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6)
2023(8430)
2022(7082)
2021(6529)
2020(5750)
2019(11944)
2018(11480)
2017(20545)
2016(11950)
2015(13176)
2014(12762)
2013(12461)
2012(11737)
2011(10385)
2010(10449)
2009(9572)
2008(9486)
2007(8344)
2006(7280)
2005(6300)
作者
(40613)
(34009)
(33928)
(31908)
(21911)
(16706)
(15166)
(13472)
(13214)
(12067)
(11888)
(11510)
(11315)
(10964)
(10733)
(10659)
(10375)
(9977)
(9970)
(9719)
(9129)
(8422)
(8417)
(7819)
(7679)
(7614)
(7568)
(7497)
(7066)
(7033)
学科
(39331)
经济(39276)
管理(30243)
(29081)
(22446)
企业(22446)
方法(17055)
数学(14829)
数学方法(14646)
(14203)
(12731)
中国(11147)
(10817)
(9646)
贸易(9640)
(9368)
(9321)
业经(9077)
地方(8817)
农业(8687)
(7624)
环境(7577)
银行(7562)
(7275)
金融(7271)
教育(7124)
(7113)
技术(7011)
理论(6736)
(6608)
机构
大学(173623)
学院(171108)
研究(67955)
(61284)
经济(59703)
管理(58356)
理学(50897)
理学院(50113)
管理学(48839)
科学(48640)
管理学院(48563)
(47657)
中国(46795)
农业(38374)
(37777)
(37504)
业大(37026)
研究所(35135)
中心(29364)
(26745)
(26564)
农业大学(25445)
(25114)
(24116)
北京(23168)
(22438)
(22341)
师范(21873)
财经(21775)
科学院(21546)
基金
项目(126843)
科学(96268)
基金(90560)
(85556)
国家(84874)
研究(80927)
科学基金(68824)
(51144)
社会(49350)
自然(48933)
基金项目(48526)
自然科(47727)
自然科学(47690)
自然科学基金(46851)
社会科(46624)
社会科学(46611)
(44378)
教育(37211)
资助(36383)
编号(30132)
重点(29991)
计划(28677)
(27201)
科技(27048)
(26662)
(26274)
科研(25412)
创新(25127)
(23841)
成果(23396)
期刊
(63730)
经济(63730)
学报(45223)
研究(45219)
(41895)
中国(36329)
科学(35828)
大学(31387)
学学(30330)
农业(28406)
(19644)
管理(18495)
教育(18412)
(15646)
业大(14148)
(13461)
金融(13461)
(12030)
农业大学(11975)
技术(11309)
经济研究(10365)
业经(10348)
科技(10244)
财经(10053)
林业(9761)
资源(8622)
(8591)
自然(8334)
问题(8317)
中国农业(8043)
共检索到245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涂璇  薛泉宏  张宁燕  牛晓磊  
为了获得对辣椒疫病具有实际防效的生防放线菌菌株,在盆栽条件下检验了108株辣椒疫霉拮抗放线菌对辣椒疫病的防病和促生作用,并对拮抗菌接种后土壤和辣椒根系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无菌土纸钵初筛和未灭菌自然土盆栽复筛试验,从108株辣椒疫霉拮抗放线菌中筛选出2株防效最佳的拮抗放线菌0108和0110。在盆栽条件下,接种0108和0110拮抗放线菌14 d后相对防效分别达到75%和81%,21 d后相对防效分别达到65%和56%,且2株拮抗放线菌都能通过影响辣椒根系微生物数量控制辣椒疫霉菌的生长繁殖,降低辣椒疫霉对根系的侵染,并对辣椒根系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鹿  薛泉宏  郭志英  杨斌  周永强  许英俊  
【目的】探索供试生防放线菌Act1、Act8和Act11与生防真菌C、D、M1和M2混合接种对辣椒根系生长、生防菌定殖能力及辣椒叶片和根系诱导抗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皿内拮抗试验确定适宜的生防真菌与生防放线菌组合,以甜椒和线椒幼苗为供试材料,蘸根接种处理后,于30和31 d时测定生防菌在辣椒根部的定殖量及辣椒叶片和根系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研究不同接种处理对生防菌在辣椒根部定殖能力及辣椒叶片和根系PPO活性的影响。【结果】(1)4株生防真菌与3株拮抗性生防放线菌形成的12个组合中有7个组合混接菌种之间无相互拮抗作用。(2)生防菌混合接种时甜椒叶片PPO活性的增率大于生防菌单独接种,混和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敬祖  薛泉宏  梁军锋  李增波  张亚静  蔡艳  陈占全  张荣  李松龄  
采用形态鉴定,碳、氮源利用及耐药性试验对生防真菌F1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盆栽、温室生物实验及离体实验研究了F1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及防病机理。结果表明:(1)F1为曲霉属[A s-p erg illusM iche li ex F r]舒展曲霉(A.effusus T irabosch i);(2)F1对辣椒疫病防效明显,在盆栽线椒和温室甜椒生防实验中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3.3%和94.1%;(3)F1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相对抑菌率为57%~100%,对游动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为78.9%;(4)F1能在辣椒根内定殖,单独接种F1与F1+P3混合接种后8,24和42 d时,F1的定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乐涛  曹远银  肖淑芹  
从辣椒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有拮抗作用的6株细菌和10株放线菌。其中,拮抗细菌B4和放线菌A10对辣椒有较好的促生作用,对辣椒疫病有较高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菌落生长法抑菌作用最佳的是B4和A10,抑制率分别为79.5%和74.5%;孢子囊萌发抑制率试验最佳的是B4和A10,它们对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2.8%和89.3%。在温室试验中,防效作用最佳的是B4与A10的混合使用,防效为72.5%;促生作用最佳的是B4,辣椒鲜重增加44.1%,干重增加36.2%。在田间试验中,防效作用最佳的是B4与A10混合使用,在接种11d后,防效为7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晓磊  薛泉宏  涂璇  袁虎林  
 采用琼脂块法研究了6株生防放线菌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时间及紫外线处理等多种条件下对2株辣椒疫霉的皿内拮抗作用。结果表明,6株放线菌(10号除外)在供试培养基上的拮抗性表现为PDA>黄豆粉>腐殖酸,PDA琼脂培养基可作为辣椒疫霉生防放线菌的筛选培养基;6株放线菌不同培养时间对辣椒疫霉的抗菌活性表现为13d>20d>7d,以培养13d时的拮抗效果较好;6株拮抗放线菌对陕西岐山辣椒疫霉P4的拮抗效果均优于青海辣椒疫霉P3菌株;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拮抗性放线菌琼脂块,不能准确地指示放线菌分泌的抗生素化学结构是否稳定,还需提取发酵产物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加以判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薛延丰  陈健  张猛  闫志雄  石志琦  
以辣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肉桂醛处理辣椒对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肉桂醛在田间使用时对辣椒品质、产量以及辣椒疫霉菌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肉桂醛50和100 mg/L处理下,株高、根长和鲜重的变化趋势相似,与对照相比虽有所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株高、根长和鲜重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而后降低,在浓度小于150 mg/L的处理下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POD活性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时田间试验发现,使用肉桂醛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司美茹  薛泉宏  余博  袁虎林  蔡艳  来航线  陈占全  
 采用拮抗菌发酵液、皿内竞争及紫外线照射菌株代谢产物等方法,研究了36株生防菌对辣椒疫病、西瓜枯萎病、棉花枯萎病及黄瓜枯萎病4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1)4种病原真菌在含有不同拮抗菌发酵液的平板上生长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说明供试拮抗菌对4种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36株供试拮抗菌对辣椒疫霉、西瓜枯萎菌、黄瓜枯萎菌和棉花枯萎菌有抑制效果的菌株数分别为30(占83.3%),27(占75%),24(占66.7%)和26(占72.2%)株。(2)36株供试拮抗菌中,与辣椒疫霉、黄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及西瓜枯萎菌具有竞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分别有19(52.7%),10(27.8%),6(1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艳  胡安忆  杨豪  常志州  徐跃定  张建英  
【目的】研究菜粕生物熏蒸(biofumigation)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保护地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blight of chilli pepper)的防控效果。【方法】采用室内平板培养和模拟土壤熏蒸的方法,研究2种产地不同的菜粕(RSM1和RSM2)分解产物对辣椒疫霉菌丝和游动孢子的生长抑制效果;通过菜粕对土壤进行生物熏蒸,研究其对辣椒疫病的盆栽和田间防控效果。【结果】RSM1和RSM2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分解产物对辣椒疫霉菌丝和游动孢子都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中,RSM2的菜粕抑制效果好于RSM1。2种菜粕挥发性分解产物对孢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辉  刘丽  黄宇飞  邹春蕾  赵颖  刘长远  
连作是辽宁设施辣椒生产普遍存在的现象。为明确辽宁辣椒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特点,以鞍山与锦州辣椒连作10年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测定土壤营养与酶活性,并分析环境因子与样品及物种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鞍山与锦州辣椒连作土壤均为弱酸性,土壤中有效钾、有效铜与有效锌含量及酸性磷酸单酯酶与β-葡萄糖苷酶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两地优势细菌门结构相似,其中变形菌门是共有优势物种,其次是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等;优势真菌中的子囊菌门与担子菌是两地的优势物种,其余物种结构不同。两地的优势真菌属与优势细菌属物种相同、结构不同,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多样性结果表明:门与属水平优势细菌相对丰度鞍山均高于锦州,优势真菌门水平相对丰度鞍山高于锦州,属水平鞍山则低于锦州。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的有效铜及有效锌含量与锦州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成正相关,正向影响Chryseolinea(未命名)等6个细菌与曲霉属等3个真菌丰度;有效钾含量、β-葡萄糖苷酶及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与鞍山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正相关,正向影响芽单胞菌属等3个细菌与淡紫拟孢菌属等7个真菌丰度。研究结果可为辽宁设施辣椒连作土壤改良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其传  孙锦  束胜  李晶  郭世荣  祁红英  陈月珍  
以辣椒品种‘苏椒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在育苗基质中添加4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剂(芽孢杆菌、菌根菌、丛枝菌根菌和安克菌剂),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处理能显著降低辣椒结果期土壤中真菌数量,而增加细菌数量,与对照相比,芽孢杆菌处理后真菌数量下降54.8%,而细菌数量增加69.2%。芽孢杆菌显著提高辣椒叶片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而其他微生物菌剂对光合色素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2浓度(Ci),与对照相比,经芽孢杆菌、菌根菌、丛枝菌根菌和安克菌剂处理后,Pn分别增加了41.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志英  薛泉宏  张晓鹿  杨斌  许英俊  周永强  
【目的】研究苗床拌土接种生防菌制剂对辣椒根域微生态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真菌F、放线菌Act 2和Act 8为供试生防菌,采用苗床拌土法接种辣椒,平皿涂抹法测定各处理辣椒根区、根表土壤和根内微生物数量,小区试验研究接种生防菌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苗床拌土接种2株生防放线菌和1株生防真菌制剂:(1)可明显增加辣椒根域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改变根域土壤中微生物组成,促使辣椒根域土壤微生物类型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其中接种生防真菌F后,小区辣椒根区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66.7%和46.2%,细菌、放线菌与真菌的数量比B/F、A/F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07.7%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江厚春  李宝聚  石延霞  谢学文  吕国华  
为探索辣椒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对带菌土壤和带菌种子进行传病试验研究,从而为病害的早期检测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拌土法及注射法分别对土壤和辣椒果实接种辣椒疫霉菌,接种后对菌土中种植的辣椒植株发病情况、土壤中病原菌的存活及辣椒种子带菌、带菌种子传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菌土中种植的辣椒植株在生长期持续的发生疫病,105 d时发病率稳定,但此时土壤中的疫霉菌依然存活;辣椒果实注射接种疫霉菌孢子悬浮液后,能使种子感染疫霉菌,显著降低发芽率和出苗率,出土的幼苗在苗期生长阶段会发生疫病。结果表明,带菌土壤和带菌种子都是辣椒疫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及重要的传播途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  韦中  朱震  高雪莲  邓开英  冉炜  沈其荣  
利用平板计数、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PCR-DGGE指纹图谱等方法研究田间条件下连作番茄和辣椒施用生物有机肥(BOF)和常规施肥(CK)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BOF处理的番茄和辣椒产量分别提高了26.0%和19.9%,青枯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41.5%和44.7%;对于未发病植株,与CK相比,BOF处理的番茄和辣椒植株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分别增加了62.7%和142.4%,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32.8%和39.6%,真菌数量分别减少了43.9%和53.1%,病原菌数量分别减少了73.2%和90.1%;对于发病植株,与CK相比,BOF处理的番茄和辣椒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云  常志州  马艳  杨豪  付广青  
【目的】研究猪粪、牛粪及其沼液配合化肥施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施用沼液对植物土传病害防治的机制及其农用价值。【方法】利用连续3季的盆栽试验,研究等氮下,50%猪粪、牛粪及其沼液N替代比例配合化肥施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猪粪沼液配合施用化肥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为79.3%),其次为牛粪沼液(平均防治效果为38.5%),施用猪粪、牛粪对辣椒疫病无显著防治效果;2种沼液处理辣椒生物量显著高于猪粪、牛粪处理及阴性对照处理;施用猪粪沼液处理土壤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水解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菲  靳拓  张凯  严昌荣  丁超武  刘勤  
为明确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废弃秸秆参与原位堆肥的影响,以辣椒秸秆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室常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堆肥理化性质,并通过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堆肥过程细菌群落。结果表明:外源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提高堆肥期间土壤温度,提高电导率值,促进总氮的固定,有效减少堆肥中期氮素损失。不同发酵时期细菌优势菌种不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是辣椒秸秆原位堆肥过程在门水平优势细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是属水平优势细菌。微生物菌剂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堆肥升温期和降温期。添加300kg/hm2微生物菌剂处理堆肥最高温度比对照提高1.95℃,和堆肥前相比,电导率提高了1.37ms/cm,总氮提高了24.1%,优势菌群变形菌和厚壁门在所有组内变化最显著。综上,300kg/hm2微生物菌剂为辣椒秸秆原位堆肥最适添加量,研究结果为茄果类秸秆还田堆肥技术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