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3)
2023(5212)
2022(4408)
2021(3607)
2020(2843)
2019(6481)
2018(6278)
2017(12098)
2016(6143)
2015(6724)
2014(6611)
2013(6538)
2012(6223)
2011(5721)
2010(5615)
2009(4584)
2008(4490)
2007(4091)
2006(3640)
2005(3188)
作者
(18019)
(15616)
(15297)
(14359)
(9500)
(7329)
(6689)
(6018)
(5706)
(5237)
(5183)
(4877)
(4872)
(4828)
(4718)
(4681)
(4659)
(4492)
(4492)
(4458)
(3824)
(3645)
(3636)
(3478)
(3375)
(3362)
(3238)
(3161)
(3062)
(3036)
学科
(28416)
经济(28398)
管理(23637)
(17044)
贸易(17037)
(16546)
环境(16121)
(15069)
方法(12895)
(12504)
企业(12504)
数学(10984)
数学方法(10901)
(8594)
规划(6991)
(6962)
环境规划(6860)
(6843)
关系(6509)
(6344)
(6304)
地方(6295)
中国(6205)
资源(5732)
(5614)
出口(5613)
出口贸易(5613)
业经(5379)
(4977)
生态(4558)
机构
学院(92574)
大学(91296)
(46230)
经济(45538)
管理(35382)
研究(31153)
理学(31093)
理学院(30817)
管理学(30406)
管理学院(30271)
中国(22012)
(19015)
科学(17742)
(17612)
财经(15786)
经济学(15237)
(14940)
(14391)
经济学院(14128)
(14079)
中心(13813)
研究所(13705)
业大(13279)
(12837)
(12086)
(11987)
财经大学(11698)
农业(11190)
商学(10706)
北京(10609)
基金
项目(66398)
科学(52865)
基金(50375)
研究(47498)
(44599)
国家(44348)
科学基金(37940)
社会(32949)
社会科(31605)
社会科学(31598)
基金项目(26730)
(25113)
自然(23971)
自然科(23359)
自然科学(23351)
自然科学基金(22912)
(21252)
教育(20529)
资助(20073)
编号(17199)
重点(15406)
(15335)
(15249)
国家社会(14872)
(13815)
教育部(13185)
科研(13165)
人文(13108)
创新(13080)
(12926)
期刊
(45254)
经济(45254)
研究(25828)
中国(14170)
学报(14023)
(13836)
科学(12601)
(12009)
(11880)
管理(11818)
大学(10721)
国际(10507)
学学(10480)
经济研究(8993)
农业(8476)
问题(7445)
财经(7390)
业经(7313)
(6485)
金融(6485)
(6471)
技术(6334)
(6209)
贸易(6209)
商业(5479)
国际贸易(5251)
世界(5205)
资源(5066)
(5036)
教育(4708)
共检索到132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国珠  张蕾  
边境碳调节措施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问题。基于经济学局部均衡理论研究显示,进口国实施边境碳调节措施的贸易与环境效应具有不确定性,与进口弹性、出口企业执行碳排放标准的成本以及这一成本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有关,且该措施只针对进入该国市场的碳密集型产品而并没考虑到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球外部性。因此,边境碳调节措施作为一项以环境保护为外衣的单边贸易措施,难以达到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效果,反而会引发贸易摩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志雄  
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规定拟对相关外国进口产品采取边境碳调节措施的国内法案,将对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这一措施在WTO法上的合法性难以成立,它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和正常贸易秩序的维护都有损而无益。在"后京都议定书"国际环境协定的谈判中,我国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反对一些西方大国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高水平强制性减排义务的企图,防范未来的国际协定为类似措施打开后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龙辉  向洪金  冯宗宪  
通过将出口退税政策变量纳入局部均衡COMPAS模型,从产业层面上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如何影响进出口行业的产出、贸易、收益等经济指标,并利用中国纺织服装品对美国出口贸易的有关数据,实证模拟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对中美两国纺织业的生产、贸易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而言,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的价格将大约下降0.93%,而中国纺织品对美国出口量将增加2.86%左右,全行业收入大约增加1.83%;而美国纺织行业的产出减少1.9%,全行业收入减少2.2%。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向洪金  赖明勇  
本文利用可计算局部均衡COMPAS模型,基于2005~2009年我国鸡肉产品生产与进口的有关数据,就我国对美国白羽肉鸡产品反倾销、反补贴税的产业救济效果、福利效应等进行了实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未来5年里,我国对美国白羽肉鸡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税将使我国白羽肉鸡行业的产量和就业增加近26%,销售收入增加38.4%;但是,"双反"措施也将导致我国市场鸡肉价格大约上涨9.8%,消费量下降2.8%,消费者福利损失近10亿美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永喜  孙亚丽  
"双碳"目标下农业碳减排将会对区域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环境效益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构建农业部门价格内生局部均衡模型,以江苏省和浙江省为例,模拟分析碳排放强度变化对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生产技术和外在需求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碳排放强度约束增强,将促使区域内总种植面积和能源总消耗趋于下降,并进一步导致社会总福利和碳排放总量下降;但是碳排放强度约束增强将使得农业生产内部不同品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出现不同方向的变化调整。相对于大豆、花生和油菜,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将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永喜  孙亚丽  
"双碳"目标下农业碳减排将会对区域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环境效益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构建农业部门价格内生局部均衡模型,以江苏省和浙江省为例,模拟分析碳排放强度变化对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生产技术和外在需求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碳排放强度约束增强,将促使区域内总种植面积和能源总消耗趋于下降,并进一步导致社会总福利和碳排放总量下降;但是碳排放强度约束增强将使得农业生产内部不同品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出现不同方向的变化调整。相对于大豆、花生和油菜,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将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艾玮炜   杨继军   李艳丽  
[目的]从全球视角动态评估粮食行业实施“双反”措施的贸易与福利效应,模拟“双反”措施对大麦国际贸易格局演变的影响,进一步提升粮食行业贸易救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方法]利用可计算局部均衡GSIM模型,全面性剖析全球视角下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实施“双反”措施的经济效应,并根据模拟结果动态刻画全球大麦贸易格局的演变特征。[结果]第一,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征收73.6%的反倾销税和6.9%的反补贴税后,中国国内大麦产量将增加5.05%,国内市场价格增加18.04%。第二,由于贸易转移效应,中国大麦的进口来源国由澳大利亚转移至法国、乌克兰、加拿大等国家,而澳大利亚为减少自身经济损失而寻求新的大麦出口市场,对德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出口量有所增加。第三,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征税导致澳大利亚净福利水平减少3.32亿美元,远高于中国净福利损失。第四,全球大麦贸易格局的紧密程度因“双反”措施的实施而下降,澳大利亚大麦的出口贸易网络重心由中国转向其他国家,中国大麦的进口贸易网络重心由澳大利亚转向加拿大。[结论]应科学把握粮食进口的规模与节奏,优化进口结构的全球化布局;动态评估粮食贸易救济的福利效应,提升贸易救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坚决维护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理念,构筑互利共赢粮食产业链供应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宏结  黄什  
笔者运用可计算局部均衡的COMPAS模型,就美国对华光伏产业实施"双反"措施对中国和美国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对于中国,美国"双反"措施对涉案光伏电池产品有明显的贸易抑制效应,使其在美市场份额和出口金额大幅下降。(2)对于美国,一方面,"双反"措施对其国内光伏产业有一定救济和保护效应,表现为产品市场价格上涨、行业产出和相关企业收益增加,同时也吸纳了更多的就业人数;但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光伏电池产品消费成本大幅提升,超过了生产者剩余增加额和关税收益之和,导致美国社会总福利受损。因此,美国对华实施"双反"措施是以牺牲国内消费者当前利益为代价的,能否促进美国光伏产业的长远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青松  王文倩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20多年来最重要的成果。在分析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局部均衡模型测算了RCEP的贸易效应。结果显示: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互补性强,双边FTA促进了中国与RCEP成员中自贸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增长;在零关税场景下,RCEP的贸易创造效应显著,中国与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呈现增长,且RCEP各成员国的福利和经济总效应增加值远大于中国;作为巨型区域自贸协定,RCEP通过在区域内建立统一的贸易和投资规则体系,有效解决了"意大利面碗效应",有利于区域内形成新的供应链和价值链;RCEP将持续促进中国与各成员国的贸易和投资增长,并推动成员国之间的数字贸易发展,有助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钰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了解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环境贸易问题的规划,分析环境问题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全面评价中国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这对解决我国有关环境与贸易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辉娜  
文章利用局部均衡分析法,通过三个模型研析SPS措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SPS措施会产生很高的遵从成本,阻碍中国农产品的正常出口,但是严厉的SPS措施也会促使中国农业的不断完善,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会逐步提升,长期来看,SPS措施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影响形成倒"U"型的SPS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鸿  陈曦  
碳关税和碳税的提高通过影响价格与成本,进而影响"南方"和"北方"国家产量与需求。一方面,北方国家提高碳关税将使北方国家产量提高,南方国家产量下降,这也证明了碳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本质;另一方面,碳关税对南北方国家社会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社会福利的变化还受其他变量的影响。因此,南方国家对内应降低乃至取消碳税,推动技术进步,降低碳排放强度,对外应积极与北方国家举行外交磋商,坚决要求北方国家取消或降低碳关税。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岩  
本文利用HS6位码产品数据,使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计算了中国与潜在FTA伙伴国的贸易效应及其产品分布,据此提出了中国潜在FTA伙伴国的选择战略和可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路径首选巴西作为谈判对象,其次选择俄罗斯作为谈判对象,再次选择加拿大作为谈判对象。此外,本文的建议还需要结合参考其他因素(如政治外交关系等)做出决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赶顺  周长荣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过度碳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导致产生温室效应,而且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碳排放问题是环境与贸易冲突在气候与经济领域中的体现。从经济学视角看,碳排放是一个外部性问题,碳交易和碳关税等碳排放内部化措施在抑制碳排放和防止碳泄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发展却具有消极影响。文章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碳排放外部性、内部化措施及其贸易效应,并为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惠青  王有鑫  
欧盟推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可能会影响全球经贸格局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引起各界关注。通过构建环境扩展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外溢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本身存在的问题,能够为我国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提供思路。研究表明:碳边境调节机制对规避中欧贸易隐含碳的作用有限,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有限,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我国钢铁和铝行业企业的竞争力。我国须积极推动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健全碳交易市场、完善碳核算方法并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