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7)
2023(3105)
2022(2687)
2021(2544)
2020(2184)
2019(5175)
2018(5225)
2017(9261)
2016(5462)
2015(6170)
2014(6316)
2013(6194)
2012(5809)
2011(5126)
2010(5178)
2009(4693)
2008(4815)
2007(4393)
2006(3640)
2005(3240)
作者
(18644)
(15683)
(15346)
(14727)
(9718)
(7786)
(7057)
(6268)
(6012)
(5616)
(5489)
(5483)
(5064)
(4974)
(4968)
(4932)
(4654)
(4551)
(4464)
(4314)
(4010)
(3932)
(3833)
(3660)
(3624)
(3435)
(3426)
(3406)
(3319)
(3253)
学科
(21670)
经济(21664)
管理(13412)
(10949)
方法(10416)
(9659)
(9229)
企业(9229)
数学(9120)
数学方法(8894)
土地(7480)
(5105)
环境(4200)
(4098)
经济学(4038)
业经(4029)
中国(3938)
地方(3834)
(3692)
理论(3547)
农业(3400)
生态(3394)
问题(3283)
(3197)
贸易(3192)
(3098)
资源(3060)
(2953)
技术(2753)
(2690)
机构
学院(77948)
大学(76963)
研究(29540)
管理(28574)
(25533)
经济(24855)
理学(24240)
理学院(23891)
科学(23426)
管理学(23152)
管理学院(23043)
中国(22305)
(21248)
(18871)
业大(17642)
农业(16982)
(16828)
研究所(15722)
中心(13539)
(12514)
北京(12043)
(11594)
(11460)
农业大学(11266)
技术(10521)
科学院(10347)
(10133)
(10126)
(10024)
师范(9959)
基金
项目(56546)
科学(41967)
基金(38297)
(36046)
国家(35799)
研究(35641)
科学基金(28987)
(23506)
自然(21405)
自然科(20818)
自然科学(20806)
自然科学基金(20345)
基金项目(20271)
(20083)
社会(19652)
社会科(18598)
社会科学(18590)
资助(16499)
教育(15867)
编号(13917)
重点(13427)
科技(13243)
计划(13209)
(12054)
(11263)
科研(11235)
(10889)
课题(10439)
创新(10352)
成果(10166)
期刊
(27375)
经济(27375)
中国(19611)
学报(18791)
(18132)
科学(16849)
研究(16294)
大学(13140)
学学(12684)
农业(12659)
管理(9560)
技术(8442)
(8313)
(8202)
资源(7407)
教育(7218)
业大(5938)
统计(5288)
科技(5209)
(5145)
林业(4984)
(4780)
国土(4651)
技术经济(4614)
农业大学(4595)
决策(4464)
业经(4349)
自然(4246)
土地(4191)
中国农业(3671)
共检索到114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新村  范希峰  武菊英  朱毅  张永侠  赵春桥  
为促进中国边际土地草本能源植物种植与生物质原料生产,基于京郊边际土地草本能源植物规模化种植的实践,从生产潜力、生物质品质、生物质利用潜力、生态效应等4个方面对荻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荻在京郊挖沙废弃地上的生产潜力为2.31t/hm2,达到京郊耕地条件下的8.41%,生物质品质优良,其标准煤折算当量、沼气产量、纤维素乙醇产量分别为1.42t/hm2、289.99m3/hm2、0.59t/hm2,分别达到京郊耕地条件下的8.38%、8.37%、8.15%,生态效应明显。荻在边际土地上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希峰  侯新村  左海涛  武菊英  段留生  
【目的】研究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Maxim.)Nakai)和芦竹(Arundo donax L.)3种草本能源植物在北京地区的生物质产量和品质特性,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2009年在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对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田间观测和室内分析。【结果】在北京地区,柳枝稷、荻和芦竹的最高生物质产量分别为28.33、29.67和34.46t·hm-2。3种草中,柳枝稷和荻生物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较高,木质素含量较低,有利于纤维素乙醇转化;热值、灰熔点和C、H元素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项伟  易自力  肖亮  刘清波  覃静萍  
【目的】芒属植物是目前国内外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全球共有14个种,且具有种间杂交的特点。文章为建立芒属植物能源潜力评价体系,为从众多的芒属基因型中筛选优良种质和选育能源作物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文献法、调研法和专家咨询法探讨了芒属植物作能源作物应用的相关性状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能源用途不同按发电、制乙醇、产沼气、制生物油等4类,分别从农艺、品质、抗逆性等3方面,选取干物质产量、冠层高、茎高、茎径、基部直径、分蘖数、叶茎比、枯黄性、落叶性、含水量、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固定碳含量、热值、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矿质元素含量、耐盐性、抗旱性、抗寒性、耐淹性、抗病虫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新村  范希峰  陈龙池  朱毅  武菊英  赵春桥  李钰莹  
基于边际土地长期规模化种植木质纤维素草本植物有利于解决我国非粮生物质原料可持续生产和供应问题。然而,由生物质原料集约化生产与边际土地生境所致的一些潜在问题会影响木质纤维素草本植物的可持续生产。基于京郊边际土地木质纤维素草本植物规模化示范种植实践,提出了种类筛选、保护性耕作、混合种植、水肥管理、杂草控制、生物质收获等一系列可持续生产技术,构建了木质纤维素草本植物边际土地可持续生产模式,展望了今后开展木质纤维素草本植物可持续生产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以期为我国非粮生物质原料的可持续生产和供应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光辉  卓岳  赵亚丽  郭兴强  熊韶峻  
本文综述了欧美国家对多年生根茎能源植物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北方该类植物的资源现状和潜力,讨论了我国在根茎能源植物应研究的几个问题。欧美国家综合了生物质产量水平、水分和养分利用、生态影响和生产成本等因素,普遍认为多年生根茎木质纤维素植物是边际土地上最有潜力的能源植物,例如欧美20多年的筛选研究确定了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芒草(Miscanthusspp.)、草芦(Phalaris arundinacea)和芦竹(Arundodonax)是理想的能源植物种类。我国北方地区有丰富的根茎植物资源,如耐旱能力较强的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短柄鹅观草(R...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伟  纪燕玲  陈永敢  
通常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专指"epichlo内生真菌",包括Epichlo属真菌和Neotyphodium属真菌。Epichlo属真菌偶尔会在植物茎秆上形成子座,而Neotyphodium属真菌在宿主植物体上一般不表现任何症状。这些真菌在培养基上对植物病原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能增强植物的抗虫、抗旱、抗病、抗寒能力,促进肥料吸收,促进植物生长和分蘖、增产等,有时也会使宿主植物生产过量的生物碱,造成家畜中毒。因此,如何筛选和利用具有优秀农艺性状且没有合成生物碱能力的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共生体是epichlo内生真菌资源利用的关键。本文还结合我国近年来多种小麦族植物内生真菌的新发现,讨论了将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帅  刘吉利  任兰天  
为筛选适合我国国情的芒草产业化的低成本繁殖技术,根据国外相对成熟的种植措施,利用我国的农业生产数据,对5种可行繁殖技术的后代种植成本进行估算。结果表明:5种繁殖系统的后代材料在种植密度、除草剂类型及施用量、施肥量存在差异最大;估算种植成本变异幅度为3 072.0~12 225.3元/hm2,其中种子直播法成本最低,而微繁育苗移栽法最高;在各项投入要素中种植材料与化肥的成本最高,合计约占总体生产成本的70%。此外,还利用SWOT法对5种繁殖技术的利用潜力予以评价。结果表明:在芒草产业化的初期,根茎直播法将被广泛采用;随着技术的进步,根茎与茎秆育苗移栽法将会逐步取代根茎直播法;最后,种子直播法与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申元村  
寻求一条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提高土地生产潜力、防止水库淤积的坡地利用改良途径 ,是三峡库区环境、资源、研究人员和经济建设者努力的方向。采用坡地植物篱农业技术 ,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秭归县的试验表明 ,7a的植物篱 ,篱坎高度几乎都在 90cm以上 ,坡度从 3 0°~ 3 4°减缓至 15°~ 18° ,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从 0 .9%增至 1.61%以上 ,篱间脐橙的产量高于同类石坎梯田脐橙产量约 2 0 %以上 ,高于旱坡地上的脐橙产量约 2 5 %以上 ,达到完全防治土壤侵蚀 ,提高土壤肥力 ,增加农业产量目的 ,是三峡库区值得推广的一项农业技术体...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黄玉婷  吴亚  刘大林  张卫红  
铝毒是酸性土壤地区影响草本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全球性土壤酸化进一步加剧了铝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本文综述了铝胁迫对草本植物的农艺性状、光合呼吸作用、活性氧和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根系活动和次生代谢物的影响,简述了低浓度的铝对草本植物生长部分指标具有促进作用,主要阐述了铝胁迫对草本植物的各种危害:铝胁迫对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具有毒害作用、迫使其叶绿素含量降低、气孔导度下降、呼吸作用受阻、活性氧浓度升高、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渗透调节受破坏、根系活力下降并扰乱其次生代谢,并提出了缓解铝毒的方法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荣  
植物功能群是植被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对植物功能群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谱系多样性和演替规律,同时,可为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野外样方的调查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并结合聚类分析对山西云顶山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优势种的植物功能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表明,有46个种对正关联极显著(P<0.01),有5个种对负关联极显著(P<0.01);有24种对正关联显著(P<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思慧  徐华  黄非  周功克  柴国华  董国清  
半纤维素是草本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应用于食品、材料、医药、化工等领域。半纤维素成分多样,主要包括木聚糖(xylan)、木葡聚糖(xyloglucan)、甘露聚糖(mannan)和它们的衍生物。这些糖在结构上不仅有长短不一的主链,还有结构特异的侧链,在不同物种甚至同一物种不同细胞类型之间差异都很大。本文结合最新进展详细评述了草本植物主要半纤维素成分的结构、生物合成过程以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为全面、深入研究草本植物半纤维素奠定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燕山  骆建霞  王煦  赵坤平  刘玉冬  黄俊轩  
对5种草本地被植物(银水苏Stachys‘SliverCarpet’,百里香ThymusmongolicusRonn,金叶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e,佛甲草SedumLineare,常夏石竹Dianthusplumarius)干旱胁迫处理后的植株外部形态表现、水分临界饱和亏、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叶片细胞电导率等指标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5种地被植物的生长势下降;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电导率增加,且抗旱性相对较弱的植物增加幅度较大;复水后各种植物恢复程度不同;在用水分临界饱和亏反映植物的抗脱水能力及抗旱能力时,应与测定该值时离体叶片至永久萎蔫所用的时间结合起来...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晓娜  张雪莲  张国芳  武美军  
草本植被过滤带在控制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北方地区其生长易受春季干旱的影响。为了筛选农田氮磷截留草地过滤带适宜草种,本研究通过室内水分控制试验对9个多年生候选草本植物的耐旱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个植物材料的生长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分蘖能力最强,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两个品种生长速度最快;2)干旱胁迫下9个植物材料的分蘖能力和试验初期的茎生长速率受到了限制,因而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晓章  彭晓英  周朴华  
为比较3种不同杨柳科植物对氰化物污染的修复潜力,采用长出新根须和嫩叶的植物枝条为材料,在自行设计的250mL生物反应器中生长72~120h,培养温度为18~20℃,氰化物的质量浓度0.45~0.49mg/L.试验结果表明,水溶液中大部分的氰化物能被试验植物去除,但去除率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垂柳(SalixbabylonicaL.)在72h内将水溶液中97.8%氰化物去除(去除率0.095mg/(kg.h)),其次为苏柳(SalixmatsudanaKoidz×SalixalbaL.)108h内将94.0%氰化物去除(去除率0.087mg/(kg.h)),意大利杨(Populusdeltoide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牟洪香  侯新村  刘巧哲  
以文冠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14个分布区文冠果的15个表型性状,利用变异系数和巢式方差分析研究了分布区间和分布区内的变异情况;应用相关分析揭示了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因子间的关系;运用聚类分析进行了分布区分类。结果表明,文冠果分布区内的变异大于分布区间的变异,分布区间的分化相对较小;出种数随经度的增大而减少,果宽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随年平均气温的增大而减小,而其它13个性状随地理位置的改变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表型性状的欧式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