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3)
2023(2159)
2022(1783)
2021(1750)
2020(1381)
2019(2904)
2018(2913)
2017(5466)
2016(2910)
2015(3227)
2014(3140)
2013(3040)
2012(3011)
2011(2684)
2010(2711)
2009(2639)
2008(2667)
2007(2521)
2006(2325)
2005(1971)
作者
(8165)
(6842)
(6764)
(6717)
(4461)
(3348)
(3259)
(2661)
(2635)
(2571)
(2357)
(2340)
(2288)
(2215)
(2152)
(2116)
(2046)
(2017)
(1948)
(1870)
(1706)
(1675)
(1670)
(1639)
(1606)
(1596)
(1576)
(1426)
(1399)
(1373)
学科
(12775)
经济(12640)
管理(6957)
(5961)
企业(5961)
(5558)
方法(5379)
理论(4759)
(4586)
(4476)
中国(4113)
业经(4037)
社会(3706)
教育(3601)
(3396)
经济理论(3019)
企业经济(2923)
(2675)
数学(2460)
数学方法(2438)
政治(2295)
(2272)
思想(2165)
农业(1918)
(1853)
及其(1842)
思想政治(1750)
政治教育(1750)
治教(1750)
德育(1733)
机构
大学(43572)
学院(41975)
(16364)
经济(15991)
研究(15751)
管理(13406)
理学(11479)
理学院(11292)
中国(11203)
管理学(11046)
管理学院(10962)
科学(9755)
(9208)
(8479)
(7953)
研究所(7171)
(7062)
(7009)
师范(6999)
中心(6810)
财经(6675)
(6423)
(6063)
北京(5810)
师范大学(5740)
业大(5723)
经济学(5646)
社会(5497)
农业(5408)
(5285)
基金
项目(27258)
科学(21798)
基金(20353)
研究(20297)
(17517)
国家(17325)
社会(15256)
科学基金(14778)
社会科(12946)
社会科学(12936)
基金项目(10500)
(10120)
教育(9959)
自然(8905)
(8748)
自然科(8722)
自然科学(8722)
自然科学基金(8587)
编号(8089)
资助(7819)
成果(7583)
(6420)
重点(6198)
课题(5785)
教育部(5721)
国家社会(5720)
大学(5550)
(5546)
科研(5334)
(5293)
期刊
(21261)
经济(21261)
研究(14520)
中国(9871)
学报(8696)
教育(7406)
科学(7355)
(7027)
(6986)
大学(6589)
学学(6106)
管理(5463)
农业(4331)
财经(4104)
经济研究(3732)
(3576)
(3182)
金融(3182)
(2890)
社会(2743)
问题(2576)
技术(2461)
业经(2375)
社会科(2092)
社会科学(2092)
图书(2058)
业大(2037)
世界(1970)
经济学(1949)
(1904)
共检索到66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智效和  
马克思预见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实现了社会所有制 ,不存在商品经济、阶级和国家。这些预见是科学的逻辑结论 ,并无空想成分。马克思是从劳动者获得彻底解放的高度来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 ,社会主义是以过渡时期完成了消灭阶级的任务为前提的。 2 0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远未完成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任务 ,离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尚远 ,不能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角度 ,用对现实社会主义的认识 ,混淆、取代甚至否定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光明  
对马克思历来有大量曲解。今天应该认真独立地研究马克思,公正、历史地认识马克思。马克思是反对一切压迫、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伟大民主斗士,他要求人们从分析经验事实出发去深入而缜密地剖析社会,主张人民把社会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实行自我管理,真正实现自己的解放。所有这些,对于当今我们的进步,仍然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宁殿霞  
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就利润率下降规律对马克思的理论提出两个方面的否定:一是他认为马克思缺乏历史视角和可靠数据,没有关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陷入"无限积累原则"的误区;二是他将资本收益率的持续上升等同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认为利润率下降规律是一个被证明了的错误的历史预言。实际上,皮凯蒂是从旧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是与生产率提高无关的运动;他把资本价值增殖复归点上的确定结果等同于出发点上的一种趋势性规律,正是这一点构成了《21世纪资本论》之谜。这一迷局的破解不但使《21世纪资本论》的价值得以真实显现,而且使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科学性再一次得到证实,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可以更好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岳巍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统计科学的关系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特别强调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越来越有紧迫的现实意义”,“是提高全党的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的根本途径”。并且指出,“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培养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和各项事业的专门家,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统计科学、统计实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无论在整个统计活动,还是在统计活动的各个阶段中;无论在提高统计数字的真实性、科学性,还是在全面发挥统计的各种功能方面,都需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和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书俊  
人的存在不在于他的对象性或对象化,而在于他的对象性存在。对象性存在并不是现象或抽象的对象性存在,而是现实的,即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象性存在。正是这种对象性存在,才真正展现出人的本质力量;也正是这个对象性存在,才真正完成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邹恒甫  
本文通过回顾孙冶方和顾准的学术生涯,追溯了1950年代以来马克思价值规律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文章还证明,马克思的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的科学演进是资本主义经济自然发展的产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泽一  王春才  
面对经济全球化问题上存在的种种困惑和不解,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和逻辑出发,才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问题的根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建宁  
文章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构想的未来社会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但是他们所描述的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继续存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相适应的。由于惯性运动的影响,市场经济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开始时期还将继续存在。文章指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革命取得成功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也有赖于市场经济的力量。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则可以极大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时珍  韦奇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的源头时珍,韦奇产权和产权制度,当前正是举国上下一个热门话题。很多人都认为,产权理论的源头在西方经济学中,是由本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提出的。果真是这样吗?这需认真辨明。所谓产权,广义地讲,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进球  
作者认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再认识资本范畴,应把握三个层面:一是概念范畴,能否为我所用;二是运行规律,有哪些基本习性;三是内在功能,即资本具有哪些进步作用和历史局限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琳庆  焦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文章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并从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载体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路平  
有机马克思主义学派围绕共同福祉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具有原创性的观点和思想,构建了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由于其在理论建构时保持着与中国的亲缘性,也使其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也存在某些共通之处,包括理论基础的同源性、强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等;但同时,二者在依托的实践道路、依赖的主体动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等方面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存在着可供借鉴的有益成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在新时代条件下,要批判性借鉴其创新性理论资源,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陆通  王凤双  杨彦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反映在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中,文化的作用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有着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和要求,尤其是论述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相当深刻。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引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又深入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问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并结合新时代我国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本着科学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继续向前推进,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所以,深入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对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明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状态等发生着重大变革,此种社会层面的变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社会化实践与本土化发展,凸显着马克思社会观对我国社会建设与思想体系健全的深远影响。马哲涵盖认识论、辩证唯物论等理论基础,涉及人道主义精神、本体论、实践观等诸多内容,已成为研究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手段,透过对其深入研究,能够大体了解我国社会建设的整体变迁走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明桂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的庸俗社会主义观,精辟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观。两种社会制度和阶级斗争的规律决定了各种异化的社会主义思潮不会自动退出舞台,批判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在实现由国强到民富、由先富到共富的跃迁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原则不动摇,又不搞单一按劳分配或不讲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多元分配;既要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制度,又要允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适度发展;既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当家作主,又要批判民主社会主义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企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