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9)
- 2023(13769)
- 2022(11442)
- 2021(10647)
- 2020(8528)
- 2019(19058)
- 2018(18799)
- 2017(34945)
- 2016(18940)
- 2015(20780)
- 2014(20453)
- 2013(20063)
- 2012(18466)
- 2011(16771)
- 2010(17344)
- 2009(16573)
- 2008(15758)
- 2007(14173)
- 2006(13083)
- 2005(12163)
- 学科
- 济(82653)
- 经济(82566)
- 业(59384)
- 农(50272)
- 管理(46989)
- 企(37000)
- 企业(37000)
- 农业(33661)
- 中国(32053)
- 融(27297)
- 金融(27296)
- 地方(26058)
- 银(25933)
- 银行(25917)
- 行(25188)
- 业经(24751)
- 方法(23097)
- 制(22334)
- 财(21333)
- 数学(20020)
- 数学方法(19830)
- 发(15927)
- 体(15504)
- 贸(14678)
- 贸易(14662)
- 易(14203)
- 学(13542)
- 发展(12840)
- 展(12809)
- 农业经济(12797)
- 机构
- 学院(261634)
- 大学(252673)
- 济(114143)
- 经济(111731)
- 管理(95391)
- 研究(94788)
- 理学(80382)
- 中国(79776)
- 理学院(79508)
- 管理学(78281)
- 管理学院(77794)
- 农(59479)
- 科学(54134)
- 财(53666)
- 京(53462)
- 所(47817)
- 中心(45584)
- 农业(44873)
- 研究所(42572)
- 江(42305)
- 业大(40961)
- 财经(40222)
- 经(36362)
- 范(35902)
- 师范(35550)
- 经济学(34322)
- 州(34045)
- 北京(33985)
- 院(33174)
- 省(31351)
- 基金
- 项目(164632)
- 科学(129703)
- 研究(128254)
- 基金(116439)
- 家(99881)
- 国家(98874)
- 科学基金(84582)
- 社会(82514)
- 社会科(77914)
- 社会科学(77898)
- 省(67608)
- 基金项目(60788)
- 教育(57295)
- 编号(54631)
- 划(54575)
- 自然(49785)
- 自然科(48567)
- 自然科学(48559)
- 自然科学基金(47691)
- 资助(46356)
- 成果(44541)
- 发(42693)
- 课题(38356)
- 重点(37340)
- 部(36146)
- 发展(35228)
- 创(34840)
- 展(34653)
- 国家社会(34060)
- 性(33748)
- 期刊
- 济(143088)
- 经济(143088)
- 研究(84714)
- 中国(64316)
- 农(64072)
- 融(43487)
- 金融(43487)
- 农业(42732)
- 财(40657)
- 学报(36944)
- 科学(36193)
- 管理(33463)
- 教育(32330)
- 大学(29716)
- 业经(29458)
- 学学(28174)
- 技术(22886)
- 经济研究(21256)
- 业(20070)
- 财经(19746)
- 问题(19104)
- 经(17053)
- 农村(16220)
- 村(16220)
- 农业经济(15546)
- 世界(14787)
- 版(14106)
- 经济问题(13605)
- 技术经济(12638)
- 商业(12442)
共检索到427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鹏 孙涌
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配比关系是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准则。因而,农村金融服务边际成本水平是衡量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竞争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监管当局基于适度竞争原则制定准入条件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围绕这一主题,构建相关农村金融服务成本测算模型,以目前贵州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成本为研究对象,分别得出了不同类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单位贷款和存款的服务成本,并进一步分析了成本结构变动与影响的重要因素。以研究结论为基础,提出了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則,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我国城乡经济面貌特别是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它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纪念农业银行恢复十周年时,回顾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农村金融工作,总结历史经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根据党的十三大精神,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金融事业的设想,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柯畅 柯霖
随着我国农村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开始呈现出多层次与规模化的特点,其不再局限于向传统的初级粮食生产服务,而是向多种产品的融合与农产品深加工方面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相关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在本文中,笔者从金融扶贫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兼容发展与改革,从而使得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为农村建设服务。
关键词:
金融扶贫 农村金融 发展 改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乐 黄斌全 曹静
本文利用1996—201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并不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在农业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可能越大;促使农村金融制度约束与农业经济制度约束相适应有助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上述结论表明,只有减小制度约束程度或完善配套制度,促使制度约束相适应才能发挥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良性作用。
关键词:
农业 制度约束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燕 杨士英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三农"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机遇和挑战,对于农村金融而言,应该利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契机,明确农村金融发展方略,通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速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任常青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户承包地的财产权利得以实现,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期以来,由于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没有得到有效的界定和分解,农民从集体承包的土地的财产属性没能得到充分体现。在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上,土地的财产权利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清晰界定农村土地的权属,让农户承包地的财产权利得以实现,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定之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这一伟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农村金融改革走向深入,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回顾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分析现实问题,对于加快推进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显著增强金融服务"三农"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玉敬
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这一农业大国,无疑是整个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融资工具缺乏、资金需求与供给均不足,农业经营粗放等,最为关键的是,无论是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还是农民的宅基地及其房屋都不能像城市土地和城市房屋一样进行抵押融资,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出土地资产化改革以开创农村融资新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的推进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关键词:
土地资产化 农村金融 规模化经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潭振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任务。我国农村自改革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发育方面走在了城市的前头。通过农村改革,农村的市场经济有了初步的发育;预算约束程度较硬的各种民营经济主体蓬勃兴起,在农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经济和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因旧体制的基本框架尚未完全突破,各种体制性摩擦敢然存在,配套的宏观管理方面的改革未能及时到位,下一步的工作更艰巨,难度更大。现就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问题,谈一些看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赴印度农村金融服务考察团 臧景范
为借鉴国际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经验,加快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着力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农村金融竞争不充分”问题,切实提高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海明
世界金融理论界关于农村金融存在多种流派,我国学术界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多有争议。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的是准入管制之路。历经曲折,2006年监管层准许微型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这是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选择。今后,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一方面要改造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这"三驾马车",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微型金融。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改革 微型金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宋文瑄
本文从分析新形势下农村经济金融供求的主要矛盾入手,探讨了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最后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建立健全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农村金融供给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改革 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松涛 罗炜琳 王林萍 林丽琼
日本在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采取了发展合作金融、完善政策性金融、建立农业信用保证保险、发展农业保险、实施双重宏观审慎监管等措施,成效明显。中日两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阶段相似性。中国未来可在培育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深化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农村金融监管等层面合理借鉴日本经验,以针对性解决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遭遇的困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德
农村金融改革的探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决定把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作为加快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决策。1979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恢复建立后,农村信用社交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1980年8月,中共中央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作了明确指示,要求把信用社办成真正集体的金融组织。全国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初步改革,扩大业务经营自主权,放宽信贷政策和信贷范围,增设机构网点,办好信用站,试办营业所和信用社联营,试办信用社联社等。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提出把农村信用社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群众性合作金融组织,恢复农村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此后,在中国农业银行的领导下,农村信用社在民主管理、业务管理、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特别是县级联社的设立,对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发展和内部管理的改进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后,扶贫贷款作为政策性贷款由其承担。1995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围绕贷款投放、库存监管和收回贷款三个环节,初步建立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安瑞
现象: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匹配农村金融机构脱农倾向明显。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外流严重。2010年末,宝鸡市金融机构平均存贷比为40.6%,除市区金台、渭滨两区外,只有陈仓、凤翔、扶风3县的存贷比为51.8%、63.7%和46%,其余岐山、眉县、陇县、千阳、麟游、凤县、太白7县的存贷比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尤其是岐山、陇县金融机构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