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7)
- 2023(4465)
- 2022(3717)
- 2021(3395)
- 2020(2884)
- 2019(6423)
- 2018(6528)
- 2017(11434)
- 2016(6733)
- 2015(7734)
- 2014(7822)
- 2013(7500)
- 2012(7123)
- 2011(6530)
- 2010(6583)
- 2009(6030)
- 2008(5918)
- 2007(5535)
- 2006(4924)
- 2005(4489)
- 学科
- 济(21144)
- 经济(21099)
- 管理(16457)
- 业(13254)
- 企(10726)
- 企业(10726)
- 学(9417)
- 方法(7725)
- 中国(7084)
- 制(6904)
- 农(6658)
- 数学(6273)
- 体(6189)
- 数学方法(6132)
- 财(5878)
- 理论(5322)
- 银(4645)
- 融(4628)
- 金融(4621)
- 银行(4602)
- 业经(4598)
- 行(4478)
- 地方(4473)
- 教育(4295)
- 农业(4088)
- 体制(3804)
- 和(3716)
- 贸(3366)
- 贸易(3365)
- 水产(3358)
- 机构
- 大学(96992)
- 学院(96118)
- 研究(42143)
- 济(31705)
- 经济(30770)
- 科学(30609)
- 中国(30516)
- 管理(28754)
- 农(28683)
- 所(24553)
- 理学(23768)
- 理学院(23400)
- 农业(23229)
- 京(23142)
- 研究所(22729)
- 管理学(22632)
- 管理学院(22489)
- 业大(20857)
- 中心(17944)
- 江(16709)
- 省(16189)
- 院(15927)
- 财(15617)
- 室(14932)
- 北京(14696)
- 技术(14642)
- 农业大学(14534)
- 业(13250)
- 实验(13200)
- 科学院(13120)
- 基金
- 项目(66638)
- 科学(49099)
- 基金(45400)
- 家(44370)
- 国家(44022)
- 研究(42481)
- 科学基金(33939)
- 省(27268)
- 自然(24711)
- 划(24395)
- 自然科(24095)
- 自然科学(24079)
- 自然科学基金(23636)
- 社会(23257)
- 基金项目(23103)
- 社会科(21737)
- 社会科学(21729)
- 教育(19731)
- 资助(19673)
- 编号(16493)
- 重点(16308)
- 计划(16164)
- 科技(15560)
- 发(14628)
- 成果(14495)
- 课题(13710)
- 部(13553)
- 创(13422)
- 科研(13410)
- 创新(12681)
共检索到155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姬雅琳 邵明安 魏孝荣
【目的】土体构造和土壤水分条件直接影响水分有效性,从而影响植物生长与生理过程。辣椒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研究不同土体构造和水分条件处理对辣椒植株开花结果期比叶面积、光合作用和总蒸发量的影响,旨在揭示其生理机理和土壤物理学机制,从而为沙土区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湘研5号为供试材料,设计了4种土体构造模式(上土下沙、上沙下土、沙土混合和土壤)和3种水分条件(正常供水:75%—90%田间持水量(Field capacity,FC;适度缺水:60%—75%FC;严重缺水:45%—60%FC)处理,于开花结果初期(6月28日)、中期(7月10日)、后期(7月28日)和末期(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宝鹏 逯明辉 巩振辉
【目的】对高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的形态及其抗逆生理响应进行比较分析,为辣椒苗期耐热性鉴定提供参考。【方法】以辣椒耐热品系R9和热敏品系B6为试材,研究昼/夜温度为38℃/28℃高温处理7d内,辣椒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及7d后的生长差异。【结果】高温胁迫下,除了幼苗茎粗外,2个辣椒品系的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以及壮苗指数均显著低于常温对照(昼/夜温度为25℃/20℃),且热敏品系B6幼苗生长受阻程度高于耐热品系R9。高温胁迫下,2个辣椒品系叶片的Pro含量均增加,表现为耐热品系增幅大于热敏品系;SOD和POD...
关键词:
辣椒 高温胁迫 壮苗指数 逆境生理响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文燕 梁银丽 白彩虹 朱艳丽 林兴军 彭强 陈晨
【目的】研究不同前茬作物对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辣椒选择适宜前茬以及合理的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莴笋、大蒜和小麦为前茬作物,测定了3种前茬作物处理下的土壤养分、辣椒根系形态、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产量及品质。【结果】与莴笋茬和小麦茬相比,大蒜茬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大蒜茬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较莴笋茬和小麦茬高8.79%和7.64%;辣椒根长、根粗、根干质量、净光合速率和结果数均为大蒜茬>莴笋茬>小麦茬,差异显著;大蒜茬辣椒总产量分别为莴笋茬和小麦茬的1.22和2.55倍,总经济效益分别为莴笋茬和小麦茬的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世杰 张恒嘉 杨晓婷 王玉才 薛道信
为了研究水分胁迫对露天膜下滴灌辣椒生长、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辣椒苗期和开花坐果期均分别施加轻度水分胁迫(65%75%田间持水量)、中度水分胁迫(55%65%田间持水量)和重度水分胁迫(45%55%田间持水量),全生育期充分供水处理(75%85%田间持水量)为对照,分别测定各水分处理辣椒不同生育期末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以及青果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并用三次曲线模拟了辣椒各生长指标在全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三次曲线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水分处理下辣椒各生长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平 杜太生 王峰 董平国
【目的】提出基于水分-品质响应温室作物合理的节水优质高效灌溉模式。【方法】以陇椒1号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内对温室辣椒苗期、开花坐果期和果实成熟期分别进行灌溉调控,研究不同处理辣椒产量、果实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灌溉调控的响应。【结果】温室辣椒产量对果实成熟期的灌溉调控最为敏感,在此生育期不宜实施灌溉调控。开花坐果期和果实成熟期,辣椒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干物质含量对灌溉调控的响应程度较低,而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对灌溉调控的响应程度较高。产量和品质与耗水量的关系可用对数函数来描述。【结论】通过灌溉调控将60cm土壤含水量在开花坐果期控制在45%~60%田间持水量(θf),在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其传 孙锦 束胜 李晶 郭世荣 祁红英 陈月珍
以辣椒品种‘苏椒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在育苗基质中添加4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剂(芽孢杆菌、菌根菌、丛枝菌根菌和安克菌剂),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处理能显著降低辣椒结果期土壤中真菌数量,而增加细菌数量,与对照相比,芽孢杆菌处理后真菌数量下降54.8%,而细菌数量增加69.2%。芽孢杆菌显著提高辣椒叶片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而其他微生物菌剂对光合色素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2浓度(Ci),与对照相比,经芽孢杆菌、菌根菌、丛枝菌根菌和安克菌剂处理后,Pn分别增加了41.5%...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日光温室 辣椒 光合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陶天龙 商桑 朱白婢 田丽波 林师森
以辣椒幼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低温胁迫(10℃)下辣椒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0.7 mmOl/l sNp处理的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鲜重、干重、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明显增加,pOd活性和根系活力提高,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说明在低温胁迫下通过施用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可以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细胞膜伤害,提高防御酶活性,改善根系活力,从而降低了低温胁迫对辣椒幼苗的伤害,促进了辣椒幼苗的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丹丹 程智慧 张静 祁高展
为了更好地利用紫外线C(UV-C)抑制幼苗生长的特性来培育壮苗,以普通日光灯照射作为对照,在UV-C总辐射剂量相同的情况下,设间断照射(8 min×2)和连续照射(16 min×1)2个处理,研究了短期UV-C间断照射和连续照射对辣椒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V-C间断照射处理辣椒幼苗的电导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比连续照射处理和对照高,株高、全株鲜重及根系活力比连续照射处理和对照低;间断照射和连续照射处理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在2~22 d比对照高,22~42 d比对照低。UV-C照射对辣椒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超氧化物...
关键词:
紫外线C 辣椒幼苗 连续照射 间断照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富宏丹 何莉莉 陈俊琴 赵瑞 王丽红
对3个不同辣椒品种胎座和果肉中的辣椒素与其降解相关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辣椒,不同发育时期辣椒素含量及积累特点不同,其中牛角椒胎座中辣椒素含量最高,沈椒4号次之,农大40最少;沈椒4号果肉中辣椒素含量略高于牛角椒中含量,农大40果肉中最少,仅在花后36d检测到极少量的辣椒素,并且胎座中辣椒素的含量均高于果肉中。在整个辣椒果实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和辣椒素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因此,这两种酶有可能参与了辣椒素的氧化降解,且在该过程中有互补的作用。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素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广君 赵尊练 巩振辉 赵海燕 梁丽鹏
【目的】解决线辣椒的连作障碍及建立合理的复合群体结构。【方法】在实验室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陕椒2006"一株1 h根系分泌物(以下称低浓度)和一株4 h根系分泌物(以下称高浓度)对线辣椒、青椒、番茄、茄子和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发育(分别测根长、芽长、茎粗、侧根数、根系活力、根冠比、POD、SOD和CAT的值)的化感效应(以蒸馏水为对照)。【结果】"陕椒2006"的低浓度根系分泌物对3个线辣椒品种(系)"L26"、"L25"和"陕椒2003"的发芽率、茎粗、侧根数、根冠比、POD、SOD、CAT、根系活力均有促进作用,对芽长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根系分泌物对3个线辣椒品种(系)"L26"、...
关键词:
线辣椒 根系分泌物 连作障碍 化感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付秋实 李红岭 崔健 赵冰 郭仰东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辣椒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揭示水分胁迫与辣椒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辣椒栽培管理,抗性筛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的方式,分别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辣椒生长形态及相关生理指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气孔特征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水分胁迫显著抑制了辣椒的生长,植株总的干物质含量下降,并且干物质含量向根的分配比例增加,向茎叶的分配比例减少。叶片水势(Ψ)、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Chl.)及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显著下降,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子星 马雪强 王君正 胡晓辉
为探究水肥耦合对越冬基质栽培辣椒产量、果实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综合调控,以‘拉菲78-9’辣椒为试验材料,设置基质相对含水量的40%~45%(W1)、55%~60%(W2)和70%~75%(W3)3个灌溉量水平,以及80%(F1)、100%(F2)和120%(F3)3个标准山崎辣椒营养液浓度水平,共9个耦合处理,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辣椒果实品质代表性指标,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综合评判,确定适于延安地区及相似生态区越冬基质栽培辣椒的水肥耦合方案。结果表明:辣椒产量和WUE均随灌溉量和营养液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灌溉量和营养液浓度单因素及二者耦合效应对产量和WUE均有显著性影响;综合分析表明,W2F2处理辣椒产量为30 903.11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35.42kg/m3,综合评分为0.71且高于其他处理。综上,依据基质相对含水量55%~60%进行灌溉,单株按照3天浇灌1次且每次浇灌500mL 100%浓度的标准山崎辣椒营养液为延安地区越冬基质栽培辣椒的最佳水肥耦合管理方案。
关键词:
辣椒 水肥耦合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铁光 董文斌 王爱勤 赵坤 徐小万 黄莹 易籽林 龚明霞
为阐明辣椒耐热的生理生化机制,以耐热自交系A11和热敏自交系B22为材料,研究了高温(42℃)胁迫下辣椒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总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耐热性材料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增加,热敏材料增幅高于耐热材料,而热敏材料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的上升幅度低于耐热材料;总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热敏材料总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大于耐热材料;SOD和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热敏材料下降幅度高于耐热材料,上升幅度则相反。
关键词:
辣椒 高温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耐热机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明睿 王晓娟 杨亚莉 马越飞 刘万茂 孙颖
【目的】探究辣椒幼苗在不同梯度磷胁迫下的转录水平及生理响应的变化,分析不同梯度磷胁迫的重要通路,并结合相关生理试验分析辣椒应对磷营养逆境的生理机制,筛选出调控磷营养逆境的转录因子及核心基因,为辣椒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方法】本研究以纯系辣椒CA#8幼苗根系为试验材料,采用霍格兰水培法培养至四叶一心期进行4个不同梯度磷胁迫处理,分别为对照组(CK,200μmol·L-1 NH4H2PO4)、缺磷胁迫组(DP,0μmol·L-1 NH4H2PO4)、低磷胁迫组(LP,20μmol·L-1 NH4H2PO4)和高磷胁迫组(HP,1 000μmol·L-1 NH4H2PO4)。处理2 d后对辣椒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并在处理0、2、4和6 d后测定辣椒根系内源激素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与CK组对比,DP、LP、HP组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分别为626、107、171个,通过GO、KEGG富集分析和WGCNA分析发现10个与磷信号途径相关的DEG,4个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DEG,7个与抗氧化酶活性相关的DEG,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验证了转录组数据的准确性。对辣椒幼苗根系内源激素定量测定发现,随着磷胁迫时间的增加,与CK组对比,DP、LP、HP组幼苗根系内各种生长促进类的植物内源激素如赤霉素(GA)、油菜素内酯(BR)、细胞分裂素(CTK)、吲哚乙酸(IAA)、独脚金内酯(SL)、茉莉酸(JA)含量降低,生长抑制类激素如乙烯(ETH)、脱落酸(ABA)含量上升。其中,缺磷胁迫和低磷胁迫表现最为明显,对幼苗根系生长的抑制程度最大。不同梯度磷胁迫处理能够诱导辣椒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胁迫后期SOD活性下降,POD和CAT活性趋于稳定。【结论】磷营养逆境下,辣椒通过响应磷信号途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及抗氧化酶活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缓解了磷胁迫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增强了辣椒对磷胁迫的耐受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佳秋 郭军 梅燚 吴永成 祖艳侠 王薇薇
为了解涝害胁迫下辣椒品种形态和生理变化,在土培条件下采用模拟涝害胁迫方法,研究5个辣椒(CapsiCum annum L.)品种在涝害胁迫后的形态特征及胁迫期间和随后恢复过程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变化。通过分析形态特征,5个辣椒品种分属4个涝害等级,红丰耐涝性较强,长虹362、剑圣3耐涝性中等,川椒香辣妃不耐涝,新一代中华红极不耐涝。基于品种耐涝性差异进行生理分析结果表明,涝害胁迫下,耐涝性强的红丰除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幅低于极不耐涝品种新一代中华红,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
关键词:
辣椒 涝害胁迫 抗氧化酶 叶片形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