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35)
2023(17599)
2022(15237)
2021(14188)
2020(12017)
2019(27152)
2018(26688)
2017(51612)
2016(27868)
2015(30741)
2014(30427)
2013(29618)
2012(26961)
2011(24081)
2010(23563)
2009(21332)
2008(20493)
2007(17462)
2006(14892)
2005(12290)
作者
(80379)
(67002)
(66373)
(63113)
(42388)
(32374)
(30099)
(26247)
(25333)
(23434)
(22756)
(22476)
(21175)
(20710)
(20580)
(20566)
(20522)
(19922)
(19137)
(19083)
(16786)
(16253)
(16017)
(15269)
(15012)
(14741)
(14716)
(14714)
(13508)
(13375)
学科
(104359)
经济(104233)
管理(77649)
(74720)
(61824)
企业(61824)
方法(52208)
数学(45209)
数学方法(44610)
(28636)
(27086)
中国(26180)
(24359)
业经(23517)
(19577)
贸易(19571)
地方(19567)
农业(19447)
(19038)
理论(17974)
(17693)
财务(17620)
财务管理(17589)
技术(17372)
(17222)
企业财务(16696)
环境(16648)
(16191)
(14917)
(14862)
机构
大学(386527)
学院(385809)
管理(153013)
(147757)
经济(144692)
理学(134532)
理学院(132992)
管理学(130370)
管理学院(129689)
研究(127447)
中国(91106)
科学(83975)
(80610)
(69807)
(65406)
业大(64056)
(63638)
研究所(59215)
中心(58069)
农业(55521)
财经(54297)
(53289)
(50761)
师范(50096)
(49726)
北京(49721)
(46607)
经济学(44542)
(43429)
技术(41045)
基金
项目(281219)
科学(220049)
基金(204988)
研究(197042)
(182722)
国家(181030)
科学基金(154366)
社会(124464)
社会科(117959)
社会科学(117925)
(110091)
基金项目(109700)
自然(103914)
自然科(101533)
自然科学(101500)
自然科学基金(99659)
(93434)
教育(90464)
资助(84067)
编号(78272)
重点(63173)
成果(61073)
(60982)
(59385)
(58612)
科研(55039)
创新(54755)
计划(53443)
课题(53320)
教育部(51747)
期刊
(149034)
经济(149034)
研究(101881)
学报(70749)
中国(63772)
(62361)
科学(62159)
管理(52654)
大学(52599)
学学(50171)
(48561)
农业(43415)
教育(37734)
技术(31186)
(26711)
金融(26711)
业经(26184)
财经(25299)
经济研究(24469)
(22509)
(21681)
(20289)
科技(20275)
问题(19751)
业大(19152)
图书(17964)
资源(17259)
商业(17186)
技术经济(16866)
理论(16732)
共检索到527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里   孟帅康  
作为“兴边富民”的重要方式,边境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边境地区国家安全产生深刻影响。在韧性视角下,边境旅游影响表现为边境社会文化韧性、边境生态环境韧性和边境经济发展韧性;边境旅游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过程存在“边境地区开放—地方韧性损耗”的逻辑;在以去边界化、去边缘化和去地方化为主的边境地区开放作用下,边境旅游导致以吸收力、适应力和恢复力为主的地方韧性渐变,产生安全冗余、安全均衡和安全滞后3种安全态势。应从开放适度、韧性强化和态势评估3方面入手,以应对边境旅游产生的国家安全风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里  孟帅康  
鉴于边境地区的特殊性,安全问题是边境旅游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文章通过分析全球边境旅游发展实践,解构了边境旅游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并结合国家主权让渡理论、组织边界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相关理论,重构了边境旅游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从跨境角度来看,边境旅游包含跨境旅游中转合作、跨境旅游资源合作和跨境旅游市场合作3种跨境旅游合作类型;从欧洲申根区、维龙加跨界保护区和罗伯茨角3个典型案例来看,跨境旅游合作均存在威胁国家核心利益的可能性;边境旅游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遵循着“跨境旅游合作→国家权力让渡→国家界线模糊→国家安全风险”的路径;边境旅游产生的国家安全风险包括扩散型安全风险、集聚型安全风险和挤出型安全风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叶林  王秋月  黄震方  吴燕妮  
旅游经济韧性涉及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论文利用1998—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相关数据,在定量测度省域旅游经济韧性的基础上,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揭示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998—2020年中国旅游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个别年份的特殊事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旅游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中国旅游经济韧性时空演化具有不稳定性与空间集聚性特征,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经济韧性向高值区演化的概率较高,不同水平的旅游经济韧性总体上呈集聚分布。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交互主导因子的q值总体上大于单个影响因子的最大值,说明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总体上是“合力”作用的结果。东部地区旅游经济韧性总体上与旅游业内部要素关系密切,属于“内生驱动型”,中西部地区旅游经济韧性与外部社会经济要素关系密切,总体上属于“外生驱动型”,促进内外循环对提升区域经济韧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经济韧性时空演化机制研究可为客观认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区域旅游面对风险挑战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怡霖  王彦平  孟烨  
本文从脆弱性视角出发,构建了由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产业体系、组织能力五个维度构成的旅游系统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甘肃省十四个市州的旅游系统韧性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第一,甘肃整体旅游系统韧性逐年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受组织能力、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制约。第二,区域内旅游韧性呈现“一个核心”“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并以中低水平韧性为主。第三,旅游系统高韧性水平城市主要障碍因子为旅游协会数量,其余城市为民航客运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雪钧   周敏  
旅游经济具有高度敏感性、脆弱性特征,高水平的旅游经济韧性对抵御外来风险、维持竞争优势、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扎根分析法系统构建包括抵御能力、恢复能力、重构能力、更新能力4个核心范畴、11个主范畴和24个概念范畴的旅游经济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地理探测器对2017年至2021年中国省域的旅游经济韧性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省域整体旅游经济韧性水平较低,两级差异明显;旅游经济韧性水平总体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分布特征,且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随着时间推移,较低水平以下的省份数量增加,较高水平以上的省份数量在波动中也有所上升,区域差异随时间变化更为突出。创新能力、智力储备、地方经济基础、旅游经济基础、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是影响旅游经济韧性的主要因素。随着时间演变,创新能力成为首要影响因素,旅游设施逐渐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叶林  吴燕妮  黄震方  王秋月  
旅游业韧性与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提升旅游业韧性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利用2000—2019年中国大陆入境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在对入境旅游产业专业化、多样化以及韧性定量测度的基础上,分析其韧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2000—2019年中国大陆入境旅游产业取得飞速发展,其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指数总体呈相反的演化特征:就全国均值而言,入境旅游产业专业化指数在波动中上升,而多样化指数在波动中下降。(2)2000—2019年,无论是入境旅游产业的各个部门,还是总体入境旅游产业,都具有较强的韧性,个别年份的特殊事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特征。(3)入境旅游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韧性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入境旅游产业多样化对其韧性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专业化总体上对韧性影响不显著;此外,区域交通与对外开放程度对韧性提升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未来一方面需要科学认识入境旅游产业韧性特征,进一步调整入境旅游产业结构,增加入境旅游产业多样化指数;另一方面需要夯实旅游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适当提升对外开放程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叶林  苏雪晴  黄震方  郭贝贝  
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抓取中国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旅游线路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网络并进行结构韧性评估。研究发现:珠三角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大,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的辐射能力相对较大。从结构韧性视角看:五大城市群基本上是竞合关系,不存在占绝对主导的城市群,山东半岛、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网络具有一定的均质化态势;整体网络具有异配性,珠三角城市群旅游流网络扁平化最为明显;整体网络的路径传输效率较高,珠三角城市群旅游流网络可达性和扩散性相对最高;整体网络存在小团体与部分孤立点,网络集聚效应不显著,京津冀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的集聚性相对较高。基于旅游流网络结构韧性视角,提出中国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旅游流网络优化的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建文  
反洗钱与国家安全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国际上看,2001年美国"9·11"恐怖事件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调整国家反洗钱战略,将反洗钱提高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政治稳定的战略高度。从国内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强化底线思维,以维护国家安全为核心,准确定位反洗钱工作,借助国际反恐融资体系,打击恐怖势力,加强对反洗钱国际规则和实务的研究,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维护我国国家安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文静  薛涛  
旅游产业经济韧性周期识别和影响机制分析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面板数据,识别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产业经济韧性周期,并以动态面板回归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近二十年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产业经济韧性整体呈现四个周期,各城市旅游产业经济韧性差异较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常住人口收入水平(PRI)、常住人口就业水平(PRE)、区域产业结构多样性(RISD)、国际游客数量(ITN)和旅游区数量(UTA)对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产业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杰   欧阳红  
本文采用我国2011-2021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旅游业经济韧性,且通过了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东部及中部地区旅游业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消费升级提升旅游业经济韧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生延超   谭左思   徐珊   王瑞雪  
面对当前复杂的外部形势和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旅游企业如何主动对接数字经济进而增强韧性能力以适应外界变化,不仅关系自身生存发展,也牵涉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2008—2021年我国35家上市旅游企业样本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对旅游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旅游企业韧性水平,该结果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制度环境和股权集中度作为旅游企业发展的内外影响因素,对于数字经济提升旅游企业韧性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处于制度环境较好区域和股权集中度较低的旅游企业,数字经济对旅游企业韧性的促进效果越强;3)异质性分析表明,处于上升阶段和较低市场优势地位的旅游企业更倾向于利用数字化成果提升其韧性水平。因此,旅游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发展情况和外部环境条件,积极构建敏捷、灵活的数字智能组织以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艳冰  周明晖  贾豫霖  杜宇晴  马云  
文章在厘清旅游类传统村落韧性与高质量发展关联逻辑的基础上,构建包含经济、社会、生态、制度、文化5个子系统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传统村落韧性及其子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据此探究不同韧性水平传统村落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表明:(1)河南省旅游类传统村落韧性总体处于中高水平,空间上呈现南部和北部较高、中部和东部较低的分异特征。(2)子系统评价结果为制度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文化韧性>生态韧性,表明旅游开发在完善村落治理体系、促进村民就业增收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造成了深层次干扰。(3)传统村落韧性子系统处于中低协调状态,反映出其韧性建构主要依赖于个别子系统的偏向型增长,子系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4)依据传统村落韧性水平将其分为品牌示范型、集约开发型、保护修复型三种类型,对应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品牌示范型村落宜整体开发,以“老家乡村”为主题进行旅游品牌推广,建立政策协同、产业互补、交通互联、设施共享的联动机制;集约开发型村落应促进内部要素重构、结构优化与功能互补,建立旅游风险防范机制,严格监控村落韧性水平的变化;保护修复型村落应藉由外源性要素的引领实现村落内源性要素的激活与自我修复能力的提升,尽快跨越发展困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卜诗洁  王群  卓玛措  
通过构建生计韧性框架,运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24位居民生计变化情况的半结构化访谈资料,采用三级编码的方法,分析了在现行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下影响国家公园居民生计韧性的因素及促进其生计韧性提升的策略。结果发现:生态旅游发展演变过程中居民生计韧性变化显著,多样化生计组合方式有望提高其生计韧性水平;物质资本增加、自组织能力增强、居民认知明确和态度积极是国家公园居民生计韧性的主要驱动因素,游客量减少、生态旅游经营和管理不完善、金融资本不足、学习能力较弱和生计缺乏多样性成为主要制约因素;生计韧性受到旅游发展环境变化、缓冲和适应能力变化两条路径影响,二者的协同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生计韧性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霞  孙新波  张明超  张媛  马慧敏  
高度动态变化的复杂环境迫使企业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潮流,借助数据资源形成并不断提升组织韧性,然而现有研究中对于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韧性形成机理缺乏深入探讨。引入数据赋能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韩都衣舍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挖掘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韧性形成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韧性形成整体上遵循“内外部情境刺激—数据资源行动—数据能力激活—韧性构建/提升”的过程,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企业可利用的数据从企业数据依次拓展至行业数据、生态数据。研究结果打开了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实现韧性的过程“黑箱”,对于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组织韧性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苏荣  
因为优越的自然资源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但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多位于民族地区,所以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必然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基于此,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维护好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民族地区要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生态补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