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6)
- 2023(14849)
- 2022(12786)
- 2021(12140)
- 2020(10071)
- 2019(23388)
- 2018(23131)
- 2017(44421)
- 2016(23741)
- 2015(26714)
- 2014(26590)
- 2013(25888)
- 2012(23477)
- 2011(20948)
- 2010(20653)
- 2009(18513)
- 2008(17688)
- 2007(15234)
- 2006(12997)
- 2005(10561)
- 学科
- 济(93755)
- 经济(93663)
- 管理(67554)
- 业(61562)
- 企(50879)
- 企业(50879)
- 方法(44620)
- 数学(38871)
- 数学方法(38329)
- 农(25927)
- 中国(23966)
- 学(22765)
- 财(22377)
- 地方(21446)
- 业经(20893)
- 农业(17561)
- 环境(17332)
- 理论(16442)
- 和(15731)
- 贸(15321)
- 贸易(15312)
- 易(14823)
- 技术(14676)
- 务(14277)
- 财务(14201)
- 财务管理(14173)
- 制(14097)
- 划(13493)
- 企业财务(13398)
- 教育(12880)
- 机构
- 大学(326478)
- 学院(325280)
- 管理(132061)
- 济(125079)
- 经济(122338)
- 理学(115630)
- 理学院(114335)
- 管理学(112179)
- 管理学院(111590)
- 研究(104090)
- 中国(75074)
- 京(68545)
- 科学(66442)
- 财(54964)
- 所(49960)
- 农(49848)
- 业大(49431)
- 中心(48471)
- 研究所(46111)
- 江(45407)
- 财经(45273)
- 范(44893)
- 师范(44483)
- 北京(42574)
- 经(41366)
- 农业(38853)
- 院(38703)
- 经济学(37557)
- 州(37529)
- 师范大学(36157)
- 基金
- 项目(235371)
- 科学(185206)
- 研究(173487)
- 基金(170034)
- 家(147911)
- 国家(146701)
- 科学基金(126741)
- 社会(108475)
- 社会科(102599)
- 社会科学(102573)
- 省(91963)
- 基金项目(91128)
- 自然(82786)
- 自然科(80793)
- 自然科学(80774)
- 教育(80644)
- 自然科学基金(79270)
- 划(77522)
- 编号(71825)
- 资助(68978)
- 成果(57027)
- 重点(52594)
- 部(51727)
- 发(50010)
- 创(48886)
- 课题(48495)
- 创新(45529)
- 科研(45177)
- 教育部(44630)
- 国家社会(44277)
- 期刊
- 济(130586)
- 经济(130586)
- 研究(90814)
- 中国(57302)
- 学报(51571)
- 科学(47064)
- 管理(45976)
- 农(44656)
- 财(40846)
- 教育(40351)
- 大学(39505)
- 学学(36785)
- 农业(31636)
- 技术(29693)
- 业经(22825)
- 融(21819)
- 金融(21819)
- 财经(20978)
- 经济研究(20242)
- 图书(19960)
- 经(17912)
- 问题(17000)
- 科技(16091)
- 资源(15807)
- 业(15718)
- 版(15245)
- 理论(15165)
- 技术经济(14847)
- 实践(14123)
- 践(14123)
共检索到453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超 罗敏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还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呈现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较低、物种濒临灭绝程度较高、植被土地沙漠化较严重、城市环境质量日趋变差等生态恶化的现象。因此,以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的法治化路径、制度化路径、社会化路径、科学化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生态哲学 生态文明建设 边疆民族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晓莉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朴素的生态思想,表现在少数民族民族生态文化的三个层次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体现在少数民族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规约、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体现了少数民族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存在共性与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育养和支持,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可以探寻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 生态思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晓莉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朴素的生态思想,表现在少数民族民族生态文化的三个层次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体现在少数民族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规约、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体现了少数民族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存在共性与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育养和支持,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可以探寻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 生态思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京福 左莉
工业社会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基本特征的工业文明时期,现代工业体系在创造出空前的物质财富和社会繁荣的同时,也不断地消耗、破坏着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我国少数民族群众整体和谐的自然观、敬畏生命的平等观以及循环再生的生产观等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一致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包括传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文化,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优势、完善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培养"生态公民"、提倡"绿色消费"以及发展循环生态产业和低碳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等。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 循环经济 绿色消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冉新成
习主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对新疆博州职业教育而言,既是相遇,也是挑战。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博州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五大工程",打造"民汉双语双师"教师队伍的措施;实施对口援疆,"双结双促",打造"三元结构"教师队伍的边疆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对口支持培养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洪振 张吉岗
以调查问卷和实证研究为主,以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云南省为例,对制约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根据产业布局理论,从地理位置因素、自然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5个维度,构建了影响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村发展生态农业的20个指标。400份调查数据显示,承包土(山)地确权登记情况整体较好,有助于农村土地实施"三权分置";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整体较差,仍以传统农业为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提取出排名前五位的因素,分别是生态产品的市场销路、村两委的领导能力、基础设施、发展生态农业的技术人才、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相对于其他因素,这五个因素是优先解决的关键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力阳 文晓娟 景福辉 罗其友 刘洋
[目的]厘清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演化规律,以期为特色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边疆民族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基于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研究框架,通过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遥感生态指数模型(RSEI),分别测算2003-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其14个地级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广西自治区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1)2003-2021年,广西自治区乡村振兴指数从0.222增长到0.730,总体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整体水平不高;各地级市乡村振兴水平稳步增长,但差异较大,呈现出“两核表现突出、其余显著落后”的空间格局。(2)2003-2021年,广西自治区生态环境指数(RSEI)均值为0.686,生态环境质量为良好水平,总体略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各地级市多年平均RSEI差别不大,中北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较明显。(3)2003-2021年,广西自治区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较低,整体表现为缓慢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度从0.529上升到0.657,耦合协调类型由弱度协调变为低度协调。[结论]未来应深化对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实现以生态环境促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强生态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书生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文明形态,是伴着时代文明前进和发展的步伐而逐步形成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政策法律的支持,更需要伦理道德的关怀,体现了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还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哲学和技术哲学意蕴。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哲学 人与自然 系统 技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德富 罗显克 谭雪燕
城镇化成为新一轮的国家战略,边疆民族地区(广西)在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民族特征等方面有着自身特点。以广西边境为例,结合边境8县市(区)城镇化建设的特点,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难点。提出适合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城镇化 难点 模式 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莹
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民族的千年发展大计出发,在党的十八大上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顺应当前世界发展新潮流、新趋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紧密契合,是未来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参与,这其中,我国民族地区也必然要承担重要的建设使命和发展责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莹
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民族的千年发展大计出发,在党的十八大上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顺应当前世界发展新潮流、新趋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紧密契合,是未来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参与,这其中,我国民族地区也必然要承担重要的建设使命和发展责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懿
边疆民族地区协作型治理是国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协作型治理不同实践的基础上,指出其规范化建设的短板,提出重塑治理理念、规范治理价值,培育合作主体、规范治理职能、链接合作领域、规范运行机制,提升治理能力、规范治理方式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协作型治理 规范化建设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梓彤 辛文玉
审计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监督、审核、预防作用。为了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提升生态文明审计意识、完善生态文明审计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审计常态化。文章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为例,分析生态文明视角下审计制度建设有关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审计制度建设的策略,即借力资源整合,丰富审计制度内容;严查资源与权责,明确审计制度重点;适应潮流与趋势,优化审计制度建设。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文明 审计制度 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崔亚虹
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加快生态农牧业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和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阿布力孜·布力布力 古丽巴哈尔·艾买尔 叶丽珍
在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小微企业逐渐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充分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小微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本文对该地区599位不同民族小微企业主感知成功因素进行了调查,并对17个成功变量的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公因子,其中,"可控制的非管理特征"被视为是最重要的。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应注重培养管理者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拥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培养良好的顾客服务能力,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本研究为企业实践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依据。
关键词:
小微企业主 感知成功因素 边疆民族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