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6)
2023(9252)
2022(7507)
2021(6834)
2020(5070)
2019(11786)
2018(11749)
2017(20490)
2016(11832)
2015(13379)
2014(13285)
2013(12753)
2012(12206)
2011(11297)
2010(11722)
2009(10340)
2008(9916)
2007(8963)
2006(8270)
2005(7863)
作者
(31838)
(26559)
(26349)
(24887)
(16967)
(12763)
(12129)
(10357)
(10232)
(9748)
(9011)
(8972)
(8558)
(8547)
(8258)
(8122)
(8113)
(7888)
(7708)
(7643)
(7028)
(6586)
(6381)
(6291)
(6068)
(5981)
(5899)
(5837)
(5493)
(5351)
学科
(45072)
经济(45030)
(25174)
管理(23489)
中国(22802)
教育(19700)
地方(18053)
(15441)
(14958)
企业(14958)
业经(12257)
(11965)
农业(10813)
(10391)
地方经济(9917)
方法(9743)
发展(9561)
理论(9502)
(9434)
(9062)
银行(9054)
(9003)
金融(9000)
(8958)
(8943)
贸易(8931)
(8723)
(8565)
技术(8073)
数学(7972)
机构
大学(157595)
学院(156955)
研究(63083)
(57555)
经济(55862)
管理(50543)
中国(42795)
理学(41468)
理学院(40807)
管理学(40013)
管理学院(39683)
科学(36870)
(36844)
(33763)
师范(33564)
(31868)
教育(31391)
研究所(28553)
中心(27450)
师范大学(27249)
(27200)
(26385)
北京(24964)
(24124)
(23074)
(22341)
技术(21582)
财经(19546)
业大(19432)
职业(19246)
基金
项目(96812)
研究(81741)
科学(76605)
基金(63230)
(53937)
国家(53216)
社会(49092)
社会科(46146)
社会科学(46138)
科学基金(44182)
教育(43201)
(40732)
编号(37450)
(35299)
成果(33659)
基金项目(32146)
课题(29325)
(28653)
(25321)
资助(24387)
自然(23978)
发展(23843)
(23386)
自然科(23346)
自然科学(23342)
重点(23322)
自然科学基金(22869)
项目编号(22268)
规划(22155)
(21444)
期刊
(76604)
经济(76604)
研究(61151)
教育(52823)
中国(47780)
(23951)
学报(20520)
科学(19520)
管理(19318)
(17941)
技术(17365)
大学(16968)
农业(16862)
(16691)
金融(16691)
业经(14569)
学学(13874)
图书(13343)
职业(13199)
经济研究(12057)
(10653)
论坛(10653)
书馆(10012)
图书馆(10012)
(9359)
问题(9329)
财经(9067)
技术教育(8653)
职业技术(8653)
职业技术教育(8653)
共检索到271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张苗怡  
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战略目标。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教育不仅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整个国家发展的持久动力。边疆民族地区是共同富裕战略实现的重要阵地,边疆民族教育承担着为物质富裕提供人力资本、为精神富裕提供文化支撑的重要使命。边疆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战略的实现和国家认同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边疆民族教育是共同富裕战略的关键抓手,共同富裕是边疆民族教育的价值旨归。教育与共同富裕双线耦合,有利于实现边疆民族教育服务共同富裕的功能最大化。耦合的关键在于,其从根本上具有结构适恰性、元素契合性和功能匹配性。即边疆民族教育在结构上与共同富裕空间布局耦合,在元素上与共同富裕作用对象耦合,在功能上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耦合。以结构耦合为基底建立内部联动机制,以元素耦合为抓手强化教育辐射力,以功能耦合为目标完善外部治理机制,是边疆民族教育服务共同富裕的最优路径选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高强  孙菲  
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归宿,当前研究多重视乡村制度帮扶与主体联结以实现物质富裕,忽视了乡村生活世界之于共同富裕的情感价值。基于安徽源潭的实地考察,将乡村生活系统带回研究视野,其与乡村生产系统共同构成了推进乡村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研究发现,通过在生活之“居”与生产之“业”间建立空间连接、关系传动、资源嵌合的联结机制,可以有效实现乡村居业空间平衡下的共同生活、居业关系传动下的先富带后富、居业资源嵌合中的互利共享,呈现了共同富裕情感性、经济性和共享性的三重特征,既凝练了乡村共富的实践路径,也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因此,构建居业共同体是推进乡村全体人民迈向全面共同富裕行之有效的建设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立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如何理解和认识高质量发展,学术界做了一些探讨,主要是认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体现为数据指标的变化或者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发展,这些理解主要还是从“质量”的字面含义去解释。我们认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放在时代背景和语境下,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特别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语境下去理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欣  
在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社区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社区教育公平机制尚未健全,社区教育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社区教育品质有待提升,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尚未形成,成为阻滞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壁垒。社区教育应基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匡正教育失衡,打通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最后一公里”;加大教育供给,践行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新使命;提升教育品质,筑牢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根基;优化协同共治,构建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共同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桂彬  
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积极融入新时期社会经济建设,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文化、科技与人才支持。在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职业教育凭借技能输出与人才供给优势,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共同富裕背景下,教育公平机制尚未健全、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品质化教育深入性有待挖掘和“学校后教育”失衡问题凸显,成为阻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职业院校应基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构建科学高效的教育体系;坚持共同富裕发展观,全方位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共同富裕道路,培育“技能富裕”人才;筑牢共同富裕根基,精准定位职业教育功能,以此形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新优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永友  柏霖  
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可以通过扩展公共服务可及性让低收入家庭获得持续增收能力来实现。基于2006年的免费义务教育改革研究发现,免费义务教育改革就是一个统筹脱贫和共富的成功经验。免费义务教育通过授予贫困家庭以“渔”,让贫困家庭子女不仅可以完成义务教育的学习,而且有更大机会接受到高中乃至大学教育服务,从而缩小不同收入组别家庭受教育程度的差距,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本积累差距。免费义务教育正是通过这种“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的方式,不仅让贫困家庭的子女获得了更高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在其成年后获得更高收入,而且因缩小不同收入组别间人力资本积累差距改善了全社会收入再分配,助推了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建伟  邓宇  
共同富裕是居民财富金融市场和行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发挥好居民资产配置的市场化分配阶段的重要作用,必须首先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目前,我国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作为我国居民财富金融发展价值导向,未来居民财富金融发展应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做大蛋糕"层面发挥好居民财富金融的重要作用,满足我国居民家庭对专业财富管理和多元资产配置的现实需求,以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震  
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视角,分析和提炼了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内涵,并以此为逻辑线索提出实现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匹配居民需求结构升级和转变层面,应优化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扩大供给规模,提高供给品质;在实现优质公共服务的均衡共享层面,应打破地域和人群分割局面,促进全民共享,同时改革服务供给的“等级制”,实现全面共享;在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层面,应通过技术创新及治理模式创新提高供给效率,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可负担与可持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廖婧茜  
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逻辑前提和关键环节。当前高等教育促进共同富裕效用不足,为解决这一难题,高等教育需借鉴集群“共建共治共享促共富”的发展模式,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构筑高等教育治理新格局。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良雨  
共同富裕的推进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涉及国家的各个层面与诸多领域的协调发展。其中,教育与共同富裕之间也存在较强的共同演进关系。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在教育领域的诉求,在相对贫困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科技创新驱动上,与共同富裕存在明显的交汇点,并构成二者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但现实中,职业教育资源供给的有效性缺乏、效率优先主导下公共价值的现实偏离、普及性科学教育推进的滞后性等问题,成为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驱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有效发挥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组合、公共价值整合、创新环境优化等机制建设来实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绍东  邹赛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推进共同富裕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也形成了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粗放型低水平增长模式,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劳资差距、行业差距、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共同富裕面临着严重障碍。从生产分工深化、市场规模扩张、分配结构优化以及消费需求提升四者之间的互动增强机制出发,提炼概括了“马克思—斯密—杨格定理”,提出要把发展的着力点转向“国内大循环”,通过国内市场扩张促进分工深化,把粗放型低水平增长模式转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将通过技术劳动报酬提升效应、实体经济资源集聚效应、产业区域布局优化效应以及城乡资源双向流动效应等四种效应,有效缩小劳资、行业、区域和城乡的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方师乐   韩诗卉   徐欣南  
数字技术革命在携带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孕育了不平等的机制。电商技术作为数字技术革命覆盖人群最广的典型形态之一,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7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微观面板数据,将全国范围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探讨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在提升农户整体收入水平的同时,扩大了农村的收入差距,即对农村“精英群体”的收入提升效应比“弱势群体”要大。机制分析表明:农村电商扩大了高收入农户与低收入农户在非农创业、农业创业和种植结构等经济活动选择方面的差异。异质性分析发现:传统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金融发展和村干部人力资本提升能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有效弥合农村电商带来的收入不平等。最后从提升低收入农户可行能力、建设“机会公平”的包容性环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振博   袁正  
当前,我国共享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借助数字平台技术将闲置资源与他人分享,重使用权、轻所有权,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共享经济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收入分配,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平台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技术性增进总效用,实现帕累托改进。共享经济是促进第三次分配的一种途径,可以技术性提速共同富裕。全社会应拥抱共享经济,提升数字技术可及性,建立网络信任机制,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完善法律规范加强灵活就业保障,完善共享经济的监管,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娜   王梓印   周云波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对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城市层面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发展目标是否与共同富裕实现目标高度吻合;进一步探究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传导机制作用,以及城市规模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在共同富裕实现进程中,数字经济在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三方面均能够发挥正向驱动作用,而且在生产、流通和交换三个领域均能够发挥正外部性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2)提高当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是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有效传导渠道;城市规模存在倒U型影响作用,并表现出区域数字鸿沟的存在性。(3)无论按照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划分,还是按照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划分,数字经济发展均正向影响共同富裕进程。为此,各地区应加快培育高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加速融合数据要素与高质量劳动者形成新质生产力,合理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德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共同富裕,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强调过程和结果都要公平,而且我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共同富裕要紧紧围绕增进经济增长的充分性、发展的平衡性以及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这三个方面做文章,这注定是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为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普惠性人力资本投资,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