒含量增多,分选性相对较差。这可能反映了洞庭湖地区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冬季风加强,风化减弱的气候变化过程。③沿冬季风主导风向(偏北风),洞庭湖周边地区红土的Mφ、Md值(φ值)自北向南增大(变细),风成组分(10~63μm)百分含量随之减少,<2μm组分百分含量自北向南略有增加。这种趋势提供了组成该地区加积型红土的粉尘由偏北向南传输的风成证据和母质风化程度向南增强的环境信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玉梅 丁俊新 孙海燕 杨小瑞 刘良忠
从"城市物流质量"和"交通距离"两个方面修正传统的引力模型和引力势模型,构建了城市物流联系引力模型和城市物流地位模型。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两大城市群的1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测算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两大半岛城市群物流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使两大半岛城市间的物流联系引力明显增强,各城市的物流地位显著提升,通道直接连通的烟台和大连物流引力和地位提升幅度最大,而与通道有较好区位关系的城市次之,距离衰减规律明显;两大半岛城市物流联系的空间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多层次的物流联系网络格局逐步形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玉梅 丁俊新 孙海燕 杨小瑞 刘良忠
从"城市物流质量"和"交通距离"两个方面修正传统的引力模型和引力势模型,构建了城市物流联系引力模型和城市物流地位模型。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两大城市群的1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测算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两大半岛城市群物流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使两大半岛城市间的物流联系引力明显增强,各城市的物流地位显著提升,通道直接连通的烟台和大连物流引力和地位提升幅度最大,而与通道有较好区位关系的城市次之,距离衰减规律明显;两大半岛城市物流联系的空间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多层次的物流联系网络格局逐步形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传秀 王青 闫婵娟
【目的】对土壤颗粒分维特征定量化研究,为改良耕作区土壤结构和提高农业生产潜力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方法】选取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3个典型耕作区,运用分形模型,研究该区域典型农耕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特征。【结果】研究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2. 6279~2. 8705,不同土壤质地分形维数存在显著差异:粉壤土>壤土>砂壤土,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以表征土壤质地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分形维数的分布特征:退耕还林>经果林>原始林,土壤分形维数随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同一流域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深度成正比,不同深度土壤之间变化幅度较小且随深度增加逐渐稳定;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黏粒(R2=0. 8125)和粉粒(R2=0. 7556)呈正相关,与砂粒(R2=0. 8932)呈负相关,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表征土壤颗粒组成。【结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指标是表征土壤质地物理结构状况的重要参数。
关键词:
分形维数 土壤颗粒 粒径 岷江上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