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9)
2023(8158)
2022(6851)
2021(6171)
2020(4876)
2019(10977)
2018(10635)
2017(19893)
2016(10982)
2015(11990)
2014(12080)
2013(11899)
2012(11581)
2011(10662)
2010(10895)
2009(9765)
2008(9743)
2007(8881)
2006(7926)
2005(7589)
作者
(34230)
(28591)
(28325)
(26915)
(18377)
(13854)
(12748)
(11154)
(10836)
(10288)
(9864)
(9533)
(9529)
(9272)
(9192)
(8738)
(8428)
(8392)
(8267)
(8083)
(7297)
(7281)
(6946)
(6556)
(6547)
(6451)
(6442)
(6284)
(5993)
(5772)
学科
(49939)
经济(49891)
(28474)
管理(26211)
(21054)
企业(21054)
中国(17715)
地方(17703)
(14769)
方法(14406)
业经(12308)
数学(11994)
数学方法(11869)
(10931)
农业(10355)
(10315)
金融(10315)
(10224)
银行(10205)
地方经济(10102)
(10000)
(9880)
(9536)
(9273)
技术(8348)
(8340)
贸易(8329)
(7980)
环境(7716)
发展(7112)
机构
学院(157917)
大学(155026)
(63185)
研究(63106)
经济(61740)
管理(52965)
中国(47159)
理学(44130)
理学院(43493)
管理学(42638)
管理学院(42335)
科学(40163)
(34665)
(34051)
(33344)
研究所(30830)
(29770)
中心(27793)
农业(26122)
(25821)
业大(25017)
(23042)
师范(22733)
财经(22690)
(22636)
北京(22465)
(21694)
(21268)
(20539)
科学院(19632)
基金
项目(101881)
科学(78995)
研究(73009)
基金(71314)
(63809)
国家(63211)
科学基金(52379)
社会(45474)
社会科(43081)
社会科学(43072)
(42053)
基金项目(37071)
(35118)
自然(33397)
教育(32763)
自然科(32606)
自然科学(32596)
自然科学基金(32006)
资助(29139)
编号(28629)
(28488)
成果(24026)
重点(23987)
发展(22447)
(22050)
课题(21950)
(21403)
(21230)
(20065)
创新(19872)
期刊
(79189)
经济(79189)
研究(50735)
中国(39027)
(32359)
学报(29522)
科学(25817)
农业(22217)
(22026)
大学(21601)
管理(21568)
教育(20729)
学学(20466)
(19145)
金融(19145)
业经(14453)
技术(13387)
经济研究(12960)
(11630)
财经(11393)
问题(10086)
(9849)
科技(8156)
(8116)
业大(7866)
商业(7655)
(7608)
世界(7545)
(7382)
(7211)
共检索到256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菊平  巩振辉  刘珂珂  黄炜  李大伟  
为了直接从花蕾大小或花药的形态特征来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对辣椒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细胞学,以及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与花萼特征、花蕾大小和花药颜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辣椒小孢子发育经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各时期特征明显。辣椒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的外部形态特征、花药颜色密切相关。供试辣椒品种的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时花蕾纵径在4.253-5.074 mm,花蕾横径在4.191-5.367 mm,花瓣与花萼等长或稍长,花药长度在2.020-2.565 mm,花药宽度在0.982-1.417 mm。辣椒同一花蕾小孢子发育存在一定程度的渐续性即不同步。依据花器官形态特征可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宏光  孙晓梅  王孝鹏  张春宇  孙欣欣  
研究三色堇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和花药颜色的相关性,以期直接从花蕾大小和花药形态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结果表明:三色堇小孢子发育经过四分体时期﹑单核前期﹑单核中期﹑单核靠边期和二核期共5个时期,各时期特征明显。三色堇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的外部形态和花药颜色密切相关,单核靠边期时,花蕾的长度与其他时期比较差异显著,花药的颜色与形态也与其他时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花蕾的横径﹑纵横径比值和花瓣长的差异却不显著。通过花器官形态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可以为三色堇单倍体育种接种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延红  宁源生  陈军宇  李孔栋  段根华  姜倩倩  
[目的]观察湖北海棠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器外部形态及细胞学特征,找出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外部形态的相关性,为花药或小孢子培养提供细胞学依据。[方法]采摘湖北海棠同一植株固定枝条上大小不同的花蕾作为试验材料,其中一部分取出花药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液染色后压片,用于观察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变化,另一部分用于观测花蕾和花药的大小及颜色,并建立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外部形态特征的关系。[结果]湖北海棠小孢子发育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早中期、单核靠边期和二胞花粉时期,最终发育为成熟花粉,各时期特征明显。小孢子各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和花药颜色密切相关,当花蕾纵径为1.45~3.43 mm、花药颜色为深红色时,小孢子处于四分体时期;当花蕾纵径为4.46~6.29 mm、花药为红色时,小孢子绝大多数处于单核早中期;当花蕾纵径在7.14~9.86 mm、花药为粉红色时,小孢子大多进入单核靠边期;当花蕾纵径为10.11~12.19 mm、花药颜色逐渐转变为粉黄色时,小孢子大部分处于二胞花粉时期。[结论]花蕾大小及花药颜色可作为判断小孢子发育时期的依据,据此可便捷地找到适宜时期的小孢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冰  王志源  蒋健箴  
以2份辣椒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有株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的部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初步探讨了这些生化特性的异常与不育性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花药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从小孢子母细胞期以后不育株明显高于可育株,过氧化氨酶活性从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开始不育株明显低于可育珠;可溶性蛋白含量从小孢子母细胞期以后不育株明显低于可育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薇薇  羊杏平  范淑英  刘广  张曼  徐锦华  
【目的】研究各发育时期甜瓜小孢子的细胞学特征及其与花器外观形态的关系,以期能根据花器的外观形态确定小孢子的发育阶段,为花药、小孢子培养研究提供细胞学依据。【方法】采集不同蕾长的饱满雄花花蕾,形态学观察后分别进行DAPI和醋酸洋红染色,观察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特征,以确定花粉的发育时期,分析各发育时期甜瓜小孢子的细胞学特征与花器外观形态的关系。【结果】2种染色方法以醋酸洋红染液染色效果较佳;甜瓜小孢子发育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早中期、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期,每个时期形态特征明显;甜瓜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的大小、花药颜色密切相关。甜瓜花蕾纵径在2.9~3.5mm、横径在2.7~3.2mm,且花瓣微露,花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立全  霍治军  常彩涛  张成合  李明  刘文明  
对辣椒雄性不育系9601 A和保持系9601 B的小孢子发育过程及其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粗蛋白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9601 A的雄性败育发生在减数分裂末期II阶段,导致败育的主要原因是花药绒毡层细胞的高度液泡化,致使小孢子在发育过程中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给而死亡;不育系花药可溶性蛋白和粗蛋白(总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保持系,而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则高于其保持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鹏  孙宇涵  林华忠  方禄明  余小龙  翁建宇  张运根  李云  
【目的】探究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雄球花外部形态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杉木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杉木雄球花为材料,采用数码相机实地拍照、体视镜以及醋酸洋红染色压片法研究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和雄球花生长发育的过程。【结果】杉木雄球花着生于新枝顶端,外部有芽鳞包裹。随着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行,雄球花的芽鳞逐渐打开,小孢子叶的体积增大,逐渐伸长到芽鳞之外,最终将雄球花的芽鳞挤压脱落;而小孢子叶颜色和大小也有着明显的变化,颜色经过翠绿色、黄绿相间、黄褐色、并最终变成红褐色,其长度变化范围为3.278~5.229 mm,直径变化范围为2.626~3.868 mm。观察杉木减数分裂过程发现:小孢子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存在异常,如减数分裂中期Ⅰ的落后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分裂不同步,以及在四分体时期观察到不均等分裂,如二分体、三分体。不同着生位置的雄球花发育具有不同步性;同一个雄球花的不同小孢子叶以及相同小孢子叶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也不相同,整个减数分裂过程大约持续3 d。【结论】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雄球花外部形态及小孢子叶颜色和大小的变化密切相关,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体异常现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勇  王志源  
以辣椒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 AB154和 AB 兖1691为试材,对不育株和可育株小孢子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了细胞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育株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小孢子形成以前,靠近小孢子的一层绒毡层细胞在小孢子母细胞期已解体,其余绒毡层细胞在花粉粒成熟期仍然结构完整;可育株绒毡层在单核花粉粒期开始解体,花粉粒成熟期时完全解体。不育株花药药隔维管束发育滞后于可育株,退化却早于可育株。部份绒毡层提前解体和药隔维管束发育异常使小孢子正常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供应受阻,可能是造成小孢子败育的重要原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红娟  唐荣莉  蒋晓英  官玲  雷开荣  黄启中  林清  
【目的】更广泛深入地认识辣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因素,为辣椒生物技术育种工作提供分子基础。【方法】对两个不同辣度的辣椒材料754-3-1-1-1和‘渝椒5号’KS快速生长期和LS绿熟期的果实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Cufflinks软件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RT-PCR验证基因表达数据的准确性,比较两个材料两个发育时期的转录组数据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L754LS_vs_L754KS、YJ5LS_vs_YJ5KS、L754KS_vs_YJ5KS和L754LS_vs_YJ5LS 4组对比分别有139、1 903、5 550和3 220个差异表达基因。2个材料在KS期有2 667个(48%)特有的差异表达基因,在LS期有871个(27%)特有的差异表达基因。4组对比数据的差异表达基因中共鉴定到18个CapCyc模型基因,其中PAL、CCoAOMT和CCR等辣椒素合成途径中的结构基因在不同样品中表达差异3倍以上。此外,还鉴定出可能参与调控辣椒素合成的MYB家族转录因子36个和ERF转录因子4个。【结论】辣椒素含量受果实发育早期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更大。PAL等结构基因可能具有调控辣椒素物质生物合成的作用。本研究为辣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候选基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新鑫   陈建华   王蓬锴   刘权钢   董胜君  
【目的】探究西伯利亚杏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揭示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的关系,为西伯利亚杏生殖生物学研究和种质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伯利亚杏雄性不育和可育系的花蕾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改良醋酸洋红染色技术观测不同发育时期小孢子的形态,并对其花器官形态进行表型观测和分析。【结果】西伯利亚杏的小孢子发育时期包括四分体时期、小孢子时期和成熟期,其中小孢子时期包括单核期(单核早期、单核中期、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期(双核早期、双核中期、双核晚期),各发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明显。在双核早期,雄性不育系的小孢子因未能完成有丝分裂而发育异常,但花器官发育无异常。西伯利亚杏的花蕾横径、花蕾纵径、花药横径和花药纵径随小孢子发育时期的推进而逐渐增大。小孢子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特征存在对应关系,依花蕾横径、花药横径和花药纵径可区分双核早期至双核晚期的小孢子,依花萼颜色可区分单核中期与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再结合小孢子直径可区分单核早期至双核早期的小孢子。在双核早期,西伯利亚杏雄性不育和可育系的花蕾横径分别为3.36和3.34 mm,花药纵径分别为0.95和0.96 mm,花药横径均为0.73 mm,小孢子直径均为28.90μm。【结论】西伯利亚杏花蕾横径、花药横径、花药纵径和花萼颜色与小孢子时期存在对应关系,能够作为划分小孢子时期的重要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艳   张文娟   邓昌蓉   侯全刚   刘敏   邵登魁  
为了探讨辣椒果实对UV-B辐射的生理应激反应机制,进一步阐述高UV-B辐射地区蔬菜果实品质劣变的机理,以紫外敏感型品种华美105和耐紫外型品种乐都长辣椒的幼果、青果、红果的果实为试材,研究0(CK),2,4,6 h不同UV-B辐射时长(剂量)对果实生长发育、还原型保护及营养品质相关的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华美105青果期和红果期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显著降低,从而抑制其果实的生长;2个品种各个生育期的果实中保护性物质Vc、总酚含量随着处理时长的延长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其中6 h大幅度提高了Vc、总酚的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且华美105各处理下Vc、总酚、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幅度较乐都长辣椒要大;2个品种果实各生育期营养风味品质物质可溶糖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其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纤维素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总之,UV-B对2个品种幼果期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不大,高剂量UV-B可以显著抑制紫外敏感型品种青果期和红果期的生长,并能显著增加2个品种Vc、总酚、纤维素等物质的含量,显著减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而低剂量的UV-B能大幅度提升可溶性糖含量,且上升或下降幅度为紫外敏感型品种>耐紫外性品种。因此,低于1/4致死剂量的UV-B能促进果实品质,高于1/2致死剂量的UV-B使得辣椒果实品质开始劣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玲玲  张晓芬  陈斌  孙艳  韩华丽  耿三省  
为探究辣椒不育材料FS1030A的败育发生时期及方式,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技术对FS1030A与相应保持系FS1030B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进行了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不育系FS1030A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前。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绒毡层细胞结构发生了2种异常变化:部分绒毡层细胞高度液泡化,径向过度伸长,后期生长为多层细胞,导致药室狭小,严重挤压小孢子母细胞致使其发育畸形,进而退化解体,不能形成正常的四分体小孢子;部分绒毡层细胞过早解体,解体的绒毡层细胞与小孢子母细胞残迹在药室中形成一条染色较深的带。绒毡层异化,中层不解体,不能为小孢子母细胞的进一步发育提供营养,从而造成花粉母细胞变形、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文燕  梁银丽  白彩虹  朱艳丽  林兴军  彭强  陈晨  
【目的】研究不同前茬作物对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辣椒选择适宜前茬以及合理的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莴笋、大蒜和小麦为前茬作物,测定了3种前茬作物处理下的土壤养分、辣椒根系形态、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产量及品质。【结果】与莴笋茬和小麦茬相比,大蒜茬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大蒜茬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较莴笋茬和小麦茬高8.79%和7.64%;辣椒根长、根粗、根干质量、净光合速率和结果数均为大蒜茬>莴笋茬>小麦茬,差异显著;大蒜茬辣椒总产量分别为莴笋茬和小麦茬的1.22和2.55倍,总经济效益分别为莴笋茬和小麦茬的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爽  王雯  杨文才  沈火林  
本试验对构建的辣椒育性恢复相关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进行质量分析。通过对文库构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总RNA的提取,mRNA的分离纯化,RasⅠ酶切,接头连接,消减效率检测以及菌落PCR等,进行分析和评估,证明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所构建的消减文库是准确可靠的,富集了大量与辣椒育性恢复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精确筛选、克隆、分析辣椒育性恢复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逯明辉  吴欣  巩振辉  
【目的】了解热胁迫恢复阶段辣椒种子的发芽能力及其与幼苗期耐热性的相关关系,为辣椒种质资源耐热性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依据。【方法】14个不同辣椒品系(R1~R11、CM334、B35和B6)的种子在40℃热胁迫条件下发芽处理14d后,将未发芽种子移至25℃进行恢复处理,分别计算热胁迫处理阶段和恢复阶段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指数,并分析其与幼苗期耐热指数的相关性。【结果】热胁迫处理阶段,参试辣椒品系R2、R3、R8、CM334、B6和B35的种子没有发芽,而R9和R10种子的综合发芽能力(2.472 4和2.0835)显著高于其他品系;热胁迫恢复阶段,R2、R6和B35的种子表现出较强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