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73)
- 2023(19962)
- 2022(17257)
- 2021(16201)
- 2020(13719)
- 2019(31439)
- 2018(31352)
- 2017(60276)
- 2016(33039)
- 2015(37429)
- 2014(37842)
- 2013(37598)
- 2012(35439)
- 2011(32211)
- 2010(32719)
- 2009(30395)
- 2008(29792)
- 2007(26847)
- 2006(23877)
- 2005(21695)
- 学科
- 济(146721)
- 经济(146583)
- 管理(91088)
- 业(86693)
- 企(69059)
- 企业(69059)
- 方法(58794)
- 数学(50776)
- 数学方法(50164)
- 农(40029)
- 中国(40015)
- 地方(36082)
- 财(33175)
- 学(32536)
- 业经(31091)
- 农业(26913)
- 制(26113)
- 贸(25417)
- 贸易(25400)
- 易(24480)
- 银(22469)
- 银行(22408)
- 理论(22062)
- 环境(21830)
- 融(21824)
- 金融(21820)
- 和(21498)
- 行(21489)
- 技术(19995)
- 务(19427)
- 机构
- 大学(476090)
- 学院(475377)
- 济(194647)
- 经济(190162)
- 管理(180859)
- 研究(169659)
- 理学(154210)
- 理学院(152345)
- 管理学(149612)
- 管理学院(148744)
- 中国(127968)
- 科学(105726)
- 京(103735)
- 财(89062)
- 所(88125)
- 农(82791)
- 研究所(79811)
- 中心(76782)
- 江(74312)
- 业大(71365)
- 财经(69531)
- 北京(66445)
- 范(65705)
- 师范(65078)
- 农业(64643)
- 经(62827)
- 院(61148)
- 州(60513)
- 经济学(58114)
- 省(53083)
- 基金
- 项目(312113)
- 科学(243102)
- 研究(228003)
- 基金(222722)
- 家(194351)
- 国家(192675)
- 科学基金(163404)
- 社会(141071)
- 社会科(133429)
- 社会科学(133392)
- 省(123185)
- 基金项目(117913)
- 自然(106123)
- 教育(104989)
- 划(103663)
- 自然科(103534)
- 自然科学(103506)
- 自然科学基金(101608)
- 编号(94351)
- 资助(92545)
- 成果(78103)
- 重点(70442)
- 发(69771)
- 部(68299)
- 课题(66130)
- 创(63484)
- 创新(59288)
- 科研(59219)
- 教育部(57815)
- 大学(57535)
- 期刊
- 济(227125)
- 经济(227125)
- 研究(145741)
- 中国(99352)
- 学报(76516)
- 农(75522)
- 科学(69944)
- 财(67800)
- 管理(67120)
- 大学(56816)
- 教育(55869)
- 学学(53132)
- 农业(51537)
- 融(46639)
- 金融(46639)
- 技术(43268)
- 业经(36443)
- 经济研究(35710)
- 财经(33863)
- 问题(29532)
- 经(29048)
- 业(27062)
- 图书(26735)
- 技术经济(24441)
- 贸(22769)
- 理论(22714)
- 资源(22380)
- 版(22243)
- 科技(21939)
- 现代(21654)
共检索到733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贞礼
随着区域差距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统筹区域发展和协调区域经济关系将成为事关中国区域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这种区域差距,不仅存在于快速增长的中心区域与缓慢增长的边缘区域之间,同时还存在于各个边缘区域内部。尽管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明显差异性,但同时也具有相关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贞礼
文章以赣州市为例,分析了边缘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策略定位,并从产业生态化的协同开发、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边缘区域 产业生态化 发展策略 赣州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云虹 王美昌
以赣州市为例,选取14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赣州市县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赣州市县域经济差异显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以章贡区为中心向四周县域降低的环带状地域联系与分异规律,可划分为发达型、次发达型、中等型和滞后型4个层次区。同时,基于对其县域经济差异形成机制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健全城市规模体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等促进其协调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省际边缘区 县域经济 经济差异 赣州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尚正永 刘传明 白永平 张小林
从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整体的角度,以构建多中心城市区域的理念,提出了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具体构想,即以韶关、赣州、郴州成长三角为整个省际边界区域的核心,以其它6个中心城市为市域的核心,以经济基础好或交通条件好的县(市)城区作为县域的中心,构建7条城镇发展聚合轴和拓展轴作为城镇、交通和产业的聚集和依托轴,以形成城市空间功能互补,集约紧凑发展,绿色空间穿插相融,高度协调、网络化的多中心城市区域,以整体的优势参与珠三角城市体系分工,并力争在区域分工中占有优势。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省际边界区域 粤闽湘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钟敏
文章从“十五”期间江西省赣州市17个县(市)经济发展指标评价入手,分析了金融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县域经济 金融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静波 李纯
以湘粤赣边界省际区域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城市中心性模型基础上,对郴州、韶关和赣州三市的城市中心性进行了测度和比较。通过进一步对三市的各行业区位商计算,发现要将郴州市建设成为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前还存在城市中心性较弱、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教育、科技还较落后等问题,并就该战略设想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湘粤赣 区域 城市中心 城市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黎明,王缉慈
城市主要职能,是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研究的基本内容,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据。一个城市的建设,首先要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城市?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怎样体现地方特色?这就需要根据城市的主要职能,合理拟定城市性质及发展方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丹丹
本文以北京市、河北省与黑龙江省等13省市作为样本,选择人均GDP、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主要聚类因子,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各聚类因子的统计数据,采用传递闭包法对样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将样本分为三类比较合理,三类省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造成省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制度因素、区位因素、人力资本因素、自然禀赋因素与历史文化因素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丹丹
本文以北京市、河北省与黑龙江省等13省市作为样本,选择人均GDP、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主要聚类因子,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各聚类因子的统计数据,采用传递闭包法对样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将样本分为三类比较合理,三类省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造成省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制度因素、区位因素、人力资本因素、自然禀赋因素与历史文化因素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绍华 李植斌 周生路 陈东湘
经济过程是各种要素流集聚和扩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素流的运动必然受到阻力的作用。基于此考虑,提出了经济过程阻力面模型,用以表示一个地区经济过程阻力的空间分布以及经济过程的运动趋势。空间经济过程阻力面模型对研究要素流的运动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以浙闽赣(ZMG)边界区案例分析为例,模型计算得到的ZMG阻力面图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浙闽赣交界区的物资流的阻力状况。ZMG边界区正如温台、闽南、江西经济发达区内的一个高阻力值的“岛”,从ZMG阻力面图可以看到有两个峰,一个在浙闽交界区(庆元、景宁),另一个在闽赣交界区(光泽、邵武)。在浙江境内的阻力线密度大、阻值高,说明浙江境内物资流动的地区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雁飞 吴艳萍 向云波 廖双红
利用地区专业化分工理论与方法,选择广东(粤)、湖南(湘)、江西(赣)、广西(桂)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5年制造业2位数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产业转移与地区分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广东产业转移降低了四省份的分工水平,地区间产业同构较为突出,跨区域产业链构建处于初期阶段;第二,制造业整体呈空间扩散趋势,但资源和低技术产业扩散速度高于中高技术产业,一些高技术行业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聚,同时,大多制造业都指向广东市场,表现出产品内分工转移特征。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专业化分工 协同发展 粤湘赣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莉莉
文章首先提出了适合于面板数据的有序聚类方法,然后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了符合实际的结果,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面板数据 聚类分析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雪 韩增林 赵林 王静
以鄂豫皖赣省际边缘区为研究视角,运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模糊聚类、ESDA以及GIS可视化等方法对边缘区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鄂豫皖赣省际边缘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相对发展率均较低,区域差异逐渐缩小,经济发展陷入低水平的恶性循环;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有低聚高散的特征,格局相对稳定;低水平县(市)以边界线为轴线向左右扩展,边界效应日益明显;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空间集聚性,但整体空间集聚性较弱,低水平俱乐部趋同效应明显。②在自然区位、经济条件、政府导向、空间作用及边界阻隔的影响作用下,产生的"桥梁效应"远远小于"切变效应",形成了边缘区区域经济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