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1)
- 2023(8941)
- 2022(7472)
- 2021(6832)
- 2020(5376)
- 2019(12235)
- 2018(11783)
- 2017(22624)
- 2016(12028)
- 2015(13384)
- 2014(13549)
- 2013(13569)
- 2012(13167)
- 2011(11972)
- 2010(12640)
- 2009(12168)
- 2008(11292)
- 2007(10384)
- 2006(9790)
- 2005(9547)
- 学科
- 济(55979)
- 经济(55913)
- 业(33807)
- 管理(31290)
- 中国(26608)
- 融(26425)
- 金融(26424)
- 企(24734)
- 企业(24734)
- 银(24657)
- 银行(24648)
- 行(24031)
- 地方(22879)
- 农(18687)
- 制(14783)
- 业经(14741)
- 财(14690)
- 农业(13407)
- 方法(13213)
- 地方经济(11696)
- 中国金融(11132)
- 数学(11066)
- 数学方法(10889)
- 发(10688)
- 贸(10291)
- 贸易(10273)
- 易(9852)
- 学(9280)
- 体(9018)
- 务(8830)
- 机构
- 学院(170818)
- 大学(166445)
- 济(74482)
- 经济(72716)
- 研究(66479)
- 中国(58942)
- 管理(58532)
- 理学(47260)
- 理学院(46613)
- 管理学(45851)
- 管理学院(45530)
- 科学(37836)
- 财(37757)
- 京(37469)
- 所(34818)
- 中心(32034)
- 研究所(30499)
- 农(29286)
- 江(28660)
- 财经(27592)
- 北京(25411)
- 范(24849)
- 州(24715)
- 经(24684)
- 师范(24638)
- 银(23700)
- 院(23542)
- 经济学(22923)
- 银行(22805)
- 省(22183)
- 基金
- 项目(99956)
- 研究(78584)
- 科学(77715)
- 基金(68718)
- 家(58817)
- 国家(58207)
- 社会(49069)
- 科学基金(48758)
- 社会科(46502)
- 社会科学(46494)
- 省(40749)
- 基金项目(35520)
- 教育(34557)
- 划(33714)
- 编号(33178)
- 发(29015)
- 成果(28669)
- 资助(28258)
- 自然(28042)
- 自然科(27322)
- 自然科学(27319)
- 自然科学基金(26782)
- 课题(24544)
- 发展(24030)
- 展(23630)
- 重点(23180)
- 部(21156)
- 创(21082)
- 性(20964)
- 年(20286)
共检索到302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志强 来俊斌
边牧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短板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难达银行贷款门槛。小微企业普遍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此外,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小微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比例小,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龙沧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占全区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农牧民分散在各地,农牧区每503平方千米才有一个金融物理网点,每个网点承载的农牧民达4600余人,农牧区金融资源占全区的比重不足20%,金融资源配置空间不均衡问题十分突出。消除金融业地区间发展鸿沟,实现普惠金融在内蒙古的全面发展,要依靠数字普惠金融所展现出的深度与宽度。内蒙古农牧区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振海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经济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西藏金融机构体系特别是农牧区金融机构仍较为单一,全区684个乡镇中仍约有40%的乡镇为金融服务空白点,部分农牧民仍难以享受到正规的金融服务。因此,着力推进西藏农牧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对于推进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和农牧民群众持续较快增收,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玉辉 杨春
发展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改善欠发达地区突出的金融供需矛盾,对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指出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普惠金融 问题及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剑朝 曹瓅 罗博文
农村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本文在全面分析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基础上,从供给主体、需求主体与基础配套条件三个方面揭示了西部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实困境与主要障碍,剖析了西部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实困境的成因,据此提出了优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与基础条件建设、重构农村信用体系、加强普惠金融教育、提升农民金融素养等政策与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善东
从国际上看,数字技术优化了金融的触达方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缓解了信息不对称,但也给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文章从数字技术端、服务提供方及合作方、消费者及投资者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本身存在的各类风险,同时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给监管带来的挑战,例如混业跨界模糊了监管界限、耦合性加强带来了监管成本提升、数字化提高了反洗钱难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数字普惠金融国际监管准则、加强跨境监管协作与互委、建立松紧适度的数字普惠金融国内监管体系、提高各方对数字普惠金融的认识及接受度、强化数字普惠金融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建立健全多维度数据共享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纪丽娟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经济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创新形式。当前,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有传统金融机构推行的数字化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推行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推行的金融服务、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四种形式。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涉农金融服务前端交易成本及提升前端技术支持力度,但也受到农户认知、教育水平等影响。总体看,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存在区域分化、城乡分化、深度不足及监管滞后等问题,其根源是由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的数字鸿沟、金融生态环境不健全的生态鸿沟及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教育鸿沟所引发的。以肯尼亚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推行的移动货币及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推行的金融科技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两种模式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建议在完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加大顶层制度设计,填补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三大鸿沟以及加大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及监管科技的协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蔡洋萍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启动4年来,总体运行平稳,业务规模稳步扩大,成为我国实现普惠金融目标的重要载体。本文在介绍我国"银行系"及"非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现行消费金融公司在客户、业务、服务、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普惠性特征,但面临产品"类银行化"、放贷成本高、经营地域受限等困境,必须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补充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来源渠道等方面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
消费金融公司 普惠性 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董玉峰
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减贫、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与非民族地区差距显著,基本呈现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区域性特征,且民族地区内部各省区亦呈现显著的非均衡状态。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减贫存在门槛特征,民族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在跨越门槛前后均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特征。建议按照动态发展的原则,根据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阶段,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并合理配置资源。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民族地区 减贫效应 门槛特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冼海钧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201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其实施范围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等11个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笔者对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主要区域——百色市、河池市、黔南州和黔东南州(简称"四市州")进行了调查,总结分析四市州普惠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泉
自我国2013年将"发展普惠金融"列入"十三五"计划后,政府一直陆续出台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大力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简单阐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某农村商业银行近几年来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数据,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持续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工作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忠宇
面对"新四化"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的新需求,以及"中心—外围"效应对保持城乡协调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应按照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并应在遵循金融发展内生规律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组织经营方式、改变监管机制和财政补贴方式等,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茜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金融服务覆盖不均衡,结构性排斥有待全面化解;民间借贷与信用借贷并存,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有待根除;输血型借贷主导而造血型借贷不足,金融供给侧导向有待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存在短板,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有待增强;吸储多于放贷,逆向资金流动有待扭转;普惠金融目标群体意识不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有待健全。破解这些难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一是突出重点群体,提高普惠金融的精准度。二是突出基础性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三是突出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辐射度。四是突出政策导向,构建有效的普惠金融激励机制。五是突出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受众的主动意识。六...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排斥 金融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忠宇
面对"新四化"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的新需求,以及"中心-外围"效应对保持城乡协调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应按照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并应在遵循金融发展内生规律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组织经营方式、改变监管机制和财政补贴方式等,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改革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祺琦
近年来,我国着力扩大金融服务的规模、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和融资需求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金融体系不具备完全的普惠性特征。因此,应丰富金融服务层次,鼓励金融服务创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调整区域金融结构,推动普惠金融立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体系 金融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