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3)
2023(11972)
2022(10675)
2021(10027)
2020(8681)
2019(19021)
2018(19046)
2017(36376)
2016(20261)
2015(22711)
2014(22712)
2013(22412)
2012(20282)
2011(18356)
2010(18245)
2009(16940)
2008(16435)
2007(14255)
2006(12465)
2005(11048)
作者
(59973)
(49588)
(49521)
(47068)
(31853)
(24045)
(22383)
(19502)
(18913)
(17897)
(17051)
(16665)
(15802)
(15669)
(15463)
(15246)
(15224)
(14817)
(14322)
(14223)
(12542)
(12315)
(12088)
(11265)
(11262)
(11140)
(11087)
(11026)
(10119)
(9929)
学科
(73683)
经济(73565)
管理(61985)
(56090)
(48343)
企业(48343)
方法(34187)
数学(29227)
数学方法(28896)
(21855)
(19439)
中国(18955)
(18160)
(18057)
业经(17554)
地方(14147)
(13872)
财务(13804)
财务管理(13776)
理论(13094)
企业财务(13066)
环境(12924)
(12780)
贸易(12773)
(12658)
农业(12588)
(12509)
(12419)
技术(12407)
(11985)
机构
大学(287880)
学院(285190)
管理(112333)
(107115)
经济(104575)
理学(97743)
理学院(96592)
研究(95492)
管理学(94911)
管理学院(94406)
中国(68510)
科学(61994)
(61291)
(51604)
(50462)
(48746)
业大(46310)
研究所(44517)
中心(42459)
(41523)
财经(41006)
农业(39826)
北京(38251)
(37173)
(36483)
师范(36047)
(34579)
(33404)
经济学(31472)
技术(31183)
基金
项目(200115)
科学(155846)
基金(144351)
研究(143822)
(126403)
国家(125371)
科学基金(107138)
社会(88452)
社会科(83697)
社会科学(83677)
(79421)
基金项目(77230)
自然(71457)
自然科(69723)
自然科学(69700)
自然科学基金(68429)
(66549)
教育(65916)
资助(59188)
编号(58432)
成果(47945)
重点(44690)
(43508)
(42085)
(41746)
课题(40624)
创新(39329)
(38570)
科研(38525)
大学(37132)
期刊
(117596)
经济(117596)
研究(82329)
中国(54644)
学报(51396)
(46459)
科学(44525)
管理(41523)
(39680)
大学(38065)
学学(36030)
农业(32157)
教育(31605)
技术(23673)
(22315)
金融(22315)
财经(19838)
业经(18889)
经济研究(17695)
(16725)
(15772)
问题(15079)
科技(15004)
图书(14667)
理论(14612)
(14532)
业大(13995)
实践(13523)
(13523)
技术经济(12692)
共检索到410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卫松  张小风  齐永志  王文桥  韩秀英  
本试验对辣椒疫霉亲本菌株和抗性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初步研究了辣椒疫霉对双炔酰菌胺产生抗性的机制。结果表明:辣椒疫霉亲本菌株和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受NaC l和葡萄糖影响较小,且NaC l和葡萄糖不同浓度处理后的所有菌株之间渗透压也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故得知NaC l和葡萄糖均不能为疫霉菌提供营养和抑制其渗透。双炔酰菌胺低浓度处理能够使抗性菌株菌体内渗漏出较多的内含物,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提高内含物渗漏反而减少;亲本菌株和抗性菌株菌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力差异显著:亲本菌株菌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力均高于抗性菌株。随着双炔酰菌胺处理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玮  乔广行  黄金宝  王忠跃  李兴红  
【目的】检测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的抗药性,明确中国不同葡萄产区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及抗性频率,为葡萄灰霉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中国葡萄主产区采集、分离纯化104个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的单孢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嘧霉胺的抗药性。【结果】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频率为22.22%—62.5%,且以高抗和中抗菌株为主,其中高抗菌株频率达44.23%;葡萄不同气候栽培区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抗药性不同。【结论】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较为普遍,且存在交互抗性,据此,在葡萄灰霉病的防治中应限制嘧霉胺的使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效文  张孝羲  
烟蚜抗药性的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机制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杨效文,张孝羲烟蚜是一种世界性害虫,该虫可在50个科400多种植物上取食,可传播115种植物病毒。由于该虫为害严重,故对其的防治就十分重视,从而造成大量高频率使用化学农药,引起该虫抗药性的快速发展。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晓磊  薛泉宏  涂璇  袁虎林  
 采用琼脂块法研究了6株生防放线菌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时间及紫外线处理等多种条件下对2株辣椒疫霉的皿内拮抗作用。结果表明,6株放线菌(10号除外)在供试培养基上的拮抗性表现为PDA>黄豆粉>腐殖酸,PDA琼脂培养基可作为辣椒疫霉生防放线菌的筛选培养基;6株放线菌不同培养时间对辣椒疫霉的抗菌活性表现为13d>20d>7d,以培养13d时的拮抗效果较好;6株拮抗放线菌对陕西岐山辣椒疫霉P4的拮抗效果均优于青海辣椒疫霉P3菌株;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拮抗性放线菌琼脂块,不能准确地指示放线菌分泌的抗生素化学结构是否稳定,还需提取发酵产物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加以判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东磊  辛文静  杨莹  卢飞  效雪梅  段亚冰  周明国  
[目的]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全球水稻生产。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EBI)咪鲜胺在中国被用于防治稻瘟病。本文研究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抗药性风险,旨在为该杀菌剂的科学使用及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稻瘟病菌敏感菌株S-1菌碟接种于含有最低抑制浓度咪鲜胺的PDA平板上,抗药性驯化培养20 d,测定抗药性变异频率及突变体的适合度,包括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致病力以及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的生长特征。[结果]驯化培养获得30个抗药性突变体,突变频率为1%。所有突变体均属低抗水平,并且其抗药性可稳定遗传。咪鲜胺抗药性突变体对氟环唑、戊唑醇和己唑醇表现不完全交互抗性,而对嘧菌酯不存在交互抗性。对抗药性突变体进行适合度测定,发现40%的抗药性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显著降低,而60%的抗药性突变体无显著变化;所有抗药性突变体分生孢子产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抗药性突变体对15℃低温或30℃高温更加敏感,线性生长速率显著下降。接种离体大麦叶片,1/3的突变体完全丧失了致病力,其余2/3的抗药性突变体致病力也显著下降。[结论]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抗性风险属于低抗水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旭  高希武  郑炳宗  
小菜蛾抗药性的研究上海动植物检疫局王旭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高希武郑炳宗一、抗性发生状况小菜蛾是目前世界上抗性发生最为严重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据估计每年防治小菜蛾的费用达10亿美元。Ankersmit(1953)最早报道了小菜蛾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对DDT...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罗根  李凤良  王荫长  陈之浩  
采用室内选育的小菜蛾对杀螟丹的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研究了各杂交世代小菜蛾多功能氧化酶(MFO)、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结果表明:(1)抗性品系(抗性提高35.5倍)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比敏感品系高(1.83倍),并随着杂交后代中对杀螟丹抗性水平的下降而降低;(2)抗药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AchE和CarE活性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的提高是小菜蛾对杀螟丹抗性的一个重要机制,而AchE和CarE活性与该抗性无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詹家绥  吴娥娇  刘西莉  陈凤平  
单位点杀菌剂是植物病害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单位点杀菌剂的大量、广泛使用,抗性问题也随之产生。目前为止,有植物病原菌对各大类单位点杀菌剂均具抗性的报道。本文作者主要阐述了生产中常用的5类单位点杀菌剂,包括苯并咪唑类杀菌剂(MBCs)、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DCFs)、14α-脱甲基酶抑制剂(DMIs)、QoIs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s)的作用机理及抗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论述了抗药性产生的机理及抗性治理原则。MBCs作用于β-微管蛋白,抗性主要与靶标蛋白基因的点突变有关,突变造成的氨基酸变化多集中于第50、167、198、200和240等5个位置,主要突变位点为第198位,同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廖宏娟   谭佳思   张志斌   余璟蓉   张馨月   江玉梅   朱笃  
【目的】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侵染引起的疫病给辣椒等作物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论文旨在明确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代谢产物抑制辣椒疫霉的稳定性和抑菌机制,为研究与开发辣椒疫霉的微生物源抑菌剂提供参考。【方法】将球毛壳菌发酵粗提物分别在不同温度(40—121℃)、pH(1—13)、光照时间(0—12 d)和储存时间(0—60 d)条件下进行处理,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经不同处理后粗提物对辣椒疫霉的抑制率,以探究粗提物抑制辣椒疫霉的热、酸碱、光和时间稳定性。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粗提物对辣椒疫霉菌丝形态的影响,通过多种生理生化试验探究粗提物作用于辣椒疫霉12—72 h后,对辣椒疫霉细胞壁、细胞膜、活性氧代谢、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在所设置的处理范围内,球毛壳菌发酵粗提物(1 mg·mL-1)经不同光照时间和储存时间处理后对辣椒疫霉的抑制率没有显著降低,抑制率维持在93%左右;粗提物在40—70℃的热处理范围内对辣椒疫霉的抑制率没有显著降低,70℃以上的热处理会显著降低粗提物对辣椒疫霉的抑制率,但抑制率不低于70%;粗提物在pH 1—5和9—13的酸碱处理范围内会显著降低对辣椒疫霉的抑制率,但抑制率也不低于70%。粗提物处理影响辣椒疫霉菌丝形态,使菌丝发生严重的扭曲皱缩现象,并影响活性氧代谢,使菌丝中的活性氧大量积累。辣椒疫霉经粗提物处理12—72 h后,其培养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活性、核酸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升高,且其菌丝中的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显著增加。辣椒疫霉菌丝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还原糖含量则在粗提物处理12—72 h内显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则仅在一定时间显著降低。【结论】在本试验所设置的处理范围内,球毛壳菌的小麦秸秆发酵粗提物抑制辣椒疫霉的效果不受光照及储存时间的影响,但超过70℃的热处理和pH 1—5和9—13的酸碱处理会显著降低粗提物对辣椒疫霉的抑制效果。此外,该粗提物通过改变菌丝形态,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引发细胞内物质泄漏,降低菌丝中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抑制抗氧化酶活性,干扰活性氧代谢使活性氧大量积累从而抑制辣椒疫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志强  刘国镕  严乐恩  张小风  韩秀英  王文桥  高胜国  
试验比较了叶段法、小株法、试管苗法、活动苗圃法测定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药剂的灵敏度的差异,并建立了灵敏度基线,发现了抗药菌株,可供测定小麦白粉菌的抗药性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洪  伍建宏  喻子牛  Ray akhuRst  
采用人工饲料感染法监测了我国不同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中国标准品Cs3ab-1991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广东省深圳、东莞、广州的田间小菜蛾对苏云金芽胞杆菌产生了明显的抗性,最高抗性倍数分别为8.9,6.5,2.1。深圳的抗性小菜蛾种群在无毒条件下饲养,抗性会自然减退,经5代之后抗性消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杨  侯东艳  祁之秋  纪明山  刘志恒  
采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MNNG)方法对辽宁省7个市最敏感稻瘟病菌进行抗性诱变。紫外线诱导获得1个低抗菌株UV-DL-8,1个中抗菌株UV-FS-10;100μg·mL-1 MNNG诱变获得3个低抗菌株MNNG-DL-8、MNNG-DD-9和MNNG-TL-7,2个中抗菌株MNNG-BX-4和MNNG-PJ-9。采用菌落直径法分别测定咪鲜胺和嘧菌酯与三环唑的交互抗药性情况,结果表明:三环唑与二者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药性。从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和致病力3方面研究了抗性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速率与菌株的敏感性EC50无关,可能与菌株的个体差异有关。各菌株产孢量与其对三环唑敏感性存在直线负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席亚东  刘波微  彭化贤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04~2007年分离自四川省16个地区(市、州)41个县(市)的208个有效稻瘟病菌单孢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全省最不敏感菌株EC50值(20.7794μg/mL)是最敏感菌株EC50值(0.8135μg/mL)的24.54倍。确定了四川省水稻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基线为6.9749μg/mL。全省没有出现对稻瘟灵产生高抗药性和中抗药性菌株,大部稻瘟病菌株都表现为低抗水平(?3),有的地区低抗菌株出现频率为0。因此,只要加强田间抗药性监测,稻瘟灵在四川水稻生产上仍可作为防治稻瘟病的有效药剂使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建  叶钟音  
经检测江苏芦笋主产区丰县和赣榆芦笋茎枯病菌对甲基托布津已发生严重抗药性。丰县和赣榆田间抗性菌株比例为68.2%和88.9%,存在低抗(5<EC50≤20μg/mL)、中抗(20<EC50≤100μg/mL)和高抗(EC50>100μg/mL)突变体。抗药菌株在不含药的培养基中经单孢分离连续培养8代,抗性仍保持稳定。高抗菌株对噻菌灵、苯菌灵、多菌灵表现正交互抗性,对乙霉威表现敏感;低抗、中抗菌株对乙霉威不敏感。抗药菌株的产孢力、菌丝生长速率与敏感菌株相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祝海娟  刘大伟  张艳菊  白玲玲  杨佳乐  
本研究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来自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京、山东省、江苏省、湖北省和广东省8个省份13个黄瓜主产区的36个黄瓜霜霉病菌株对甲霜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黄瓜霜霉菌对甲霜灵的EC_(50)值为1.3277~171.5480μg/mL,平均EC_(50)值为64.6782μg/mL;36株菌株中,有3个中抗菌株,占总菌株数的8.3%;33个高抗菌株,占91.7%,为优势群体,无敏感菌株和低抗菌株。各地区采集的黄瓜霜霉菌对甲霜灵抗性水平范围28.25~3649.96倍,平均抗性水平为1376.13倍;除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检测到1株中抗菌株和辽宁省海城检测到2株中抗菌株外,其余菌株对甲霜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