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3)
2023(9362)
2022(8363)
2021(7941)
2020(6616)
2019(15331)
2018(15474)
2017(29913)
2016(16462)
2015(18709)
2014(18637)
2013(18354)
2012(16522)
2011(14787)
2010(14452)
2009(13041)
2008(12418)
2007(10519)
2006(9061)
2005(7606)
作者
(47328)
(39227)
(38950)
(37006)
(24842)
(18899)
(17606)
(15654)
(15007)
(13950)
(13539)
(12987)
(12309)
(12274)
(12053)
(11932)
(11921)
(11680)
(11070)
(11043)
(9766)
(9475)
(9380)
(8801)
(8785)
(8765)
(8736)
(8597)
(7915)
(7817)
学科
(61031)
经济(60963)
管理(46458)
(43815)
(37073)
企业(37073)
方法(30397)
数学(26223)
数学方法(25922)
(16654)
中国(15260)
(14796)
(14519)
业经(14039)
地方(12734)
理论(11316)
农业(11024)
(10657)
(10431)
贸易(10427)
技术(10349)
(10116)
(10030)
(9978)
环境(9925)
财务(9907)
财务管理(9891)
教育(9597)
企业财务(9392)
(8897)
机构
大学(228165)
学院(226228)
管理(93611)
(83293)
理学(82286)
理学院(81391)
经济(81270)
管理学(79940)
管理学院(79553)
研究(73152)
中国(51752)
科学(48685)
(48557)
(37581)
业大(37000)
(36606)
(36370)
研究所(33893)
中心(32978)
(31199)
北京(30474)
(30194)
财经(30088)
师范(29882)
农业(29577)
(27411)
(26880)
(25965)
技术(24961)
师范大学(24224)
基金
项目(164297)
科学(128390)
研究(119353)
基金(118328)
(103490)
国家(102612)
科学基金(88069)
社会(72605)
社会科(68681)
社会科学(68662)
(65076)
基金项目(64126)
自然(59040)
自然科(57655)
自然科学(57642)
自然科学基金(56591)
(54669)
教育(54485)
编号(49340)
资助(48268)
成果(39290)
重点(36188)
(35458)
(34512)
(34359)
课题(33532)
创新(31919)
科研(31721)
项目编号(30655)
大学(30399)
期刊
(87508)
经济(87508)
研究(63214)
中国(39134)
学报(38910)
科学(35020)
(33933)
管理(32820)
大学(28750)
学学(26988)
教育(26714)
(25817)
农业(24300)
技术(19744)
业经(15184)
(14931)
金融(14931)
图书(13817)
财经(13527)
经济研究(13378)
理论(12316)
科技(12262)
(12144)
实践(11674)
(11674)
(11300)
问题(11254)
技术经济(10683)
(10612)
情报(10563)
共检索到313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军  彭婧  巩振辉  黄炜  李大伟  逯明辉  陈儒钢  
为研究辣椒雄性不育的机理,在花期,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法,对新型辣椒雄性不育材料H9A及其保持系H9B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DDRT-PCR技术对H9A与H9B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mRNA差异显示,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切片观察发现:供试雄性不育材料的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单核前期,此时花蕾纵径0.526~0.572 cm,横径0.318~0.372 cm,花冠和花萼之比约为1∶4;通过DDRT-PCR,共获得27条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其中在H9A中获得12条,在H9B中获得15条。结果说明新型辣椒雄性不育材料H9A的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单核前期,败育原因可能是绒毡层细胞程序性死亡异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贞  常绍东  邹集文  刘玉平  
基因型为N(MsMs)、S(MsMs)的材料可直接做恢复系;基因型为N(msms)的优良自交系材料可采用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配套杂交种为母本,与原材料为转回亲本,经回交3~5代,再自交2代,连续2代全恢复的株系为新恢复系;N(Msms)、S(Msms)2种基因型后代CMS基因型和植株特征特性都会出现分离,选全恢复的株系经自交纯化后为新的恢复系。并成功利用此技术转育6份恢复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明华  文锦芬  邹学校  何长征  刘志敏  周群初  
湖南长沙410125;3.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通过对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抗氰呼吸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发现它们在花器官中的变化趋势是:不育系的总呼吸代谢、抗氰呼吸和抗氰呼吸所占总呼吸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在保持系中则表现为上升,且均高于不育系.不育系花蕾中的POD的比活力表现为逐步上升,而保持系花蕾中的POD的比活力则呈逐步下降,且不育系大花蕾中的POD的比活力要显著高于保持系.在营养体叶片中,不育系叶片中POD的比活力明显高于保持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火林  安岩  乔志霞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和比较分析了CMS和GMS辣椒不育系(株)和相应保持系(可育株)花蕾和叶片中的内源IAA,Z+ZR,GA3,ABA含量及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CMS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蕾中IAA,Z+ZR,GA3和AB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GMS不育株和可育株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不育系(株)IAA,Z+ZR,GA3和ABA含量低于保持系(可育株);叶片中Z+ZR,GA3和ABA含量变化趋势GMS和CMS也基本一致,即不育系(株)中的含量高于保持系(可育株);花蕾中IAA/ABA,(Z+ZR)/ABA,GA3/ABA激素比例的变化GMS与CMS也相同,即不育系(株)比值小于保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冬英  邹学校  刘志敏  马艳青  张竹青  戴雄泽  
为定位和克隆辣椒8001恢复系中恢复基因提供基础,用9704A8001 F2代群体开展了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分子标记研究.通过RAPD-BSA分析法,找到了一个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8001中的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OPL09-763,测定了该标记带的序列,并进行了同源性比较.该标记带与恢复基因之间的交换值为4.17%,遗传距离为4.18 c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明华  邹学校  周群初  刘志敏  文锦芬  
为探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 ,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以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 ,发现随着花蕾的发育 ,不育系大花蕾期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小、中花蕾时期 ,而保持系可溶性糖含量则保持一直升高的态势 ;不育系小花蕾蛋白质的含量较中、大花蕾时期高 ,而保持系花蕾蛋白质的含量一直升高 ;不育系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 ,而保持系花器中游离脯氨酸迅速积累 ,含量明显高于不育系 ;POD活性是不育系明显高于保持系 ,且呈持续增强趋势 ,保持系逐渐减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维英  杨守萍  盖钧镒  喻德跃  
【目的】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及其同型保持系NJCMS1B的二胞花粉期花药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其蛋白质进行分离,凝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使用PDQuest软件分析蛋白质图谱,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质谱分析,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用Profound和Masco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初步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并分析其功能。【结果】在分子量18.4~116.0kD、等电点4~7线性范围内,检测到约212个蛋白点,差异表达蛋白点24个。其中10个在NJCMS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玲玲  张晓芬  陈斌  孙艳  韩华丽  耿三省  
为探究辣椒不育材料FS1030A的败育发生时期及方式,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技术对FS1030A与相应保持系FS1030B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进行了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不育系FS1030A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前。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绒毡层细胞结构发生了2种异常变化:部分绒毡层细胞高度液泡化,径向过度伸长,后期生长为多层细胞,导致药室狭小,严重挤压小孢子母细胞致使其发育畸形,进而退化解体,不能形成正常的四分体小孢子;部分绒毡层细胞过早解体,解体的绒毡层细胞与小孢子母细胞残迹在药室中形成一条染色较深的带。绒毡层异化,中层不解体,不能为小孢子母细胞的进一步发育提供营养,从而造成花粉母细胞变形、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慧萍  潘路招  汤冰倩  邹学校  戴雄泽  刘峰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突变体CMS102及其相应的恢复系ST–8为材料,对其造孢期、小孢子母细胞期、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双核小孢子期和花粉粒成熟期的花蕾进行细胞学形态观察,测定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和双核小孢子期发育时期的花蕾中与育性相关的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CMS102败育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绒毡层过度膨大挤压四分体,使其不能正常发育成单核小孢子,属于孢子体不育;CMS102花蕾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低于ST–8的,可溶性糖、MDA含量及POD酶活性高于ST–8的;构建F_2遗传分离群体并调查其育性,对CMS102的育性进行遗传学分析,CMS102育性恢复由1对显性基因调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慧萍  潘路招  汤冰倩  邹学校  戴雄泽  刘峰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突变体CMS102及其相应的恢复系ST–8为材料,对其造孢期、小孢子母细胞期、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双核小孢子期和花粉粒成熟期的花蕾进行细胞学形态观察,测定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和双核小孢子期发育时期的花蕾中与育性相关的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CMS102败育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绒毡层过度膨大挤压四分体,使其不能正常发育成单核小孢子,属于孢子体不育;CMS102花蕾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低于ST–8的,可溶性糖、MDA含量及POD酶活性高于ST–8的;构建F_2遗传分离群体并调查其育性,对CMS102的育性进行遗传学分析,CMS102育性恢复由1对显性基因调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双发  彭彦  赵燕  刘峰  张学文  
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704A’和其同核保持系‘9704B’早期花蕾转录组的Solexa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1个差异性表达基因,其在不育系中的表达比在保持系中的表达高10倍,该基因与番茄、葡萄、拟南芥中的hsf基因同源性分别为87%、73%和70%,推测该基因为辣椒的hsf基因。根据该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辣椒‘9704A’中克隆该基因的全长及核心cDNA序列,克隆到的hsf全长与核心序列与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序列一致,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基因属于hsf基因家族成员。用定量PCR分析hsf基因在‘9704A’和‘9704B’2种辣椒的根、茎、叶和晚期花蕾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在不育系叶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宗福  王景会  申贵芳  赵逢涛  王宗文  李汝忠  
利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实现强优势组合三系配套是解决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瓶颈,促进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类型;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产生的机理,阐述了育性恢复的遗传方式、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和遗传定位、恢复基因的图位克隆及三系杂交棉的研究进展;对三系杂交棉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强  张涛  常晓轲  韩娅楠  程志芳  刘卫  王彬  姚秋菊  
为了在辣椒三系杂交育种研究中缩小群体筛选范围,减小工作量,提高不育系和保持系选择效率,根据细胞质育性标记SCAR130的序列多态性位点设计KASP标记引物,使其转化为KASP130分子标记,并以辣椒三系材料的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F_1杂交种为试验对象,利用荧光定量PCR仪LC480和LGC公司的SNPline这两种检测平台将KASP130标记应用于辣椒细胞质类型检测,并对该标记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KASP130标记同SCAR130标记一样可以把待试辣椒材料准确地分为可育细胞质(N)和不育细胞质(S),并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成功应用到辣椒细胞质育性的早期鉴定以及辣椒保持系和雄性不育系的回交育种研究。综上,细胞质育性标记SCAR130已经被成功转化为KASP130分子标记,该标记可以明确鉴定辣椒的细胞质类型,这为其在辣椒三系杂交育种上的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海燕  黄晋玲  
【目的】从细胞学和生理生化两方面研究棉花雄性不育系亚棉A小孢子的败育机理。【方法】亚棉A是从亚比棉×陆地棉3种杂种中选育出来的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运用光学、电子显微技术及生化指标测定法,对棉花不育系亚棉A及其保持系亚棉B小孢子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果】不育材料亚棉A的败育时期主要在造孢细胞期至减数分裂细线期前;在显微结构上,败育迹象起始于造孢细胞期,造孢细胞粘连,无核仁,部分已解体,未解体造孢细胞发育成的小孢子母细胞中核仁消失,在减数分裂细线期前完全解体,而绒毡层细胞延迟发育,且与中层细胞在整个花药发育过程中不降解,这些异常现象导致最终形成无花粉粒的花粉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勇  王志源  
以辣椒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 AB154和 AB 兖1691为试材,对不育株和可育株小孢子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了细胞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育株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小孢子形成以前,靠近小孢子的一层绒毡层细胞在小孢子母细胞期已解体,其余绒毡层细胞在花粉粒成熟期仍然结构完整;可育株绒毡层在单核花粉粒期开始解体,花粉粒成熟期时完全解体。不育株花药药隔维管束发育滞后于可育株,退化却早于可育株。部份绒毡层提前解体和药隔维管束发育异常使小孢子正常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供应受阻,可能是造成小孢子败育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