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64)
- 2023(8116)
- 2022(6907)
- 2021(6162)
- 2020(5058)
- 2019(10961)
- 2018(10652)
- 2017(21115)
- 2016(10952)
- 2015(12245)
- 2014(11573)
- 2013(11234)
- 2012(10088)
- 2011(9114)
- 2010(8922)
- 2009(8527)
- 2008(8097)
- 2007(7004)
- 2006(5760)
- 2005(4951)
- 学科
- 济(52741)
- 经济(52694)
- 管理(32123)
- 业(29614)
- 方法(27014)
- 企(25592)
- 企业(25592)
- 数学(23698)
- 数学方法(23562)
- 地方(13178)
- 财(12458)
- 中国(12199)
- 农(11365)
- 业经(10785)
- 贸(8873)
- 贸易(8870)
- 易(8539)
- 务(8441)
- 财务(8432)
- 财务管理(8418)
- 地方经济(8152)
- 企业财务(8063)
- 农业(7914)
- 理论(7826)
- 学(7717)
- 环境(7635)
- 和(7623)
- 教育(7422)
- 制(6952)
- 融(6820)
- 机构
- 学院(152948)
- 大学(150501)
- 济(63877)
- 经济(62738)
- 管理(59856)
- 理学(52913)
- 理学院(52367)
- 管理学(51599)
- 管理学院(51305)
- 研究(44151)
- 中国(33005)
- 财(29505)
- 京(29324)
- 科学(25311)
- 财经(24531)
- 经(22368)
- 江(21654)
- 范(21361)
- 师范(21216)
- 经济学(21147)
- 中心(20882)
- 所(19829)
- 经济学院(19345)
- 财经大学(18347)
- 业大(18293)
- 研究所(17942)
- 州(17749)
- 北京(17606)
- 农(17502)
- 商学(17148)
- 基金
- 项目(106042)
- 科学(85983)
- 研究(81180)
- 基金(78459)
- 家(66233)
- 国家(65670)
- 科学基金(58317)
- 社会(55029)
- 社会科(52306)
- 社会科学(52298)
- 省(41932)
- 基金项目(41258)
- 教育(38506)
- 自然(35314)
- 划(34633)
- 自然科(34507)
- 自然科学(34502)
- 自然科学基金(33897)
- 编号(33402)
- 资助(31466)
- 成果(26431)
- 重点(24033)
- 部(24003)
- 发(23604)
- 国家社会(23046)
- 创(22807)
- 课题(22629)
- 人文(21853)
- 教育部(21574)
- 创新(21093)
共检索到210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苗文玉 徐国亮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理论意涵,需要从辩证视域出发进行阐释。在“根”与“魂”的融通、“危”与“机”的共在、“体”与“用”的关联、“深”与“广”的统一中审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揭示其理论源泉、现实土壤、核心要义、价值旨归,能够从整体上廓清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源流、精髓与价值,从而回答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苗文玉 徐国亮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理论意涵,需要从辩证视域出发进行阐释。在“根”与“魂”的融通、“危”与“机”的共在、“体”与“用”的关联、“深”与“广”的统一中审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揭示其理论源泉、现实土壤、核心要义、价值旨归,能够从整体上廓清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源流、精髓与价值,从而回答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雨辰 高正礼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性、整体性把握,关键是正确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的内在辩证逻辑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把握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团结性与斗争性相统一、创新性与继承性相统一、自主性与互鉴性相统一、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统一、思想性与制度性相统一的辩证逻辑关系。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处理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辩证关系,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文化思想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权是根基,锚定了当代中国文化前进的正确航向;坚持从文化的深厚历史纵深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龙去脉,夯实了“走自己的路”的文化根基;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拓展人类文明新图景提供了根本途径。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贡献,在实践层面不仅具有深厚的本土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筑了坚实的精神力量支撑,更具有强烈的世界视野、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
[期刊] 求索
[作者]
段妍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理论层面创造性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在实践层面在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同时、开创性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有机统一、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有机统一以及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有机统一”的鲜明理论特质。新时代新征程上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把握其“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实践导向,聚焦首要政治任务、把握“七个着力”要求、强化使命责任意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晓辉 赵子强 王家武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特征与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相一致,其对于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并赋予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鲜明的时代内涵。它指明了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发展方向、提供了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依据、揭示了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提升农民文明素养;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创新;振兴乡村文化树立乡村文化自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靳媛媛 彭福扬
产业是人与自然的对象性活动及其产物,产业的本质是人的能动性和自然规定性的辩证统一。工业经济时代出现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失和。克服生态危机不是靠限制产业发展规模就能实现的,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蕴含在人与自然辩证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桥梁,也是和谐的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标志。人们需要通过绿色科技创新来重构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和谐互适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靳媛媛 彭福扬
产业是人与自然的对象性活动及其产物,产业的本质是人的能动性和自然规定性的辩证统一。工业经济时代出现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失和。克服生态危机不是靠限制产业发展规模就能实现的,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蕴含在人与自然辩证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桥梁,也是和谐的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标志。人们需要通过绿色科技创新来重构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和谐互适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方可 吕林倥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是其基本立场、价值归宿和实践路径的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情怀,生发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两个大局”,面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致力于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坚持立足本国,胸怀天下,深刻体现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维护人类利益的文化正义观、推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文化价值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文化责任观。坚持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对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世界文化格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左大培
不久前,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Lucas,Jr.)获得了1995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西方的经济学家中,卢卡斯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许多人激烈地反对他的经济学说,认为他根本否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但是在笔者看来,恰恰是我们中国的经济学家才万万不能这样看待卢卡斯的经济学说。西方与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极不相同,同样的经济学说在西方与中国可能有根本不同的政策含义。我们中国人需要理解的是卢卡斯经济学说的真正要点,那就是:名义总需求的扩张和通货膨胀都不会真正提高经济增长率。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赵兴元
作为一个推广精益生产方式的学者、工业工程的圈里人,常常面对两难的困扰。人们常常会说:"噢!精益就是精细化吧!我们企业经营粗放得很。给我们讲讲细节决定成败吧!"或者会说:"我理解,精益就是精益求精。"这两种理解只能说都有点道理,因为实施精益会带来一系列好处,也包括精细化和精益求精。但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霞娟 王守义
优良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发展的根基。大学教师是大学文化的主体与核心,是大学文化理想的现实承载者与传播者。然而,当前我国大学教师所应具有的学者精神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尽管我们更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世黎
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运用辩证分析法则来深入把握其所具有的内在理论特质,充分认识这一思想体系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批判性和建构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原则性和灵活性、民族性和世界性、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只有坚持辩证的分析法则,才能全方位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实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厦瑗
生态兴衰关乎人类文明兴衰,亟须世界各国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围绕“如何认识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文明传统生态观,从全球视域和人类福祉出发,立于今天的世界大变局时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协调国家发展利益与整体人类利益,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引领中国做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创新与率先实践,并为建设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厦瑗
生态兴衰关乎人类文明兴衰,亟须世界各国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围绕“如何认识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文明传统生态观,从全球视域和人类福祉出发,立于今天的世界大变局时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协调国家发展利益与整体人类利益,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引领中国做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创新与率先实践,并为建设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