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7)
- 2023(9668)
- 2022(8575)
- 2021(8097)
- 2020(6763)
- 2019(15658)
- 2018(15813)
- 2017(30425)
- 2016(16567)
- 2015(18718)
- 2014(18740)
- 2013(18654)
- 2012(16979)
- 2011(15193)
- 2010(14985)
- 2009(13426)
- 2008(12789)
- 2007(11011)
- 2006(9480)
- 2005(8116)
- 学科
- 济(64635)
- 经济(64568)
- 管理(49726)
- 业(48252)
- 企(40732)
- 企业(40732)
- 方法(32152)
- 数学(27810)
- 数学方法(27512)
- 农(16808)
- 技术(16314)
- 学(15541)
- 中国(15350)
- 财(14554)
- 业经(14295)
- 地方(12765)
- 农业(11613)
- 理论(11483)
- 贸(11164)
- 贸易(11160)
- 和(10972)
- 环境(10846)
- 易(10838)
- 务(9720)
- 财务(9655)
- 财务管理(9641)
- 制(9601)
- 划(9284)
- 技术管理(9200)
- 教育(9163)
- 机构
- 大学(236311)
- 学院(234634)
- 管理(97648)
- 济(87986)
- 经济(85910)
- 理学(85558)
- 理学院(84644)
- 管理学(83198)
- 管理学院(82790)
- 研究(76740)
- 中国(53923)
- 京(50913)
- 科学(50857)
- 农(39759)
- 所(38899)
- 业大(38809)
- 财(36978)
- 研究所(35970)
- 中心(34282)
- 江(32548)
- 北京(31967)
- 农业(31575)
- 范(31138)
- 师范(30850)
- 财经(30738)
- 经(28059)
- 院(27866)
- 州(27047)
- 技术(26897)
- 师范大学(25063)
- 基金
- 项目(169537)
- 科学(132305)
- 研究(122508)
- 基金(121911)
- 家(106865)
- 国家(106007)
- 科学基金(90820)
- 社会(74733)
- 社会科(70815)
- 社会科学(70792)
- 省(66931)
- 基金项目(66037)
- 自然(60907)
- 自然科(59473)
- 自然科学(59460)
- 自然科学基金(58369)
- 划(56420)
- 教育(55830)
- 编号(50497)
- 资助(49826)
- 成果(39639)
- 重点(37569)
- 部(36802)
- 创(36016)
- 发(35604)
- 课题(34173)
- 创新(33568)
- 科研(32479)
- 计划(31243)
- 项目编号(31172)
共检索到325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福凯 王红飞 尚庆茂
嫁接是提高辣椒抗逆性的有效方式,为提高嫁接过程中砧木和接穗的利用效率,明确辣椒嫁接后砧木、接穗残株的再生进程及再次嫁接利用的可行性,以辣椒砧木品种哈博和接穗品种中椒6号为试材,设计不同嫁接组合(正常接穗苗/正常砧木苗(NS/NR)、再生接穗苗/正常砧木苗(RS/NR)、正常接穗苗/砧木扦插苗(NS/CR)、再生接穗苗/砧木扦插苗(RS/CR)),研究了砧木、接穗残株再生苗的生长发育进程,比较了残株嫁接苗与初次嫁接苗的愈合情况和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辣椒嫁接后砧木残株可扦插再生、接穗残株可腋芽再生形成完整的幼苗,残株再培养25 d,砧木茎粗2. 39 mm左右,接穗腋芽新生茎茎粗2. 16 mm左右,达到嫁接要求,与播种方式相比,可缩短砧木与接穗育苗时间均为5 d;利用砧木、接穗残株再生苗进行嫁接,不同砧/穗组合的残株嫁接苗的成活率、接合力、输导能力与初次嫁接苗相比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 0. 05);嫁接后30 d,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残株嫁接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表明残株嫁接苗与初次嫁接苗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辣椒嫁接后砧/穗残株可以嫁接再利用,并提高辣椒嫁接苗的育苗效率。
关键词:
辣椒 嫁接 残株 再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贞 常绍东 邹集文 刘玉平
基因型为N(MsMs)、S(MsMs)的材料可直接做恢复系;基因型为N(msms)的优良自交系材料可采用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配套杂交种为母本,与原材料为转回亲本,经回交3~5代,再自交2代,连续2代全恢复的株系为新恢复系;N(Msms)、S(Msms)2种基因型后代CMS基因型和植株特征特性都会出现分离,选全恢复的株系经自交纯化后为新的恢复系。并成功利用此技术转育6份恢复系。
关键词: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系 转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渊渊 董春娟 赵建忠 尚庆茂
为研究夜温对辣椒套管嫁接苗砧穗愈合速率和质量的影响,以辣椒砧木品种‘格拉夫特’和接穗品种‘中椒6号’为试材,通过显微观察等方法研究不同夜温处理(18、23和28℃)后辣椒嫁接苗砧穗的愈合情况。结果表明:夜温18℃,嫁接苗愈伤组织细胞层数少,维管束连接时间长,嫁接愈合进程缓慢;木质部输导能力弱,叶绿素含量低,干物质积累少,嫁接愈合质量差。夜温23和28℃,接合部隔离层薄、消失时间短,维管束连接快,且嫁接成活率高,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多。其中,夜温23℃与夜温28℃相比,愈合质量较高,嫁接后6d木质部输导能力提高了37%;12d砧/穗接合力提高了19%,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昼温2...
关键词:
辣椒 夜温 嫁接 愈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志刚 尚庆茂
以辣椒"中椒12"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与播前启动肥配套的播后不同施肥种类、施肥浓度及施肥频率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及壮苗形成的影响,测定茎粗、全株干重等形态指标及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辣椒穴盘育苗播后灌溉施肥较优处理为:子叶平展至2片真叶平展时12-2-14、20-10-20 2种肥料交替使用,施肥浓度为50 mg/kg N;2片真叶平展至4片真叶平展时12-2-14、20-10-20 2种肥料交替施用,施肥浓度为100 mg/kg N;4片真叶平展至6片真叶平展时12-2-14、20-20-20 2种肥料交替施用,施肥浓度为150 mg/kg N,3个阶段施肥频率均为1次肥、1...
关键词:
辣椒 穴盘育苗 播后灌溉施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原小燕 符明联 王建丽 李根泽 陆建美
研究不同花生品种与辣椒在不同间作模式下的产量、经济效益,探索适宜云南的花生辣椒最佳间作模式并筛选适合该模式的花生品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辣椒花生间作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2∶2间作模式下效果更显著。在该模式下,花生品种为云花生3号,在株距为30 cm时,其LER达到1.76,复合产量达到19 954 kg/hm2,总净产值分别比花生、辣椒单作增加271%、215%。辣椒花生间作选用2∶2模式,并选用适宜的耐荫、耐密型花生品种,合理密植,可有效提高群体经济效益,增产增效显著。
关键词:
辣椒 花生 间作 效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霍振荣 庞金安 杜胜利
系统测定了辣椒的净光合速率及其日变化。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在12~14μmolCO2·m-2·s-1之间,部分品种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不同叶位间净光合速率明显不同,幼叶净光合速率较高,老叶净光合速率较低,健壮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造成光合“午休”的原因,在10∶00之前以气孔限制因素为主;10∶00之后以非气孔限制因素为主。光量子通量密度明显影响辣椒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1800和50μmol·m-2·s-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超群 张国斌 胡琳莉 强浩然 马国礼 杜淼鑫 李雨桐
#N/A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图永 张宝玺 谢丙炎 高必达
用辣椒疫霉菌对8叶期的辣椒品种茄门和93-100-17-1-0进行诱导处理,提取接种前后的总RNA,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结合植物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将DDRT-PCR的一端引物为oligo(dT)15A/G/C,另一端为来源于不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简并引物B1/C1/D1,其扩增产物在6%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得到两个差异表达的带.回收差异片段并克隆到T-载体上测序,经BLAST检索,发现为两个新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497910,AY497911.
关键词:
辣椒疫霉菌 mRNA差异显示 抗病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爱军 胡洽 耿三省
通过单因子和双因子实验,研究了辣椒炭疽病接种体制备方法及接种时期、接种方法、接种浓度、调查时期和保湿时间对辣椒抗炭疽病的影响,摸索出一套适合辣椒炭疽病红熟果实接种的简便、可行、稳定、准确的抗病性鉴定方法。其要点是利用豇豆荚组织培养基繁殖炭疽病菌,以3×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在(26±2)℃的温度下,采用多针接种法接种甜、辣椒红熟期果实,黑暗保湿3 d,甜、辣椒对炭疽病的抗性可以在接种后7 d表现出来。应用该方法对甜、辣椒育种材料进行抗病性筛选,表明我国甜、辣椒中存在着对育种具有应用价值的炭疽病抗源。
关键词:
辣椒 炭疽病 抗病性鉴定 利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司美茹 薛泉宏 余博 袁虎林 蔡艳 来航线 陈占全
采用拮抗菌发酵液、皿内竞争及紫外线照射菌株代谢产物等方法,研究了36株生防菌对辣椒疫病、西瓜枯萎病、棉花枯萎病及黄瓜枯萎病4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1)4种病原真菌在含有不同拮抗菌发酵液的平板上生长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说明供试拮抗菌对4种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36株供试拮抗菌对辣椒疫霉、西瓜枯萎菌、黄瓜枯萎菌和棉花枯萎菌有抑制效果的菌株数分别为30(占83.3%),27(占75%),24(占66.7%)和26(占72.2%)株。(2)36株供试拮抗菌中,与辣椒疫霉、黄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及西瓜枯萎菌具有竞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分别有19(52.7%),10(27.8%),6(1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晓磊 薛泉宏 涂璇 袁虎林
采用琼脂块法研究了6株生防放线菌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时间及紫外线处理等多种条件下对2株辣椒疫霉的皿内拮抗作用。结果表明,6株放线菌(10号除外)在供试培养基上的拮抗性表现为PDA>黄豆粉>腐殖酸,PDA琼脂培养基可作为辣椒疫霉生防放线菌的筛选培养基;6株放线菌不同培养时间对辣椒疫霉的抗菌活性表现为13d>20d>7d,以培养13d时的拮抗效果较好;6株拮抗放线菌对陕西岐山辣椒疫霉P4的拮抗效果均优于青海辣椒疫霉P3菌株;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拮抗性放线菌琼脂块,不能准确地指示放线菌分泌的抗生素化学结构是否稳定,还需提取发酵产物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加以判断。
关键词:
放线菌 生物防治 辣椒疫病 拮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飞 巩振辉 黄炜
选用“2001”,“2056”,“2031”3个辣椒品种作为试材,以其子叶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辣椒疫病病原菌培养滤液制取粗毒素作为筛选剂,筛选辣椒抗疫病细胞变异系。结果表明,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对辣椒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及不定芽的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辣椒品种愈伤组织对毒素的忍耐力不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阳文龙 刘志敏 肖深根 龚石洋 陈正超
于 2 1个干辣椒品种的始花期 ,测定植株主茎自上而下数第三片已完全展开叶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及叶绿素含量 .结果表明 ,所测指标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其中 ,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率及叶绿素含量之间、水分利用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和偏正相关 ,水分利用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和偏负相关
关键词:
干辣椒 生理特性 相关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永侠 周宝利 吴晓玲 付亚文
根系分泌物是引起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自身的化感作用及根系分泌物中有机化合物种类。根系分泌物为水培获得,处理采用盆栽,有机化合物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对辣椒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生理有非常明显的伤害作用。这种作用随根系分泌物处理的含量增加、处理时间延长而加强。根系分泌物处理后,辣椒的根、茎、叶均受到影响,其中根鲜重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大,辣椒根系活力、抗氧化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明显下降,逆境生理指标丙二醛(MDA)生成量和相对电导率值明显增大。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辣椒有自毒作用。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感物质共有24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小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