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8)
- 2023(12863)
- 2022(10886)
- 2021(9960)
- 2020(7978)
- 2019(18055)
- 2018(17946)
- 2017(33435)
- 2016(18118)
- 2015(20434)
- 2014(20404)
- 2013(20112)
- 2012(18896)
- 2011(17173)
- 2010(17336)
- 2009(16074)
- 2008(15720)
- 2007(13987)
- 2006(12657)
- 2005(11928)
- 学科
- 济(78495)
- 经济(78393)
- 管理(52244)
- 业(47403)
- 企(36017)
- 企业(36017)
- 地方(28120)
- 中国(25058)
- 农(24906)
- 方法(22707)
- 业经(19698)
- 数学(19130)
- 制(19022)
- 数学方法(18923)
- 财(18190)
- 农业(17035)
- 学(15331)
- 环境(14964)
- 地方经济(14905)
- 融(14646)
- 金融(14640)
- 银(14558)
- 银行(14544)
- 行(14093)
- 发(13041)
- 体(12838)
- 贸(12698)
- 贸易(12683)
- 技术(12339)
- 易(12142)
- 机构
- 学院(256078)
- 大学(253187)
- 济(103147)
- 经济(100627)
- 研究(94659)
- 管理(92980)
- 理学(78029)
- 理学院(76954)
- 管理学(75666)
- 管理学院(75175)
- 中国(72726)
- 科学(58042)
- 京(55683)
- 财(49990)
- 所(48181)
- 农(44090)
- 中心(43639)
- 研究所(43194)
- 江(42517)
- 范(37890)
- 师范(37553)
- 财经(37461)
- 业大(37070)
- 北京(35424)
- 院(34823)
- 州(33987)
- 农业(33962)
- 经(33542)
- 省(33085)
- 经济学(30663)
- 基金
- 项目(169047)
- 科学(133322)
- 研究(127333)
- 基金(119476)
- 家(103763)
- 国家(102829)
- 科学基金(87872)
- 社会(80397)
- 社会科(76081)
- 社会科学(76064)
- 省(70159)
- 基金项目(63818)
- 教育(57319)
- 划(57316)
- 自然(54690)
- 自然科(53292)
- 自然科学(53281)
- 编号(52596)
- 自然科学基金(52275)
- 资助(46751)
- 成果(43280)
- 发(42501)
- 重点(39037)
- 课题(38122)
- 部(36039)
- 创(35362)
- 制(35031)
- 发展(34260)
- 展(33698)
- 创新(33271)
共检索到413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艳飞 武友德 和瑞芳 冀晓 王珊珊
以云南省为例,研究边疆少数民族省份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演化特点。用熵值法分析1994—2008年间的时间序列、不同地域尺度的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得出云南省区域系统整体处于环境制约型,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州其主要制约因素存在差异,区域发展总体遵循从经济制约型向资源、环境制约型转变,通过时、空角度分析发现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系统协调度的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应用基于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剖析了云南省区域系统发展的驱动机制;并据此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和瑞芳 孙久文
山地边疆云南省发展较为滞后,表现为长期以来的发展环境欠佳、城乡差距较大、对外经济开放度过低。在相对封闭的山地边疆环境下,云南省经济水平与全国和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较大,资源环境承载优势也并不突出。因此,"桥头堡战略"机遇下的云南省经济发展模式应是发挥资源环境特色和区位优势,形成山地工业、旅游服务业和门户经济为一体的衔接国内、东南亚、南亚市场的开放经济体,促进产城融合的滇中城市群为载体的因地制宜小城镇建设,培育特色品牌企业集聚的经济。在这一发展模式的践行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云南省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先行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东 贺舒显
本文运用极值熵值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以2000-2016年可获得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别对云南省科技投入-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纵向研究、横向对比和内部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文章指出,要从拓宽认识视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经济增加质量等方面着手,提高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贵云
作为现代社会的先导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业对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章对楚雄州商贸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楚雄州发展现代商贸物流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楚雄州 现代商贸物流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艳 王灵芝 李诗瑶 李佳美
[目的]刻画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深入分析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分区优化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策略,研究可为提升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供量化依据与参考。[方法]该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区,以市级单位为研究单元,基于云南省2011-2020年数据,运用critic法-熵权组合法赋权建立以资源利用、农业环境、农村生活和绿色产品为目标层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自然断点法将云南省分为高中低值区,对云南省各区域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提出差别化农业绿色发展优化策略。[结果](1)2011年-2020年,云南省各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均向更高水平发展;中部和东部地区发展情况较好,西北和南部地区发展情况较差。(2)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子系统耦合程度由磨合阶段增至高水平耦合阶段,平均耦合协调程度从濒临失调向中级协调演变,总体上正逐渐从低耦合-低协调的农业发展模式向高耦合-高协调的农业发展模式过渡。(3)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应协调各子系统关系,促进全面发展;高值区始终保持最高水平,可积极扩大发展优势;中值区与全省平均水平较为接近,可创新发展方式,克服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素;低值区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应致力补齐发展短板。[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绿色发展体系,优化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力阳 文晓娟 景福辉 罗其友 刘洋
[目的]厘清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演化规律,以期为特色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边疆民族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基于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研究框架,通过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遥感生态指数模型(RSEI),分别测算2003-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其14个地级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广西自治区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1)2003-2021年,广西自治区乡村振兴指数从0.222增长到0.730,总体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整体水平不高;各地级市乡村振兴水平稳步增长,但差异较大,呈现出“两核表现突出、其余显著落后”的空间格局。(2)2003-2021年,广西自治区生态环境指数(RSEI)均值为0.686,生态环境质量为良好水平,总体略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各地级市多年平均RSEI差别不大,中北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较明显。(3)2003-2021年,广西自治区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较低,整体表现为缓慢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度从0.529上升到0.657,耦合协调类型由弱度协调变为低度协调。[结论]未来应深化对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实现以生态环境促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强生态环境。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书玮
从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出发,通过对现阶段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及国家支持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表明,边疆民族地区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跳出就经济讲经济的思维局限。只有坚持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疆民族地区长期形成的:经济发展落后,地方财力有限,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滞后,人才缺乏、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缺乏动力支撑的"恶性循环"怪圈,有效破解基层缺乏人才的最大瓶颈,探索走出一条以教育优先发展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关键词:
新时代 边疆民族地区 跨越发展 教育优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戢晓峰 谢世坤
为获取城市化、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和旅游业(简称URTT复合系统)系统间具体的作用路径及作用强度,揭示URTT复合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机制,文章构建URTT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改进的欧式距离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URTT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引入趋势面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定量模型,分析云南省16州市URTT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特征、作用路径及作用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①2006—2015年,云南省16州市URTT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总体水平不高,93.75%的州市处于不同程度失调状态,空间上呈"中部高边缘低—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②云南省16州市URTT复合系统作用路径网络化、复杂化特征更加显著。城市化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是影响URTT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系统作用路径较为直接和单一。③城市化系统对URTT复合系统的总体作用效应最大(2.239),区域经济系统次之(1.570),交通运输系统较低(0.158),旅游业系统不显著且主要表现为间接作用效果。④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系统与潜变量间的作用效果较显著。因此,需重点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着力提高交通运输水平和旅游服务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彩霞 孙海清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省森林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态势以及各州(市)森林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差异。结果表明:2006—2016年云南省森林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态势良好,2009年之前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波动,2012年之后耦合协调发展逐渐稳定趋向良好(耦合协调度均大于0.62);云南省各州(市)森林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差异显著,普洱市与昆明市耦合协调发展良好,怒江州与迪庆州耦合协调发展较差,其他州(市)都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因此,云南省应注重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合理开发林产品;促进森林生态经济失调衰退的州(市)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晓夏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区域经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直接手段。在现代经济关系中,金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金融发展同样有显著的促进功能。云南省属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诸多症结,但其产业资源优势独特,探索如何通过金融发展来促进云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都必将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云南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云南案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向阳 穆学青 明庆忠 丁正山
以典型旅游地云南省为研究案例地,基于高德交通大数据、电子地图POI等多源数据,通过构建综合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强度概念模型,采用改进的TOPSIS法、耦合协调模型和Tobit模型,从时空视角审视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强度协调空间分异特征及不同交通服务功能对旅游强度的贡献效应。结果表明:(1)2006—2016年,云南省各州市综合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强度协同效应逐渐凸显,协调主导类型由"濒临失调型"跃迁为"初级协调型"。(2)综合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强度协调度总体格局呈"中部高,东西两侧和南北两翼低"的空间布局态势,且东西分异剧烈,南北变化相对平稳;区域差异特征呈现"滇中>滇东南>滇西南>滇西>滇西北>滇东北"俱乐部趋同空间态势;不同交通方式与旅游强度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存在显著差异。(3)公路、铁路、航空对旅游强度的贡献效应表现为"航空运输>公路交通>铁路交通"的不均衡特征;旅游地居民收入、旅游资源禀赋、市场化程度均对旅游强度呈现正向促进效应,但对外开放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旅游强度提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宏 周应恒
对云南省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的的定量研究显示,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废水排放的耦合曲线呈"U+倒U"型,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呈现出"U"的右半部分,提示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较大,并没出现典型的倒"U"型曲线。应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判断,云南省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多数属于城市化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型,是一种较低水平的耦合协调层次。在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云南省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子义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和新引擎。云南省德宏州自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独特潜在优势,而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脱节却制约着德宏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文章以企业价值链理论为基础,结合旅游产业的特点,构建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模型,提出了德宏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价值链的优化路径:优化制度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实施人才战略、加大资金投入、打造特色产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春艳 毕东
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农家书屋的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查,针对农家书屋建设经费保障不足、建设进度缓慢、建设标准不高以及长效管理堪忧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投入保障、开展阅读活动、及时更新出版物、动态管理、寻求捐赠等有益措施。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农家书屋 建设 思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春艳 毕东
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农家书屋的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查,针对农家书屋建设经费保障不足、建设进度缓慢、建设标准不高以及长效管理堪忧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投入保障、开展阅读活动、及时更新出版物、动态管理、寻求捐赠等有益措施。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农家书屋 建设 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空间竞争区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州、西双版纳州为例
基于EKC的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分析——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
西南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协调发展分析——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
茶文旅耦合协调发展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云南省30个茶叶重点县为例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扶贫的空间性思考——以云南省瑞丽市D傣寨为例的分析
产业结构、交通、民族与县域经济发展——以云南省为例
低碳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山区省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基于多源数据的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关联特性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研究——以云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