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9)
- 2023(8465)
- 2022(7666)
- 2021(7307)
- 2020(6118)
- 2019(14375)
- 2018(14445)
- 2017(28112)
- 2016(15380)
- 2015(17341)
- 2014(17319)
- 2013(17195)
- 2012(15536)
- 2011(13879)
- 2010(13620)
- 2009(12245)
- 2008(11648)
- 2007(9838)
- 2006(8424)
- 2005(7035)
- 学科
- 济(57936)
- 经济(57872)
- 管理(43403)
- 业(40948)
- 企(34778)
- 企业(34778)
- 方法(29436)
- 数学(25474)
- 数学方法(25194)
- 农(14817)
- 中国(13897)
- 学(13740)
- 财(13730)
- 业经(12896)
- 地方(12001)
- 理论(10415)
- 和(10186)
- 农业(9963)
- 贸(9948)
- 贸易(9944)
- 技术(9642)
- 易(9636)
- 环境(9544)
- 务(9184)
- 财务(9127)
- 财务管理(9113)
- 制(8900)
- 企业财务(8634)
- 教育(8603)
- 划(8366)
- 机构
- 大学(214445)
- 学院(212383)
- 管理(88973)
- 济(78472)
- 理学(78287)
- 理学院(77442)
- 经济(76640)
- 管理学(76110)
- 管理学院(75745)
- 研究(68089)
- 中国(47873)
- 京(45637)
- 科学(45203)
- 业大(34692)
- 农(34568)
- 财(34030)
- 所(33900)
- 研究所(31418)
- 中心(30502)
- 江(28773)
- 北京(28655)
- 财经(28311)
- 范(28004)
- 师范(27754)
- 农业(27270)
- 经(25797)
- 院(24929)
- 州(24116)
- 技术(22827)
- 师范大学(22562)
- 基金
- 项目(154696)
- 科学(120501)
- 研究(112033)
- 基金(111369)
- 家(97254)
- 国家(96452)
- 科学基金(82739)
- 社会(67989)
- 社会科(64319)
- 社会科学(64299)
- 省(60995)
- 基金项目(60559)
- 自然(55771)
- 自然科(54440)
- 自然科学(54428)
- 自然科学基金(53413)
- 划(51412)
- 教育(51009)
- 编号(46333)
- 资助(45768)
- 成果(36891)
- 重点(34089)
- 部(33422)
- 发(32288)
- 创(32252)
- 课题(31213)
- 创新(29964)
- 科研(29871)
- 项目编号(28899)
- 大学(28751)
共检索到290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霍振荣 庞金安 杜胜利
系统测定了辣椒的净光合速率及其日变化。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在12~14μmolCO2·m-2·s-1之间,部分品种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不同叶位间净光合速率明显不同,幼叶净光合速率较高,老叶净光合速率较低,健壮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造成光合“午休”的原因,在10∶00之前以气孔限制因素为主;10∶00之后以非气孔限制因素为主。光量子通量密度明显影响辣椒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1800和50μmol·m-2·s-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阳文龙 刘志敏 肖深根 龚石洋 陈正超
于 2 1个干辣椒品种的始花期 ,测定植株主茎自上而下数第三片已完全展开叶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及叶绿素含量 .结果表明 ,所测指标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其中 ,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率及叶绿素含量之间、水分利用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和偏正相关 ,水分利用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和偏负相关
关键词:
干辣椒 生理特性 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付秋实 李红岭 崔健 赵冰 郭仰东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辣椒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揭示水分胁迫与辣椒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辣椒栽培管理,抗性筛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的方式,分别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辣椒生长形态及相关生理指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气孔特征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水分胁迫显著抑制了辣椒的生长,植株总的干物质含量下降,并且干物质含量向根的分配比例增加,向茎叶的分配比例减少。叶片水势(Ψ)、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Chl.)及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显著下降,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海 胡雪华 曾建军 段智辉 叶子飘
采用正椒13号和弄口早椒2个辣椒品种为材料,通过称重法控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80%以上(对照)以及40%~50%(干旱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辣椒净光合速率(Pn)、表观最大光合速率(Ps)、潜在最大光合速率(Pm)、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Rubisco最大羧化效率(Vcmax)、RuBP最大再生速率(Jmax)、光饱和点(LSP)和CO2饱和点(CSP)的降低,以及光补偿点(LCP)和CO2补偿点(CCP)的上升,但胁迫对弄口早椒的影响更大;干旱胁迫下正椒13号的气孔限制值(Ls)显著上升,弄口早椒只在处理1 d时迅速上升,随后则又迅速...
关键词:
辣椒 干旱 光合特性 耐旱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倩 逯明辉 巩振辉 王军娥 贺玉梅
【目的】研究温室辣椒最适宜的栽培方式,为温室辣椒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秦椒1号"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穴距、行距、定植方式对温室辣椒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穴距35cm、行距为窄行50cm/宽行70cm时,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质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定植方式对下层叶片光合作用影响较大,且单株定植时植株的光合作用较强。在穴距35cm、窄行50cm/宽行70cm条件下,双株定植时辣椒折合总产量最高,为102 583.5kg/hm2;单株定植时折合总产量为94 735.5kg/hm2,综合经济效益最好。穴距对辣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其传 孙锦 束胜 李晶 郭世荣 祁红英 陈月珍
以辣椒品种‘苏椒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在育苗基质中添加4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剂(芽孢杆菌、菌根菌、丛枝菌根菌和安克菌剂),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处理能显著降低辣椒结果期土壤中真菌数量,而增加细菌数量,与对照相比,芽孢杆菌处理后真菌数量下降54.8%,而细菌数量增加69.2%。芽孢杆菌显著提高辣椒叶片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而其他微生物菌剂对光合色素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2浓度(Ci),与对照相比,经芽孢杆菌、菌根菌、丛枝菌根菌和安克菌剂处理后,Pn分别增加了41.5%...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日光温室 辣椒 光合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志刚 尚庆茂
【目的】探讨低温(18℃/10℃,昼/夜)、弱光(80μmol·m-2·s-1)及盐胁迫(70mmol·L-1NaCl)下辣椒叶片光合特性的响应机制,为辣椒冬春设施生产中的温、光、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椒4号’幼苗为试材,测定了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结果】弱光、弱光和盐胁迫处理提高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b比值,处理后15d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5.91%—35.75%、31.34%—44.78%、27.31%—38.08%,其他处理则降低叶绿素含量。低温、弱光和盐胁迫单一及复合逆境胁迫均导致辣椒叶片的净光合速...
关键词:
辣椒 逆境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云 刘晓林 刘志恒 王福妹 穆丽松
对辣椒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马铃薯酵母膏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为缓慢;菌丝在10~3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为25℃;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3~12,最适pH值为7;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菌丝致死温度为64℃、10min。病菌在马铃薯斜面上易于产孢,且产生的大多为大型分生孢子,而在PSA斜面上产生的以小型分生孢子为主;在其他测试培养基上不易产孢。病菌分生孢子在各种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30℃;pH值3~12间病菌孢子均能萌发,最适pH值为7;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8℃、10min。
关键词:
辣椒根腐病 茄腐镰刀菌 病菌生物学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玮 刘波微 李洪浩 彭丽年 巫庆 彭化贤
对辣椒菌核病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病原菌菌丝在培养基上生长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在pH为3~11范围内都可以生长,最适生长pH为5~7。菌丝生长对硝酸钠利用最差,丙氨酸和蛋白胨利用最好。碳源以蔗糖生长较好,果糖生长较慢。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5℃。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0~30℃,培养基除米糠培养基外,其余都适合菌核萌发,在pH3~11范围内都可以萌发,最适萌发pH范围为3~7。碳源中,最适合菌核萌发的氮源为蛋白胨,果糖不利于菌核萌发,菌核的致死温度为70℃,菌核浸泡45 d及以上不萌发。通过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生产上辣椒菌核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辣椒 菌核病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邵丹 杨红 孙俊 殷辉 于舒怡
对辣椒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PDA等7种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生长较缓慢;菌丝在0~30℃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25℃;菌丝生长的pH值为3~11,最适pH值为3;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菌丝致死温度为47℃,10min。菌核在供试的9种碳源和10种氮源营养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为0~30℃,最适25℃,pH值3~11菌核均能萌发,菌核致死温度为50℃,10min。
关键词:
辣椒菌核病 核盘菌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洋 刘长远 赵奎华 苗则彦 梁春浩 陈彦 王辉
对尖镰孢菌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尖镰孢菌具有致病性,回接症状与田间一致;PDA为病菌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病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pH值为3~12,病菌均能生长,最适pH范围为6~8。以麦芽糖为碳源病菌生长最快,D-半乳糖最慢;以赖氨酸为氮源病菌生长最快,甲硫氨酸为最慢。总体上,孢子萌发和病菌生长对温度、酸碱度、营养物质要求基本一致,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辣椒根腐病 尖镰孢菌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伟 崔世茂 张怡婷 高英波 王建国 胡栓红 王秀芝
为探讨日光温室土壤主要盐分对作物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辣椒品种亮剑为研究试材,比较研究了50,100,150,200 mmol/L的KNO3、K2SO4及其混盐(1∶1)对辣椒幼苗株高、根长、叶片数、地上地下部鲜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逐渐增加,辣椒幼苗的株高、根长、叶片数、生物量积累、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水分利用率逐渐下降,胞间CO2浓度逐渐增加;低浓度盐胁迫辣椒幼苗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原因是气孔因素的限制,而高浓度盐胁迫则为非气孔因素限制;综合各项测定指标得出,K2SO4盐对辣椒幼苗生长和光...
关键词:
次生盐渍化 辣椒 盐胁迫 光合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冰 王志源 蒋健箴
以2份辣椒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有株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的部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初步探讨了这些生化特性的异常与不育性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花药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从小孢子母细胞期以后不育株明显高于可育株,过氧化氨酶活性从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开始不育株明显低于可育珠;可溶性蛋白含量从小孢子母细胞期以后不育株明显低于可育株。
关键词:
辣椒 核型雄性不育 酶活性 可溶性蛋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明华 邹学校 周群初 刘志敏 文锦芬
为探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 ,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以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 ,发现随着花蕾的发育 ,不育系大花蕾期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小、中花蕾时期 ,而保持系可溶性糖含量则保持一直升高的态势 ;不育系小花蕾蛋白质的含量较中、大花蕾时期高 ,而保持系花蕾蛋白质的含量一直升高 ;不育系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 ,而保持系花器中游离脯氨酸迅速积累 ,含量明显高于不育系 ;POD活性是不育系明显高于保持系 ,且呈持续增强趋势 ,保持系逐渐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