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1)
- 2023(12765)
- 2022(10570)
- 2021(9866)
- 2020(8657)
- 2019(20076)
- 2018(19854)
- 2017(38017)
- 2016(21542)
- 2015(25152)
- 2014(25523)
- 2013(24968)
- 2012(23463)
- 2011(20906)
- 2010(21525)
- 2009(19963)
- 2008(20460)
- 2007(18862)
- 2006(16300)
- 2005(14821)
- 学科
- 济(92119)
- 经济(92002)
- 业(83846)
- 企(81501)
- 企业(81501)
- 管理(76841)
- 方法(46170)
- 数学(37167)
- 数学方法(36765)
- 财(30622)
- 业经(25778)
- 务(23190)
- 财务(23158)
- 财务管理(23115)
- 企业财务(21956)
- 中国(21811)
- 农(21340)
- 理论(20563)
- 技术(19087)
- 制(18456)
- 贸(17503)
- 贸易(17488)
- 和(17067)
- 易(16987)
- 学(15281)
- 划(15104)
- 地方(14582)
- 策(14330)
- 体(14128)
- 农业(13942)
- 机构
- 学院(318521)
- 大学(311092)
- 济(125302)
- 经济(122513)
- 管理(122182)
- 理学(104624)
- 理学院(103540)
- 管理学(101801)
- 管理学院(101214)
- 研究(97579)
- 中国(73888)
- 京(64993)
- 财(60327)
- 科学(58539)
- 江(51029)
- 所(49608)
- 农(49115)
- 财经(48017)
- 中心(45731)
- 研究所(44469)
- 业大(44276)
- 经(43372)
- 范(41712)
- 师范(41299)
- 北京(40908)
- 州(40394)
- 技术(39604)
- 农业(38656)
- 经济学(38033)
- 财经大学(35281)
- 基金
- 项目(199938)
- 科学(157069)
- 研究(151046)
- 基金(141185)
- 家(120976)
- 国家(119785)
- 科学基金(103633)
- 社会(92161)
- 社会科(87151)
- 社会科学(87122)
- 省(81944)
- 教育(75607)
- 基金项目(74328)
- 划(67793)
- 自然(66667)
- 自然科(65235)
- 自然科学(65216)
- 编号(64647)
- 自然科学基金(64093)
- 资助(59469)
- 成果(53044)
- 课题(45909)
- 重点(45664)
- 部(45225)
- 创(43547)
- 发(42045)
- 创新(40288)
- 项目编号(39597)
- 教育部(39530)
- 性(38846)
- 期刊
- 济(140537)
- 经济(140537)
- 研究(89325)
- 中国(66248)
- 财(52741)
- 教育(49452)
- 管理(49141)
- 学报(46569)
- 农(43125)
- 科学(42446)
- 大学(35674)
- 技术(34528)
- 学学(33293)
- 农业(28785)
- 融(27436)
- 金融(27436)
- 财经(25479)
- 业经(22930)
- 经(21978)
- 经济研究(21382)
- 业(18175)
- 问题(18161)
- 职业(17852)
- 技术经济(17569)
- 贸(16030)
- 财会(15856)
- 坛(14863)
- 论坛(14863)
- 统计(14792)
- 商业(14777)
共检索到475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雯芩
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有诸多因素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来自教师的阻力是制约人才培养改革深化的十分重要的方面。辩证分析和正确处理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中教师阻力的积极意义,对于发展高职教育,顺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积极意义,文章分析了教师阻力的表征,并就弱化教师阻力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阻力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丽娟
产学合作教育是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转型期中普遍而又具特色的现象,是各高职校所积极探索实践的人才培养形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有哪些优势,参加与没有参加合作项目学习的学生在求职和就业的过程中有哪些区别,是本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某高职院校IT专业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具有相同基础的,参加和没有参加合作项目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回访。在对两个群体就业后的基本情况、工作表现、自我评价以及对在校期间学习的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就业 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静 刘旭东
本文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入手,找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丽萍 林丹
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阻力。来自作为改革实施主体的教师的改革阻力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面。事实上,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师阻力并不完全都是消极的,而应被理性和辩证看待。阻力是压力,压力也是动力,动力会变成助力。也就是说,阻力、压力、动力和助力之间具有内在转换关系。由此,阻力也有助力价值,亦具积极意义。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 教师阻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晓燕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对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职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秀荣
一、导言高职院校是以实施高等职业技术学历教育与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机构,通过教育与培训,使受教育者掌握技术与就业本领,从而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加强校企合作能够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也是走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两张皮"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邱雪峰 余构雄
高职教育重点培养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已被多数企业及高职院校所认同。随着会展经济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对以该模式来培养适合行业及市场需求的会展人才研究较为少见,理论跟不上实际发展需求。本文在分析现有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校企合作主要模式基础上,从理念、思路、课程及运作体系四大层面构建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会展专业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慧 韩忠培 陈瑶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育人水平的"利器"。文章基于校企合作视角,因地制宜地从构建产学研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保障机制以及共享机制四方面入手,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修炎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双向互动合作模式的构建,必须坚持需求导向、校企协同、共享共赢和以人为本的四项基本原则,采取争取政府政策与法规的支持,搭建校企间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主动争取企业的支持和建立校企间有效的保障机制等基本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震 王本亮
探寻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内涵的关键。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先后历经了"三化""四共五衔接""三式一型"及"产学研创"四维一体的四个阶段,凸显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递进式和有效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龙海 刘殿红
本研究基于实践基础上分析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产学一体化工作室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并探索了独具特色的"双基地、双实境"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雯
职业教育是面向我国广大民众的教育,我国在深化教育改革中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学生工作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改革单纯的以理论学习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满足当今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先进设备、高新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以最终提高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成为高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林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以及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问题,阐述了几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岑建
校企人才共享是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举措,在国家政策驱动力、学校人才培养推动力和企业技术革新拉动力等共同作用下,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部门分割、高职院校依附性资源依赖以及企业的急功近利,阻碍了人才共享的深入进行。实现校企人才共享,应当提高政策的统筹力度,促进人才在校企之间有序流动与共享;加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利益基础,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发展愿景;在全社会形成校企人才共享的文化氛围,助推人才共享制度的落实。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企业 人才共享 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