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3)
2023(5481)
2022(4655)
2021(4174)
2020(3510)
2019(7633)
2018(7437)
2017(13469)
2016(7830)
2015(8786)
2014(8749)
2013(8667)
2012(8176)
2011(7467)
2010(7668)
2009(7392)
2008(7338)
2007(6789)
2006(5952)
2005(5743)
作者
(25621)
(21658)
(21555)
(20479)
(13840)
(10557)
(9705)
(8340)
(8335)
(7824)
(7540)
(7290)
(7272)
(7161)
(7108)
(6742)
(6678)
(6474)
(6383)
(6310)
(5632)
(5624)
(5395)
(5086)
(4913)
(4845)
(4805)
(4743)
(4530)
(4409)
学科
管理(27186)
(24804)
经济(24736)
(23155)
(20215)
企业(20215)
(12933)
(11042)
方法(8307)
(8019)
中国(7653)
(7631)
(7501)
业经(7208)
体制(6925)
数学(6790)
数学方法(6708)
(6390)
财务(6374)
财务管理(6356)
(6326)
制度(6323)
企业财务(6046)
教育(5960)
(5934)
银行(5905)
(5597)
(5568)
金融(5564)
环境(5277)
机构
大学(118147)
学院(115175)
研究(44977)
(43881)
经济(42647)
管理(38511)
理学(32551)
理学院(32088)
管理学(31487)
管理学院(31279)
中国(31001)
科学(28147)
(26157)
(25335)
(24777)
(23754)
研究所(21307)
业大(20669)
农业(20588)
(19788)
中心(19025)
财经(18271)
(17498)
(16702)
(16441)
北京(15705)
(14671)
经济学(13822)
(13731)
师范(13481)
基金
项目(77612)
科学(59561)
基金(55562)
研究(53794)
(50201)
国家(49810)
科学基金(41247)
社会(33382)
(31628)
社会科(31537)
社会科学(31532)
基金项目(28832)
自然(27400)
自然科(26709)
自然科学(26691)
(26571)
自然科学基金(26243)
教育(25676)
资助(22359)
编号(20401)
(19665)
重点(18593)
成果(18031)
(17127)
(16826)
(16463)
课题(16100)
创新(15944)
计划(15664)
科研(15168)
期刊
(53678)
经济(53678)
研究(37700)
中国(30565)
学报(25838)
(24926)
(21167)
科学(20391)
大学(19224)
学学(18382)
农业(16374)
管理(16165)
教育(15755)
(11178)
金融(11178)
财经(9837)
技术(8493)
(8400)
(8392)
(8098)
业大(7768)
经济研究(7733)
业经(7625)
(7383)
农业大学(6749)
科技(6571)
问题(6480)
林业(5381)
财会(5169)
(5141)
共检索到184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杨  文春燕  赵买琼  张苗  高琦  李荣   沈其荣  
[目的]将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与普通育苗基质联合,研制成生物育苗基质,进而促进功能菌株苗期的根际定殖和移苗后促生功能的发挥。[方法]利用从辣椒根际分离筛选的产 IAA 和 ACC 脱氨酶菌株,保活添加至普通育苗基质研制成生物育苗基质,通过比较育苗效果筛选出生物育苗基质的最佳配伍菌株。[结果]从辣椒根际分离获得 6 株 IAA 产生量大于 5 mg·L-1的菌株,其中菌株 NJAU-G10,NJAU-N5 和 NJAU-N1 同时能产 ACC 脱氨酶,且能力高于其他菌株;两季苗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菌株 NJAU-G...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敏  商美妮  李荣  刘红军  王其传  吴亚胜  沈宗专  沈标  沈其荣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含不同木霉菌数量的生物育苗基质对辣椒种苗生长及其移栽后辣椒单株果实重的影响,揭示生物育苗基质中功能菌数量与作物促生效应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室内育苗及田间试验研究含不同数量级木霉菌的生物育苗基质对辣椒种苗生物量、壮苗指数以及种苗移栽后辣椒株高、茎粗、单株果实重及根际木霉菌数量的影响。[结果]两季辣椒育苗试验结果均表明,与不含木霉菌的普通育苗基质对照(SCK)相比,含10~7 CFU·g~(-1)木霉生物育苗基质处理(S4)种苗的地上部干重均显著增加42.9%和75.0%,而含10~7 CFU·g~(-1)(S4)、10~6 CFU·g~(-1)(S3)及10~5 CFU·g~(-1)(S2)的木霉生物育苗基质处理壮苗指数第1季显著增加61.4%、40.4%和15.8%;第2季显著增加66.7%、50.0%和18.8%。与普通育苗基质培育的辣椒种苗移栽田间对照(CK)相比,含10~7和10~6 CFU·g~(-1)木霉菌生物育苗基质培育的辣椒种苗移栽田间处理(T4、T3)的辣椒根际土壤木霉数量均显著增加,两季平均增加8.1%和5.4%;含10~7、10~6和10~5 CFU·g~(-1)木霉菌生物育苗基质培育的辣椒种苗移栽田间处理(T4、T3、T2)的辣椒单株果实重均显著增加,两季平均增加61.2%、39.6%和21.4%。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基质中木霉数量与辣椒种苗地上部干重、移栽后辣椒单株果实重及根际土木霉数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木霉生物育苗基质中功能菌数量大于10~5 CFU·g~(-1)对辣椒育苗及其移栽后的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促生增产效应随功能菌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荣  程智慧  徐文俊  闫会玲  林仁瑞  
【目的】以西北地区资源丰富的农业生产副产品或废弃有机物为新型有机基质原料,筛选可替代不可再生资源草炭的辣椒育苗基质配方。【方法】将粉碎的玉米秸秆、玉米芯、稻壳、菇渣、麦糠分别进行发酵腐熟,按不同比例混合组成A(V(玉米秸秆)∶V(玉米芯)∶V(稻壳)=4∶4∶2)、B(V(玉米芯)∶V(稻壳)∶V(菇渣)=4∶3∶3)、C(V(稻壳)∶V(麦糠)∶V(菇渣)=5∶3∶2)、D(V(玉米秸秆)∶V(玉米芯)=6∶4)4种基质配方,以V(草炭)∶V(珍珠岩)∶V(蛭石)=4∶1∶1为对照(CK)基质,以牛粪(30kg/m3)和膨化鸡粪(15kg/m3)为基肥,对供试辣椒品种"农城椒3号"进行穴盘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高飞  刘鸿雁  邢丹  王洪亮  牟玉梅  王永平  王岩  周鹏  
【目的】探究辣椒秸秆炭化后培育优质幼苗的可行性,为实现辣椒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辣椒秸秆不同部位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分别添加2%或5%至育苗专用基质中,研究生物炭对辣椒幼苗生长与养分的影响。【结果】育苗基质添加辣椒秆生物炭可促进辣椒幼苗生长发育,增加幼苗生物量及养分含量。与不添加(CK)相比,添加2%茎基部、细枝条生物炭幼苗株高、茎粗、叶长、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1.29%、19.79%、14.34%、25.78%和8.40%、22.61%、14.70%、31.34%;添加5%细枝条生物炭辣椒幼苗根生物量最大,壮苗指数为0.60,显著高于CK;添加2%茎基部生物炭幼苗氮含量显著高于CK,增长28.79%,各生物炭处理对辣椒幼苗磷含量的影响效果差异都不显著,5%混合生物炭处理辣椒幼苗钾含量最大,比CK增长38.18%。通过主成分与隶属函数分析对辣椒幼苗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2%细枝条生物炭处理得分最高。价值最大。【结论】辣椒秸秆炭化后添加至育苗专用基质中,对促进辣椒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的吸收利用有一定的效果,以添加2%细枝条生物炭育苗效果最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静  操一凡  丁佳兴  孙玉菡  郑宇  胡官墨  沈宗专  李荣  沈其荣  
[目的]开发含复合菌群生物制品或农业投入品,对于促进作物增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利用分别具有拮抗病原菌、解磷、产生长素能力的菌株,研制含根际促生菌菌群的生物育苗基质,以期为育苗基质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本实验室经过广泛田间试验验证,且具有促生及抗土传病害功能的解淀粉芽胞杆菌SQR9为核心菌株,筛选出与之无拮抗效应的产生长素和具解磷能力的菌株;采用Biolog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测定菌株对不同碳源利用能力,通过碳源重合关系确定菌种组合;通过育苗和盆栽试验评估含复合菌群生物育苗基质的育苗效果。[结果]经过筛选,与菌株SQR9对峙无拮抗圈的溶磷菌株分别为Y40、Y2和NJAU-3;产吲哚乙酸(IAA)菌株分别为NJAU-5、L-60、NJAU-69和NJAU-84。利用碳源重合关系,构建4种菌株组合2个、3种菌株组合6个和2种菌株组合4个。2季苗盘试验及2季盆栽试验结果均表明,微生物碳源利用重合数与植物促生效果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含菌株SQR9、Y2和L-60与含菌株SQR9、Y2和NJAU-84这2个含复合菌群功能型生物育苗基质,在黄瓜前期育苗效果和后期盆栽效果均优于单菌处理及不添加功能菌普通育苗基质(对照)。[结论]结合拮抗效应测定和碳源利用重合关系,能够有效筛选出高效菌群组合,最终确立含3种菌株的2组复合菌群SQR9+Y2+L-60和SQR9+Y2+NJAU-84为研制生物育苗基质的最佳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灿  苏甜  张新梅  李子薇  许俊强  王绍祥  张应华  
【目的】为明确不同辣椒品种(系)苗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探讨地方品种辣椒和人工选育辣椒根际细菌群落特性,挖掘可能对地方品种定殖起关键作用的细菌群类。【方法】以云南文山地区地方辣椒品种(WG1、9F33)和人工选育品系(Y19278、Y19292)为研究对象,运用16S rDNA分析不同品种(系)对其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4个辣椒品种(系)根际细菌的Ace指数在370.82~376.48,Chao1指数在371.23~380.32,均显著(P<0.05)高于种植前土壤的309.24和308.24。种植前土壤的Shannon指数是6.7315,显著(P<0.05)高于其他品种(系)辣椒,尤其在运输与代谢方面。【结论】种植不同品种(系)辣椒均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地方品种辣椒(WG1、9F33)和人工选育品系辣椒(Y19278、Y19292)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其之间出现显著丰度差异的根际细菌类型。此外相较于人工选育品系,地方品种WG1对根际细菌群落生命活动具有较高的诱导和促进作用,表现在运输与代谢相关的基因功能中。这对于下一步开发针对地方品种辣椒专用生物菌肥、土壤改良剂和生物药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涂璇  薛泉宏  张宁燕  牛晓磊  
为了获得对辣椒疫病具有实际防效的生防放线菌菌株,在盆栽条件下检验了108株辣椒疫霉拮抗放线菌对辣椒疫病的防病和促生作用,并对拮抗菌接种后土壤和辣椒根系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无菌土纸钵初筛和未灭菌自然土盆栽复筛试验,从108株辣椒疫霉拮抗放线菌中筛选出2株防效最佳的拮抗放线菌0108和0110。在盆栽条件下,接种0108和0110拮抗放线菌14 d后相对防效分别达到75%和81%,21 d后相对防效分别达到65%和56%,且2株拮抗放线菌都能通过影响辣椒根系微生物数量控制辣椒疫霉菌的生长繁殖,降低辣椒疫霉对根系的侵染,并对辣椒根系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艺  陶婧  汪骞  李石开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4种典型商业配方营养液的筛选与优化研究,以期获得改良的辣椒漂浮育苗专用营养液配方。【方法】对日本园试、山崎、H.C.阿夫道宁以及复合肥的辣椒漂浮育苗效果进行了对比和筛选,并通过对筛选所得营养液的NO_3--N和NH_4+-N配比的调整,进行营养液优化研究。【结果】山崎在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物积累量等壮苗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几种配方的营养液。对山崎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NO_3--N和NH_4+-N配比会对营养液pH和幼苗生物量造成影响,配比在100∶9左右有利于培育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玲  欧阳立明  陆小辰  
以山东寿光辣椒大棚的连作土壤为基质,以无机肥料作对照,向辣椒连作土壤中基施5种不同配方的有机肥,调节土壤N、P、K至相同水平,研究其对辣椒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同时采用RAPD和平板稀释计数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不同肥料处理组中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多样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大部分种类的有机肥均能增加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其中,以蚕沙和酵母发酵废液复配的有机肥(SYM)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多样性最高,且在促进辣椒生长、抗猝倒病、提高辣椒品质(维生素C和辣椒素含量)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组。结果表明:以发酵废料为基础的配方有机肥应用于连作土壤中,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改善土壤的微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志英  薛泉宏  张晓鹿  杨斌  许英俊  周永强  
【目的】研究苗床拌土接种生防菌制剂对辣椒根域微生态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真菌F、放线菌Act 2和Act 8为供试生防菌,采用苗床拌土法接种辣椒,平皿涂抹法测定各处理辣椒根区、根表土壤和根内微生物数量,小区试验研究接种生防菌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苗床拌土接种2株生防放线菌和1株生防真菌制剂:(1)可明显增加辣椒根域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改变根域土壤中微生物组成,促使辣椒根域土壤微生物类型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其中接种生防真菌F后,小区辣椒根区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66.7%和46.2%,细菌、放线菌与真菌的数量比B/F、A/F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07.7%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莹  刘兰英  何肖云  邱胤辉  任丽花  黄锐敏  傅建炜  
为了解不同连作年限下辣椒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特征,选取不同连作年限(1、3、5、10 a)下的辣椒根际土壤,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并探究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较于连作1 a处理,延长连作年限导致真菌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显著下降(P<0.05);同时,枝顶孢霉属、青霉菌属和曲霉菌属等生防菌的相对丰度在长期连作后显著增大,而毛壳菌属、木霉菌属和被孢霉属等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逐渐下降.冗余分析显示,土壤pH及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本研究中,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下降、有益微生物减少和病原菌积累可能是造成辣椒连作障碍的原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宝利  李燕  李东  刘娜  宁繁华  侯永侠  
为揭示辣椒连作障碍的机理,本试验探讨了松香酸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利用GC-M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和连作土壤中的化感物质。结果表明:辣椒根系分泌物和连作土壤的主要化感物质为松香酸、十四酸甲酯、十八酸甲酯和(2-乙基-6甲基苯)-N-(乙氧甲基)-2-氯代乙酰胺。并采用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化感物质松香酸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及根际微生物的效应。对松香酸的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当浓度为0.05g/L时,松香酸促进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其余浓度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当浓度为0.25g/L时抑制作用最大。同时外源松香酸使根际...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洋  刘长远  赵奎华  苗则彦  梁春浩  陈彦  王辉  
对尖镰孢菌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尖镰孢菌具有致病性,回接症状与田间一致;PDA为病菌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病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pH值为3~12,病菌均能生长,最适pH范围为6~8。以麦芽糖为碳源病菌生长最快,D-半乳糖最慢;以赖氨酸为氮源病菌生长最快,甲硫氨酸为最慢。总体上,孢子萌发和病菌生长对温度、酸碱度、营养物质要求基本一致,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霞  王道本  周启  
棉花根际促生菌的分离和筛选王春霞,王道本,周启(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武汉430070)关键词棉花,根际促生菌,菌株,生防ISOLATIONANDSELECTIONOFTHEPLANTGROWTHPROMOT...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艺  李红  巩雪峰  陈鑫  宋占锋  
【目的】从微生物角度揭示辣椒/玉米套作模式的优越性,为此模式的大力推广及高效栽培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辣椒/玉米套作、辣椒净作2个试验处理情况下,辣椒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结构。【结果】辣椒/玉米套作后,辣椒根际土壤细菌的Chao1、Ace、Shannon指数均有所增加,增幅为3.07%~7.53%;2个处理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上排名前10的优势细菌种类相同,最大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占土壤细菌总量的88%以上,但各细菌数量发生变化,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套作后辣椒根际土壤细菌富集并达到组间显著性差异的微生物种类有56种,主要有亚硝化单胞菌科(从目到科)、硝化螺旋菌属(从门到属)、Ignavibacteriaceae(从门到科)、丰佑菌属(从纲到属);辣椒净作仅10种,主要为脱铁杆菌科(从门到科)。【结论】辣椒玉米套作后,辣椒根际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富集并达到组间显著性差异的微生物种类明显增多,其中与氮素循环有关的亚硝化单胞菌科(从目到科)和硝化螺旋菌属(从门到属)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优势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