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9)
2023(7176)
2022(5948)
2021(5519)
2020(4240)
2019(9318)
2018(9130)
2017(16372)
2016(8657)
2015(9278)
2014(8333)
2013(7726)
2012(7259)
2011(6354)
2010(6530)
2009(5958)
2008(5869)
2007(5169)
2006(4522)
2005(3958)
作者
(21142)
(17847)
(17619)
(16636)
(11336)
(8591)
(7957)
(6719)
(6674)
(6454)
(5958)
(5910)
(5752)
(5562)
(5424)
(5392)
(5248)
(5128)
(5092)
(5080)
(4328)
(4264)
(4200)
(4095)
(4057)
(3942)
(3928)
(3887)
(3621)
(3494)
学科
(30747)
经济(30719)
管理(30633)
(30121)
(26800)
企业(26800)
技术(14416)
技术管理(11424)
地方(10499)
中国(9893)
方法(9585)
(9459)
业经(9163)
(7615)
数学(7558)
数学方法(7460)
(7192)
理论(6706)
农业(6535)
(5938)
地方经济(5839)
环境(5439)
(5345)
(5342)
银行(5336)
(5291)
金融(5287)
教育(5283)
(5167)
教学(5153)
机构
学院(109910)
大学(107706)
管理(44731)
(43761)
经济(42871)
理学(38624)
理学院(38189)
管理学(37671)
管理学院(37429)
研究(35572)
中国(27153)
(21849)
(19992)
科学(19751)
(17366)
中心(17016)
(15728)
财经(15528)
(15498)
师范(15375)
(14597)
(14053)
研究所(14040)
北京(13684)
(13516)
经济学(12991)
业大(12893)
(12770)
技术(12668)
商学(12261)
基金
项目(77173)
科学(62458)
研究(62000)
基金(54535)
(46731)
国家(46288)
科学基金(40970)
社会(40601)
社会科(38388)
社会科学(38378)
(31961)
教育(29487)
基金项目(28955)
(26157)
编号(25084)
自然(23724)
自然科(23213)
自然科学(23210)
(23133)
自然科学基金(22828)
成果(20784)
创新(20448)
资助(19203)
课题(18597)
(17773)
重点(17712)
国家社会(17087)
(16586)
(16555)
项目编号(15842)
期刊
(50456)
经济(50456)
研究(34981)
中国(28775)
教育(20936)
管理(20182)
(15496)
科学(14224)
(12731)
学报(12657)
技术(12527)
大学(10705)
(10052)
金融(10052)
学学(9730)
农业(8675)
业经(8654)
科技(8448)
经济研究(7823)
财经(7477)
职业(6744)
(6563)
(6547)
论坛(6547)
技术经济(6220)
问题(5898)
图书(5653)
(5301)
现代(5047)
(5031)
共检索到170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懿  
边疆民族地区的协同治理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在对现有协同治理创新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合作治理理念与方略、治理体制与机制、治理主体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合作治理理念与合作治理方略、建立健全合作治理的体制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手段以及工具等路径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韩勇  李波  
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是21世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理性选择。立足于协同治理视阙下广西社会治理的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实践创新,并针对其存在的理念、利益、机制和环境等问题,笔者提出了转变合作理念,形成共同愿景;健全合作机制,提供合作保障;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互利共赢;营造良政环境,规范协同秩序的建议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懿  
边疆民族地区协作型治理是国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协作型治理不同实践的基础上,指出其规范化建设的短板,提出重塑治理理念、规范治理价值,培育合作主体、规范治理职能、链接合作领域、规范运行机制,提升治理能力、规范治理方式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童书玮  
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为经济的迅速崛起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然而,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不理想,致使其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的差距不断拉大,已成为制约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和跨越发展的重要短板。正确看待和系统研究教育优先发展问题,不仅事关边疆民族地区自身,而且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大局,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边疆稳定、民族团结,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落实不到位的深层次原因分析,重点针对国家和省级层面如何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边疆民族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培峰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时必须充分关照其独特性,这对于保护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文化安全等意义巨大。同时,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规模较小、文化生态脆弱以及文化安全风险较高等问题,在坚持差异化原则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应该科学、充分地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蕴涵的深层价值,在开发利用中注重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充分考虑并注重培育其所具有的文化安全的现实功能,使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中闯出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疆,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在这一地区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特色发展理念,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和产品品牌工程,拓展对外文化贸易,延长产业链,坚定地走高质量特色发展之路。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才发  
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既是"稳疆固边""社会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安全""边疆繁荣"发展的战略需要。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是全局性综合治理,尤其要强化社会安全治理。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的现实困境是:对边疆地区安全隐患意识缺乏警钟长鸣,对边疆地区宗教问题疏于从严治理,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存有偏差。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必须树立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的底线思维。"习惯法"治理是边疆地区安全治理的普惠举措,法治手段是边疆地区安全治理的根本手段,民族区域自治法是边疆安全治理的法治保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历力  赵衍勇  王淑洁  
图书馆创新服务要紧紧围绕本地区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来开展,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阵地作用和社会教育功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少儿图书馆作为为少年儿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并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场所,积极开展特殊群体服务、亲子教育、讲座、读书活动等创新服务,为各民族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值得积极推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芳杜若  吴明珠  南丽军  
甘肃是一个拥有着回、藏、满、蒙古等我国主要少数民族以及东乡、裕固、保安3个特有少数民族的省份,一直以来,甘肃民族地区的协同治理被视为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对协同治理理论和甘肃目前的协同治理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借鉴意义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发展前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吕静  
研究证明: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影响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处于教师专业发展基础阶段的职前教师培养,其对象虽尚未从教,加强实践性知识的培养,不但对其理论知识的学习有益,对其成为合格教师也是必不可缺的。现实中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除转变观念外,在具体做法上应根据现实情况,充分挖掘、利用当地课程资源,拓宽实践性知识培养渠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积极寻求与中小学校的支持与合作,为职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依布拉音·巴斯提  
我国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开发和建设的关键区域,该地区的金融发展对于"三农"建设同样意义重大,再加上当今西部边疆地区农村金融制度落后、模式陈旧,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导致"三农"金融发展难以为继。《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三农"金融发展模式创新研究》探讨了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模式问题,提出了"双导型"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依布拉音·巴斯提  
我国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开发和建设的关键区域,该地区的金融发展对于"三农"建设同样意义重大,再加上当今西部边疆地区农村金融制度落后、模式陈旧,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导致"三农"金融发展难以为继。《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三农"金融发展模式创新研究》探讨了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模式问题,提出了"双导型"发展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阿布力孜·布力布力  古丽巴哈尔·艾买尔  叶丽珍  
在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小微企业逐渐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充分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小微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本文对该地区599位不同民族小微企业主感知成功因素进行了调查,并对17个成功变量的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公因子,其中,"可控制的非管理特征"被视为是最重要的。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应注重培养管理者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拥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培养良好的顾客服务能力,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本研究为企业实践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黎  
随着近几年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特别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加强自然灾害应对是对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能力的考验,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和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关键。本文结合云南省地方特点,积极探索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在应对自然灾害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出加强自然灾害应对的措施,对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在自然灾害中加强政府管理有着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超  罗敏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还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呈现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较低、物种濒临灭绝程度较高、植被土地沙漠化较严重、城市环境质量日趋变差等生态恶化的现象。因此,以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的法治化路径、制度化路径、社会化路径、科学化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