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3)
- 2023(13780)
- 2022(11878)
- 2021(11382)
- 2020(9309)
- 2019(22042)
- 2018(21832)
- 2017(41628)
- 2016(23223)
- 2015(26097)
- 2014(26422)
- 2013(25578)
- 2012(23564)
- 2011(21078)
- 2010(21083)
- 2009(19275)
- 2008(18805)
- 2007(16813)
- 2006(14780)
- 2005(13078)
- 学科
- 济(93097)
- 经济(93002)
- 管理(64810)
- 业(63060)
- 企(51209)
- 企业(51209)
- 方法(46096)
- 数学(40992)
- 数学方法(40620)
- 中国(28757)
- 财(24513)
- 农(24388)
- 教育(22532)
- 学(19171)
- 地方(18982)
- 业经(18606)
- 理论(17578)
- 农业(16921)
- 务(16462)
- 财务(16401)
- 财务管理(16377)
- 企业财务(15721)
- 贸(15715)
- 贸易(15705)
- 制(15257)
- 易(15127)
- 技术(14740)
- 融(14156)
- 金融(14151)
- 银(13121)
- 机构
- 大学(330924)
- 学院(323483)
- 济(129241)
- 管理(128258)
- 经济(126469)
- 理学(111775)
- 理学院(110510)
- 管理学(108622)
- 管理学院(108006)
- 研究(107972)
- 中国(76454)
- 京(70687)
- 科学(63422)
- 财(59621)
- 所(53030)
- 范(50057)
- 师范(49738)
- 财经(48917)
- 研究所(48131)
- 中心(48050)
- 江(47292)
- 北京(45570)
- 农(45194)
- 业大(44715)
- 经(44658)
- 师范大学(40893)
- 经济学(39577)
- 院(38954)
- 州(37897)
- 教育(37771)
- 基金
- 项目(219624)
- 科学(175164)
- 研究(166680)
- 基金(159545)
- 家(137096)
- 国家(135886)
- 科学基金(117584)
- 社会(104834)
- 社会科(99235)
- 社会科学(99209)
- 基金项目(84461)
- 省(84110)
- 教育(82671)
- 自然(75414)
- 自然科(73668)
- 自然科学(73653)
- 划(72931)
- 自然科学基金(72357)
- 编号(69342)
- 资助(66492)
- 成果(57966)
- 部(51066)
- 重点(49331)
- 课题(48959)
- 发(46566)
- 创(45579)
- 教育部(45137)
- 人文(43342)
- 项目编号(43024)
- 大学(42646)
- 期刊
- 济(136837)
- 经济(136837)
- 研究(104649)
- 中国(65682)
- 教育(60088)
- 学报(46802)
- 管理(45657)
- 财(44468)
- 科学(43668)
- 农(39566)
- 大学(37028)
- 学学(33561)
- 技术(30236)
- 融(28688)
- 金融(28688)
- 农业(27558)
- 财经(24787)
- 经济研究(21447)
- 经(21087)
- 业经(20758)
- 问题(17838)
- 理论(16058)
- 图书(15966)
- 技术经济(15601)
- 实践(14601)
- 践(14601)
- 职业(14341)
- 贸(14121)
- 业(14093)
- 发(14059)
共检索到477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岑指昊
本研究为桂西劳动经济学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本研究运用公开数据以及自建数据库,构建基础评价指标,分析自“十三五”以来桂西地区公共部门与家庭部门在教育投资领域的阶段性成效。研究发现,桂西地区两部门在教育投资方面存在不协调、不匹配的现象,在劳动力的市场表现方面,受制于学历、职业技能熟练度、就业的行业门类等诸因素,劳动力的就业市场回报有限,回报的增长空间不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岑指昊
经济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实现人的发展。当前,国内劳动力市场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虹吸效应”;在此背景下,持续推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政策是否在提升边疆民族地区的地区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地区社会基本面貌之外,对劳动力产生相当程度的吸引并促使其回流,值得回顾与展望。本研究基于劳动经济学科理论并结合人口学、民族学,运用实证方法就桂西地区劳动力迁移的内外因素做深入分析,得出户口类型、赡养抚养情况、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熟练程度是影响地区劳动力迁出的内部因素,收入与福利、亲人朋友的地理距离是外部因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岑指昊
本研究系桂西劳动经济学研究系列成果之一,旨在反映边疆民族地区劳动经济新动向。本研究通过构建评价体系,确定了涵盖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智力与体力投资、人力资源保障、人力资源投资的回报在内的11项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广西14座地级市的宏观人力资源存量现状作出分析评价,旨在探寻桂西地区宏观人力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宏观人力资源 综合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超 黄斌
本文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利用经典明瑟收入方程,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准实验的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测量了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我们认为,充分释放女性教育回报的异质型收益特征,有针对性地通过低收入女性的教育扩展与人力资本积累能够较好消弥组内收入差距,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伍振军 郑力文 崔传义 孔祥智
本文借鉴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构造了农村劳动力两阶段迁移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返乡是理性选择,原因是其人力资本回报在欠发达地区要高于发达地区。随后,本文利用2007年5月调查获得的中西部70个县2 353位返乡农村劳动力数据,利用改进后明瑟尔收入模型,比较这个群体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回报率,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邢春冰 贾淑艳 李实
使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以及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本文发现农民工教育回报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和发达城市的教育回报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比较两个年份的结果可以看出,农民工的总体教育回报率有所降低,地区间回报率的差异也有所降低,并呈现出向均值收敛的特征。控制福利状况和迁移时间以及修正样本选择偏差对文章分析的结论影响不大。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对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相对迁移概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减少流动障碍,促进农民工合理流动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
关键词:
农民工 教育回报率 地区差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丁一 刘伟江
本文使用二元及多元Logit模型对我国云南省少数民族聚集的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重点就地区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对男性、女性劳动力外流及就业决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及家庭因素中除老年人数量外,其他变量对男性和女性外出决策的影响方向一致;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整体提高在抑制劳动力外流的同时,对个体选择从事本地非农业劳动产生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提高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对调节劳动力合理外流、促进地区非农业经济发展及解决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茂 刘俊
文章以经济结构转型为研究背景,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量。研究表明,行业、户籍、企业性质等制度性因素及劳动者收入、学习经历等主观性因素,是影响人力资本存量极其增量投资的重要变量。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公共政策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屈小博
劳动力市场正规与非正规性劳动者的教育回报差异,以及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回报在不同就业部门、就业类型存在怎样的特征?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城市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按小时工资来衡量,不同部门、类型的劳动者整体上具有相似的核密度估计分布,无论按正规与非正规部门还是按正规与非正规就业来分类,尽管相同教育阶段的正规性劳动者的教育回报均高于非正规性,但对正规与非正规性劳动者教育回报均呈现递增,并且职业高中的教育回报均显著高于学历高中,在工资收入分布不同部分的教育回报与平均收入都具有相同的情形。由于正规部门具有相对较高的学历教育阶段进入门槛,发展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实现制度衔接,扩展劳动...
关键词:
教育回报 非正规性 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依据中国城乡移民调查数据,文章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年资回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劳动力累积年资回报随年资不断上升,5年、10年和20年的累积年资回报分别为0.07、0.27和1.05,高于同时期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不同职业劳动力的年资回报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年资的增长,负责人和办事人员的年资回报一直较高,商业服务人员的年资回报一直较低,而专业技术人员的年资回报则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工资 年资 年资回报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丽
文章基于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的现状,首先分析劳动力供求结构性失衡对人力资本回报的影响,并分析在此影响下如何更好地通过企业薪酬政策的优化来应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研究发现: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会增加企业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及隐性成本,从而降低人力资本回报率。因此,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通过构建包容与弹性的薪酬机制,加强薪酬预算与政策评价,提升企业人力资本利用率与价值创造功能。
关键词:
供求结构 人力资本回报 薪酬政策 预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冉新成
习主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对新疆博州职业教育而言,既是相遇,也是挑战。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博州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五大工程",打造"民汉双语双师"教师队伍的措施;实施对口援疆,"双结双促",打造"三元结构"教师队伍的边疆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对口支持培养机制。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金林 马静
国内外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表明,语言具有经济属性,语言技能是一种人力资本,劳动者个体掌握的语言数量越多、语言技能水平越高,获得更多就业岗位和更高收入的机率就越大。基于对"京族三岛"京族居民的抽样调研数据,在分析居民语言能力与收入状况的基础上,量化实证研究"京族三岛"居民语言能力与收入的相关性及其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多语能力及普通话、京语、白话等语言能力的提升能够降低劳动者收入水平处于低收入段的概率,提高其处于高收入段的概率,与劳动者收入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普通话的劳动者收入效应最大,语言能力的劳动者收入效应存在性别的异质性,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女性。因此,注重居民的多语能力(包括跨境语言、方言)的培育;坚定不移地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尤其是强化提升民族地区青壮年男性劳动力的普通话水平,是持续提高"京族三岛"居民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效举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乾宇 侯祖戎
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不仅有助于民族欠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更是该地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关键。但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主体和收益主体的错位 ,同时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补偿机制的缺失 ,使得民族欠发达地区个人和地方政府既无能力 ,又无动力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对此 ,作者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劳动力转移 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屈小博 吕佳宁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普通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大众化,大学教育质量增强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时,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怎样的效应?已有文献研究面临的困难是缺乏度量大学教育质量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CULS4)数据,并匹配劳动力高等教育相关数据信息,实证分析了大学教育质量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学教育质量对劳动力的工资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随着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劳动者工资回报递增。第二,采用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表明,每提升一个大学教育质量层次,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平均工资收入将提升28.45%。第三,稳健性检验结果也表明,在相似的受教育年限下,大学教育质量差异所带来的工资回报将更加明显。第四,机制分析表明,大学教育质量通过工作转换、努力程度等影响工资回报。因此,在高等教育普及的同时,调整资源配置、让更多普通劳动力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
大学教育 教育质量回报 劳动力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