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4)
2023(13199)
2022(11702)
2021(11154)
2020(9363)
2019(21477)
2018(21414)
2017(41694)
2016(22774)
2015(25496)
2014(25123)
2013(24679)
2012(22390)
2011(20023)
2010(19872)
2009(18522)
2008(17667)
2007(15158)
2006(13189)
2005(11502)
作者
(63250)
(52207)
(52091)
(49454)
(33338)
(25062)
(23685)
(20516)
(19892)
(18704)
(17921)
(17428)
(16419)
(16368)
(16060)
(15983)
(15538)
(15537)
(14947)
(14802)
(12905)
(12825)
(12643)
(11939)
(11717)
(11667)
(11547)
(11495)
(10462)
(10244)
学科
(87466)
经济(87359)
管理(65747)
(60715)
(51812)
企业(51812)
方法(43492)
数学(37970)
数学方法(37345)
(22837)
(22651)
中国(22218)
业经(19352)
(18459)
(16733)
贸易(16725)
地方(16517)
理论(16454)
(16263)
(15522)
(14935)
农业(14909)
财务(14856)
财务管理(14823)
企业财务(13993)
(13987)
(13430)
银行(13397)
技术(13353)
环境(13265)
机构
学院(312049)
大学(311606)
管理(125645)
(120671)
经济(117906)
理学(109286)
理学院(108125)
管理学(105877)
管理学院(105337)
研究(99968)
中国(75714)
(65459)
科学(62687)
(56113)
(49742)
(46854)
中心(46031)
业大(45909)
财经(45229)
研究所(45093)
(44187)
(41394)
北京(41362)
(41052)
师范(41050)
(36908)
农业(36560)
(36363)
经济学(35449)
财经大学(33794)
基金
项目(215253)
科学(169266)
研究(158635)
基金(155517)
(134630)
国家(133514)
科学基金(115295)
社会(98243)
社会科(93032)
社会科学(93009)
(84634)
基金项目(82430)
自然(75994)
自然科(74268)
自然科学(74252)
教育(73954)
自然科学基金(72850)
(71046)
编号(65922)
资助(65231)
成果(53186)
重点(47922)
(47132)
(44969)
课题(44968)
(44787)
创新(41576)
科研(41206)
项目编号(41064)
教育部(40820)
期刊
(130106)
经济(130106)
研究(91601)
中国(54684)
学报(47474)
管理(45595)
科学(43488)
(42589)
(42289)
教育(36650)
大学(35888)
学学(33695)
农业(29680)
(28176)
金融(28176)
技术(27419)
业经(22421)
财经(21339)
经济研究(21023)
(18152)
图书(16933)
问题(16857)
理论(16449)
实践(15184)
(15184)
技术经济(15028)
科技(14884)
(14476)
统计(14247)
现代(13748)
共检索到448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凯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中央银行通过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有效服务于物价稳定、经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然而,危机期间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低利率、定量宽松等刺激经济政策,国际货币超额供给导致全球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升温。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合作日益紧密,国际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我国物价冲击日益显著,在金融危机后期和国际金融格局悄然变化新形势下,对物价新形势、金融市场新形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背景下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分析,以及构建统计计量模型进行论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夫  
美国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的经验田夫通货膨胀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对通货膨胀都持警惕和加以控制的态度,美国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进入70年代,美国的通货膨胀达到高峰,平均涨幅为7.5%。其中1979年、1980年的涨幅分别高达11...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颖慧  
文章主要从国际贸易视角下对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问题进行研究。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选取PPI与CPI作为衡量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以近些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分析,得出我国受国外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PPI以及CPI的同比指数会因国外物价的上涨而上升;贸易收支传递渠道对我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影响较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尹力博  韩立岩  
在经济转轨与产业升级的历史进程中,通货膨胀一直是焦点问题。本文将中国分别纳入与代表性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构成的经济系统,提炼双向通胀溢出特征,认知中国输入型通胀的程度、来源和主要传导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受到来自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两个方面的通胀影响,与内源性形成四六开格局;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在三个季度到一年的时间段尤为突出;并且来自贸易渠道的影响强于来自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丁慧  范从来  钱丽华  
核心通货膨胀对于央行准确判定物价走势、更好实现稳定物价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广义动态因子模型与频谱分解技术测度的核心通货膨胀相比于CPI通胀率能更准确反映我国物价变动的周期特征与长期趋势,对于央行更合理地引导社会公众的通胀预期,实现物价稳定与产出稳定的动态平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鉴于中国转型时期通胀因素的叠加性与复杂性,本文还提出金融宏观调控应综合考虑包括核心CPI、CPI在内的多种通货膨胀指标,在维持长期物价稳定的同时,兼顾物价的短期波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一萱  
论我国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王一萱1993年以来,我国面临着又一轮通货膨胀,理论界对此轮通货膨胀的性质也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需求拉上型,有人认为是成本推进型,也有结构性通货膨胀之说。但应该充分认识到,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经常项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晓芙  刘海军  李伟  沈志宏  孙芳  
近几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煤电油运供求矛盾持续紧张、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升以及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猛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价格总水平开始缓慢上涨,并持续上行,尤其是进入2007年以后,CPI与PPI的相继上涨突显我国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物价变动的角度出发,对通货膨胀目标区间进行了专题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江山  
针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否应关注金融稳定问题,本文结合金融危机前后经济金融运行实际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进行了反思。研究发现,早期发达国家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目标与一项工具,一个目标就是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一项工具就是政策利率,合理设定政策利率就能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货膨胀稳定性和产出缺口之间的联系日趋松散,追求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并不能保证实现宏观经济稳定,鉴于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内生关联性,未来货币政策需加强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江山  
针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否应关注金融稳定问题,本文结合金融危机前后经济金融运行实际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进行了反思。研究发现,早期发达国家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目标与一项工具,一个目标就是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一项工具就是政策利率,合理设定政策利率就能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货膨胀稳定性和产出缺口之间的联系日趋松散,追求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并不能保证实现宏观经济稳定,鉴于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内生关联性,未来货币政策需加强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同时实现物价稳定、产出稳定和金融稳定三个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圣致  张文中  
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DAG)技术对SAVR模型进行识别,并采用基于DAG的预测方差分解及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国际贸易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冲击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圣致  张文中  
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DAG)技术对SAVR模型进行识别,并采用基于DAG的预测方差分解及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国际贸易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冲击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拉亚  
作者在文章中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宏观关系进行了研究,他着重分析了资产组合与信息混淆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交织影响;又探讨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他的研究结论是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的稳定替代关系;拉下通货膨胀比拉上通货膨胀要困难一些,治理通胀代价比通胀收益要沉重;在治理通胀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刘慧  
自今年7月以来,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开始复苏。而今年年初我国经济便开始呈V型反转走势,逐步企稳向好。然而,在经济不断好转的同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增强。国务院提出的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应该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如何管理好输入型通货膨胀预期的角度谈谈看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全  刘悦  
本文运用我国37个工业大类行业PPI数据构建TVP-SV-FAVAR模型,实证研究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下游价格、不同类型行业传导的结构性特征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结果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PPI和CPI均产生了影响,我国存在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强度从上游行业到下游行业依次递减,对能源资源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最大,其中上游能源开采类行业的传导系数最高,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次之,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较弱。输入型通货膨胀更多向生产环节传导,向流通环节的传导强度弱化,但是会推升流通环节成本降低企业利润。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具有明显的顺周期和“易涨难跌”特征,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阶段的传导强度最大,在平稳阶段的传导强度次之,在下跌阶段的传导强度最弱。我国经济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背景下,政策调控应把握好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的结构性特征,据此开展分类调控、精准调控、依时调控,综合平衡“稳增长”和“防通胀”目标,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左小蕾  
2007年的通货膨胀是总需求主导,而2008年的通货膨胀原因发生了变化,成本推动成为主导因素,因此,在治理以总需求拉动为主的通货膨胀的同时,有必要密切关注总供给推动的价格水平上涨,提前制定防范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