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4)
- 2023(10877)
- 2022(9406)
- 2021(8446)
- 2020(7091)
- 2019(16037)
- 2018(15561)
- 2017(29675)
- 2016(16538)
- 2015(18155)
- 2014(18173)
- 2013(17890)
- 2012(16583)
- 2011(15153)
- 2010(15127)
- 2009(14105)
- 2008(14077)
- 2007(12781)
- 2006(11052)
- 2005(9598)
- 学科
- 济(67659)
- 经济(67598)
- 管理(45747)
- 业(42031)
- 方法(33279)
- 企(32205)
- 企业(32205)
- 数学(28856)
- 数学方法(28623)
- 农(20223)
- 学(17002)
- 财(16178)
- 中国(15492)
- 业经(14721)
- 环境(14594)
- 贸(14029)
- 贸易(14029)
- 农业(13990)
- 地方(13811)
- 易(13627)
- 制(10342)
- 和(10336)
- 划(10150)
- 务(10029)
- 财务(10014)
- 财务管理(9988)
- 理论(9909)
- 技术(9497)
- 企业财务(9433)
- 银(9253)
- 机构
- 学院(246039)
- 大学(244754)
- 济(96064)
- 经济(94120)
- 管理(91513)
- 研究(85566)
- 理学(79954)
- 理学院(78905)
- 管理学(77397)
- 管理学院(76958)
- 中国(61742)
- 科学(59301)
- 农(54567)
- 京(51511)
- 所(45525)
- 业大(45004)
- 农业(43827)
- 研究所(42400)
- 财(41050)
- 中心(39205)
- 江(36317)
- 财经(33917)
- 范(33263)
- 师范(32770)
- 北京(31785)
- 经(30789)
- 院(30289)
- 经济学(29311)
- 农业大学(29245)
- 州(28660)
- 基金
- 项目(173228)
- 科学(134573)
- 基金(125698)
- 研究(116192)
- 家(114093)
- 国家(113170)
- 科学基金(94668)
- 社会(74211)
- 社会科(70439)
- 社会科学(70410)
- 省(69447)
- 基金项目(68495)
- 自然(64491)
- 自然科(62890)
- 自然科学(62863)
- 自然科学基金(61766)
- 划(58954)
- 教育(52374)
- 资助(50418)
- 编号(44666)
- 重点(40097)
- 发(38146)
- 部(36772)
- 创(35666)
- 计划(35542)
- 科研(34474)
- 成果(33955)
- 创新(33449)
- 科技(31636)
- 国家社会(31006)
- 期刊
- 济(100614)
- 经济(100614)
- 研究(60176)
- 学报(49534)
- 农(48062)
- 科学(42910)
- 中国(40512)
- 大学(35047)
- 学学(33757)
- 农业(32837)
- 财(30599)
- 管理(28207)
- 业(18189)
- 教育(18173)
- 业经(18160)
- 技术(17670)
- 融(16913)
- 金融(16913)
- 财经(15965)
- 经济研究(15953)
- 版(14133)
- 问题(14076)
- 资源(13842)
- 经(13672)
- 业大(13216)
- 科技(12568)
- 商业(11980)
- 技术经济(11737)
- 农业大学(11094)
- 贸(10931)
共检索到338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里 闫子豪 王桀
边境旅游促进边境地区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边境生态安全。论文通过DPSI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用熵值法、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9—2019年边境9省区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边境旅游生态安全总体上呈“U”型特征,各省区安全差异有扩大趋势,2016年是安全转变的重要节点;(2)从空间上,边境旅游生态安全存在边境线“纬度分异”特征,整体形势严峻;东北、西部、西南边境地区安全变化情况分别为复杂型、恶化型和改善型;(3)影响因素方面,各系统层障碍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影响系统上升速度最快,主要障碍因子为社会类型指标和经济类型指标,三大边境地区主要障碍因子由驱动、状态系统指标向影响系统指标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里 闫子豪 王桀
边境旅游促进边境地区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边境生态安全。论文通过DPSI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用熵值法、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9—2019年边境9省区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边境旅游生态安全总体上呈“U”型特征,各省区安全差异有扩大趋势,2016年是安全转变的重要节点;(2)从空间上,边境旅游生态安全存在边境线“纬度分异”特征,整体形势严峻;东北、西部、西南边境地区安全变化情况分别为复杂型、恶化型和改善型;(3)影响因素方面,各系统层障碍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影响系统上升速度最快,主要障碍因子为社会类型指标和经济类型指标,三大边境地区主要障碍因子由驱动、状态系统指标向影响系统指标转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利 杨可欣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在2010—2019年湖南省十年入境旅游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基尼指数、首位度指数和泰尔指数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湖南省近十来年入境旅游时空差异和格局演变,并运用SPSS24.0软件中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法与地理探测器对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做了相关分析。得出结论:1)近十年来湖南省各市州的入境旅游业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2)湖南省入境旅游发展不均衡的格局比较稳定,各市州区域差异较大,且从2013年起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3)湖南省入境旅游时空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在影响入境旅游规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旅游资源禀赋。
关键词:
湖南省 入境旅游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利 杨可欣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在2010—2019年湖南省十年入境旅游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基尼指数、首位度指数和泰尔指数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湖南省近十来年入境旅游时空差异和格局演变,并运用SPSS24.0软件中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法与地理探测器对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做了相关分析。得出结论:1)近十年来湖南省各市州的入境旅游业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2)湖南省入境旅游发展不均衡的格局比较稳定,各市州区域差异较大,且从2013年起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3)湖南省入境旅游时空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在影响入境旅游规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旅游资源禀赋。
关键词:
湖南省 入境旅游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细归 吴清 周勇
基于PSR-SEE模型对2004—2013年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进行综合测度,归纳旅游生态安全的时间演进特征和空间集聚特征,并分析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整体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演变格局,总体处于敏感级状态;不同省市的旅游生态安全主要有增长型、衰退型、"U"型和倒"U"型四种演变类型。②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表现出显著的全局与局部空间集聚特征,不同旅游生态安全等级的省市分布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效应,其中HH集聚类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细归 吴清 周勇
基于PSR-SEE模型对2004—2013年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进行综合测度,归纳旅游生态安全的时间演进特征和空间集聚特征,并分析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整体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演变格局,总体处于敏感级状态;不同省市的旅游生态安全主要有增长型、衰退型、"U"型和倒"U"型四种演变类型。②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表现出显著的全局与局部空间集聚特征,不同旅游生态安全等级的省市分布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效应,其中HH集聚类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LL集聚类型集中于东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西北地区。③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效应,省市旅游生态安全受自身因素影响的同时,还受邻近省市旅游生态安全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而误差冲击对省市旅游生态安全的影响作用不明显;不同时期的旅游负荷水平、劳动力投入量、环境治理力度、旅游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对旅游生态安全空间效应的影响程度差异显著。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孟凡生 邹韵
基于中国2006~2017年的年度统计数据,运用PP与SFA组合模型,构建中国生态能源效率的静态评价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空间收敛方法和速度激励模型系统的分析了中国生态能源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经济开放程度、人口规模和R&D投入等与生态能源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中国的生态能源效率空间格局具有空间分布聚集特征,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现象明显;中国的生态能源效率时间格局具有复杂波动的特点,总体趋势是先下降后再上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凯 甘畅 王梦晗 朱芳书 邓楚雄
采用Super-SBM模型、均方差分解法以及LS回归模型,探讨2006~2016年湖北省3大片区24个国家级贫困县旅游扶贫效率的时空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6~2016年湖北省旅游扶贫效率呈稳步提升态势,但整体水平仍相对较低,大致呈现出"秦巴山片区>武陵山片区>大别山片区"的空间分异格局,高效率县域位于秦巴山片区与武陵山片区。(2)湖北省旅游扶贫效率总体差异与片区内差异呈敛缩态势,但片区间差异处于离散状态;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3片区内部差异是造成湖北省旅游扶贫效率差异的主因。(3)从省域整体来看,结构化动力与经济动力对旅游扶贫效率的正向驱动作用表现最为明显;从片区层面来看,秦巴山片区主导因素为经济动力与交通动力,武陵山片区主要受经济动力和结构化动力驱动,而影响大别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为交通动力与信息化动力。因而不同片区应采取不同的旅游扶贫政策,以扩大旅游发展的益贫与减贫效应,提高旅游扶贫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俊远 梁静波 高翔
文章基于旅游发展绩效的内涵,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四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各省份旅游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及障碍度模型测度和分析了2007—2021年黄河流域各省份旅游发展绩效的时空格局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2021年,黄河流域各省份旅游发展绩效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各省份旅游发展绩效空间格局呈现异质性,旅游发展绩效等级呈现下游省份高于中游省份、中游省份高于上游省份的空间格局;单项指标障碍度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和环境是黄河流域旅游发展综合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宽 郭沛 裴璇
文章基于MODIS遥感数据测算2001—2019年中国省级生态碳汇,采用Dagum基尼系数、Markov转移概率矩阵、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多维度分析中国生态碳汇的时空格局,并采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探究生态碳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生态碳汇水平逐步提升。总体区域差异保持稳定,但东、中、西三大地区内部差异存在收敛态势;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差异在区域间差异中占据主导地位;区域间净差异是导致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且其差异贡献率呈上升态势。生态碳汇所属层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相邻年份内难以实现跨级转移。生态碳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同时,存在高-高、低-低、高-低、低-高四种空间集聚类型。纵向财政失衡是当前制约生态碳汇提升的重要因素,不仅抑制本地生态碳汇,同时对周边地区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媛媛 宋玉祥
基于地级单元尺度,综合应用DEA、ESDA、空间变差函数、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03—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旅游业效率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东北地区及其内部各区域旅游业效率差异显著,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地级单元呈现出相似值集聚的空间正相关性,两极分化现象明显,高值区分布在辽宁中部城市群、辽宁沿海经济带以及长(春)吉(林)、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地,低值区广泛分布于高值区外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核心-边缘"结构,但在随机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东北地区旅游业效率空间变异不断扩大,南北方向变异最大,东西方向较为均衡。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设施、交通条件、产业结构等因素在东北地区旅游业效率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赖菲菲 谢朝武 黄锐 张江驰
基于2011-2020年5470起中国冰雪旅游安全事故案例,本文结合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季节集中强度和泰尔指数等方法对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的时空分布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并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深入挖掘事故的组态致因。研究发现:(1)2011-2020年中国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经历了平稳增长期(2011-2014年)、快速增长期(2015-2019年)和急剧锐减期(2019-2020年)三个阶段,全国七大区域季节性差异明显。(2)中国冰雪旅游安全事故集中分布于“胡焕庸线”东侧,并呈现出“三核多极点”的空间结构特征,事故覆盖面积逐渐扩大、重心逐步往西南跃迁。(3)2011-2020年中国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的总体区域差异呈“先升后降”态势,组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4)中国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具有多重并发性与因果非对称性特征,“综合风险型”、“保障短缺型”、“环境复杂型”和“产业集聚型”以及“保障支持型”和“产业滞后型”分别是引致高、低事故规模的复杂路径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俊婉 李磊 陶卓民
摩天大楼是现代城市崛起的重要标志,过去百余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摩天大楼最集中的国家,探索全球摩天大楼的演化过程、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对中国摩天大楼的发展与管理具有重要启示。基于此,文章采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全球200m及以上摩天大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摩天大楼的演化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空间上表现出“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发展态势,其时空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策法规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影响。研究指出中国摩天大楼的发展应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管理策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丽 曹有挥 袁丰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以全球经济首要"推动者与塑造者"的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催化剂。引入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自回归模型,用面板数据研究了1995~2009年中国FDI时空集聚特征及其动因。结果表明:各省份实际利用FDI的过程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相关性日渐增强。从总量上来看,仍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江苏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是从增速来看,呈现向沿江的重庆、四川等投资条件相对较好的中西部内陆省份转移的趋势。从局部上看,呈现由外资集聚程度较高的省份向周边相邻省份扩散的趋势。空间滞后回归模型也进一步印证了空间依赖性对FD...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娅 马俊伟 刘仁志
针对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上海市2000-2008年突发环境事件统计数据,采用风险频数及相关指标并结合GIS分析工具等分析方法,对上海市过去9年突发性环境事件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给出了时空格局特征。并进一步结合社会经济分析,探讨影响其发生及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频繁发生,空间分异显著,结构性和布局性环境风险仍是上述时空格局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可为上海市开展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