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9)
2023(11721)
2022(9973)
2021(9035)
2020(7702)
2019(17496)
2018(16875)
2017(33142)
2016(16898)
2015(18832)
2014(18539)
2013(17976)
2012(16181)
2011(14257)
2010(14036)
2009(12806)
2008(11707)
2007(9755)
2006(8452)
2005(7233)
作者
(45299)
(38285)
(38196)
(36217)
(24331)
(18242)
(17213)
(14943)
(14579)
(13083)
(13044)
(12712)
(11934)
(11780)
(11776)
(11370)
(11335)
(10944)
(10834)
(10785)
(9208)
(9068)
(9063)
(8838)
(8695)
(8545)
(8106)
(7905)
(7479)
(7300)
学科
(92100)
经济(92034)
管理(53601)
(47159)
(39277)
企业(39277)
方法(37152)
数学(33297)
数学方法(32940)
地方(21598)
(18686)
(18622)
中国(17749)
业经(16894)
环境(16595)
(15566)
地方经济(13972)
农业(13031)
(12805)
(12590)
贸易(12583)
(12158)
(11752)
(11739)
财务(11705)
(11691)
财务管理(11685)
技术(11104)
企业财务(11083)
理论(10017)
机构
学院(237180)
大学(235407)
(111500)
经济(109692)
管理(97233)
理学(85377)
理学院(84567)
管理学(83328)
管理学院(82876)
研究(76547)
中国(56849)
(47289)
(46309)
科学(43907)
财经(38768)
中心(35993)
经济学(35725)
(35580)
(35382)
(32703)
研究所(32523)
经济学院(32052)
业大(31981)
(31777)
财经大学(28937)
(28391)
(28245)
师范(28134)
北京(27847)
经济管理(26762)
基金
项目(168259)
科学(135728)
基金(126584)
研究(122550)
(109430)
国家(108620)
科学基金(95924)
社会(83440)
社会科(79349)
社会科学(79333)
基金项目(67600)
(64640)
自然(61289)
自然科(59842)
自然科学(59829)
自然科学基金(58736)
教育(55367)
(53705)
资助(50552)
编号(47135)
(37923)
重点(37684)
(37068)
国家社会(35904)
(35743)
成果(35485)
教育部(33511)
创新(33493)
人文(33223)
科研(32540)
期刊
(119190)
经济(119190)
研究(67248)
中国(37834)
(37642)
管理(36059)
科学(31096)
学报(31038)
(27167)
大学(24901)
学学(24131)
技术(21748)
经济研究(20762)
财经(19531)
农业(18532)
业经(17778)
(17669)
金融(17669)
(16934)
问题(15375)
教育(15065)
技术经济(13390)
统计(12381)
资源(11697)
(11576)
(11189)
商业(10952)
世界(10371)
现代(10337)
财会(10181)
共检索到334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于文超  何勤英  
本文利用中国1992—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地方官员的政绩诉求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官员的政绩诉求是导致辖区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一影响在沿海地区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地区产业结构、地方官员的个人特征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本文的发现不仅为人们理解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的原因提供了理论依据,也进一步为近年来的官员考核机制改革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敏  黄滢  
中国经济经历三十多年高速增长,但环境质量也日趋恶化。本文利用112座城市在2003—2010年间的大气污染浓度数据,考察我国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基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我们发现所有的大气污染浓度指标都呈现出"U形"曲线关系。但是在考虑了每个城市特定的时间趋势变量后,高增长并不一定会导致高污染。最后,通过对同一污染物的排放数据和大气浓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的回归结果截然相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贤彬  张莉  徐现祥  
现有文献已经证实了以经济绩效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的存在,但没有具体分析考核机制在不同类型地方官员中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地方官员数据进行检验,文章发现,在省长和省委书记层面,都存在着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相对绩效考核机制。同时,这种机制的强度在两者之间具有差异,在省长层面显得更加重要,而在省委书记层面则相对较弱。这个发现可以从我国政治体制安排的需要和特点上得到很好的解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鹏举  李翠丹  黄伟奇  
文章选取东莞市3项环境指标,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结构驱动的影响,发现1982~2007年东莞市人均废水排放量、人均废气排放量和大气能见度倒数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是三次曲线,人均废水和废气排放量总体上随人均GDP上升,能见度则随之下降。这3项指标与2项产业结构指标呈极显著的相关,东莞的环境污染变化主要是由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变化驱动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卫东  汪海  
本文通过对比分组的 VAR 模型分析了我国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总体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政策的实施并没有明显改善经济增长加剧环境污染以及环境污染抑制经济增长的总体关系。其原因在于我国的环境政策没有得到充分的执行,环境政策实施的方式主要还是以事后治理为主,从而无法有效地减少经济增长所引起的环境成本。因此,为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应该把环境政策的重点放在事前的控制上,加强环境政策的执行力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强  冉光和  谷继建  
绿色和开放发展理念已成为中国"十三五"规划的主题。利用2003~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并采用3SLS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式分权体制下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国式分权体制下,FDI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但地方政府过度引资竞争弱化了FDI的增长效应;FDI对中国环境污染具有"污染光环"效应,即FDI流入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仍处于长期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左侧,经济增长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兰宜生  
文章以山西省三类环境污染指标为研究样本,研究该省1986-2007年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山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1)通过协整技术考察山西省人均GDP与三类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2)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山西省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3)通过脉冲响应分析,研究山西省人均GDP与三类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文章得出几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菁  
从分析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相互影响机制出发,运用联立方程的估计方法对中国2003—2007年的278个城市的环境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假说在中国城市似乎成立,但是不同污染物的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着完全不同的影响机制。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可能比较复杂,需要注重各行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环保投资对于工业废水和工业SO2的减排作用非常显著。然而,目前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远不足以遏制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未来仍然需要增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以有效减少各种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显明  许敏  
本文选取1997-2009年间我国30个省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刻画了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动态关系。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影响污染排放量变化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单位GDP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减少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外部效应,但这一反馈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经济指标对解释环境污染指标排放的预测方差分解的贡献度较高,而环境污染指标排放对经济增长指标的预测方差的解释贡献度较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上官绪明  
在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借助SVAR模型检验了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内在机制。实证表明:我国经济与环境延续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国际道路,FDI短期刺激经济增长显著,同时也恶化了环境,长期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但FDI的溢出效应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为了理论与实践上平衡FDI、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提出了调整经济增长极、优化外资质量和结构等政策着力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彩霞  冉茂盛  
由于经济增长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且随着社会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环境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稀缺资源,使得在经济活动对环境变化产生影响的同时,环境变化也对经济产生了影响。采用构建产出方程与污染方程的方法,使用1998-2006年中国30个省市6类环境指标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来考察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环境污染变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方程估计。实证结果为三地区的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变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但各地区的产出方程与污染方程的估计结果则存在人口,资本投资,进出口贸易额,外商直接投资,环保投资等方面的差异。表明:①经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艳清  
通过建立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区分了污染物排放-人均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对长期关系的短期扰动,更准确地描述了我国环境污染与人均收入的关系,为环境规制的制定和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新华  赵国浩  
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山西1985~2006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各指标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山西作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确实存在着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双向作用机制,不过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机制要弱许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存在着动态意义上的"倒U型"关系;同时也发现了山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方面自身的一些特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立桥  赵晓娜  景文宏  
通过模型的平衡分析和动态学分析,发现环境污染和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确实存在EKC所描述的关系。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实证发现:储蓄额、人口数量、科技进步、初始条件以及环保努力水平等参数变量对这一关系具有内在的决定和影响作用,并且对峰值达到的时间也各自有不同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和连  邓玉萍  
本文采用时空同质化的方法将时间维度纳入地理空间来构建三维时空矩阵,并从空间异质性的角度考察我国各个省域的外资、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空间交互作用及影响差异。实证结果显示:产出水平、FDI等经济行为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环境污染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FDI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不断增强并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产出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普遍存在N型曲线关系,因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顺利跨越EKC良性转折点的关键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