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9)
- 2023(15389)
- 2022(13269)
- 2021(12514)
- 2020(10314)
- 2019(23732)
- 2018(23676)
- 2017(44769)
- 2016(24699)
- 2015(27801)
- 2014(27933)
- 2013(27477)
- 2012(25901)
- 2011(23610)
- 2010(23921)
- 2009(21880)
- 2008(21695)
- 2007(19318)
- 2006(17326)
- 2005(15445)
- 学科
- 济(103286)
- 经济(103175)
- 管理(68030)
- 业(64670)
- 企(52558)
- 企业(52558)
- 方法(42951)
- 数学(35665)
- 数学方法(35143)
- 中国(29695)
- 农(27912)
- 地方(25957)
- 学(24287)
- 业经(23867)
- 财(22628)
- 农业(19056)
- 理论(18705)
- 贸(18099)
- 贸易(18086)
- 制(17787)
- 易(17424)
- 和(16665)
- 环境(16540)
- 银(16427)
- 银行(16377)
- 技术(16057)
- 融(16015)
- 金融(16012)
- 行(15744)
- 发(14613)
- 机构
- 大学(357477)
- 学院(356081)
- 管理(136470)
- 济(135587)
- 经济(132378)
- 研究(124947)
- 理学(117016)
- 理学院(115529)
- 管理学(113264)
- 管理学院(112611)
- 中国(92698)
- 科学(80463)
- 京(78755)
- 所(64631)
- 财(62742)
- 农(60598)
- 研究所(58896)
- 中心(55784)
- 江(54084)
- 业大(53745)
- 范(51738)
- 师范(51215)
- 北京(50591)
- 财经(49706)
- 农业(47378)
- 院(45253)
- 经(45012)
- 州(44305)
- 师范大学(41477)
- 经济学(39671)
- 基金
- 项目(238460)
- 科学(186255)
- 研究(173767)
- 基金(170347)
- 家(149393)
- 国家(148087)
- 科学基金(125912)
- 社会(107083)
- 社会科(101336)
- 社会科学(101311)
- 省(94002)
- 基金项目(90683)
- 自然(82316)
- 自然科(80398)
- 自然科学(80378)
- 教育(79887)
- 划(79585)
- 自然科学基金(78905)
- 编号(71203)
- 资助(70749)
- 成果(58796)
- 发(54112)
- 重点(53539)
- 部(51661)
- 课题(50240)
- 创(48776)
- 创新(45442)
- 科研(45175)
- 大学(43722)
- 教育部(43722)
- 期刊
- 济(157296)
- 经济(157296)
- 研究(106952)
- 中国(72653)
- 学报(59508)
- 农(55872)
- 科学(54888)
- 管理(51026)
- 教育(46069)
- 财(45752)
- 大学(44373)
- 学学(41330)
- 农业(39155)
- 技术(31283)
- 融(31266)
- 金融(31266)
- 业经(26488)
- 经济研究(24012)
- 财经(23552)
- 图书(21404)
- 问题(20195)
- 业(20122)
- 经(20113)
- 科技(17570)
- 理论(17245)
- 版(17133)
- 技术经济(17102)
- 资源(16624)
- 现代(15932)
- 实践(15834)
共检索到537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桀 张琴悦
在当今“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行的背景下,边界被赋予了“去边界化”与“再边界化”的特征,由此形成的边界效应理论备受关注。旅游的跨边界活动,在促进地区发展与区域合作的同时,也带来了边界渗透、旅游流动、空间失衡、安全防范等系列问题,这些现实问题都迫使边界效应理论与内涵不断发展。论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边界效应概念差异、共识、产生原因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归纳。结果显示,边界效应在旅游中是普遍且独特存在的,具体表现为边缘旅游地、旅游一体化、边境旅游社区等实践;虽然在旅游研究中,边界效应在评价、干预、利用方面存在新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适用性不强、解释性不足等问题,边界的阻碍力、吸引力、渗透力和扩散力的综合作用常常被忽略;边界效应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更应充分考虑边界与旅游的特殊互动关系;文章深度解析并构建了旅游中边界效应的研究框架,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边界效应的动态演化特征,通过主动干预、转换利用等手段实现对边界问题的管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韵 彭华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 ,旅游是一个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 ,系统思维与系统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运用逐步得到重视。本文是对系统思维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的研究综述 ,包括系统思维方法对定义旅游的概念和旅游的构成要素的应用 ,以及在旅游规划、区域旅游研究及旅游发展系统模拟等研究中的应用。国内研究尚处于综合性系统思维和概念应用阶段 ,而系统方法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均需要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系统思维 旅游研究 应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帆
负责任旅游是近年一些国家大力提倡的旅游发展观,而我国对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本文主要从负责任旅游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出发,探讨了不同个人和旅游组织从各自角度出发对负责任旅游概念的解释,然后对负责任旅游概念的发展以及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关键词:
旅游负面影响 负责任旅游 研究进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芙蓉 杨韫 颜麒
现代消费已从单纯的产品消费转变到了服务消费,而今正经历着向体验消费的过渡与发展。近年来学术界对"顾客体验"已展开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讨论。本文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重点回顾了"顾客体验"的概念界定、理论发展背景以及研究路径,从而揭示了"顾客体验"理论研究实质,最后讨论了"顾客体验"理论在旅游应用研究中发展,并总结了该理论在旅游研究领域中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龚勤林 邹冬寒 周沂 朱晟君
打造高品质旅游集聚地并构建多站点景区游览环线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论文基于2006—2018年288个城市评选的最高级别景区——“5A”景区的数据,将“5A”景区划分为自然类、人文类、综合类3类,借助ArcGIS、Stata等工具探索了“5A”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定量探讨了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首先,中国“5A”景区存在“东中集聚、区域失衡、禀赋不一”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类景区数量严重不足。其次,高级别景区能显著推动本城市的旅游发展,并存在显著的空间合作与空间竞争效应。其中,同省邻近城市的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表现为空间竞争效应,且主要表现为对同类型景区间的竞争,竞争范围为0~400 km;跨省邻近城市的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表现为空间合作效应,且主要表现为不同类型景区间的合作与互补,最优合作范围为200~400 km。最后,对比各省域内部景区空间分布发现,同一省域内城市多以自然类或人文类“5A”景区中的某一类景区为主,即同一省域内部可能存在针对同类景区的同质化竞争问题。研究结论将为旅游资源的空间配置和空间优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超 王子岚 贾勤
"边界"效应多产生于一些省际交界民族地区,在促进原生态文化保护的同时却又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位于湘桂黔交界处的从江县岜沙苗寨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阐释了地域文化、心理防御和农业经济生活"边界"效应对乡村旅游产业的影响。结合这三种"边界"效应,以突破和保护为思路,提出了旅游设施与产品营销升级、有限开发与游客引导、社区参与经营与利益分配等构成的联合驱动旅游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跨越三重"边界",搭建村民与政府、旅游企业及游客沟通桥梁,对其他省际交界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亦有一定的适用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超 王子岚 贾勤
边界效应多产生于一些省际交界民族地区,在促进原生态文化保护的同时却又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位于湘桂黔交界处的从江县岜沙苗寨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阐释了地域文化、心理防御和农业经济生活"边界"效应对乡村旅游产业的影响。结合这三种"边界"效应,以突破和保护为思路,提出了旅游设施与产品营销升级、有限开发与游客引导、社区参与经营与利益分配等构成的联合驱动旅游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跨越三重"边界",搭建村民与政府、旅游企业及游客沟通桥梁,对其他省际交界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亦有一定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柏文
旅游制造业是旅游业中高附加值的产业形态,旅游制造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旅游业发展成熟的标志,这对中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世界旅游强国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人们对旅游制造业和旅游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存在误解、误传和误用的现象,即把旅游终端消费品的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混为一谈。厘清二者的关系有助于对旅游制造业的规范研究和科学发展。目前,国家鼓励旅游制造业尤其是旅游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京津冀地区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首都区位条件和旅游产业首位度,应大力培育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旅游装备制造业,优先发展旅游信息技术和旅游健康产品制造业,重点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地产和户外运动设施设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室内休闲与旅游环保...
关键词:
旅游制造业 旅游装备制造业 京津冀地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笑明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生态旅游的一种升级,在响应低碳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旅游环境、设施、旅游消费三个方面的低碳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旅游在我国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和一定的实践基础,也必将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先锋和亮点。探究低碳旅游观念的转变、低碳旅游激励政策的制定、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旨在推动低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低碳 低碳旅游 低碳经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卢小丽 武春友 Holly Donohoe
伴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而涌现出的大量生态旅游概念使旅游研究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对生态旅游概念产生了困惑。这种困惑使生态旅游的核心标准和规则在实际的应用中被扭曲和误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并以这些标准规则为基础,对中外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比较,得出中国未来的生态旅游研究应更加关注旅游目的地管理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内容分析 比较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亮 田里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旅游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冲突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优质发展的重要障碍。旅游孤岛作为中国情景下描述旅游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的理论工具,对于识别、判断和治理旅游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冲突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因而正逐渐成为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新课题。论文在辨析旅游飞地、旅游罩、旅游孤岛3个关联概念的基础上,从主要类型、核心特征、形成原因与影响评价4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研究进展,发现当前研究在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治理调控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最后,根据当前研究薄弱环节提出了3个可深入研究的具体方向,即基于中国旅游发展实践,从跨学科视角建立旅游孤岛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综合分析方法研究旅游孤岛的形成与影响;依托旅游孤岛形成发展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多过程的调控机制。论文既是对旅游孤岛前期文献的梳理,以展示前期研究的观点内容;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为新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健
本文讨论了中国旅游发展中一些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例如旅游业服务质量问题、旅游资源和项目开发规划中的问题、中外合资与合作经营中的问题、旅游法制建设问题、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问题等,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重视和加强旅游人类学理论对中国旅游发展的指导,妥善解决旅游发展中大量存在的社会文化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旅游人类学理论在中国旅游发展宏观调控、微观管理以及发展对外旅游关系中的应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晓波
社会科学的很多分支正在经历一些变化,一方面是很多学科强调自己的学科属性,凸显自己的核心关注,以此来区分自己和其他学科的差异,划定各自的边界,例如,人类学关注文化和日常生活,社会学关注社会关系和转型,地理科学关注空间和地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舒小林
现在已进入全球化和大众化旅游时代,旅游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民众的基本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经济欠发达、欠开发,所处赶超和转型两大任务阶段的贵州大旅游发展方式进行探讨,对于贵州省这类以资源型传统产业为主的生态脆弱地区实现旅游资源对其他资源替代、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大融合发展的研究,对全国类似地区经济的赶超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探讨大旅游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大旅游具有大产业、大格局、大功能和大市场的特征,并根据大旅游的特征分析了贵州在大旅游理念下旅游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