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4)
2023(12699)
2022(10765)
2021(10213)
2020(8531)
2019(19844)
2018(19856)
2017(38060)
2016(20951)
2015(23847)
2014(24150)
2013(23749)
2012(21981)
2011(19995)
2010(20507)
2009(19163)
2008(19378)
2007(18035)
2006(15816)
2005(14155)
作者
(60895)
(51147)
(51079)
(48716)
(32116)
(24787)
(23304)
(20049)
(19250)
(18514)
(17326)
(17322)
(16354)
(16013)
(15786)
(15780)
(15771)
(14929)
(14772)
(14747)
(12829)
(12786)
(12629)
(11914)
(11609)
(11572)
(11543)
(11256)
(10464)
(10373)
学科
(94373)
经济(94204)
(62418)
管理(54275)
(51115)
(42017)
企业(42017)
方法(41588)
数学(35768)
数学方法(35133)
农业(33965)
业经(25422)
中国(23301)
地方(21352)
(20709)
(18467)
(17177)
理论(15762)
(15716)
贸易(15708)
(15228)
(14228)
(13915)
(12763)
银行(12737)
(12711)
(12638)
农业经济(12607)
环境(12172)
(12108)
机构
学院(305686)
大学(299424)
(122781)
经济(120051)
管理(116939)
理学(100822)
理学院(99722)
研究(99641)
管理学(97641)
管理学院(97092)
中国(77669)
(67642)
(63039)
科学(62129)
(55070)
农业(51843)
(51268)
业大(50317)
中心(48203)
(48175)
研究所(46045)
财经(43181)
(40818)
师范(40465)
北京(39368)
(38930)
(38491)
经济学(36271)
(34552)
经济管理(33454)
基金
项目(197992)
科学(154697)
研究(147481)
基金(140784)
(121767)
国家(120629)
科学基金(103111)
社会(93028)
社会科(86888)
社会科学(86858)
(80227)
基金项目(74317)
教育(68450)
(65823)
自然(65261)
自然科(63687)
自然科学(63673)
编号(63416)
自然科学基金(62510)
资助(57713)
成果(51523)
重点(44392)
(43768)
(43635)
课题(43338)
(40775)
创新(38026)
科研(37614)
国家社会(37229)
(37224)
期刊
(144076)
经济(144076)
研究(86013)
(70405)
中国(64526)
学报(47702)
农业(47616)
科学(44335)
(43323)
管理(38321)
大学(36954)
教育(35164)
学学(34850)
业经(29864)
技术(28618)
(28425)
金融(28425)
(23088)
财经(20828)
经济研究(20378)
问题(20115)
(17941)
(17836)
统计(16607)
技术经济(16016)
农村(15559)
(15559)
农业经济(15332)
(14868)
世界(14612)
共检索到457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兢  
我国边疆地区农村社会治理迫切需要创新模式。目前许多地方公安边防派出所与农村地方政府机构和村民共同进行社会协同治理,使村委会组织构成、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安网络等有了很大的改善,提高了农村社会治理成效。然而在实践中这种社会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治理方法,发挥群众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促进边疆地区农村的和谐稳定与社会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彬  
加速推进农村精准扶贫,事关国家"四个全面"战略落实和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但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却面临着农民缺位、政府越位和社会组织参与不足的问题,难以有效整合多方力量协同推进精准扶贫。究其根源,在于农村扶贫中没有树立协同治理理念。一方面,农村人才过度外流,脱贫主体不足;另一方面,在扶贫中,政府、农民和社会组织缺乏协商合作,导致现行脱贫机制难以满足农村精准扶贫要求。因此,应该通过培育农村脱贫主体,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吸引社会组织参与扶贫,重塑农村脱贫治理机制,来优化农村精准扶贫工作。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明  曹海丽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从1973年大气环境保护正式启动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程。但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说明现有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难以彻底解决大气污染治理的"盲点"和"死角"。而网格化管理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支撑,致力于实现基层资源整合和多元联动管理,可以有效突破大气污染治理的现实困顿。为此,从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模式的结构出发,探讨了该模式的应用历程,并指出现有治理模式下也面临着责任归属不明、信息建设滞后、公众行动乏力和各主体联动与协调不足的应用困境,最后从责任机制、信息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和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对推进大气污染网格化协同治理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方堃  肖微  
农村公共服务系统中的各要素相互合作、协调与同步运动,共同演绎出农村公共服务从"国家单方供给"到"社会协同治理"的嬗变轨迹。未来我国县域农村公共服务是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基础,多中心治理主体互动合作的协同治理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逢春  
为探寻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效率低下的解决之道,本文运用治理理论、协同论,构建了政府、自治组织、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村民五大主体共同参与,表达、决策、筹资、生产、评估、问责六大环节循环运转,合作、竞争、制衡三大系统共同作用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系统",以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状况为实证检验对象,为村级公共服务"成都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互联网时代,农村协同治理存在"公开—监督"、"互动—协商"与"开放—共治"三种模式。"公开—监督"模式多以门户网站为依托,注重信息公开与公共监督,规范基层权力,化解社会矛盾;"互动—协商"模式以"微政务"平台为依托,注重对话与协商,化解社会分歧,提供个性服务;"开放—共治"模式以各类移动终端为依托,注重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式治理,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三种协同治理模式是信息技术发展、社会实际需求与国家推动力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信息技术发展是必要条件,社会实际需求与国家推动力度是充分条件。在农村治理现实中,要充分考虑上述三种条件合理选择相应的协同治理模式,促进乡村治理有效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文静  张正峰  
研究目的:剖析当前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结构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维护过程中存在的治理困境,利用协同治理理论探究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有效治理模式。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面临着来自制度、法律、政策、文化、性别等方面的多重威胁,在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维护过程中,基层政府、村组织及农村妇女分别面临着治理缺位、失位、"失语"的现实困境,亟待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结构。在协同治理网络结构中,村组织发挥主导主体作用,基层政府承担制度法律保障及引导督察的职能,农村妇女需扮演好权利主体的参与及监督角色,大众传媒则需注重舆论监督及文化宣传。SFIC模型为协同治理程序提供了较好的演绎框架,应以构建参与主体间的信任机制为起点,在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利益调解及表达机制的共同运行下,促进协同治理目标的实现。研究结论:为解决基层政府、村级组织及农村妇女等参与主体的治理失灵问题,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是创新农村治理体制、有效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有益选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小伟  郑刚  
本文以新疆南疆地区为例,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认为当务之急是搭建南疆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发展的合作平台,并从平台的组织架构、主体职能、推行模式以及合作理念、运行机制、资源共享等方面,对南疆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发展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为边疆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发展提供参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大凤  
协同治理是地方政府突破"公共事务政府管理"局限,走出政策冲突困境的新思路,既是政策冲突治理的新探索,也是"公共事务公共治理"的现实选择和发展方向。本文通过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协同行动的集体决策机制与政策利益协调机制等途径,多元协同治理政策冲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懿  
边疆民族地区的协同治理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在对现有协同治理创新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合作治理理念与方略、治理体制与机制、治理主体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合作治理理念与合作治理方略、建立健全合作治理的体制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手段以及工具等路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永平  杨和平  沈军  
乡村振兴的根本在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而乡村治理的出路在于协同治理。针对乡村协同治理主体联动松散、内容单维线性、方式浅层结合的问题,以协同学理论为支撑,以协同治理的"角色"和"基地"两个序参量改变为关键突破,创生了职业教育"CCEFG"联动共生模式并在库区深度实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左莉   郑世林   韩箫亦   张瑞雪   王婷睿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内蒙古巴林右旗作为调查对象,分析边疆地区乡村特色产品营销模式优化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巴林右旗特色产品的营销模式开展调研,从产品、品牌、渠道与电商四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推动边疆地区乡村产业均衡发展,促进边疆地区乡村振兴培育内生动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走深走实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逢春  李晓梅  
本文基于协同论的基本原理,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动态协同治理模型",赋予治理主体新的角色定位,并设计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六大环节的"合作"、"竞争"、"制衡"机制,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少惠  赵军义  朱侃  
有效的农业公共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基于中国农业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借鉴三重螺旋理论模型建构了一个以政府、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多主体协同合作提供农业公共服务模式,并就政府、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在公共服务中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边界、互动机制和行为规范进行分析,对多主体协同合作服务模中的合同治理开展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孟  
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当前的高职院校治理更有可能走向共识治理模式,即高职院校内部决策者与广大教师员工、学生等非决策者在充分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基础上进行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共识治理在权力配置上首先保证一个强有力的决策主体;在运行机制上,通过构建信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上下结合机制来推动各利益主体实现互相信任、互相协作、互相肯定;在治理操作上主要采用搁置争议、协商协调等共识型的治理手段。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走向共识模式的轨迹正逐步清晰化,一是在权力配置上建立了一个强而有力的核心决策主体;二是不断制度化的共识决策机制成为共识治理的规制保证;三是多种共识型治理手段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中得到充分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