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45)
2023(4269)
2022(3606)
2021(3385)
2020(2988)
2019(6596)
2018(6438)
2017(13426)
2016(7168)
2015(7553)
2014(7656)
2013(7533)
2012(7014)
2011(6084)
2010(6113)
2009(5590)
2008(5492)
2007(4909)
2006(4127)
2005(3808)
作者
(20495)
(17253)
(17158)
(16520)
(11097)
(8434)
(7634)
(6586)
(6448)
(6167)
(5984)
(5723)
(5676)
(5631)
(5511)
(5313)
(5077)
(5009)
(4960)
(4820)
(4286)
(4252)
(4209)
(3953)
(3928)
(3864)
(3837)
(3683)
(3570)
(3472)
学科
(30681)
经济(30641)
(20308)
管理(19937)
方法(16489)
(15842)
企业(15842)
数学(15018)
数学方法(14855)
(9013)
(7339)
(7031)
中国(6899)
(6025)
(5921)
银行(5910)
(5838)
财务(5821)
财务管理(5805)
地方(5597)
(5590)
企业财务(5580)
(5425)
金融(5425)
农业(5313)
(5246)
贸易(5241)
业经(5234)
(5130)
(4352)
机构
大学(99933)
学院(99188)
(44148)
经济(43393)
管理(38432)
研究(33899)
理学(33863)
理学院(33491)
管理学(32856)
管理学院(32674)
中国(26236)
(21161)
科学(20761)
(20429)
(19004)
(17389)
财经(17280)
(15900)
研究所(15872)
中心(15762)
业大(15734)
农业(15003)
经济学(14663)
(14387)
经济学院(13393)
财经大学(13177)
北京(12354)
(12137)
(11401)
(11233)
基金
项目(69409)
科学(55428)
基金(53629)
(48117)
国家(47805)
研究(46555)
科学基金(40958)
社会(31607)
社会科(30131)
社会科学(30124)
基金项目(28322)
自然(27759)
自然科(27221)
自然科学(27210)
自然科学基金(26787)
(25514)
资助(22553)
(21900)
教育(21371)
编号(16654)
(16044)
重点(15637)
(14135)
国家社会(14051)
(13930)
科研(13823)
教育部(13794)
(13592)
人文(13312)
创新(13304)
期刊
(43189)
经济(43189)
研究(28004)
学报(18653)
中国(17244)
(17165)
科学(16433)
(16280)
大学(13999)
管理(13978)
学学(13600)
(11252)
金融(11252)
农业(10797)
财经(9156)
经济研究(8178)
(7894)
技术(7274)
教育(6091)
业经(6031)
(5816)
问题(5806)
统计(5452)
(5146)
(5010)
技术经济(4938)
业大(4896)
(4709)
理论(4434)
决策(4359)
共检索到142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宋振学  臧旭恒  
本文在分析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边际效用分段递增的效用函数假说,从内因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从外因的角度研究了居民消费面临的不确定性特征。指出我国居民在转轨经济和消费升级过程中客观上会存在预防性储蓄行为,并基于边际效用分段递增的效用函数假说讨论了减弱居民预防性储蓄的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春燕  臧旭恒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 (LC/PIH)一直是研究储蓄行为 (消费行为 )的主要理论框架。近年来这一理论框架正被一种称为预防性储蓄的理论所修改和补充。本文评述了预防性储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并以该理论的核心———即对导致预防性储蓄的收入不确定性的测量为主线 ,阐述了该理论的主要模型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还评介了一种利用风险厌恶理论测度不确定性的方法。预防性储蓄存在与否 ?大多数研究者给予了肯定答案。有争议的是其在储蓄总量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文中没有就此给出结论 ,而只是指出研究预防性储蓄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臧旭恒  朱春燕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LC/PIH)一直是近年来研究储蓄的主要理论框架。目前这一理论正被一种称为预防性储蓄的理论(The Theory of Precautionary Saving)所修改和补充。LC/PIH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为最大化其效用,家庭会在其生命周期内熨平其消费量。因此,他们在退休前以储蓄抵补将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杭斌  申春兰  
本文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定义了预防性储蓄的概念,并在自适应预期和持久收入假说的框架下,估计了农户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农户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在1 997年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随后,本文又在短期动态消费函数(ECM )中引入了代表预防性储蓄动机的解释变量,对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做出了具体解释。本文的结论是:1 997年以来,农村服务项目费用飞涨以及农产品生产价格持续下滑是农户预防性储蓄骤然增加、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其中,由于教育、医疗支出关系到农户的长远利益,其价格上涨对消费的负影响远远大于农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的负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绍杰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城市的就业制度和福利制度改革使得城市居民在收入和支出上面临显著的不确定性。根据预防性储蓄动机理论,不确定性使得居民消费趋于谨慎,从而提高家庭储蓄率。本文利用中国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构造合成面板数据,检验中国城市家庭是否具有预防性储蓄动机。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城市家庭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第二,1988~1995年比1996~2003年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强;第三,年老组群相对于年轻组群具有更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凤  
本文以预防性储蓄理论为研究框架,根据中国居民消费、储蓄的实际调查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中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文章的结论为居民的收水平低,消费的生命周期特征,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是造成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变异的主要原因。文章提出了刺激居民消费的一些政策性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志雄  孙伟利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特征出发,给出了循环经济一个相对严格的定义,并构建了循环经济效用函数。借助这一函数及其基本特性分析,本文解释了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问题,澄清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目前循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可能的发展路径上,选择循环经济效用函数增长速度最大化的路径,与此相关的如何选择、如何实施、如何避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小凯  
粉粹“四人帮”后,我国学术界开展了对很多现代边缘科学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人们发觉几乎躲不开效用函数这个概念,很多人从现代学术文献中看到,现代效用函数概念已比古典经济学中的效用概念有了更丰富的内容。搞价值工程的人,遇到的第一个基本概念就是什么叫价值,价值工程对价值的定义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胜智  
效用函数在不少领域,如消费者理论、社会学、决策理论、管理、运筹学和统计等方面都是重要工具。效用函数值的测定,是效用函数的重要课题。这在目前主要从两方面来研究。在理论上就是效用的可测性问题,一些学者已做了不少工作。而在实际应用方面,更关心的是实际效用函数的性态,和测定效用函数值的方法。本文首先对现有的一些测定函数的方法进行评价和比较,然后提出一种新的测定实际效用函数值的方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月  姜昱汐  李兴斯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指数效用函数的最小叉熵方法。该方法以Buhlmann的经济均衡模型为基础,根据最小叉熵原理得到风险的均衡价格密度,并将这个密度函数应用到Buhlmann的效用函数理论中,证明了当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效用函数为指数效用函数。该方法意义明确,形式清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雷钦礼  
Both habit persistence and rigidity are basic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consumer behavior.Household can receive utility not only from consumption but also from save.The quantity of utility received by household is not determined by the level of current consumption and save,but is determined by the growth quantity of both current consumption and save relative to their habit formation level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er behavior,this paper constructs a new utility function for household increment utility function,and derives a new consumption function by optimum of consumer behavior.Using the Chinese data,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new consumption function is fitted well with consumer behavio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静  徐成贤  
文章构造了基于习惯形成—递归效用函数的消费—资产组合投资模型,所提出的模型是对Merton(1973)、Bakshi和Chen(1996a)、Anne Epaulard和Aude Pommeret(2003)研究的推广。通过对模型求最优解,并利用投资者的行为参数与消费习惯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发现在不同的参数数值下,所得出的投资者相对风险规避系数是合理的。因此,论文提出的消费投资组合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股票溢价之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施建淮  朱海婷  
中国居民储蓄的超常增长近年来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 ,而居民储蓄动机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个普遍的看法是 ,预防性储蓄动机在中国居民储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标准的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出发 ,推导出收入不确定性条件下消费函数的显式解和衡量预防性动机强度的公式 ;然后用我国 3 5个大中城市1 999— 2 0 0 3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 ,结果发现 3 5个大中城市的居民储蓄行为中的确存在预防性动机 ,但预防性动机并非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强。在对该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后 ,本文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晓英  禹娜  
本文在回顾预防性储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我国城镇数据,从定量角度对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不高,解释了近年来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预防性储蓄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决策中是存在并且显著的,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