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2)
2023(14104)
2022(11458)
2021(10722)
2020(8828)
2019(19513)
2018(19400)
2017(35995)
2016(19368)
2015(21216)
2014(20492)
2013(19726)
2012(17798)
2011(16124)
2010(16907)
2009(16336)
2008(15633)
2007(14086)
2006(12769)
2005(11521)
作者
(50543)
(43049)
(42164)
(40111)
(26626)
(20298)
(18877)
(16230)
(16204)
(15014)
(14595)
(14192)
(13535)
(13463)
(13257)
(12970)
(12223)
(12208)
(12192)
(12104)
(10732)
(10310)
(10206)
(9946)
(9682)
(9588)
(9494)
(9393)
(8570)
(8457)
学科
(72766)
经济(72662)
(70553)
管理(59413)
(50170)
企业(50170)
(49793)
农业(33343)
中国(28205)
(27313)
金融(27310)
业经(26170)
(25915)
银行(25902)
(25081)
(24728)
(23201)
方法(22695)
数学(18952)
技术(18852)
数学方法(18741)
地方(17353)
(17241)
(13830)
财务(13799)
财务管理(13764)
体制(13614)
企业财务(13149)
(12962)
理论(12800)
机构
学院(260985)
大学(253848)
(112174)
经济(109886)
管理(100961)
研究(87038)
理学(86105)
理学院(85289)
管理学(84115)
管理学院(83616)
中国(74721)
(55416)
(55330)
(51961)
科学(47773)
中心(43025)
(41864)
(41837)
财经(41736)
农业(41501)
业大(39636)
(37864)
研究所(37027)
经济学(33761)
(33090)
(32879)
师范(32609)
北京(32218)
(30779)
财经大学(30491)
基金
项目(168928)
科学(135242)
研究(133124)
基金(121377)
(103443)
国家(102357)
科学基金(89429)
社会(87185)
社会科(82379)
社会科学(82361)
(69397)
基金项目(64248)
教育(60264)
(55550)
编号(55383)
自然(52595)
自然科(51391)
自然科学(51382)
自然科学基金(50518)
资助(46153)
成果(45442)
(41380)
(39268)
课题(38799)
(38146)
重点(37953)
创新(37784)
(37644)
国家社会(36377)
(34978)
期刊
(134968)
经济(134968)
研究(82373)
中国(65411)
(60588)
(44042)
(42337)
金融(42337)
农业(40201)
管理(38021)
学报(34703)
科学(34679)
教育(33355)
大学(29104)
业经(27596)
学学(27458)
技术(23918)
财经(20896)
(19364)
经济研究(19063)
(18003)
问题(17596)
农村(15875)
(15875)
农业经济(14994)
(14105)
科技(13792)
世界(13597)
技术经济(13166)
现代(12413)
共检索到417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曙光  王丹莉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金融领域经历了曲折的改革进程,取得了丰富的改革成果。本文在综述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的基础上,选取农村合作金融、农村民间金融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个典型侧面,深入考察农村金融体系30年改革的经验教训。最后本文从边际增量改革、局部试验推广和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的默许式激励等三个方面概括了30年农村金融改革的传统智慧,并结合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探讨了未来农村金融的变革趋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滇庆  
2003年8月国务院决定在我国8个省市先期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近日,国务院再次召开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把北京等21个省区市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单位。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力度之大不言而喻。我们认为农村金融改革要达到理想的目标,还需作长期性的制度安排和改革实践。为此,本刊特编发徐滇庆教授的文章以饷读者,希望对农村金融改革相关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有所帮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车迎新  
历史经验表明,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都是创新的过程。在不同的国家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特征和农村金融需求是各有差异的,因此,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冒佩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分配原理同中国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分配制度适时调整,分配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和创新:从平均主义到部分先富,实现非平衡突破;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确定新的分配原则;从单一"按劳分配"到"多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文静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和地位。当前我国处在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为了有效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以农建工政策和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金融市场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形成,农村金融抑制特征较为明显,尚不发达的农村金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缺陷及其负面效应,因而要构建城乡和谐金融市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永华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涉农金融也日渐呈现出诸多问题。而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并阻碍了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因此,为保障和促进农村金融良性而有序发展,我国应急需加快体系制度建设,以实现其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值得肯定的亮点农村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粮食九年连增和农民收入三年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仅靠财政投入是不够的,信贷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从2007年的6.11万亿元,上升为2011年末的14.6万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农户贷款3.1万亿元,同比增长19.1%。截至2012年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修华  周再清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一直都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走的是典型的"机构式"路径,并且表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功能不健全,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缓慢。文章基于"功能观"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提出了要给予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民间金融以合法地位,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辉  
历经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多层次、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由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资金需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洪远  
"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深化认识。大家知道,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进行了两次比较大的农村金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方昕  
本文探讨研究或设计农村金融改革方案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指出农村金融创新的总目标就是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这只能在博弈中产生和演进,而不能靠政府的计划安排产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晓东  陈江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快速发展、补齐我国经济社会短板的重大战略决策。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支持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然而,我国农村地区却存在着金融供给缺乏、体制不健全、金融风险化解机制缺失、金融供给机制不足、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土地流转、农村金融风险特质带来的新挑战。因此,需要通过规范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利用互联网创新金融服务,构建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构建乡村振兴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PPP模式的发展等措施,推动农村金融供给改革与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晓东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律制度的改革,应破除体制内正规金融压制体制外非正规金融的路径依赖,摒弃建构主义规则对民间资本的歧视,合并小额贷款公司与贷款公司称谓,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牌照升级转换制度框架,完善与其风险相匹配的合规监管制度,形成农村小型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两驱动、一体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律框架,从根本上发展适宜"三农"金融需求的农村金融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维健  王春播  屈霞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找出了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际做法,提出了支持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