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9)
- 2023(16205)
- 2022(13922)
- 2021(13164)
- 2020(10822)
- 2019(25215)
- 2018(25227)
- 2017(48235)
- 2016(26192)
- 2015(29470)
- 2014(29689)
- 2013(29275)
- 2012(27050)
- 2011(24425)
- 2010(24782)
- 2009(22519)
- 2008(21613)
- 2007(18959)
- 2006(16810)
- 2005(14925)
- 学科
- 济(111283)
- 经济(111180)
- 管理(70354)
- 业(67468)
- 企(54094)
- 企业(54094)
- 方法(47025)
- 数学(40403)
- 数学方法(39685)
- 中国(30915)
- 农(30513)
- 地方(29180)
- 业经(24848)
- 学(23224)
- 财(22429)
- 农业(20804)
- 理论(19009)
- 贸(18656)
- 贸易(18639)
- 制(18047)
- 易(17946)
- 和(17032)
- 环境(16957)
- 技术(16626)
- 银(16397)
- 银行(16357)
- 融(16138)
- 金融(16132)
- 行(15747)
- 地方经济(15210)
- 机构
- 学院(366685)
- 大学(365276)
- 管理(143240)
- 济(141012)
- 经济(137704)
- 研究(125912)
- 理学(123292)
- 理学院(121764)
- 管理学(119323)
- 管理学院(118649)
- 中国(94135)
- 京(79953)
- 科学(79824)
- 所(63546)
- 财(63278)
- 农(59320)
- 研究所(57870)
- 中心(57145)
- 江(54866)
- 业大(54423)
- 范(52588)
- 师范(52106)
- 北京(51372)
- 财经(50048)
- 州(46915)
- 院(46140)
- 农业(46053)
- 经(45233)
- 师范大学(42046)
- 经济学(40669)
- 基金
- 项目(249026)
- 科学(194815)
- 研究(183235)
- 基金(177390)
- 家(154612)
- 国家(153232)
- 科学基金(131177)
- 社会(112682)
- 社会科(106576)
- 社会科学(106547)
- 省(98615)
- 基金项目(94435)
- 自然(85822)
- 教育(84876)
- 自然科(83821)
- 自然科学(83803)
- 划(83043)
- 自然科学基金(82235)
- 编号(76516)
- 资助(73903)
- 成果(62140)
- 发(56411)
- 重点(55823)
- 部(53706)
- 课题(53400)
- 创(51178)
- 创新(47618)
- 科研(47178)
- 项目编号(46332)
- 大学(45932)
- 期刊
- 济(161524)
- 经济(161524)
- 研究(109492)
- 中国(74172)
- 学报(56487)
- 农(54618)
- 科学(53732)
- 管理(53432)
- 教育(47832)
- 财(45965)
- 大学(42711)
- 学学(39786)
- 农业(38233)
- 技术(34053)
- 融(31970)
- 金融(31970)
- 业经(28181)
- 经济研究(25453)
- 财经(23066)
- 图书(21572)
- 问题(20794)
- 业(20024)
- 经(19642)
- 资源(18037)
- 科技(17994)
- 技术经济(17623)
- 理论(17113)
- 商业(16565)
- 版(16537)
- 现代(16369)
共检索到549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灿
边疆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要根据本地的旅游资源价值高低、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背景等方面的条件来作出决策选择,以德宏州旅游为例,在分析旅游发展背景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德宏旅游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与特点,提出了德宏的旅游产品要把边境、民族、生态文化和珠宝经济特色很好地结合起来,与保山、缅甸跨境区域合作发展旅游,将瑞丽和腾冲打造成中国优秀的旅游目的地和云南省旅游集散地,形成滇西黄金旅游线的两个增长极,实现双赢,达到构建精品环线的目标;走特色开发和全方位开发并重的旅游发展模式,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模式。
关键词:
旅游规划 发展模式 跨境区域合作 德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岳小艾
文章将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放到边疆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来加以探析。并以云南德宏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德宏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如何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云南德宏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边境 文化产业 民族地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立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明明
20世纪50年代,中共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地区,根据当地的民族特点和经济社会状况,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封建领主、地主土地所有制。这种温和的改革方式,避免了民族隔阂和宗教纠纷,团结了少数民族上层,减少了民主改革的阻力,较好地保护了生产力,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维护了民族地区和边疆的稳定,促进了各民族和谐发展,树立了党和人民政府在民族地区的威信。
关键词:
傣族地区 土地改革 和平协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东萱
对边境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个案,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分析边境民族地区贫困的表现形式,阐述与构建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相协调的扶贫体制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子姗 谭琳 钟声
云南省德宏州种植业发展有优越的光、热、水资源条件。最近30年来,德宏州种植业发展迅速,但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种植业内部,水稻种植规模呈逐年下降趋势,玉米、甘蔗及其他经济作物则呈快速上升趋势;但种植业在农业中的主体地位以及粮食生产在种植业中的主要地位尚未发生改变。分析结果表明,德宏州种植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对德宏州的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
关键词:
种植业结构 变化 德宏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林 曹洪华 李云矫
胜任力模型为我国组织人事部门有效管理党政干部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在胜任力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德宏州新农村建设状况,进行胜任力模型构建,并讨论了模型在乡镇干部的选拔、培养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德宏州 新农村建设 乡镇干部 胜任力模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艳玲 苏萍
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未来就业与前途"是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的直接推力;"中国教育政策和办学条件"是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的重要引力;"地缘文化"则是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的保障条件;跨境民族民族认同及亲情因素,为缅籍中小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搭建了文化心理桥梁。云南边境地区缅籍中小学生跨境入学,是该地区教育对外开放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当前针对缅籍中小学生的跨境入学问题,亟须有关部门加以研究并出台规范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仲霞 向程 刘梦琳 薛华菊
[目的]民族文化是一座丰厚的文化宝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在民族地区,旅游治理不仅与各利益主体有关,还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紧密相关,不同主体和谐共生是民族地区旅游治理的首要前提,民族旅游社区治理中不同主体之间关系和模式一直难以量化。[方法]基于共生理论视角,选择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地为案例地,定量分析了政府、居民、游客和旅游企业等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和模式。[结果](1)各主体间的特征共生度δM≥0. 87>0,说明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共生关系且为正向共生关系;(2)共生系数0. 43≤θM≤0. 53,说明各主体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基本相同;(3)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4个共生主体相互之间的行为模式为政府主导、居民推进、企业协助、游客参与的正向互惠共生模式。[结论]在民族地区旅游治理与政府、社区居民、企业和游客等多个主体存在关系,参与民族地区旅游治理活动的不同主体都不可能独自掌控和解决所有问题,各主体间应该是相互依赖,相互共生。
关键词:
旅游治理 民族地区 多主体 共生 社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珂 李玟慧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作为典型的西部多民族地区,在旅游业发展中应注重经济效益和文化生态保护相协调,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打造以自然生态观光、历史文化认知、民俗风情体验、多功能综合等模式的文化生态旅游;并在开发过程中考虑环境容量、社区参与度等问题,增强生态旅游和其他产业的结合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子义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和新引擎。云南省德宏州自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独特潜在优势,而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脱节却制约着德宏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文章以企业价值链理论为基础,结合旅游产业的特点,构建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模型,提出了德宏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价值链的优化路径:优化制度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实施人才战略、加大资金投入、打造特色产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书虹 杜靖川
一、紧迫性和重要性边疆民族地区具有突出的边缘性与前沿性。一方面,从国内总体情况来看,多数边疆民族地区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远离主流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从区域发展情况来看,边疆民族地区是对外开放的前沿,是连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最便捷区域。全球一体化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兴华
[目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文章分别构建能充分反映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来研究农业生态旅游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方法]选取2008—2016年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耦合模型,评价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及其综合发展水平,最终探究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水平2008—2016年基本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不同程度变化的态势。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的耦合度从2008—2016年,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轻度失调再到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从低度协调到中度失调,协调作用由弱到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整体协调性较差。[结论]该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地区优势,积极打造当地农业生态旅游品牌,也要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优势资源的开发,改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耦合协调度向更高的等级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洁
四川省民族地区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力强,既是四川省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又是四川省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本文选择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基于对其旅游客源市场特征的调查,深入分析其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优势条件,并提出了甘孜州旅游市场开发战略构想,以期推动整个四川省民族地区乃至全国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客源市场 开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沈万根 张博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东北边疆民族地区受到人口大量外流、经济收入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已成为农村老年人的普遍需求。目前农村老年人的互助意识不强、养老机构意愿低、医疗服务需求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东北边疆民族地区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进程。根据农村老年人的现实需求与地区发展状况,建立农村互助型养老模式、提升农村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医养结合养老协作等措施已成为促进东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边疆民族自治地区农户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户为例
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探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民族县域旅游发展定量综合评价——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为例
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以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机理与路径选择——以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探讨——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发展——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模式探析——以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