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51)
2023(2797)
2022(2255)
2021(1920)
2020(1442)
2019(3157)
2018(2858)
2017(4632)
2016(2958)
2015(3233)
2014(3199)
2013(3065)
2012(2885)
2011(2461)
2010(2435)
2009(2140)
2008(2160)
2007(2084)
2006(1736)
2005(1430)
作者
(8562)
(7208)
(7143)
(6730)
(4548)
(3419)
(3164)
(2806)
(2661)
(2580)
(2450)
(2380)
(2284)
(2267)
(2264)
(2222)
(2185)
(2169)
(2161)
(2025)
(1875)
(1808)
(1783)
(1680)
(1630)
(1612)
(1580)
(1574)
(1525)
(1495)
学科
管理(9132)
(8825)
经济(8820)
(6809)
(5832)
企业(5832)
方法(3933)
中国(3487)
数学(3292)
数学方法(3233)
(3199)
(2485)
业经(2377)
(2365)
财务(2359)
财务管理(2353)
企业财务(2264)
理论(2139)
地方(2075)
(2052)
教育(1877)
教学(1861)
环境(1731)
(1689)
(1671)
(1624)
农业(1593)
(1550)
贸易(1544)
(1510)
机构
学院(38488)
大学(37211)
管理(13740)
研究(13018)
(12728)
经济(12405)
理学(11724)
理学院(11598)
管理学(11329)
管理学院(11270)
中国(9347)
科学(8653)
(7970)
(7560)
业大(6824)
(6815)
中心(6545)
(6493)
(6176)
研究所(5974)
农业(5970)
技术(5886)
财经(5283)
(5245)
(5145)
(5055)
(5050)
师范(4998)
北京(4906)
(4721)
基金
项目(28083)
科学(21192)
研究(20537)
基金(18522)
(16655)
国家(16518)
科学基金(13804)
(12335)
社会(12198)
社会科(11610)
社会科学(11606)
教育(10084)
(9947)
基金项目(9516)
编号(8905)
自然(8583)
自然科(8357)
自然科学(8355)
自然科学基金(8182)
资助(7513)
成果(7478)
重点(6678)
课题(6625)
(6073)
(5841)
项目编号(5655)
(5467)
创新(5459)
计划(5425)
(5357)
期刊
(12660)
经济(12660)
研究(10255)
中国(9346)
学报(7603)
教育(7318)
(6805)
(5758)
科学(5484)
大学(5367)
学学(5068)
农业(4623)
管理(4584)
技术(3988)
(2869)
统计(2825)
职业(2636)
(2538)
(2531)
金融(2531)
业经(2384)
图书(2370)
理论(2360)
决策(2358)
财会(2293)
实践(2272)
(2272)
经济研究(2196)
财经(2161)
(2033)
共检索到57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佳琪   彭铁梨   贾媛婕   胡晓辉  
为综合且精确评价辣椒种苗质量,利用K-均值聚类法和综合评价法,对50 d苗龄的‘早熟红线椒’和‘加长六号’这2个品种的辣椒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早熟红线椒’和‘加长六号’2个品种辣椒幼苗综合评价指数范围在0.333~0.996;利用主成分分析将11项指标分成2类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5.8%。将综合评价指数和壮苗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4个相关性较高的壮苗指数模型:“地下部干重×散坨率×全株干质量”、“地下部鲜重×散坨率×全株干质量”、“全株鲜重×散坨率×全株干质量”和“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散坨率×全株干质量”,相关性分别为0.673、0.690、0.657和0.701;最优壮苗指数模型为“地下部鲜重×散坨率×全株干质量”。根据筛选出的壮苗指数模型得到:综合评价指数≥0.813,壮苗指数≥1.255属于优质苗(Ⅰ级);综合评价指数范围在0.507~0.813,壮苗指数范围在0.102~0.682属于合格苗(Ⅱ级);综合评价指数≤0.507,壮苗指数≤0.102属于弱苗(Ⅲ级)。本研究可为辣椒的工厂化育苗、机械化作业提供优质种苗评价体系和种苗分级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岩  史万华  邢小军  王勇  靳义荣  张良  宋毓峰  董连红  刘好宝  
【目的】前人对作物壮苗的研究多集中在指标筛选上,而对于量化的壮苗指数模型的建立及验证研究涉及较少,特别是关于烟草壮苗指数模型的研究尚鲜见报道,烟草育苗实际生产中,亟需探讨与制定科学评价烟草壮苗的量化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建立适合于中国烟草集约化育苗的壮苗指数模型,为烟草生产规范育苗和培育壮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传统的壮苗标准,遵循主导性、实际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测定烟苗株高、茎围、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根系活力、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溶性蛋白等17项素质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烟苗素质综合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将各单项烟苗素质指标与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素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建明  邹志荣  黄志  
【目的】探讨甜瓜幼苗壮苗指数与环境温度、光辐射的关系。【方法】通过多次分期播种试验及回归分析,模拟建立甜瓜壮苗指数受有效积温、日温差积累及光辐射积累驱动的JohnsoSchumacher数学回归动态模型,同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算,对壮苗指数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所建立的模型能较为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实际壮苗指数与环境的关系。【结论】该模型可应用于环境条件与壮苗指数关系的分析及甜瓜育苗的生产管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高飞  刘鸿雁  邢丹  王洪亮  牟玉梅  王永平  王岩  周鹏  
【目的】探究辣椒秸秆炭化后培育优质幼苗的可行性,为实现辣椒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辣椒秸秆不同部位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分别添加2%或5%至育苗专用基质中,研究生物炭对辣椒幼苗生长与养分的影响。【结果】育苗基质添加辣椒秆生物炭可促进辣椒幼苗生长发育,增加幼苗生物量及养分含量。与不添加(CK)相比,添加2%茎基部、细枝条生物炭幼苗株高、茎粗、叶长、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1.29%、19.79%、14.34%、25.78%和8.40%、22.61%、14.70%、31.34%;添加5%细枝条生物炭辣椒幼苗根生物量最大,壮苗指数为0.60,显著高于CK;添加2%茎基部生物炭幼苗氮含量显著高于CK,增长28.79%,各生物炭处理对辣椒幼苗磷含量的影响效果差异都不显著,5%混合生物炭处理辣椒幼苗钾含量最大,比CK增长38.18%。通过主成分与隶属函数分析对辣椒幼苗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2%细枝条生物炭处理得分最高。价值最大。【结论】辣椒秸秆炭化后添加至育苗专用基质中,对促进辣椒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的吸收利用有一定的效果,以添加2%细枝条生物炭育苗效果最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世发  刘勋甲  李汉霞  胡宇舟  
试验采用“华椒17号”在塑料大棚内育苗,分别于破心期、1、2、3、4、5、6片真叶期进行一次性分苗。试验结果表明,在3叶期分苗的株高、开展度、节间长度、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干重、壮苗指数、花芽分化指数等指标为最优,在1叶期之前和5叶期之后分苗,秧苗质量显著降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宝鹏  逯明辉  巩振辉  
【目的】对高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的形态及其抗逆生理响应进行比较分析,为辣椒苗期耐热性鉴定提供参考。【方法】以辣椒耐热品系R9和热敏品系B6为试材,研究昼/夜温度为38℃/28℃高温处理7d内,辣椒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及7d后的生长差异。【结果】高温胁迫下,除了幼苗茎粗外,2个辣椒品系的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以及壮苗指数均显著低于常温对照(昼/夜温度为25℃/20℃),且热敏品系B6幼苗生长受阻程度高于耐热品系R9。高温胁迫下,2个辣椒品系叶片的Pro含量均增加,表现为耐热品系增幅大于热敏品系;SOD和POD...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杨  文春燕  赵买琼  张苗  高琦  李荣   沈其荣  
[目的]将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与普通育苗基质联合,研制成生物育苗基质,进而促进功能菌株苗期的根际定殖和移苗后促生功能的发挥。[方法]利用从辣椒根际分离筛选的产 IAA 和 ACC 脱氨酶菌株,保活添加至普通育苗基质研制成生物育苗基质,通过比较育苗效果筛选出生物育苗基质的最佳配伍菌株。[结果]从辣椒根际分离获得 6 株 IAA 产生量大于 5 mg·L-1的菌株,其中菌株 NJAU-G10,NJAU-N5 和 NJAU-N1 同时能产 ACC 脱氨酶,且能力高于其他菌株;两季苗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菌株 NJAU-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荣  程智慧  徐文俊  闫会玲  林仁瑞  
【目的】以西北地区资源丰富的农业生产副产品或废弃有机物为新型有机基质原料,筛选可替代不可再生资源草炭的辣椒育苗基质配方。【方法】将粉碎的玉米秸秆、玉米芯、稻壳、菇渣、麦糠分别进行发酵腐熟,按不同比例混合组成A(V(玉米秸秆)∶V(玉米芯)∶V(稻壳)=4∶4∶2)、B(V(玉米芯)∶V(稻壳)∶V(菇渣)=4∶3∶3)、C(V(稻壳)∶V(麦糠)∶V(菇渣)=5∶3∶2)、D(V(玉米秸秆)∶V(玉米芯)=6∶4)4种基质配方,以V(草炭)∶V(珍珠岩)∶V(蛭石)=4∶1∶1为对照(CK)基质,以牛粪(30kg/m3)和膨化鸡粪(15kg/m3)为基肥,对供试辣椒品种"农城椒3号"进行穴盘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佳秋  郭军  梅燚  吴永成  祖艳侠  王薇薇  
为了解涝害胁迫下辣椒品种形态和生理变化,在土培条件下采用模拟涝害胁迫方法,研究5个辣椒(CapsiCum annum L.)品种在涝害胁迫后的形态特征及胁迫期间和随后恢复过程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变化。通过分析形态特征,5个辣椒品种分属4个涝害等级,红丰耐涝性较强,长虹362、剑圣3耐涝性中等,川椒香辣妃不耐涝,新一代中华红极不耐涝。基于品种耐涝性差异进行生理分析结果表明,涝害胁迫下,耐涝性强的红丰除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幅低于极不耐涝品种新一代中华红,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静  徐强  张婷  
【目的】测定NaCl胁迫下2种辣椒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2个辣椒品种对盐胁迫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以"强丰7301"和"秋艳"2个辣椒品种为材料,采用沙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0(CK),50,100,150,200,250mmol/L)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当胁迫时间相同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2个辣椒品种幼苗叶片中的MDA和Pro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结论】高浓度(200,250mmol/L)NaCl处理会使辣椒植株逐渐表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艺  陶婧  汪骞  李石开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4种典型商业配方营养液的筛选与优化研究,以期获得改良的辣椒漂浮育苗专用营养液配方。【方法】对日本园试、山崎、H.C.阿夫道宁以及复合肥的辣椒漂浮育苗效果进行了对比和筛选,并通过对筛选所得营养液的NO_3--N和NH_4+-N配比的调整,进行营养液优化研究。【结果】山崎在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物积累量等壮苗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几种配方的营养液。对山崎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NO_3--N和NH_4+-N配比会对营养液pH和幼苗生物量造成影响,配比在100∶9左右有利于培育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廉勇  崔世茂  包秀霞  王葆生  
为探讨冬季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对作物水分吸收、保护酶、渗透调节物质以及质膜透性的影响,以辣椒品种长金、迅驰37-74和运驰37-82为研究试材,对20~22,14~16,10~12℃3个温度处理下辣椒幼苗茎叶和根系的含水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和渗透电解率质膜透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根区温度的下降,辣椒幼苗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0~12℃处理含水量最低;叶片SOD、POD和CAT活性表现为下降的趋势;Pro、MDA、超氧阴离子含量以及电解渗透率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综上所述,10~12℃处理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瑞萍  巩振辉  黄炜  李大伟  
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可对寄主植物产生致病性的毒素,使辣椒产生类似病原菌侵染引起的症状。将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按10%,20%,30%,40%,50%,60%,70%,80%,90%,100%的体积比浓度,分别作用于未萌发和已萌发的辣椒种子,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粗毒素对辣椒种子发芽指数、辣椒幼苗株高、下胚轴长以及辣椒胚根的主根长、侧根长、侧根。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主、侧根抑制率的比较,在同一浓度下,粗毒素对侧根的抑制作用大于主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能兵  隋益虎  张子学  何克勤  
以浓毛型辣椒9024为试材,研究其茸毛性状的分布规律;同时,比较了辣椒9024与茄科其他6种作物的光合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辣椒9024发育的不同时期,各时期的第1片真叶叶片正面、背面、叶柄及茎段的茸毛密度差异明显,以一叶一心期的茸毛密度最大;在七叶期,不同真叶、叶柄及相邻茎段的茸毛随着真叶离生长点越近,密度越大;在不同的光强下,辣椒9024的净光合速率低于茄子,但显著高于其余4种辣椒,其最大值为21.2μmol/(m2·s),表明其既耐弱光,又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在育种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敏  商美妮  李荣  刘红军  王其传  吴亚胜  沈宗专  沈标  沈其荣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含不同木霉菌数量的生物育苗基质对辣椒种苗生长及其移栽后辣椒单株果实重的影响,揭示生物育苗基质中功能菌数量与作物促生效应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室内育苗及田间试验研究含不同数量级木霉菌的生物育苗基质对辣椒种苗生物量、壮苗指数以及种苗移栽后辣椒株高、茎粗、单株果实重及根际木霉菌数量的影响。[结果]两季辣椒育苗试验结果均表明,与不含木霉菌的普通育苗基质对照(SCK)相比,含10~7 CFU·g~(-1)木霉生物育苗基质处理(S4)种苗的地上部干重均显著增加42.9%和75.0%,而含10~7 CFU·g~(-1)(S4)、10~6 CFU·g~(-1)(S3)及10~5 CFU·g~(-1)(S2)的木霉生物育苗基质处理壮苗指数第1季显著增加61.4%、40.4%和15.8%;第2季显著增加66.7%、50.0%和18.8%。与普通育苗基质培育的辣椒种苗移栽田间对照(CK)相比,含10~7和10~6 CFU·g~(-1)木霉菌生物育苗基质培育的辣椒种苗移栽田间处理(T4、T3)的辣椒根际土壤木霉数量均显著增加,两季平均增加8.1%和5.4%;含10~7、10~6和10~5 CFU·g~(-1)木霉菌生物育苗基质培育的辣椒种苗移栽田间处理(T4、T3、T2)的辣椒单株果实重均显著增加,两季平均增加61.2%、39.6%和21.4%。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基质中木霉数量与辣椒种苗地上部干重、移栽后辣椒单株果实重及根际土木霉数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木霉生物育苗基质中功能菌数量大于10~5 CFU·g~(-1)对辣椒育苗及其移栽后的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促生增产效应随功能菌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