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2)
- 2023(10834)
- 2022(8981)
- 2021(8627)
- 2020(6669)
- 2019(15205)
- 2018(14926)
- 2017(27506)
- 2016(16092)
- 2015(17866)
- 2014(18097)
- 2013(16870)
- 2012(15704)
- 2011(14380)
- 2010(14917)
- 2009(13854)
- 2008(13847)
- 2007(12564)
- 2006(11612)
- 2005(10738)
- 学科
- 济(52227)
- 经济(52145)
- 管理(47728)
- 业(41474)
- 企(33740)
- 企业(33740)
- 中国(21308)
- 教育(20884)
- 财(18970)
- 农(18624)
- 制(17319)
- 方法(16271)
- 数学(13850)
- 业经(13660)
- 数学方法(13500)
- 地方(13208)
- 农业(11968)
- 理论(11755)
- 体(11325)
- 学(11292)
- 策(11288)
- 银(10437)
- 银行(10431)
- 务(10423)
- 财务(10392)
- 财务管理(10365)
- 行(10012)
- 贸(10005)
- 贸易(9997)
- 企业财务(9815)
- 机构
- 大学(217449)
- 学院(216386)
- 济(84087)
- 经济(81833)
- 研究(78577)
- 管理(75829)
- 理学(63664)
- 理学院(62825)
- 管理学(61739)
- 管理学院(61266)
- 中国(55474)
- 京(47476)
- 财(45494)
- 科学(43024)
- 所(38287)
- 范(37800)
- 师范(37609)
- 江(36548)
- 中心(34972)
- 教育(34129)
- 研究所(33851)
- 财经(33670)
- 北京(31001)
- 师范大学(30394)
- 经(30313)
- 院(29074)
- 农(28903)
- 州(28375)
- 业大(25817)
- 经济学(25514)
- 基金
- 项目(133894)
- 研究(110443)
- 科学(107557)
- 基金(93380)
- 家(78770)
- 国家(77921)
- 社会(68314)
- 科学基金(66636)
- 社会科(64390)
- 社会科学(64379)
- 教育(57539)
- 省(53250)
- 编号(48210)
- 基金项目(47357)
- 划(46651)
- 成果(43636)
- 自然(38949)
- 自然科(37957)
- 自然科学(37950)
- 资助(37581)
- 课题(37256)
- 自然科学基金(37231)
- 制(31869)
- 部(31693)
- 重点(31483)
- 年(31436)
- 发(30847)
- 性(30314)
- 项目编号(28976)
- 规划(28733)
- 期刊
- 济(102818)
- 经济(102818)
- 研究(81354)
- 教育(57708)
- 中国(57114)
- 财(36416)
- 管理(29787)
- 农(28596)
- 学报(25765)
- 科学(25630)
- 融(23307)
- 金融(23307)
- 大学(22037)
- 技术(21867)
- 学学(19093)
- 农业(19029)
- 财经(17075)
- 业经(16831)
- 经济研究(15510)
- 职业(15506)
- 经(14732)
- 问题(12901)
- 坛(11551)
- 论坛(11551)
- 贸(11085)
- 发(10799)
- 技术教育(9961)
- 职业技术(9961)
- 职业技术教育(9961)
- 现代(9729)
共检索到355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芳
边境地区义务教育薄弱状态亟须从教育政策创新入手予以突破。教育政策创新的不足需通过政策规划予以克服,而教育政策规划现有被动层级回应模式对政策方案优化较为有限,规划编制亟须改进。为有效改进边境地区义务教育政策规划编制,本文对积极型教育政策规划分析框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框架强调规划的动态性,用"逻辑一致性""功能条件性""程序性"揭示政策规划运行机制,适用于边境地区义务教育政策规划编制。由此提出边境地区义务教育政策规划编制应基于此框架,在思路上,重视规划意识,坚持系统论,明确边境地区义务教育政策规划的分析单位,建立"主体—目标—政策""结构—功能""实体—程序—政策效果"的关系;在路径上,建立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决策模式,重视政策问题识别、政策目标确定、政策方案选择的本土针对性,持续优化政策规划的评估、监测机制。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政策规划 边境地区 义务教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以克
近年来,国家针对边境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教育发展起点较低、教育发展较为落后这一现状,在政策导向、项目支持和资金分配等方面,着力支持边境地区发展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有力地促进了边境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我国边境地区在教育投入快速增长的背后,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公共教育经费相对短缺,教育不公现象仍普遍存在,公共教育资源筹措远远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速度。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边境地区义务教育的政府责任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边境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芳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缺乏专门的边境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各地方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云南模式"与"延边模式",但这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均存在价值与事实分离,造成边境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中一些实践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基于事实的分析还可以归纳出义务教育阶段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第三种模式,即:在实体价值层面,突出维护国家教育安全、强化中央政府责任、强调多样性与特色化;在程序价值层面,调整决策模式,关注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引入政策咨询等决策机制,以促进教育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完善政府责任分担机制与问责机制以提升政策执行有效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欧以克
近年广西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发展较快,但仍存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普九"巩固难度大、教师队伍不稳定、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缓慢等问题。今后应建立"以省财政投入为主"的投入体制,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支持边境地区学校加强标准化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教育,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发展。
关键词:
广西 边境地区 民族教育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道静 徐姗
边境地区是我国双向开放、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性区域,但长期以来发展态势相对迟缓,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薄弱地区之一。围绕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目标,全面分析了边境地区的发展特征,对边境地区进行了类型划分,剖析了其主要发展优势和突出问题,进而提出十四五时期边境地区开展精准化空间治理的主要思路:基于乡镇或更加精细的空间尺度,紧密结合不同边境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空间规划以及治理管控工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农淑英
边境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是事关边防巩固、民族团结、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桂越边境地区建设农村全面小康,应立足现实,依托地缘优势,抓住机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
桂越边境地区 农村 全面小康建设 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宽忠 莫廷灿 杨仲华 黄洲 施庆华 王克宇 郑深江
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是指与越南接壤的防城、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县(市),区域总面积1.808万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的7.6%,1991年总人口228.43万人,占广西总人口的5.28%。这7个边境县(市)既是壮、瑶、京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占79.6%,龙州、靖西、那坡三个县列为国务院确定的特困县,其余4个县(市)列为自治区的贫困县。近年中国与越南关系的恢复和实现正常化,随着边境贸易的恢复和迅速发展,边境地区从战场逐步变为市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边境地区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臧玲 王兵
"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乡村发展中存在的村庄布局散乱、资源利用低效、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生态环境破坏等突出问题的系统工程,是科学引导乡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加强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依据。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村庄点多量大、类型多样,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十分重要。基于对河南省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的归纳,总结了规划编制模式和基本特点,分析了存在的村庄分类不准确、村庄定位不合理、规划目标不务实、重点内容不突出、规划方法不接地气、乡村气息不浓郁等突出问题及原因,为提高村庄规划质量、服务村庄规划实施管理,提出了加强村庄问题研究、创新规划编制思路方法、统筹规划编制节奏、强化公众参与、加强规划编制队伍建设等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村庄规划 多规合一 实用性规划 河南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曼秋
运用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对中越边境地区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越边境地区区域功能特殊,自然资源丰富,但空间结构还存在着不少无序现象。应根据区域主体功能理论,在明确以自然资源开发与边贸等为区域主体功能的基础上,确立个旧、百色和防城港三市的区域功能,以大型资源型国企和主要交通线为"点与线"建立相应的集聚区,加强与东盟国家、珠三角和大湄公河等经济区的联系,推动整个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毅
"一带一路"南亚大通道建设构想使中国西藏的枢纽地位不断凸显。其中,良好的经济文化交流环境决定着南亚通道的质量。在构建良好发展环境的过程中,发展作为文化传递、交流和互鉴之载体的教育,其意义显得尤为重大。因此,关注西藏边境地区教育发展势在必行。然而,有关西藏边境地区教育的传统研究,在价值取向、问题视角及研究方法方面都没有相对独立的研究,更是缺乏文化立场的关照。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视野出发,尝试提出西藏边境地区教育研究的转向。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西藏边境地区 文化立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观海 吴彬 张文主 陆汝成 王培琼 廖文惠 冯晓玲
科学识别不同发展梯度下国土空间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的空间差异规律对于实现区域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均衡发展至关重要。以中国45个边境地区为例,运用国土空间动态度、国土空间转移矩阵和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探究边境地区“生产—生活—开放—生态”空间的演进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20年国土空间的变化趋势为生产、生活和开放空间增加,而生态空间减少,整体呈现出“一带三区多点”的分布格局。(2)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冲突主要表现在城镇化与对外开放进程中,人口和产业集聚促进了不同空间之间互竞和融合的关系,国土空间转换类型以生产空间、开放空间与生态空间互转为主,区域差异日益显著。(3)影响不同国土空间变化的驱动因子在作用效果上存在差异,经济动力和对外开放是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边境地区应全面考虑不同区域的特点,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制定差异化的分区调控策略,以促进国土空间的高效利用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少坤 王嘉佳 林树高 邓诗语 陆汝成
[目的]耕地非农化影响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现象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有效掌握耕地非农化演变空间特征是保护耕地的重要前提。[方法]以广西边境3个地级市的23个县域地区为研究区,通过构建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刻画1980—2018年耕地非农化速度与方向,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其空间特征。[结果]结果表明:①1980—2018年,4个时期内耕地非农化面积呈“N”型波动增长的趋势,其中2010—2018年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大,为49 367 hm~(2);1990—2000年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小,为 5 270 hm~(2),耕地非农化面积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中心。②耕地非农化速度具有空间非均衡性,标准差椭圆面积往东南方向持续扩张,耕地非农化空间上总体由西北部往东南方向迁移,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③广西边境地区耕地非农化面积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但集聚优势逐渐下降,“高-高”聚类的空间变化主导了耕地非农化面积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的格局演变。[结论]研究揭示了广西边境地区耕地非农化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可为边境地区制定耕地非农化管控机制和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开林
广西边境地区是广西发展的重要区域,对促进广西整体发展,加强与边境国家的沟通交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广西的第一个国家级规划。2009年12月,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