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1)
- 2023(5301)
- 2022(4867)
- 2021(4408)
- 2020(4144)
- 2019(9757)
- 2018(9787)
- 2017(18897)
- 2016(10793)
- 2015(12517)
- 2014(12986)
- 2013(12987)
- 2012(12496)
- 2011(11336)
- 2010(11422)
- 2009(10893)
- 2008(11088)
- 2007(10383)
- 2006(8762)
- 2005(7900)
- 学科
- 济(46788)
- 经济(46748)
- 业(27772)
- 管理(27398)
- 方法(24325)
- 数学(21867)
- 数学方法(21669)
- 企(21163)
- 企业(21163)
- 农(13233)
- 财(11574)
- 中国(11260)
- 学(10791)
- 贸(9876)
- 贸易(9875)
- 易(9558)
- 地方(9549)
- 农业(8571)
- 业经(8431)
- 制(8061)
- 和(7481)
- 务(7121)
- 财务(7103)
- 财务管理(7078)
- 银(6796)
- 银行(6769)
- 企业财务(6640)
- 理论(6538)
- 融(6502)
- 金融(6500)
- 机构
- 大学(162595)
- 学院(161937)
- 济(65514)
- 经济(63990)
- 管理(59506)
- 研究(57146)
- 理学(51063)
- 理学院(50429)
- 管理学(49415)
- 管理学院(49105)
- 中国(42257)
- 科学(37836)
- 京(35183)
- 农(35043)
- 所(31377)
- 财(29098)
- 研究所(28797)
- 农业(28151)
- 业大(28127)
- 中心(26610)
- 江(25369)
- 财经(23309)
- 北京(22180)
- 范(21264)
- 师范(21001)
- 经(20938)
- 经济学(20200)
- 院(19922)
- 州(19912)
- 经济学院(18507)
- 基金
- 项目(106267)
- 科学(80865)
- 研究(74905)
- 基金(74306)
- 家(66017)
- 国家(65447)
- 科学基金(53740)
- 社会(44818)
- 省(42972)
- 社会科(42355)
- 社会科学(42337)
- 基金项目(39570)
- 划(36341)
- 自然(35520)
- 教育(34835)
- 自然科(34641)
- 自然科学(34628)
- 自然科学基金(33974)
- 资助(31556)
- 编号(31195)
- 成果(25896)
- 重点(24576)
- 部(23681)
- 发(23558)
- 课题(21925)
- 创(21588)
- 计划(21211)
- 科研(21013)
- 创新(20272)
- 大学(19591)
共检索到236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志刚 胡栓红 王勇 崔世茂 付崇毅 庞杰 杨新宇 刘燕
【目的】评价辣椒资源材料果实的色价值及性状指标,为选育干制红辣椒提供参考。【方法】以92份辣椒资源为材料,分别对辣椒色价值和辣椒单果质量、果肉厚、果实横径、果实纵径进行聚类分析,从中筛选干制红辣椒的优良种质材料。【结果】(1)对辣椒色价值进行单一性状聚类分析,可以将92份辣椒资源分为5大组群,辣椒色价值为5.90~20.62,在不同材料中表现出多样性,但色价值极高型材料仅有7份,所占比例较小(7.61%),且变异系数较大(0.54)。(2)对辣椒果实色价值、单果质量、果肉厚、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5个性状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92份辣椒分为6大组群,各组群性状存在差异,性状表现丰富,单果质量为2...
关键词:
辣椒 色价 果实性状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桂敏 龙洪进 钟秋月 杜磊 张芮豪 钟利
对71份辣椒种质资源的12个果实性状进行变异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变异度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2.57%~115.35%,说明71份不同辣椒资源性状的表现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因子分析得到3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75.563%;通过相关性分析有22对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把71份材料划分为3大类,根据育种目标可选择第2类中的材料进行丘北辣椒类型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为加快种质资源利用和云南辣椒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多元统计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军 郭爽 张维 沈火林
以辣椒软果自交系830(P1)和硬果自交系832(P2)为双亲,构建P1、F1、P2、B1、B2和F2共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6个世代群体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辣椒果实硬度遗传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0.159,多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均为负向效应。且在分离世代中,多基因的遗传率均比主基因的遗传率高,环境方差对表型方差的影响占很高比重,即环境对果实硬度的遗传影响较大。
关键词:
辣椒 果实硬度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雄泽 陈文超 张竹青 熊科 刘志敏
对中国目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94份辣椒资源果实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田间观察,并对果实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所有资源中,低辣度的18份,占资源总数的19.1%;中辣度的56份,占资源总数的59.6%;高辣度的20份,占资源总数的21.3%.辣度小于1 000 SHU的果实,辣味低,干物质含量低,适宜鲜食;辣度为1 000~5 000 SHU的果实,辣味中等,可鲜食或加工;辣度大于5 000 SHU的果实,主要为小辣椒,味辣,干物质含量高,适宜加工.2)86.2%资源的辣椒素含量大于二氢辣椒素含量,其中,11份材料(占总资源的11.7%)的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含量比大于2.5;13份...
关键词:
辣椒 辣度 辣椒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晓萌 王怡心 李子雄 沈火林 孙亮
为初步揭示螺丝椒(Capsicum annuum L.)果实螺旋生长的机理,以螺丝椒与牛角椒自交系为试材,利用徒手切片、石蜡切片和转录组测序等技术,对试材果形、子房壁、果肉细胞分裂与膨大情况以及花期子房转录组差异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果实螺旋生长的起始可能发生在子房发育早期;螺丝椒的螺旋生长由果肉细胞倾斜排列所导致;两试材果肉在纵、横向细胞数与细胞大小方面存在差异,推测两试材果形差异是由细胞分裂与膨大综合调控的。转录组分析发现:螺丝椒果实可能通过改变KIN、NPH3和IQ67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使子房细胞分裂方向发生改变并最终导致果实呈现螺旋状生长,同时该试材果实还可能通过调控OFP8、IQ67通路相关基因以及细胞分裂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增加纵向与横向细胞数目并影响细胞形状,最终使果实伸长。综上,本研究可为揭示辣椒果形形成机理以及植物形态建成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辣椒 果形 螺旋 组织学 转录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艳青 刘志敏 邹学校
为明确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利用RAPD技术对来自不同生态环境不同类型的辣椒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从1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9个用于PCR反应,88.68%的扩增条带表现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6份辣椒种质资源可分为六大类,DNA分子水平上辣椒亲缘关系与传统方法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杰山 沈火林 井玉芳 杨辉 孙秀波 于岩
选用2个不同硬度的辣椒品系,在果实成熟的不同时期测定其果肉硬度变化,并测定了与硬度相关的原果胶、果胶和纤维素的含量以及促进细胞壁物质分解的PME,PG,纤维素酶和β_半乳糖苷酶等水解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果实硬度在转色期最大,随着果实成熟,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纤维素含量从转色期开始基本呈下降趋势,从幼果期到转色期PME酶的活性呈上升趋势,529品系酶活性在转色期达到最大,585品系在绿熟期酶活性达到最大值。2个品系的PG酶活性不断上升并在红熟期达到最大值。纤维素酶的活性也呈上升趋势并在转色期达到最大值。2个品系的半乳糖苷酶活性在红熟期达到最大值。辣椒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其硬度的变化与果胶、纤维素...
关键词:
辣椒 硬度 果胶 纤维素 细胞壁水解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隋益虎 苗永美 胡能兵 赵岩 周玉丽
研究辣椒产量性状即单株果实数量、单果鲜质量以及单株果实干质量的遗传规律,为辣椒育种提供选择参考。以干制型辣椒材料9007-2和干、鲜兼用型材料1110B作亲本,采用多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法,构建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群体。结果表明:3个性状的分离群体均表现为多峰分布,呈现数量遗传特征;辣椒单株果实数量性状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B-1)模型,单个果实鲜质量性状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E-0)模型,单株果实干质量性状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E-1)模型。辣椒单株果实数量B1、B2和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5...
关键词:
辣椒 产量性状 多世代联合分析 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锦山 刘彩霞 戴振建 杨文才 王俊英 郎德山 沈火林
为阐明普通大葱和分葱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以及数量性状间的关联性,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国内外116份葱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6份葱种质的12个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系数为25.25%~146.38%,基于形态标记划分的5个组群间形态差异明显。单株重与假茎重、叶长、株高、出叶孔间距、叶扁宽和假茎长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单株重、株高、假茎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18%,其反映的信息与基于12个数量性状的聚类和相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厚栋 张尧锋 余华胜 林宝刚 张冬青
利用系统聚类法,对84份国内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其遗传亲缘关系,合理利用品种资源,结果表明:84份材料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Ⅱ类群有75个品种(系),又可分为2个亚群,第Ⅱ-1、2亚群可再分为3个和4个品种(系)组。4个类群的农艺性状有较大差异,第Ⅱ-2亚类群生育期较短,但单株产量最高。从中发现了长荚、大粒、早熟和角密等特异材料。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陶爱芬 祁建民 林培青 方平平 吴建梅 林荔辉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近年育成和引进的红麻品种,为红麻育种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八·五"至"十·五"期间育种单位选育的及近年从国外引进的共40个红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年各设3次重复。估算40个红麻品种12个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并以前3个主成分和欧氏距离为基础,分别作二维散点图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1)在40份红麻种质中,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07%。第1主成分为韧皮纤维产量构成因子,贡献率达53.44%;第2主成分为茎秆皮骨构成因子贡献率达24.94%;第3主成分为纤维品质构成因子,贡献率达7.69%。(2)根据品种性状主成分表现,评选出综...
关键词:
红麻 主成分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松强 李向东 王石华 张忠林
对46份外引黑米种质资源株高、有效穗、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谷粒长宽比、播始历差等8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及聚类分析,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为85.69%的前5个主成分;在主成分的基础上,对46份外引黑米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d2=4.19的水平上将其划分成3大类型:第1大类群为为晚熟、高秆、适穗、多粒类型;第2大类群为早熟、中秆、长穗、重粒类型;第3类群为晚熟、高秆、多穗、多粒、轻粒类型。
关键词:
黑米资源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丽芬 张跃 胡尊红 胡学礼 高梅 王沛琦 杨谨 代梦媛 李文昌 刘旭云
为促进红花品种改良及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揭示红花优异资源的特征特性,为红花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筛选出的40份云南省地方红花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SPSS 18. 0软件对18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了红花数量性状对单株生产力的影响,同时对其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40份资源材料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5大类群,表明不同类群间各农艺性状及品质特征存在较明显的特异性,18个性状指标之间存在相对独立和密切相关性。其中,类群Ⅳ为矮秆、分枝多、单株有效果球多,千粒质量和单株生产力高;类群Ⅴ为分枝多,单株有效果球多,千粒质量和单株生产力高。主成分分析将12个数量性状指标转化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 7468%;其中,第一主成分反映植株高度,第二主成分反映产量构成因子,第三主成分反映果球大小,第四、第五主成分分别反映籽粒大小和第一分枝高度。品质性状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9. 4747%,品质性状中不同主成分间在油酸、含油率、蛋白质和硬脂酸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第一、二主成分分别反映油酸含量和含油率;第三、四主成分分别反映蛋白质和硬脂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红花单株生产力的性状中,首先应考虑植株高度,其次是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果球数、果球着粒数和千粒质量的选择。云南地方红花资源类型丰富、性状差异各具特点;第Ⅳ、Ⅴ类群为有增产潜力、丰产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可作为高产育种的目标亲本材料利用。品质特性:第Ⅰ、Ⅱ类群为含油率高、亚油酸高、蛋白质高,是综合品质优良的材料,可作为红花品质选育的优质亲本材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俊 吴才文 赵培方 夏红明 暂逢刚 杨昆 李复琴 刘家勇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Q、VMC、FR、RB、CP、TCP等系列113份引进甘蔗种质的出苗率、分蘖率、宿根发株数、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重、蔗产量、锤度、蔗糖分、简纯度、纤维分、含糖量等13个工艺及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含糖量、蔗产量与株高、有效茎、单茎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分与锤度、简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茎与茎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宿根发株数与出苗率、分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性状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工、农艺性状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糖分因子、发株与纤维分因子、分蘖因子、茎径因子,5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75.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