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8)
2023(6434)
2022(5620)
2021(5448)
2020(4363)
2019(10142)
2018(9664)
2017(18968)
2016(10181)
2015(11068)
2014(10916)
2013(10876)
2012(10312)
2011(9289)
2010(9621)
2009(8978)
2008(9259)
2007(8795)
2006(8180)
2005(7278)
作者
(27537)
(23021)
(22877)
(22067)
(14943)
(10956)
(10610)
(8658)
(8657)
(8550)
(7822)
(7522)
(7445)
(7344)
(7252)
(6997)
(6803)
(6695)
(6601)
(6528)
(5805)
(5607)
(5567)
(5305)
(5229)
(5215)
(5141)
(5074)
(4617)
(4561)
学科
(42285)
经济(42127)
(35485)
管理(31659)
(28138)
企业(28138)
(17689)
方法(15122)
(13889)
中国(13585)
农业(12511)
地方(11726)
业经(11515)
数学(11164)
(11018)
数学方法(10975)
(9213)
(8331)
理论(8326)
财务(8306)
财务管理(8295)
(8095)
企业财务(7963)
(7436)
贸易(7431)
(7218)
(7206)
银行(7205)
收入(7099)
(6894)
机构
学院(145756)
大学(143653)
(63811)
经济(62462)
管理(57339)
研究(51214)
理学(48508)
理学院(47957)
管理学(47334)
管理学院(47014)
中国(40090)
(33155)
(29882)
科学(27357)
财经(24963)
(24934)
中心(23530)
(23166)
(22422)
研究所(22009)
(20582)
师范(20489)
(20028)
北京(19281)
经济学(19111)
(18451)
(18286)
财经大学(18154)
经济学院(17074)
业大(16692)
基金
项目(89831)
科学(72092)
研究(71696)
基金(65416)
(55225)
国家(54666)
社会(48051)
科学基金(47238)
社会科(44325)
社会科学(44313)
(33683)
基金项目(33565)
教育(32866)
编号(30340)
(28622)
自然(27709)
自然科(27038)
自然科学(27034)
成果(26832)
资助(26603)
自然科学基金(26601)
课题(21228)
(20791)
(20376)
重点(20008)
(19722)
国家社会(19256)
教育部(18400)
(18331)
项目编号(18243)
期刊
(78069)
经济(78069)
研究(48788)
中国(31262)
(26095)
管理(22274)
(20336)
教育(18773)
科学(18449)
(17974)
金融(17974)
学报(16833)
大学(13992)
农业(13410)
学学(12987)
财经(12948)
业经(12601)
经济研究(12022)
技术(11710)
(11076)
问题(9990)
(8591)
国际(7595)
现代(7343)
(7291)
论坛(7291)
世界(7200)
改革(6979)
(6979)
技术经济(6941)
共检索到233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红  Clement Tisdell  李文静  
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建设作为边疆深度贫困地区的社会无形资产,对边疆地区精准扶贫实现"两个回流"及边民生计可持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6年7月新疆克州的田野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估计边疆深度贫困地区社会资本对于边民生计策略以及脱贫的影响效应,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研究表明,地区社会资本有助于边民减贫,这种正向效应主要通过两个路径实现:一是边民借助社会网络提高对正规金融的可得性进而实现养殖扩大再生产;二是边民通过集体公共活动付酬增加转移支付收入。但社会资本通过生计策略多样化机制提升边民生计能力的减贫路径尚未形成。在边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既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对边民收入增收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需配套其他措施破解社会资本引导边民建立多样化生计的主要障碍,强化社会资本的能力扶持路径,实现精准脱贫的可持续。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曾以禹  吴琼  衣旭彤  
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多是高原、荒漠或大山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劳动力流失严重。仅"三区三州",目前汇集了约320万深度贫困人口,平均森林覆盖率13%左右,生态扶贫大有可为。文章在遴选山西贫困市州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开展跟踪调研基础上,研究发现,生态扶贫是当前深度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径,典型地区2016年生态扶贫贡献高达当年脱贫人数的25.8%。建议加强林业扶贫顶层设计和政策统筹,为深度贫困地区早日脱贫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曾以禹  吴琼  衣旭彤  
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多是高原、荒漠或大山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劳动力流失严重。仅"三区三州",目前汇集了约320万深度贫困人口,平均森林覆盖率13%左右,生态扶贫大有可为。文章在遴选山西贫困市州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开展跟踪调研基础上,研究发现,生态扶贫是当前深度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径,典型地区2016年生态扶贫贡献高达当年脱贫人数的25.8%。建议加强林业扶贫顶层设计和政策统筹,为深度贫困地区早日脱贫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超  王龙  
农村贫困地区成人教育是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突破口。本文对成人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对当前农村贫困地区成人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明确功能定位、保障有效供给、促进转型发展的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章  韩佳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卫柏  于晓媛  袁鹏举  
文章利用贵州省3个民族自治贫困县341户贫困农户调研数据,采用Probit计量分析模型和广义精确匹配方法研究产业扶贫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生计策略和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扶贫使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参与特色农产品种植、特色畜禽养殖生计模式的占比分别提升了13%和15%,但产业扶贫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外出从事非农务工和经商活动影响并不明显;与此同时,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显著提升了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的特色农产品种植收入、特色畜禽养殖收入和总收入水平,降低了外出从事非农务工活动收入,但产业扶贫对经商活动收入和贫困农户人均收入影响并不明显。因此,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在提升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增收能力,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效果较为明显,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在产业扶贫项目引导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给特色农产品种植、特色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并降低外出从事非农务工活动的时间,实现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生计模式向特色农业生产转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房风文  邵苗苗  王向太  
针对贫困地区,我国出台了诸多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推出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内地中职班、东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扶贫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为贫困地区教育公平、民生改善、教育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仍受到较多内外因素制约,影响精准扶贫效能发挥。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需要统筹谋划,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充分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线静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罗万云   郭世豪   贾铖  
农村相对贫困的治理事关全国共同富裕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文章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2020年数据,使用预期贫困脆弱性方法测算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社会资本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20年较2018年农户相对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13个百分点,务农型农户的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类农户,分别提高了5.83个百分点、7.43个百分点;中国农村相对贫困多以暂时贫困为主,占比20.24%,远高于长期贫困的12.83%。(2)社会资本对缓解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具有正向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社会资本在农户生计策略转型中能够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尤其对务农型农户的缓解效果最为显著。(3)个人及家庭特征、村庄等因素对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脆弱性理论,文章结合农户生计风险及外部环境冲击,构建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缓解分析框架,并采用基于预期贫困脆弱性方法识别农户相对贫困,按照不同生计策略进行分类,探索社会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能为提升脱贫巩固政策的瞄准精度与有效性提供借鉴。根据研究结论,建议根据农户的社会资本状况和生计策略差异制定脱贫成果巩固政策,构建抵御返贫风险冲击的社会网络,扩宽非农就业渠道,促进农户生计策略转型以提升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琦  
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即"六个精准"。这一思想是在总结我国前期扶贫的"四个精准"基础上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向了新阶段,即扶贫对象更加精准,扶贫脱贫措施更加精细化,资金管理和使用更加高效,扶贫脱贫措施和项目更加追求差异化和个性化,扶贫脱贫的结对帮扶更加紧密化,进一步丰富了"精准扶贫"内涵。本文在总结精准扶贫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的基础,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注重解决精准扶贫推进中的区域差异性和发展不平衡性问题;(2)研究和解决贫困户脆弱性和外部突发性因素影响变大所导致的扶贫脱...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晗  司亚飞  王立剑  
关键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史月兰  唐卞  俞洋  
可持续生计方法是社会组织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章以香港PCD投资扶持广西凤山县可持续生计发展项目为例,运用极差标准化、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以生计资本为基础单元,对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揭示了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项目村整体生计资本状况不充裕,由于有PCD项目农村小额信贷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相对富裕;(2)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更丰富的农户倾向于选择非务农的生计活动,而自然资本丰富的农户更多地愿意从事农业生产;(3)PCD项目推行以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荣梅  
深度贫困地区是当前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金融精准扶贫作为重要的支持力量,其脱贫增收效应如何,还缺乏细致的调查研究。以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为典型样本,从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风险溢出三个维度综合分析与对比不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效应。研究发现,三种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均具有一定的脱贫增收效应,但也存在明显差异。深度贫困地区应针对不同贫困户选择不同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适当调整金融精准扶贫监管政策,实施差异化的金融精准扶贫考核,发挥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变化,这其中金融扶贫政策是整个农村扶贫战略中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也具有推进作用。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金融扶贫的具体内容和目前的现状问题以及所对应的建议和策略,整合农村贫困地域的整体的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扶贫工作的效率。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展开论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变化,这其中金融扶贫政策是整个农村扶贫战略中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也具有推进作用。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金融扶贫的具体内容和目前的现状问题以及所对应的建议和策略,整合农村贫困地域的整体的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扶贫工作的效率。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展开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