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8)
2023(5056)
2022(4443)
2021(4020)
2020(3430)
2019(7536)
2018(7344)
2017(13724)
2016(7926)
2015(8682)
2014(8701)
2013(8469)
2012(7985)
2011(7354)
2010(7391)
2009(7095)
2008(7234)
2007(6509)
2006(5833)
2005(5542)
作者
(24968)
(21059)
(20878)
(19950)
(13392)
(10262)
(9436)
(8117)
(7916)
(7695)
(7390)
(7140)
(7044)
(7030)
(6990)
(6424)
(6320)
(6242)
(6216)
(6089)
(5445)
(5439)
(5056)
(4965)
(4793)
(4742)
(4737)
(4666)
(4402)
(4228)
学科
管理(27542)
(25447)
经济(25382)
(23446)
(20769)
企业(20769)
(11609)
(11127)
方法(9354)
(8058)
数学(7696)
数学方法(7580)
(7444)
中国(7199)
(7187)
业经(7004)
体制(6958)
(6606)
财务(6589)
财务管理(6569)
企业财务(6248)
(5857)
银行(5824)
(5537)
(5404)
金融(5401)
(5192)
环境(4998)
(4933)
制度(4928)
机构
大学(115968)
学院(114340)
(44233)
研究(43578)
经济(43214)
管理(39333)
理学(33271)
理学院(32887)
管理学(32271)
管理学院(32053)
中国(31487)
科学(27621)
(25139)
(24730)
(24642)
(23872)
研究所(21595)
业大(20059)
农业(19821)
(19058)
中心(18583)
财经(18573)
(16715)
(16273)
(15970)
北京(15446)
(14294)
经济学(13974)
财经大学(13744)
(13319)
基金
项目(77194)
科学(58973)
基金(55335)
研究(52650)
(50874)
国家(50498)
科学基金(41280)
社会(33225)
社会科(31433)
社会科学(31427)
(30618)
基金项目(28766)
自然(27480)
自然科(26854)
自然科学(26841)
自然科学基金(26374)
(26114)
教育(24113)
资助(22913)
编号(19683)
(19279)
重点(18220)
成果(17422)
(17199)
(16209)
(15924)
计划(15671)
创新(15405)
科研(15145)
课题(14966)
期刊
(52027)
经济(52027)
研究(35055)
中国(26393)
学报(25675)
(23717)
(21248)
科学(20465)
大学(18811)
学学(18029)
管理(16533)
农业(15365)
教育(11416)
(11141)
金融(11141)
财经(10061)
(8577)
技术(8460)
(7912)
经济研究(7845)
业经(7518)
业大(7335)
(7021)
问题(6552)
科技(6412)
农业大学(6124)
林业(5893)
(5282)
财会(5281)
会计(5095)
共检索到179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卫国  刘克禄  田斌  王佐伟  
【目的】在甘肃河西走廊进行辣椒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制种效果研究,为当地辣椒杂交种子生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双亲为试验材料,设置杂交初期、中期、后期、末期、结束期5个授粉时期处理,各处理杂交授粉100朵花,重复3次。观测授粉期间每天的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分析各处理的坐果率、种果成熟度、正常果与畸形果比率、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种子千粒质量、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并分析其与环境温湿度的相关性。【结果】杂交初期和中期授粉的果实发育正常,畸形果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10%和6%,杂交后期授粉的畸形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雄泽  马艳青  
为使杂交辣椒规模制种中获得最高效益 ,对海南、山西、江苏辣椒制种基地的 3种不同栽培模式不同阶段影响授粉效率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 ,三大基地影响授粉效率因素变化规律较为一致 ;种子千粒重在各阶段变化幅度较小 ,其主要由亲本特性决定 ;坐果率和日授粉花数受亲本特性和栽培条件的共同作用 ,对授粉效率影响较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中秋  汤楚宙  李明  罗海峰  
采用自制的气力碰撞组合授粉试验装置,以杂交水稻花粉的有效分布面积比率、平均分布密度、分布不均匀度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授粉均匀性的因素(气流速度、喷气管道放置相对位置、喷孔中心距、气流作用角度、喷孔直径)进行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考察各因素对授粉均匀性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多指标矩阵分析。结果表明,5个因素主次排序及较优水平依次为气流速度6 m/s,喷气管道放置相对位置高于碰杆10 cm,喷孔中心距25 mm,气流作用角度倾斜向上20°,喷孔直径8 mm。组合授粉较单一授粉方式的花粉有效分布面积率明显提高,花粉分布不均匀度显著下降,花粉空间传播性能更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道旺  赵琴  杨奕  尹桂芳  马继琼  潘开华  吴康  徐道楠  王玲  
关键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子记  李静婷  杨衍  曹振木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热辣3号辣椒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从8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引物在热辣3号亲本间表现明显的多态性,均为共显性标记。为了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选用位于辣椒不同染色体上的3对共显性标记对热辣3号辣椒进行纯度检测,种子纯度为99.49%。分子标记鉴定与表型鉴定比较分析表明,2种鉴定结果高度一致。研究结果表明,SSR分子标记可以用于热辣3号辣椒杂交种纯度的快速、准确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琼  穆鼎  义鸣放  明军  刘春  
为克服由受精前障碍造成的百合杂交不亲和,以3个杂种系的品种和2个野生种为试材,探讨了切割花柱授粉对百合品种自交、近缘杂交和切割花柱授粉、柱头涂抹1 g/L BA或1 g/L NAA或柱头涂抹花粉培养液4种授粉方法对百合远缘杂交,以及花柱长度对百合近缘杂交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割花柱授粉法促进百合‘Sor-bonne’的自交结实,获得30个自交胚,与对照比差异极显著(P<0.01)。11个近缘杂交组合中,切割花柱授粉法使本来亲和的6个近缘杂交组合所形成的杂种胚数从30个以上减少至10个以下,有的组合甚至1个杂种胚都没有得到。应用在远缘杂交组合上的授粉方法,只有柱头涂抹花粉培养液得到了8个果,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崇  高颖  杨洪一  
为探索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 V)的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方法,以感病辣椒叶片为试材,用改良CTAB法从辣椒叶片中提取总核酸,运用RT–PCR技术扩增出PMMo V特异片段。以带有PMMo V特异片段的质粒DNA为模板,以用PCR技术制备的地高辛标记PMMo V c DNA探针检测PMMo V。结果表明:1)干燥叶片、新鲜叶片中提取的总核酸稀释80、640倍(相当于12.5、1.60μg叶片)后仍可检测到其中的PMMo V;干燥叶片利于保存及长距离转运,利于对大批量样品进行集中检测;2)采用快速提取法提取叶片总核酸,可从稀释80倍(约12.5μg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早熟高产抗病杂交辣椒新品种─—洛椒4号洛椒4号是洛阳市郊区辣椒研究所采用早熟甜椒自交系和早熟大果型羊角椒自交系配制的一代杂种,1992年参加河南省辣椒品种区试,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显著超过对照品种湘研1号。该品种现已推广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平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帅   王晓梅   赵春暖   任利群   吴玉萍   陈洋   郑言鑫   于涛   韩海英   李波   张明燡   吴楠  
为探究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杂交群体和虾夷扇贝自交群体数量性状间的差异以及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采用数量性状对比、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等方法对在4月龄和20月龄时的杂交群体与自交群体的数量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杂交群体各数量性状的均值大于自交群体;4月龄时两群体数量性状间的差异小于20月龄时。4月龄时,对自交群体体质量性状(湿重、软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长,通径系数分别为0.673、0.831;对杂交群体体质量性状的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高,通径系数分别为0.452、0.574。20月龄时,对自交群体体质量性状(湿重、软体重和闭壳肌重)的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高,通径系数分别为0.630、0.547和0.523;对杂交群体体质量性状的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长,通径系数分别为0.836、0.934和0.933。在通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主要形态性状对湿重、软体重和闭壳肌重的线性回归方程,总决定系数(R2)在0.690~0.939。研究结果可为虾夷扇贝不同目标的人工选育提供数据参考,有助于虾夷扇贝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提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克兵  沈宝仙  许林  涂炳坤  蔡崇法  戴渺鸿  
用离体培养基法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杨树花粉生活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贮藏后的花粉用于杂交育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63杨和辽宁杨花粉于-20℃贮藏1 a后生活力分别为23.77%和34.19%,与新鲜花粉相比,其生活力分别降低48.51%和62.23%,花粉管长度分别短48.9%和48.45%。用4℃条件贮藏1 a或-20℃条件贮藏2 a的花粉授粉后可以得到正常萌发的种子,尤以-20℃下贮藏的效果为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津藜  董晓晓  袁涛  
为提高芍药属远缘杂交结实率,对3类5个远缘杂交组合进行柱头处理,即:1)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内杂交:‘凤丹白’ב芳纪’,紫斑牡丹ב雪映桃花’;2)革质花盘亚组和肉质花盘亚组杂交:紫牡丹ב日月锦’,卵叶牡丹×黄牡丹;3)牡丹组和芍药组间杂交:紫斑牡丹ב红艳争辉’。各组合采用4种处理方式:2.0%,3.5%,5.0%KCL溶液处理柱头;1.5%,3.0%,4.5%NaCl溶液处理柱头;25、50和75mg/L GA3处理柱头;花粉培养液处理柱头,比较不同授粉方式对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KCL溶液效果优于NaCl溶液,3.5%KCl效果最好;2)所有组合结实率最高值均出现在GA3处理中,GA325mg/L最为稳妥;3)最佳培养液配方为蔗糖100g/L+H3BO30.08g/L+CaCl220mg/L,但花粉培养液处理仅对革质花盘亚组内杂交组合‘凤丹白’ב芳纪’组合有促进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谈晓林  崔光芬  郑思乡  王继华  刘飞虎  
为克服百合(Liliums sp.)杂交受精前障碍,以5个杂种系品种和1个野生种为试材,采用离体柱头授粉、离体切割花柱授粉和离体子房授粉方法进行离体授粉杂交。结果显示,对于近缘杂交,离体柱头授粉的子房膨大率和结实率分别为30%和15%,离体切割花柱授粉的为15%和5%,离体子房授粉的为25%和5%;不同杂种系间杂交组合3种授粉方法的子房膨大率和结实率分别为17%和13%、3%和3%、10%和3%。百合杂交组合类型对离体授粉杂交结实率有明显影响;近缘杂交或系内杂交组合的子房膨大率和结实率高于远缘杂交(系间杂交)组合。在3种离体授粉方法中以离体柱头授粉的效果最好,其余2种方法的效果基本相同。采用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立纲  简元才  
凹唇壁蜂雌蜂一天能采访近4000朵花,营造3.5个花粉团巢室,每个花粉团需采集访花量在1100朵左右。与无蜂授粉比较经壁蜂授粉后可提高青花菜种子产量4~5倍。由此认为壁蜂可以替代蜜蜂在小面积网棚内作为授粉工具,应用于十字花科作物亲本的繁殖、杂交组合的配制和一代杂种的采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丹  张佼蕊  何松林  郑云冰  谢栋博  王政  刘艺平  
【目的】探寻克服牡丹与芍药远缘杂交受精前障碍的授粉方式,为克服牡丹、芍药远缘杂交不亲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芍药品种粉玉奴(Paeonia lactiflora‘Fenyunu’)为母本,牡丹品种凤丹白(Paeonia ostii‘Fengdanbai’)、洛阳红(Paeonia suffruticos a‘Luoyanghong’)为父本分别进行远缘杂交,采用常规授粉、延迟授粉、重复授粉、切割柱头授粉和蒙导授粉5种不同授粉方法,对授粉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过程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研究母本心皮形态学特征,统计杂交组合结实率。【结果】杂交组合粉玉奴×凤丹白、粉玉奴×洛阳红采用重复授粉、蒙导授粉、延迟授粉的效果均优于常规授粉,在花粉萌发量、花粉管伸长及单花结实率方面表现为延迟授粉>重复授粉>蒙导授粉>常规授粉>切割柱头授粉,说明延迟授粉对于克服受精前障碍效果最佳,为最佳授粉方式。切割柱头授粉虽效果不佳,但对克服受精前障碍有一定影响。【结论】在牡丹、芍药远缘杂交育种中,可以采取延迟授粉的方法,减缓甚至克服母本柱头或花柱对异源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抑制,克服受精前障碍,提高育种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诗伦  汤楚宙  罗海峰  
利用吊扇模拟直升机产生下吹气流,设计下吹气流授粉试验装置,以花粉总量、花粉密度、花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为评价指标,分析下吹气流速度对杂交水稻授粉花粉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总量、花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随着下吹气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下吹气流速度小于1.12 m/s时,花粉传播距离为0.42 m;当下吹气流速度为3.23 m/s时,花粉总量和分布范围较下吹气流速度为1.85 m/s时明显增加,花粉总量的增量为413粒,花粉有效分布面积率增长20.3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