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5)
- 2023(11104)
- 2022(10036)
- 2021(9519)
- 2020(8236)
- 2019(18146)
- 2018(18102)
- 2017(34724)
- 2016(19418)
- 2015(21331)
- 2014(21333)
- 2013(21199)
- 2012(19311)
- 2011(17359)
- 2010(17086)
- 2009(15433)
- 2008(14849)
- 2007(12708)
- 2006(10814)
- 2005(9240)
- 学科
- 济(69585)
- 经济(69505)
- 管理(52127)
- 业(50143)
- 企(42296)
- 企业(42296)
- 方法(35117)
- 数学(30430)
- 数学方法(30061)
- 学(19589)
- 财(17912)
- 农(17779)
- 中国(17251)
- 业经(15146)
- 地方(13603)
- 理论(12425)
- 务(12016)
- 财务(11956)
- 农业(11935)
- 财务管理(11935)
- 制(11933)
- 技术(11843)
- 贸(11841)
- 贸易(11835)
- 和(11721)
- 易(11496)
- 企业财务(11379)
- 环境(10826)
- 银(10209)
- 银行(10146)
- 机构
- 大学(270843)
- 学院(268178)
- 管理(104635)
- 济(97291)
- 经济(94976)
- 研究(93057)
- 理学(91974)
- 理学院(90891)
- 管理学(89073)
- 管理学院(88617)
- 中国(64701)
- 科学(64145)
- 京(57659)
- 农(53679)
- 所(48954)
- 业大(47993)
- 研究所(45615)
- 财(43417)
- 农业(42949)
- 中心(40943)
- 江(37925)
- 财经(35798)
- 北京(35796)
- 范(34794)
- 师范(34271)
- 院(34097)
- 经(32702)
- 州(31076)
- 技术(30516)
- 省(28868)
- 基金
- 项目(196506)
- 科学(151371)
- 基金(141216)
- 研究(135170)
- 家(127236)
- 国家(126210)
- 科学基金(105787)
- 社会(81836)
- 省(78029)
- 社会科(77374)
- 社会科学(77353)
- 基金项目(75851)
- 自然(73171)
- 自然科(71473)
- 自然科学(71447)
- 自然科学基金(70158)
- 划(66687)
- 教育(61558)
- 资助(58694)
- 编号(53589)
- 重点(44512)
- 成果(43101)
- 部(42009)
- 发(41238)
- 创(40988)
- 计划(39651)
- 科研(38922)
- 创新(38319)
- 课题(37383)
- 科技(35712)
共检索到371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明英 曹继芬 李向东 裴卫华 赵志坚
准确鉴定辣椒的抗性水平对种质资源的筛选和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云南的辣椒疫霉优势生理小种菌株,通过游动孢子悬浮液灌根接种法,对不同辣椒品种在苗期不同生长阶段的抗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0~25℃条件下,苗龄20 d(子叶期)、40 d(3~4叶期)、60 d(5~6叶期)以及90 d(现蕾初期)的辣椒抗性、中抗以及感病品种对辣椒疫霉的抗病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即不同苗龄生长阶段的抗病性水平由强至弱为90 d>60 d>40 d>20 d,表明抗病、中抗及感病辣椒品种的抗性水平与苗龄呈正相关。在辣椒苗龄60 d(5~6叶)时灌根接种能够充分地反映出不同品种的抗性水平。本研究明确...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疫霉 根腐病 抗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雷阳 成妍 乔宁 焦彦生 苗如意 杨玉花
为了研究辣椒抗疫病分子机制,探究其与抗疫病相关的功能基因,通过对114份辣椒自然群体抗疫病鉴定,选取1份抗疫病辣椒材料和3份感疫病辣椒材料,利用Illumina RNA-seq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将所得高质量的序列(Clean reads)与Pepper_Zunla_1_Ref_v1.0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有78.95%~85.11%的Clean数据比对到唯一的基因组位点。采用RPKM法计算基因表达量,并在此基础上以FDR≤0.001和|log_2 Ratio|≥1为条件筛选出2组样本间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排列前10的Gene Ontology(GO)分类可以看出,主要功能有氧化还原酶活性、碳氧裂解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代谢过程和逆境响应等过程。其中,有117个差异基因能归入KEGG通路,包括25个上调差异基因,92个下调差异基因。在这些通路中,包括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作用、氧化磷酸化、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磷脂酶D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等过程。通过研究发现,辣椒抗疫病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它由多个交叉通路调节,包括新陈代谢过程、防御反应、激素调节等,这为后期深入研究辣椒抗疫病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鹿 薛泉宏 郭志英 杨斌 周永强 许英俊
【目的】探索供试生防放线菌Act1、Act8和Act11与生防真菌C、D、M1和M2混合接种对辣椒根系生长、生防菌定殖能力及辣椒叶片和根系诱导抗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皿内拮抗试验确定适宜的生防真菌与生防放线菌组合,以甜椒和线椒幼苗为供试材料,蘸根接种处理后,于30和31 d时测定生防菌在辣椒根部的定殖量及辣椒叶片和根系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研究不同接种处理对生防菌在辣椒根部定殖能力及辣椒叶片和根系PPO活性的影响。【结果】(1)4株生防真菌与3株拮抗性生防放线菌形成的12个组合中有7个组合混接菌种之间无相互拮抗作用。(2)生防菌混合接种时甜椒叶片PPO活性的增率大于生防菌单独接种,混和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逯明辉 吴欣 巩振辉
【目的】了解热胁迫恢复阶段辣椒种子的发芽能力及其与幼苗期耐热性的相关关系,为辣椒种质资源耐热性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依据。【方法】14个不同辣椒品系(R1~R11、CM334、B35和B6)的种子在40℃热胁迫条件下发芽处理14d后,将未发芽种子移至25℃进行恢复处理,分别计算热胁迫处理阶段和恢复阶段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指数,并分析其与幼苗期耐热指数的相关性。【结果】热胁迫处理阶段,参试辣椒品系R2、R3、R8、CM334、B6和B35的种子没有发芽,而R9和R10种子的综合发芽能力(2.472 4和2.0835)显著高于其他品系;热胁迫恢复阶段,R2、R6和B35的种子表现出较强的...
关键词:
辣椒 耐热性 种子发芽期 热胁迫恢复阶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飞 刘业霞 艾希珍 郑楠 王洪涛
【目的】探讨嫁接辣椒的抗病机理,为合理调控根域生态环境,减轻根腐病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卫士’辣椒为砧木,以‘新丰2号’为接穗嫁接,自根辣椒为对照(CK),通过人工接种根腐病菌,研究砧木、嫁接和自根辣椒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根系吸收面积与呼吸强度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接种根腐病菌前,砧木和嫁接辣椒的根系吸收面积、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和比例及脱氢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CK。接种后嫁接辣椒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CK,但高于砧木;砧木和嫁接辣椒的根系吸收面积与活跃吸收面积、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放线菌比例均显著大于CK,土壤酶活性也明显高于CK,呼吸强度...
关键词:
嫁接 根腐病 微生物 土壤酶 辣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灿 苏甜 张新梅 李子薇 许俊强 王绍祥 张应华
【目的】为明确不同辣椒品种(系)苗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探讨地方品种辣椒和人工选育辣椒根际细菌群落特性,挖掘可能对地方品种定殖起关键作用的细菌群类。【方法】以云南文山地区地方辣椒品种(WG1、9F33)和人工选育品系(Y19278、Y19292)为研究对象,运用16S rDNA分析不同品种(系)对其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4个辣椒品种(系)根际细菌的Ace指数在370.82~376.48,Chao1指数在371.23~380.32,均显著(P<0.05)高于种植前土壤的309.24和308.24。种植前土壤的Shannon指数是6.7315,显著(P<0.05)高于其他品种(系)辣椒,尤其在运输与代谢方面。【结论】种植不同品种(系)辣椒均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地方品种辣椒(WG1、9F33)和人工选育品系辣椒(Y19278、Y19292)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其之间出现显著丰度差异的根际细菌类型。此外相较于人工选育品系,地方品种WG1对根际细菌群落生命活动具有较高的诱导和促进作用,表现在运输与代谢相关的基因功能中。这对于下一步开发针对地方品种辣椒专用生物菌肥、土壤改良剂和生物药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春蕾 刘长远 王丽萍 王辉 辛彬 孙宝山 吴振红
为了探明嫁接对辣椒抗疫病性的影响,采用灌根法鉴定7个辣椒砧木品种对辣椒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从中筛选出TANTAN(高抗)、格拉夫特(抗)、CM334(免疫)作为砧木,以Early Calwonder(感病)为接穗进行嫁接,以接穗自根嫁接为对照,调查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嫁接苗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嫁接辣椒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且砧木抗病性越强,嫁接苗抗病性越强。在接种辣椒疫霉菌前,嫁接换根可提高接穗的PAL、PPO和β-1,3-glucanase活性,且砧木抗病性越强,这3种酶在接穗中的活性越高。在接种辣椒疫霉菌后,嫁接换根可提高接穗的PAL、PPO、β-1,3-gluc...
关键词:
辣椒 嫁接 砧木 疫病 防御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艳波 马启彬 牟英辉 谭志远 吴鸿 年海
【目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世界性病害之一,选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筛选抗大豆疫霉菌PGD1的优异抗源和多抗疫霉根腐病种质资源,推导大豆种质抗疫霉根腐病基因,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豆抗病育种提供有效抗源。【方法】采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法,利用在广东发现并分离的大豆疫霉菌PGD1菌株,接种鉴定主要来自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湖南、江西和四川等华南省份631份大豆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筛选抗大豆疫霉菌PGD1种质资源;再用其他6个不同毒力的大豆疫霉菌株接种鉴定抗大豆疫霉菌PGD1的种质,筛选多抗资源,通过基因推导方法分析抗病种质的抗病基因类型。【结果】631份...
关键词:
大豆 疫霉根腐病 抗病基因 基因推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斌 耿三省 赵泓 张晓芬 张宝玺 刘凡
对3个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DH-R2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株高、株幅、首花节位、叶色、单果质量、商品果横径、商品果纵径、果形指数、老熟果色等进行了较详细的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群体的农艺性状存在基因型偏性;再生株群体的单果质量、商品果纵径、果形指数这3个性状都表现为低于供体,株高、株幅、首花节位、商品果横径这4个性状都表现为近似于供体;通过单倍体培养途径可以得到不同颜色层次的老熟果色的辣椒纯系,证明了该途径是多基因控制性状育种的有效途径;对耐TMV和CMV的亲本与感病亲本的杂种进行花药培养,获得了兼具TMV和CMV抗性的株系,证明了单倍体培养途径可以创造新的超亲抗病种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石 赵晋铭 武晓玲 郭娜 王源超 盖钧镒 邢邯
【目的】研究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两种抗性的遗传方式。【方法】利用不同抗性类型的品种(系)配置4个杂交组合,在分别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和根部接种法接种大豆疫霉菌株PNJ1条件下,研究两种抗性的遗传模式。【结果】豫豆25和郑92116对大豆疫霉菌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General和Conrad对大豆疫霉菌的部分抗性由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F2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1.31%~74.84%和15.60%~50.36%,F2:3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4.21%~77.05%和13.52%~38.24%。大豆对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分别属于...
关键词:
大豆 疫霉根腐病 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巩雪峰 宋占锋 许艺 文熙宸 陈鑫 侯思皓 李红 陈琼
【目的】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和β-氨基丁酸(BABA)诱导辣椒幼苗和果实对炭疽病抗性的生理作用。【方法】以辣椒品种‘红冠3号’和‘川腾10号’为试材,采用50 mmol/L GABA和50 mmol/L BABA预处理1/2MS固体培养基培养的辣椒幼苗和离体果实,并以不添加GABA和BABA为无预处理(CK)对照,分析喷雾和针刺法接种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ocvillei)及无菌水(对照)后辣椒幼苗和果实的生理变化。【结果】接种炭疽菌0~8 d,2个辣椒品种幼苗叶片叶绿素a、b均呈下降趋势,在8 d时较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根系生长速率也持续下降;而GABA和BABA各预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和根长比无预处理组下降趋势均明显减缓,GABA预处理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其它2处理组,在2 d时达显著水平;GABA和BABA各预处理组幼苗抗氧化酶均高于无预处理组0 d时活性,预处理组CAT和SOD活性已在0 d时达到无预处理组接菌8 d时活性水平,MDA含量无明显变化。接种8 d时,GABA预处理幼苗组内接菌8 d的SOD活性显著高于0 d对照,BABA预处理幼苗组内接菌8 d的SOD和POD均显著高于0 d对照;辣椒红果预处理组的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无预处理组0 d时活性,预处理组内接菌8 d的CAT和POD活性高于对照0 d,MDA含量无明显变化,且预处理较无预处理接菌8 d红果病斑直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1.34和0.68倍。此外,GABA、BABA预处理果实各对组内的对照0 d和接种8 d及组间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和MDA活性变化与幼苗预处理试验结果变化趋势一致。【结论】GABA和BABA预处理提高了接种炭疽菌后辣椒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生长速率。GABA和BABA预处理缓解了炭疽菌对辣椒红果的侵染。同时,GABA和BABA通过提高辣椒幼苗和果实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的积累,从而提高辣椒幼苗和果实对炭疽病的抗病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烈干 邹芬 熊水平 胡铭 马辉刚
采用游动孢子灌根法对205份江西省地方辣椒种质资源的辣椒疫霉菌抗性进行鉴定,分析辣椒种质接种5、9、14 d后抗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接种后14 d病株率为0%~30.0%、30.1%~70.0%和70.1%~100%的材料分别有39、56、110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19.02%、27.32%和53.66%;抗性表现为高抗、抗病、中抗和感病的材料分别有26、43、33和103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12.68%、20.98%、16.10%和50.24%。分析供试材料在接种后5、9、14 d的发病情况可知,材料间发病速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时间段材料间的病情相关性不显著,接种后14 d调查时病情发展趋于缓慢,可以此次鉴定结果来评价材料的最终抗病性。
关键词:
辣椒 疫霉菌 游动孢子灌根法 抗性 江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学君 李润双 凌宏通 吴蔼民 王金生 张斌 丘玉秀 宋连玖 王玉龙
对66个大白菜品种苗期抗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细菌根系侵入和潜伏侵染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别;同一品种幼苗对侵入侵染的抗性与对潜伏侵染的抗性间没有相关性。幼苗期的组织含菌量与成株的田间软腐病发病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初步建立了大白菜对软腐病苗期抗性的鉴定方法。
关键词:
大白菜,软腐病,苗期抗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之秋 李修伟 李兴海 王英姿 张杨 纪明山
为提高辣椒根腐病内生拮抗细菌Hj33-7发酵生产的抗菌活性,对其摇床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温度、pH值、通气量、接种量和发酵时间5个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mL含麦芽糖20g,酵母浸膏5g,蛋白胨10g的液体培养基中最有利于菌体产生和抗菌活性的提高;最适宜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pH值为7,在250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20mL,接种量30%,130r.min-1发酵培养48h菌体产生量最大,抗菌活性最高。
关键词:
辣椒根腐病 抗菌细菌 发酵条件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晓磊 薛泉宏 涂璇 袁虎林
采用琼脂块法研究了6株生防放线菌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时间及紫外线处理等多种条件下对2株辣椒疫霉的皿内拮抗作用。结果表明,6株放线菌(10号除外)在供试培养基上的拮抗性表现为PDA>黄豆粉>腐殖酸,PDA琼脂培养基可作为辣椒疫霉生防放线菌的筛选培养基;6株放线菌不同培养时间对辣椒疫霉的抗菌活性表现为13d>20d>7d,以培养13d时的拮抗效果较好;6株拮抗放线菌对陕西岐山辣椒疫霉P4的拮抗效果均优于青海辣椒疫霉P3菌株;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拮抗性放线菌琼脂块,不能准确地指示放线菌分泌的抗生素化学结构是否稳定,还需提取发酵产物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加以判断。
关键词:
放线菌 生物防治 辣椒疫病 拮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