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5)
- 2023(14670)
- 2022(12797)
- 2021(11811)
- 2020(9800)
- 2019(21903)
- 2018(21849)
- 2017(42208)
- 2016(22558)
- 2015(25176)
- 2014(24849)
- 2013(24588)
- 2012(22392)
- 2011(20496)
- 2010(20570)
- 2009(19114)
- 2008(18011)
- 2007(15626)
- 2006(13733)
- 2005(12003)
- 学科
- 济(110322)
- 经济(110224)
- 管理(64253)
- 业(57514)
- 企(47924)
- 企业(47924)
- 方法(43017)
- 数学(37336)
- 数学方法(36958)
- 地方(25615)
- 中国(24967)
- 农(24010)
- 业经(22048)
- 学(21778)
- 财(20835)
- 贸(16624)
- 贸易(16612)
- 制(16550)
- 农业(16462)
- 环境(16018)
- 易(15992)
- 地方经济(15816)
- 理论(15533)
- 和(15480)
- 技术(13893)
- 融(13770)
- 金融(13768)
- 银(13251)
- 银行(13215)
- 体(13133)
- 机构
- 学院(322156)
- 大学(322091)
- 济(136358)
- 经济(133518)
- 管理(127688)
- 理学(111144)
- 理学院(109919)
- 研究(109804)
- 管理学(108078)
- 管理学院(107511)
- 中国(79441)
- 京(67228)
- 科学(67191)
- 财(58455)
- 所(54587)
- 研究所(49888)
- 中心(48584)
- 农(47638)
- 财经(47624)
- 业大(45851)
- 江(45783)
- 经(43247)
- 范(42683)
- 师范(42342)
- 北京(42303)
- 经济学(41652)
- 院(40052)
- 经济学院(37300)
- 州(37298)
- 农业(36983)
- 基金
- 项目(222094)
- 科学(175324)
- 研究(164053)
- 基金(161163)
- 家(139671)
- 国家(138547)
- 科学基金(119503)
- 社会(104479)
- 社会科(99035)
- 社会科学(99010)
- 省(86760)
- 基金项目(85605)
- 自然(76673)
- 自然科(74854)
- 自然科学(74840)
- 教育(74723)
- 自然科学基金(73463)
- 划(72540)
- 编号(67115)
- 资助(65805)
- 成果(53540)
- 重点(49633)
- 部(48688)
- 发(48589)
- 创(46148)
- 课题(45864)
- 创新(43048)
- 国家社会(42937)
- 教育部(42079)
- 科研(41857)
- 期刊
- 济(153872)
- 经济(153872)
- 研究(97099)
- 中国(56905)
- 学报(47957)
- 管理(47027)
- 科学(45412)
- 农(43333)
- 财(42179)
- 大学(36192)
- 教育(34313)
- 学学(34165)
- 农业(30330)
- 技术(28436)
- 经济研究(25835)
- 融(25729)
- 金融(25729)
- 业经(24392)
- 财经(23141)
- 经(19898)
- 问题(19281)
- 技术经济(16879)
- 图书(16088)
- 科技(15359)
- 理论(15294)
- 商业(15079)
- 业(14793)
- 现代(14550)
- 贸(14425)
- 资源(14172)
共检索到467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陆继峰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摸索各种适应规律的机制或模式,用以消除或降低边界效应的消极作用,防范合作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促进跨边界次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边界效应 次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铁立,姜怀宇
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二战以后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而广泛出现的一种区域合作现象,这种区域合作是边境区经济行为体的互动过程,受国家边界的影响强烈。从边界的经济属性上分析,边界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可归纳为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总地看,国家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和经济行为体对外部市场拓展的愿望使各国边界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这是一种趋势,会不断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其转化的动力机制来自于参与合作各方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
关键词:
次区域经济合作 边界 边界效应 效应转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天籽
通过建立适合我国沿边地区的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利用199个中国沿边城市数据,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沿边地区参与跨境次区域合作面临的边界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沿边地区对外贸易和跨境合作面临较高的边界效应,这种边界效应在不同距离、不同跨境次区域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同时地理和基础设施、经济产业发展、制度等因素也对中国沿边对外开放和对外区域合作产生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屠年松 付文宇
结合中缅跨境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实地问卷调研结果分析,本文重点对中缅跨境经济合作过程中突破边界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效果进行探讨,提出中缅双方应着力加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沟通协调机制、降低非关税壁垒,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以突破边界效应,实现中国与缅甸跨境经济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屠年松 付文宇
结合中缅跨境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实地问卷调研结果分析,本文重点对中缅跨境经济合作过程中突破边界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效果进行探讨,提出中缅双方应着力加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沟通协调机制、降低非关税壁垒,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以突破边界效应,实现中国与缅甸跨境经济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鑫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当前中越两国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发展战略对接,正积极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农业作为两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跨境区域一体化合作背景下,中越农业合作既面临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制约中越农业合作的障碍和不利因素。近年来中越在农产品贸易发展、农业贸易自由化、农业跨境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中越跨境农业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健全跨境农业区域一体化市场、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跨境农业合作平台和跨境农业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中越跨境农业区域经济...
关键词:
中越农业 跨境合作 区域一体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兵,盛强,汤建中
根据云南省和周边国家区位联系的紧密性、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和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建立云南省跨国界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研究了合作区的组织和开发模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了能够带动合作区经济起飞的六条发展带。
关键词:
云南省 跨国界 次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明 李光辉
"环黄海经济圈"是中日韩三国学者根据环黄海地区在经济上的互补性提出的以地方为主导的经济合作体系,其地理范围应该包括中国的四省三市(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及北京市、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经济圈"是指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区位特点出发,通过位于该地域的不同行政区域或不同国别的经济合作,形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性产业配置与经济相互依存关系,逐渐发展成为某种特定意义上的经济共同体。中国把长期坚持的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引入经济领域,与周边国家开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并构建"经济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漪 贺友华 汤健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应该是宽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合作、能源与水力资源开发合作、贸易与投资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旅游合作、信息通讯合作、农业合作、环境保护合作、禁毒合作和科技文化合作等。
关键词:
次区域合作 领域 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施本植
一、湄公河流域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 几个毗邻国家间的合作还是几国毗 邻地区之间的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是同一条国际河流的两段。它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云南后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五国,最后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该国际河流的中国境内段被称为澜沧江,出中国境后称湄公河。近来年,湄公河流域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已开始起步并引起人们的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元春 顾新 陈一君
本文利用中国内地30个省2008-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省际跨区域技术转移的总体边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回归结果显示我国省级层面跨区域技术转移边界屏蔽效应显著、区域差异大。西部省区跨区域技术转移边界壁垒效应较东部省区更为严重。在区际边界因素中,自然边界和经济结构边界壁垒阻碍了我国跨区域技术转移,而文化边界和行政边界的壁垒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技术转移 跨区域 边界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永利 鲁晓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杨小兵 张庆杰
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继沿海开放后对外开放新的战略方向。在坚持参与全球化、坚持沿海开放战略的同时,我国应更加关注包括中南半岛、南亚、中亚及东北亚等广大欧亚内陆腹地间的国际合作与经济开发。一、我国参与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点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施以沿海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战略,而在所有陆路方向上,只有零星、初级的经贸合作。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近10多年来,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取得较快进展。在21世纪,中国与湄公河沿岸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湄公河次区域 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