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4)
- 2023(17314)
- 2022(14605)
- 2021(13643)
- 2020(11005)
- 2019(25718)
- 2018(25220)
- 2017(48297)
- 2016(26426)
- 2015(29597)
- 2014(29637)
- 2013(29199)
- 2012(27285)
- 2011(24680)
- 2010(24785)
- 2009(22594)
- 2008(22163)
- 2007(19608)
- 2006(17329)
- 2005(15407)
- 学科
- 济(114445)
- 经济(114335)
- 管理(75610)
- 业(71163)
- 企(56807)
- 企业(56807)
- 方法(48883)
- 数学(42542)
- 数学方法(42093)
- 中国(33060)
- 农(31358)
- 地方(29024)
- 财(25862)
- 业经(25435)
- 学(22877)
- 农业(21877)
- 贸(19334)
- 贸易(19317)
- 制(19139)
- 易(18610)
- 环境(18313)
- 和(17959)
- 理论(17619)
- 技术(17324)
- 银(17233)
- 融(17208)
- 金融(17203)
- 银行(17190)
- 行(16509)
- 发(16189)
- 机构
- 大学(374187)
- 学院(373496)
- 济(149868)
- 管理(146979)
- 经济(146588)
- 研究(129202)
- 理学(126683)
- 理学院(125217)
- 管理学(123192)
- 管理学院(122519)
- 中国(96234)
- 京(81220)
- 科学(79732)
- 财(68657)
- 所(65044)
- 农(60486)
- 研究所(59067)
- 中心(58404)
- 江(56016)
- 业大(55033)
- 财经(54681)
- 范(52148)
- 北京(52061)
- 师范(51702)
- 经(49770)
- 院(47418)
- 农业(46967)
- 州(45599)
- 经济学(44770)
- 师范大学(41832)
- 基金
- 项目(255610)
- 科学(200797)
- 研究(189508)
- 基金(183126)
- 家(159282)
- 国家(157906)
- 科学基金(135304)
- 社会(119082)
- 社会科(112805)
- 社会科学(112776)
- 省(100460)
- 基金项目(96836)
- 教育(87200)
- 自然(86474)
- 划(84417)
- 自然科(84359)
- 自然科学(84341)
- 自然科学基金(82813)
- 编号(78098)
- 资助(75585)
- 成果(63815)
- 发(57849)
- 重点(57373)
- 部(56298)
- 课题(54576)
- 创(52510)
- 创新(48882)
- 国家社会(48657)
- 教育部(48159)
- 科研(48091)
- 期刊
- 济(167600)
- 经济(167600)
- 研究(113122)
- 中国(76137)
- 学报(58126)
- 农(55164)
- 科学(53650)
- 管理(53523)
- 财(49997)
- 教育(47915)
- 大学(43933)
- 学学(40897)
- 农业(38715)
- 融(34055)
- 金融(34055)
- 技术(33064)
- 业经(28340)
- 经济研究(26668)
- 财经(26312)
- 经(22457)
- 问题(21712)
- 图书(21438)
- 业(20431)
- 资源(18464)
- 技术经济(18416)
- 科技(17975)
- 理论(17710)
- 商业(16652)
- 统计(16555)
- 现代(16510)
共检索到559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岑指昊
本研究系桂西劳动经济学研究系列成果之一,旨在反映边疆民族地区劳动经济新动向。本研究通过构建评价体系,确定了涵盖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智力与体力投资、人力资源保障、人力资源投资的回报在内的11项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广西14座地级市的宏观人力资源存量现状作出分析评价,旨在探寻桂西地区宏观人力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宏观人力资源 综合评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岑指昊
本研究为桂西劳动经济学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本研究运用公开数据以及自建数据库,构建基础评价指标,分析自“十三五”以来桂西地区公共部门与家庭部门在教育投资领域的阶段性成效。研究发现,桂西地区两部门在教育投资方面存在不协调、不匹配的现象,在劳动力的市场表现方面,受制于学历、职业技能熟练度、就业的行业门类等诸因素,劳动力的就业市场回报有限,回报的增长空间不高。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培峰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时必须充分关照其独特性,这对于保护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文化安全等意义巨大。同时,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规模较小、文化生态脆弱以及文化安全风险较高等问题,在坚持差异化原则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应该科学、充分地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蕴涵的深层价值,在开发利用中注重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充分考虑并注重培育其所具有的文化安全的现实功能,使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中闯出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疆,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在这一地区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特色发展理念,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和产品品牌工程,拓展对外文化贸易,延长产业链,坚定地走高质量特色发展之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岑指昊
经济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实现人的发展。当前,国内劳动力市场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虹吸效应”;在此背景下,持续推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政策是否在提升边疆民族地区的地区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地区社会基本面貌之外,对劳动力产生相当程度的吸引并促使其回流,值得回顾与展望。本研究基于劳动经济学科理论并结合人口学、民族学,运用实证方法就桂西地区劳动力迁移的内外因素做深入分析,得出户口类型、赡养抚养情况、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熟练程度是影响地区劳动力迁出的内部因素,收入与福利、亲人朋友的地理距离是外部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莹
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民族的千年发展大计出发,在党的十八大上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顺应当前世界发展新潮流、新趋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紧密契合,是未来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参与,这其中,我国民族地区也必然要承担重要的建设使命和发展责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莹
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民族的千年发展大计出发,在党的十八大上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顺应当前世界发展新潮流、新趋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紧密契合,是未来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参与,这其中,我国民族地区也必然要承担重要的建设使命和发展责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毕燕 袁东超 胡宝清
文章在综合考虑桂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内涵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城镇化程度、科技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等5个方面构建了桂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对桂西民族地区30县(市、区)经济发展差异状况进行了综合测度与类型划分,并依据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与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工业化进程、城镇化程度、科技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提高桂西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生产效率,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经济发展差异 影响因素 桂西民族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毕燕 袁东超 胡宝清
文章在综合考虑桂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内涵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城镇化程度、科技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等5个方面构建了桂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对桂西民族地区30县(市、区)经济发展差异状况进行了综合测度与类型划分,并依据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与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工业化进程、城镇化程度、科技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提高桂西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生产效率,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经济发展差异 影响因素 桂西民族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童书玮
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为经济的迅速崛起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然而,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不理想,致使其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的差距不断拉大,已成为制约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和跨越发展的重要短板。正确看待和系统研究教育优先发展问题,不仅事关边疆民族地区自身,而且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大局,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边疆稳定、民族团结,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落实不到位的深层次原因分析,重点针对国家和省级层面如何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边疆民族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教育优先 反思 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书虹 杜靖川
一、紧迫性和重要性边疆民族地区具有突出的边缘性与前沿性。一方面,从国内总体情况来看,多数边疆民族地区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远离主流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从区域发展情况来看,边疆民族地区是对外开放的前沿,是连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最便捷区域。全球一体化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金林 王春明
在理论构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民生改善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未对其民生改善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根据该地区实际,应从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劳动力素质方面入手,把科技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才能有效促进民生改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军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独特,对国内外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由于历史、经济和区位等原因,其发展水平较低。面对这些地区旅游业的观念、交通、资金、基础设施、人才等问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合理地开发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建立旅游优势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兴边富民步伐。
关键词:
边疆少数民族 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旦 唐红祥
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受历史发展基础、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城市等级体系,以及国家战略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了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格局,探索根植于民族特性和区位战略的发展路径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方法,运用SPSS、ARCGIS等软件,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桂滇省(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旺
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推进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市场导向、质量安全、流通高效、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调构、扩量、提质、增效、控污、安全、畅通"的基本思路,着力培植优质特色蔬菜,培育蔬菜市场经营主体,打造区域优质蔬菜品牌,加快推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蔬菜产业能有效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乡村振兴、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与外界互联互通。当前民族地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五方面不足:品种较为单一,缺乏规模集聚效应;宏观规划缺失,整体发展协同性差;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无法形成快速联动效应;市场营销意识薄弱,缺少品牌带动效应;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引领、管理服务缺位。民族地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做好产业规划引领,统筹整体协同发展;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塑造区域特色品牌;出台各类支持政策,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加强各级政府指导,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蔬菜产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海英
城镇化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分析和评价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并据此提出建议和措施,对提高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加快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国家规划构建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既体现在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也体现在民族地区内部省区之间以及民族省区自身的新型城镇化要素之间。民族省区要立足实际,充分认识自身在新型城镇化不同维度上的优势和短板,在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缩小区域差距和要素差距,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新型城镇化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提升刍议
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难点、模式及路径研究——以广西为例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价值链优化路径——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
边疆民族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影响因素——来自云南红河的经验证据
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为例
东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实地考察
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族事务治理的社会支持路径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F旗X公司的个案考察
边境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的实践经验、历史方位及高质量普及路径——语言与国家治理系列研究之十一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
新发展理念下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动力解析及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