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15)
2023(16819)
2022(14590)
2021(13714)
2020(11554)
2019(26774)
2018(26449)
2017(51442)
2016(28098)
2015(31619)
2014(31766)
2013(31212)
2012(28718)
2011(25734)
2010(25504)
2009(23411)
2008(23036)
2007(20295)
2006(17118)
2005(14805)
作者
(81165)
(67910)
(67297)
(64459)
(42952)
(32710)
(30889)
(26714)
(25536)
(24045)
(23065)
(22647)
(21335)
(21240)
(21100)
(20998)
(20854)
(20118)
(19411)
(19291)
(16857)
(16524)
(16391)
(15426)
(15186)
(15056)
(15018)
(14983)
(13748)
(13608)
学科
(111391)
经济(111270)
管理(81118)
(77773)
(64989)
企业(64989)
方法(56641)
数学(49793)
数学方法(49145)
(30154)
(29784)
中国(27173)
(25197)
业经(24189)
地方(21390)
(19986)
贸易(19982)
农业(19925)
(19915)
财务(19834)
财务管理(19792)
(19734)
(19392)
企业财务(18796)
理论(18638)
(17555)
技术(17199)
环境(17045)
(15974)
银行(15919)
机构
大学(400906)
学院(399726)
管理(159288)
(155289)
经济(151859)
理学(139411)
理学院(137891)
管理学(135253)
管理学院(134547)
研究(128899)
中国(93825)
(83733)
科学(82895)
(70272)
(67519)
(64611)
业大(62998)
中心(59506)
研究所(59460)
财经(57559)
(56539)
农业(53332)
(52377)
(52348)
北京(52071)
师范(51839)
(47034)
经济学(46639)
(46182)
财经大学(43093)
基金
项目(280430)
科学(219483)
基金(203171)
研究(201644)
(177761)
国家(176297)
科学基金(151021)
社会(125610)
社会科(118924)
社会科学(118891)
(110123)
基金项目(108122)
自然(100119)
自然科(97756)
自然科学(97726)
自然科学基金(95955)
教育(93633)
(92821)
资助(83914)
编号(82544)
成果(66162)
重点(62718)
(61684)
(58704)
(57865)
课题(56221)
科研(54342)
创新(54015)
教育部(52642)
大学(52262)
期刊
(160411)
经济(160411)
研究(109231)
中国(67437)
学报(67256)
(60448)
科学(60408)
管理(54527)
(54436)
大学(50587)
学学(47847)
教育(41915)
农业(41862)
技术(35015)
(29554)
金融(29554)
财经(27408)
业经(27347)
经济研究(25809)
(23350)
问题(21367)
(21228)
(20269)
图书(19971)
技术经济(19343)
科技(19099)
理论(18844)
统计(18147)
商业(17828)
资源(17406)
共检索到554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佳玲  
异质性作为边疆治理的重要情境构成,关乎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无疑是边疆治理取得成效的关键。从异质性为视角切入,分析异质性调适与边疆治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边疆异质性形成的复杂治理情境是边疆治理行为产生及复杂性的重要原因:异质性越大,边疆治理难度越大,边疆治理越难取得成效;减小异质性可以增加边疆与国家整体治理体系的吻合度。但是,减小异质性受到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异质性减小不是简单粗暴地消除边疆特征、按照腹地统一标准进行同化,而是有选择地对异质性因势利导,坚持以"合为纲、异而治"的治理方略,对异质性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进行调适以优化边疆治理。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比较分析美、日经济大国在发展各阶段的动力结构特征,探寻经济大国增长动力演变逻辑和规律,可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需求侧动力转变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走向"成熟"阶段;美、日经济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同,增长动力结构存在不断演进过程;美、日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路径和逻辑存在异质性,要素禀赋丰裕的美国经济增长最终依靠国内消费驱动,而要素禀赋匮乏的日本经济增长最终依靠国内消费和出口共同驱动。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过程会遵循美国这种经济规模大且要素禀赋丰裕大国的演进路径与逻辑,最终走向依靠国内消费来驱动经济增长;从短期发展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过程也会经历日本依靠国内消费和出口共同驱动经济增长阶段。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比较分析美、日经济大国在发展各阶段的动力结构特征,探寻经济大国增长动力演变逻辑和规律,可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需求侧动力转变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走向"成熟"阶段;美、日经济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同,增长动力结构存在不断演进过程;美、日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路径和逻辑存在异质性,要素禀赋丰裕的美国经济增长最终依靠国内消费驱动,而要素禀赋匮乏的日本经济增长最终依靠国内消费和出口共同驱动。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进过程会遵循美国这种经济规模大且要素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金春  
边疆治理模式存在族际主义与区域主义的分野,区域主义模式是当下边疆治理应该提倡与建构的主导性方向。建构区域主义的边疆治理,最重要的应是发掘并揭示其中蕴含的空间逻辑与内在机理。在德勒兹"空间层化"的视野下,国家在边疆所施行的治理使其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平滑空间"转变为被国家秩序化了的"纹理空间",呈现出基于空间上的举措而推动国家权力在边疆延伸并重塑边疆社会秩序的过程。这不仅展现了区域主义边疆治理的空间意象,而且还揭示出边疆治理的内在逻辑与机理。"空间层化"的关键在于对流动性的控制与调节,由此推动空间形态的转换与社会秩序的重塑。通过"空间层化"这一概念的意象与机理,不仅可以理解历史上边疆治理的空间过程,而且对推动流动性情境下的当代边疆治理及其区域主义转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真   戴娆   蒋维扬  
本文基于来自吉林省、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山东省的4个典型案例,从成员异质性角度探究了合作社办企业的驱动因素、模式选择和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合作社和企业是两种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双剑合璧”比“单打独斗”更有效。成员的异质性程度决定了合作社办企业的具体模式,成员异质性低的合作社通常由全体社员共同投资社内公共物品,全体社员办企业有利于赋予社员产权激励,促进合作社的专用性资产投资;成员异质性高的合作社通常由核心社员投资社内公共物品,核心社员办企业有利于对投资者进行产权激励。两种合作社办企业模式均能提升普通农户的福利,但是,核心社员办企业的模式可能使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发生明显的“企业化”漂移。本文的发现对合作社创新能力提升与治理结构优化均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二子  
为了让创新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为创新主体企业的研发活动得到了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确立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目标。文章基于已有关于企业研发的理论与经验成果,以企业研发投资的决定机制、异质性企业研发行为的优化选择、企业研发决策的动态演变、其他与企业研发相互影响的生产与经营决策以及企业研发行为的发展路径等为切入点,梳理形成进一步分析影响异质性企业研发创新行为决策的一般性研究脉络,其中凝练的具体问题可对未来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提供启示与借鉴。文章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并结合中国高质量发展目标,探寻中国情境下微观企业研发行为的演进逻辑方向,可以识别影响中国企业研发投资行为的各种因素,这有助于实现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景海  黄晓凤  
本文拟探究产业政策适合的范围和空间尺度。政策选项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是选择垂直干预瞄准特定企业和部门,抑或水平干预聚焦影响产业发展的一般性条件;第二,是定位于特定地区来发展集群,抑或空间中性,除非绝对必要否则普适所有地区。本文构建空间异质性-选择效应-动态演进的分析框架,基于此提出:空间是异质性的,产业必须要落实到某一具体地区(或区域),这带有重要的结构意义和政策选择收益;地区经济发展必须要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比较优势;市场失败和系统失败致使产业政策呈现重要演化性质。于是,集聚政策和水平干预是有效的产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景海  黄晓凤  
本文拟探究产业政策适合的范围和空间尺度。政策选项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是选择垂直干预瞄准特定企业和部门,抑或水平干预聚焦影响产业发展的一般性条件;第二,是定位于特定地区来发展集群,抑或空间中性,除非绝对必要否则普适所有地区。本文构建空间异质性-选择效应-动态演进的分析框架,基于此提出:空间是异质性的,产业必须要落实到某一具体地区(或区域),这带有重要的结构意义和政策选择收益;地区经济发展必须要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比较优势;市场失败和系统失败致使产业政策呈现重要演化性质。于是,集聚政策和水平干预是有效的产业政策工具。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汪彬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完善空间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从战略层面回答了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的目标和路径,是推进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制度,构建和推动区域经济优化布局的基本遵循和重要依据。"十四五"时期,要按照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战略目标要求,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发挥优势化地区空间集聚效应,推动空间治理与宏观经济治理有效衔接,提高政策治理效能;建立空间利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空间治理法律法规体系;鼓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构建空间治理的全方位要素支撑体系,形成与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向东  冯泽华  
当前,实现碳达峰目标正处于攻坚期、窗口期。数字化浪潮下,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深层次嵌入国家公共治理全局,形塑了基于数据、面向数据并经由数据的数据治理逻辑。基于碳达峰面临碳治理主体区隔、碳数据质量不高、碳应用停滞不前等系列挑战,必须革新传统治理逻辑和机制体系,数据治理逻辑在实现碳达峰目标任务中的价值因而得以证成。数据治理逻辑革新了“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方式”的传统范式,深度嵌入了碳达峰治理图景中赋能碳数据获取、管理和应用的全流程、全链条,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三维联动、三方驱动的碳达峰治理架构。须处理好政府管理、市场配置和社会自治的协同嵌套关系,合理界定并充分发挥各主体在实现碳达峰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建设有为政府推进数字化碳治理方式,通过维护有效市场形塑数字化碳交易模式,通过打造活力社会发展数字化碳普惠机制,以此构筑交织多元、公私有序的碳行动数智体系,赋能实现碳达峰战略目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汪彬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完善空间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从战略层面回答了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的目标和路径,是推进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制度,构建和推动区域经济优化布局的基本遵循和重要依据。"十四五"时期,要按照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战略目标要求,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发挥优势化地区空间集聚效应,推动空间治理与宏观经济治理有效衔接,提高政策治理效能;建立空间利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空间治理法律法规体系;鼓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构建空间治理的全方位要素支撑体系,形成与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羽佳  
自现代广告发端以来,广告失范现象一直与行业相伴相生,阻碍了其健康发展,影响了其社会评价。鉴于此,文章聚焦问题的逻辑原点,建构了以公平为价值中枢,以真实和尊重为伦理规范、以透明为伦理处理程序的广告伦理价值框架。其中,公平作为中枢核心,等利害交换的内核能够成为广告伦理问题处置中的普适性准则;真实和尊重作为伦理规范,分别为欺骗误导和歧视冒犯的伦理冲突提出了规制方案;透明作为伦理处理程序,为隐性广告和数据权利侵犯的冲突情境指明了处置方向。在行业实践中,该框架既能够成为广告活动主体的行动指南,又可以为行业协会的自律行动和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管提供有益补充和参考建议,价值框架的实用价值以此凸显出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留花  诸大建  
共享单车非理性发展引发的秩序问题越来越考验城市的治理能力。借鉴可持续管理中的"状态—压力—反应"分析模型,认为公共空间的性质既影响了共享单车的治理效果,也决定了治理策略的选择。基于此,根据城市公共空间的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并对应提出以下四种治理模式:社区主导型、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协同管理型。共享单车的有效治理有赖于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手段,既需要自上而下"掌舵"型管制,也需要自下而上"自主"型治理,以最终实现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进鹏  裴元圆  
乡村治权结构的优化与转型,深刻影响着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治权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形态。既有研究对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权结构的认识,强调从精英/能人的能动性出发,或是侧重于精英权力存在的社会组织土壤。然而这样认识路径,既弱化了传统共同体内涵的整体性权力面向,也遮蔽了边疆乡村社会复杂而又特殊的治权结构事实。通过中国西南区域农村深度调查材料发现,传统时期的治权结构表现为整体性权力与个体性权力的复合支配,具有三层逻辑意涵:一是作为权力化身的整体对个体的支配,二是拥有权力的个体对处于服从地位的个体的支配,三是整体性权力支配往往优先于个体性权力支配。民主改革以后,复合型治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历史的底色尚未完全褪去。在当今社会,探析复合型的治权结构及其嬗变进路,促进治权结构的现代化,最终转向整合式的治理图景,无疑对于提升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能力、加快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彩彦   王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而土地制度的独特安排与变革正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结构变革的发动机。为了进一步认识城市土地政策在推动改革进程中的作用,理解政策选择和演进的逻辑,以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高频词的变化来研究政策目标的变化,所选择的样本来源于中央政府层面在1978—2022年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研究结果表明,政策的重点明显经历了城市土地市场化、调控土地市场和建设城乡统一市场3个不同的阶段,在政策演变中传统思想、土地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均影响着政策的选择,但政策始终内生于国家发展战略,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力量推动下演进。通过对政策演进的分析,可以发现土地制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中必须继续推进和完善土地制度改革。未来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制定相应的土地政策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在改革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土地利益的分配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