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5)
- 2023(10717)
- 2022(9019)
- 2021(8492)
- 2020(7001)
- 2019(15745)
- 2018(15065)
- 2017(29625)
- 2016(16162)
- 2015(17754)
- 2014(17780)
- 2013(17774)
- 2012(16527)
- 2011(14538)
- 2010(15095)
- 2009(13691)
- 2008(14103)
- 2007(12679)
- 2006(11192)
- 2005(10145)
- 学科
- 济(69777)
- 经济(69724)
- 管理(53430)
- 业(51614)
- 企(43793)
- 企业(43793)
- 财(30826)
- 方法(28775)
- 数学(25146)
- 数学方法(24868)
- 地方(19517)
- 中国(18666)
- 农(17934)
- 制(15776)
- 务(15566)
- 财务(15545)
- 财务管理(15498)
- 企业财务(14801)
- 业经(14424)
- 学(14329)
- 财政(13837)
- 策(13832)
- 贸(12249)
- 贸易(12241)
- 农业(11972)
- 易(11890)
- 银(11561)
- 银行(11545)
- 政(11410)
- 地方经济(11261)
- 机构
- 学院(227641)
- 大学(225042)
- 济(97678)
- 经济(95658)
- 管理(88103)
- 研究(79914)
- 理学(75710)
- 理学院(74830)
- 管理学(73749)
- 管理学院(73272)
- 中国(61498)
- 财(54393)
- 科学(48031)
- 京(46410)
- 所(40776)
- 财经(39089)
- 研究所(36676)
- 中心(36074)
- 江(35969)
- 经(35393)
- 农(35010)
- 业大(30256)
- 经济学(29828)
- 院(29580)
- 范(29072)
- 师范(28826)
- 北京(28793)
- 财经大学(28519)
- 州(27899)
- 农业(27210)
- 基金
- 项目(149541)
- 科学(119543)
- 基金(110279)
- 研究(108736)
- 家(96450)
- 国家(95687)
- 科学基金(82389)
- 社会(70622)
- 社会科(67205)
- 社会科学(67193)
- 省(58145)
- 基金项目(57617)
- 自然(53209)
- 自然科(51995)
- 自然科学(51983)
- 自然科学基金(51078)
- 教育(49526)
- 划(48802)
- 资助(45379)
- 编号(42879)
- 成果(35531)
- 重点(34484)
- 部(33439)
- 发(33017)
- 创(31089)
- 课题(30534)
- 性(29830)
- 国家社会(29532)
- 创新(29121)
- 科研(28667)
- 期刊
- 济(109143)
- 经济(109143)
- 研究(71142)
- 财(46646)
- 中国(44679)
- 管理(33543)
- 学报(33033)
- 科学(32220)
- 农(30449)
- 大学(25139)
- 学学(24069)
- 融(23169)
- 金融(23169)
- 教育(20907)
- 农业(20511)
- 财经(19700)
- 经济研究(18663)
- 技术(17705)
- 经(16895)
- 业经(16682)
- 问题(14106)
- 贸(12672)
- 财会(11368)
- 业(11208)
- 技术经济(11148)
- 统计(10843)
- 会计(10608)
- 策(10579)
- 国际(10514)
- 现代(10325)
共检索到348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友 沈坤荣
本文基于财政视角,利用省际数据实证分析了为获取竞争的相对优势,辖区政府所采取的竞争策略及其随时间的转换特征,以及策略选择对FDI增长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竞争的外部性使辖区间财政政策的选择表现出明显的策略性,其中,粗放式的税价竞争一直是我国辖区间竞争的主要特征,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竞争策略正在由单纯的税价竞争向财政支出领域扩展。不仅如此,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辖区在竞争对象的选择上较竞争初期有了更强的针对性。辖区间激烈的财政竞争一方面使辖区内财政支出对非税收入的依赖程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另一方面也使财政支出结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扭曲。辖区间财政竞争不仅使辖区吸收FDI溢出效应的能力下降,降低了...
关键词:
辖区间竞争 策略性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晓华 李静雯
经济增长目标所引致的策略性财政政策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将会产生长远影响。利用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动态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策略性财政政策与产业协同集聚之间的内在经济逻辑。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显著抑制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机制检验表明,经济增长目标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压缩社会服务性支出、扭曲税收竞争行为和扩张土地财政等路径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完善金融制度、法律制度、产权制度以及落实宏观经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负面影响。此外,空间视角下经济增长目标不仅对本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具有负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深化政绩考核机制、规范政府财政行为、完善制度环境等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瑶
为了获取相对的竞争优势,辖区政府会通过策略性财政政策影响FDI的区位分布。文章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改变辖区政府的财政竞争策略,从而影响FDI区位分布的实际效应。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弱化FDI流入量与辖区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程度两者的正向关系,此时依靠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基本建设的竞争策略将收效甚微。
关键词:
汇率波动 FDI区位分布 辖区间财政竞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晓丽 许垒
中国式分权机制下,政治和经济双重激励使地方政府竞相降低税率吸引FDI流入,本文考察了这种税收竞争的策略性及其对FDI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模型表明地区间策略性税收竞争将通过降低外资质量影响FDI经济增长效应。使用1999-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间外资企业实际所得税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税收优惠对FDI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并且税收优惠幅度越大,阻碍作用越强。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以使地方政府放弃对FDI的盲目追捧,转而注重FDI质量,提高FDI对国民福利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丽
本文以我国1999~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Moran's I指数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分析地方政府FDI税收竞争的策略性,然后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考察这种策略性税收竞争对FDI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Moran's I指数以及SEM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地区间外资企业实际税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地区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将随与之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税率的降低而降低;GLS回归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税收优惠能够显著阻碍FDI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且优惠幅度越大,阻碍作用越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辛冲冲
关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点话题,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常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本文尝试将表征现行财政分权制度特征的三个要素,即纵向财政失衡、地区FDI竞争和地区间竞争模仿的策略性行为,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在对其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7—2018年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征及机制路径。研究发现,纵向财政失衡与地区FDI竞争对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地区FDI竞争对纵向财政失衡的负向抑制作用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间的标尺竞争使其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策略模仿,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呈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受抑制的主因是FDI竞争所致,欠发达地区则主要缘于纵向财政失衡的显著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纵向财政失衡通过作用于财政支出结构与医疗卫生支出效率两种方式实现对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的抑制,而FDI竞争则主要是通过扭曲财政支出结构的方式实现其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不足制度性成因探寻的文献,对于如何全面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政绩考核指标等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师博 任保平
本文基于Metafrontier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1992—2017年中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经验分析地区间财政支出策略性竞争行为在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收敛机制中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省际经济增长数量并未趋同,而经济增长质量却具有显著收敛特征;忽略空间效应会高估经济增长数量收敛性,经济增长质量年均收敛速度则会被低估38.4%。空间交互效应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策略性竞争行为体现在:一方面,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及民生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存在"逐底竞争",使地方政府缺乏"为增长质量而竞争"的激励。部分地区策略性地选择以牺牲经济增长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数量型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财政支出带动经济数量增长,其他地区会对本地财政支出变动做出策略性反应,并通过空间反馈效应强化地区间的财政支出竞争。由于收入能力的差异,策略性竞争行为拉大了地区间财政支出差距,使经济增长数量难以收敛。同时,地方政府的策略性竞争行为也会引发有偏的财政支出结构,进而财政支出占比上升将抑制经济增长质量。
关键词:
收敛性 SDM 直接效应 空间反馈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分析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有效地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反而促使我国区域差异进一步增大,但影响力度逐年减弱。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郇 洪国志 黄亮雄
本文综合分税制改革、地方竞争等理论分析,建立一个时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土地财政增长的策略性行为以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土地财政增长存在横向竞争模仿的策略互动和惯性依赖特征。房地产价格指数显著拉动土地财政增长,而人口密度、城市规模、城市开放度的影响显著为负。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预算内财政缺口只能在一定时间段解释土地财政增长。
关键词:
土地财政 策略性 时空动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我国省级政府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的策略互动行为、形成机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986~2006年间,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总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各类支出项目(包括经济性、社会性和维持性支出)方面存在显著的策略互动行为,财政竞争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预算内支出、经济性和维持性支出竞争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其中经济性支出竞争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社会性支出竞争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预算外支出竞争的影响则比较模糊。1994年分税制改革明显改变了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模式,有效遏制了地区间过度竞争态势,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但同时也过度削弱...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申亮
地方政府投资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博弈论工具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研究表明: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往往具有很强的投资冲动,地方政府决策的投资规模总量超过中央政府希望的最优投资规模。尤其是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下,这一投资冲动更加突出。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又进一步推动了地方政府投资规模的扩大,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全社会的发展质量。因此,矫正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当务之急是要完善财政体制和改革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政绩考核体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黎明 安淑真 潘小雨
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DM模型考察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间非税收入竞争策略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压力的增加显著削弱了地方政府间非税收入竞争的程度。地方政府在应对财政压力时针对不同类别的非税收入采取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提高非税收入负担率以应对财政压力的策略性行为不仅扰乱了地区间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而且增加了居民与企业的经济负担。提升财政透明度有助于抑制这一现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德江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财政赤字规模的发展状况及其与我国经济发展关键变量的分析来对我国政府财政赤字政策的使用结果进行评价,并对改进我国财政政策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财政赤字 扩张性财政 经济刺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江
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财政分权制度体系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用西部地区的1995—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实证的结果指出,由于西部各省的地方政府竞争主要采取以支出竞争的方式,其对基础建设和大型经济项目的投入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支出竞争同时伴随着较小的乘数效应和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这不仅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会扩大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得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更为突出,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竞争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满向昱 宋彦蓉 郑志聪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取决于其对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影响效果的精准测度。为此,本文利用经济增长及财政收支1992年至2013年的月频数据,运用STVAR模型及广义脉冲响应分析法从多个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财政政策不论是在财政政策类型角度下还是不同经济增长状态角度下均对产出存在非对称影响,据此提出重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根据经济运行状态相机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注意宏观调控的稳步推进及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