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0)
2023(10752)
2022(9515)
2021(9058)
2020(7557)
2019(17622)
2018(17813)
2017(33593)
2016(18996)
2015(21585)
2014(21909)
2013(21152)
2012(19295)
2011(17296)
2010(17203)
2009(15395)
2008(14775)
2007(12737)
2006(10992)
2005(9320)
作者
(55089)
(45440)
(45241)
(43006)
(28937)
(21748)
(20515)
(18169)
(17411)
(16273)
(15696)
(15186)
(14463)
(14371)
(14022)
(13980)
(13905)
(13586)
(13018)
(12799)
(11495)
(11301)
(11038)
(10358)
(10267)
(10197)
(10165)
(9875)
(9237)
(9082)
学科
(66243)
经济(66158)
管理(51458)
(46874)
(39283)
企业(39283)
方法(31274)
数学(26748)
数学方法(26415)
(18503)
中国(18218)
(17653)
(16606)
理论(14986)
业经(14880)
地方(14134)
(13063)
教育(12630)
农业(12028)
(11657)
技术(11265)
(11009)
贸易(11004)
(10650)
环境(10587)
(10477)
财务(10407)
财务管理(10388)
(10171)
银行(10119)
机构
大学(258812)
学院(258432)
管理(101237)
(91908)
经济(89557)
理学(87911)
理学院(86887)
研究(86568)
管理学(85260)
管理学院(84811)
中国(61488)
科学(57436)
(56072)
(46247)
(44309)
业大(42573)
(41841)
研究所(40859)
中心(38547)
(37809)
农业(36551)
(35963)
师范(35524)
北京(35302)
财经(33744)
技术(31860)
(31829)
(30802)
(30665)
师范大学(28431)
基金
项目(183192)
科学(141619)
研究(133934)
基金(128964)
(113246)
国家(112270)
科学基金(95147)
社会(79249)
社会科(74774)
社会科学(74753)
(73937)
基金项目(69271)
自然(63694)
教育(63055)
(62249)
自然科(62161)
自然科学(62144)
自然科学基金(60968)
编号(56458)
资助(53264)
成果(46199)
重点(41113)
课题(39866)
(39351)
(38445)
(38220)
创新(35487)
科研(35089)
项目编号(34633)
计划(34004)
期刊
(99806)
经济(99806)
研究(73774)
中国(52184)
学报(46609)
(42032)
科学(40298)
教育(38979)
管理(36543)
大学(34218)
学学(32010)
(30587)
农业(29527)
技术(24033)
(18148)
金融(18148)
业经(17126)
图书(15436)
财经(15403)
经济研究(15179)
(14779)
科技(13627)
(12969)
理论(12892)
(12780)
问题(12747)
业大(12717)
实践(12100)
(12100)
技术经济(11332)
共检索到371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雷春  陈劲枫  钱春桃  张晓青  张永兵  
【目的】为系统探讨授粉组合、雄花辐射时的发育时期和辐射剂量对黄瓜座果和单倍体胚生产的影响。【方法】选用了32个不同基因型黄瓜作为母本,6个不同基因型黄瓜作为父本,采用1次辐射2次授粉结合胚胎拯救的方法。【结果】从15个基因型的母本中获得了单倍体胚48个,单倍体胚的平均产率为0.77%,最高产率可达50.00%。【结论】试验发现雄花辐射时的发育时期对座果率影响不大,对单倍体胚产率有一定影响;辐射剂量的差异对座果率和单倍体胚产率都有影响,但剂量效应不明显;授粉组合之间单倍体胚产率差异很大。对单倍体的形态、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与育性、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倍体的茎叶表面形态和花器官形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宁浩  何钢  赵思东  李樊  刘贤桂  
以南方适宜栽培的6个枣品种花粉为材料,研究了枣花粉离体培养的影响因子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枣花粉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中蔗糖含量为5%~15%,硼酸100~400 mg/L,适宜温度为25℃~30℃。硼酸对花粉管的生长影响尤其明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刁卫平  陈劲枫  雷春  宋慧  张晓青  
以不同基因型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子房发育时期、热激处理时间、TDZ和AgNO3对黄瓜未授粉子房培养过程中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开花前2~3 d的子房胚发生率相对较高,达83.8%;在子房培养开始阶段进行35℃处理的胚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0 d),其中处理3 d的效果最好;添加0.01~0.04 mg.L-1TDZ的诱导培养基培养的胚发生率为20.0%~72.7%,其中添加0.04 mg.L-1TDZ的胚发生效果较好;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AgNO3可以提高胚发生率,同时能缩短胚出现的时间并提高胚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远新  王关林  葛晓光  
以黄瓜 (CucumissativusL .)栽培品种津研四号为受体 ,以质粒 pBI12 1为供体进行授粉后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的研究 ,建立起高效的黄瓜子房注射转化系统 ,获得了不同的转基因植株。试验表明 ,子房注射法的坐果率和结种率最低 ,但其转化率最高 ;黄瓜授粉后 12h注入外源基因的转化率最高 ;外源DNA溶液的浓度、pH值及DNA溶液注射体积是影响黄瓜坐果结实及基因转化率的重要因素。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以及Southernblot印迹杂交表明 ,标记基因NPTⅡ和GUS基因均转化到黄瓜植株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小凤  黄如葵  梁家作  黄玉辉  冯诚诚  黄熊娟  刘杏连  秦健  琚茜茜  
【目的】分析苦瓜花粉的辐照效应及其授粉后对后代表型性状的影响,为创制苦瓜新种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种类型苦瓜(MC6、MC9和MC143)为材料,用不同剂量钴射线(~(60)Co-γ)进行花粉辐照处理,测定各处理花粉的萌发率和辐照1代(M_1)的单瓜种子数;观测和记录田间种植200 Gy ~(60)Co-γ处理苦瓜辐照2~5代(M_2~M_5)的表型性状。【结果】苦瓜材料MC6、MC9和MC143的花粉萌发率均随~(60)Co-γ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下降,至辐照剂量为350 Gy时,花粉萌发率分别由对照的89.3%、92.8%和95.5%降至0.8%、0.3%和0.4%;各辐照剂量处理苦瓜花粉均能使果实膨大,但辐照剂量在300 Gy以上时,未获得有胚种子;辐照处理的花粉授粉后,3种类型苦瓜的M_2表型(主要为果实皮色、收获始期和性型)变异率分别为3.54%、8.55%和5.26%,至M_5时,稳定的变异率分别为0.88%、2.63%和0,获得了苦瓜果皮色和性型变异株的稳定后代。【结论】以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进行苦瓜花粉辐照可获得苦瓜果皮色和性型变异株的稳定后代,其中200 Gy辐照苦瓜花粉授粉能使部分基因型苦瓜产生稳定变异,而通过辐照苦瓜花粉后授粉收获成熟种子的方法创制苦瓜新种质时花粉的辐照剂量不宜高于300 Gy。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琳  李建生  杨小红  
以优良自交系FAPW和BN490A组配的单倍体群体为材料,利用t测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单倍体花药外露、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率较低(28.2%),大部分花药外露(81.3%)和小部分花药不外露(15.6%)的单倍体花粉可育;花粉可育的单倍体花药大小大于花粉败育的单倍体,但在花粉可育的单倍体植株中,花粉的育性并未随着花药大小的增大而提高。在实际单倍体自然加倍过程中,可以依据玉米单倍体花药外露与否、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的关系,通过花药是否外露与花药大小判断雄穗的育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炎林  于晓英  熊兴耀  陈己任  朱杰辉  
为通过红花檵木单倍体愈伤组织获得红花檵木全基因组序列,在红花檵木‘细叶玫红’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进程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了与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相对应的花蕾外部特征,筛选出‘细叶玫红’单核靠边期花粉进行花药愈伤组织培养。诱导培养基以SNG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5 mg/L NAA+0.5 mg/L 6–BA+30 g/L蔗糖;花粉愈伤组织培养的最优培养基为B5培养基,添加物同诱导培养基;花药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体系为B5液体培养基,添加物同诱导培养基,转速为110 r/min,培养温度为25℃。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红花檵木花粉愈伤组织最大吸收峰值约为叶片愈伤组织的50%;用染色体压片计数法观察到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正  娄群峰  张晓青  钱春桃  马云飞  陈劲枫  
研究了野生种Cucum is hystrix(2n=2x=24)与栽培黄瓜C.sativusL.(2n=2x=14)种间杂种F1(2n=2x=19)及其双二倍体(2n=4x=38)自交S1~S4代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及花粉育性。结果表明:减数分裂中期Ⅰ,杂种F1代花粉母细胞(pollen mother cell,PMC)染色体主要以单价体存在,染色体构型为:16.75Ⅰ+0.5Ⅱ+0.25Ⅲ+0.13Ⅳ;双二倍体染色体构型以二价体为主,伴随着自交,平均每个PMC所含二价体比例逐渐增加,非二价体配对比例减少。四分体时期,F1代不能形成正常的四分孢子,主要以多分孢子形态存在;双二倍体以四分孢子为主,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艾京  李妮  马敏  贺军民  
【目的】研究UV-B辐射对青杄花粉管生长和细胞壁构建的影响,为阐明UV-B辐射对裸子植物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裸子植物青杄(Picea wilsonii)花粉为材料,首先检测在可见光背景下增补不同强度UV-B辐射后处理花粉24 h对花粉管长度和顶端宽度的影响,确定UV-B辐射处理对花粉管生长的效应及其适宜处理强度;然后对单纯可见光下以及可见光和适宜强度的UV-B辐射复合处理下生长24 h的花粉管,用荧光探针calcoflUor和水溶性苯胺蓝分别标记花粉管细胞壁中纤维素和胼胝质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它们在细胞壁中的分布,用单克隆抗体lM19和lM20分别标记花粉管细胞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烨  顾兴芳  张圣平  
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预处理和4种外源激素对诱导黄瓜未授粉子房胚状体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诱导黄瓜大孢子发育的最佳培养条件是:36℃3 d+0.5 mg/L NAA+2.0 mg/L KT+1.5 mg/L BA,高温36℃预处理对再生植株的诱导率明显高于低温的预处理,且2,4-D,NAA和BA对胚状体的诱导有促进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雷春  陈劲枫  宋慧  陈龙正  
在室温和4℃下,对JL4和CC3开花前一天的花药进行短期保存,结果发现:室温有利于散粉,散粉情况好的萌发率较高,处理2这一保存方式下的散粉情况和萌发情况均最好。将辐射后的花药用处理2进行验证,结果证明其适用黄瓜辐射后花粉的短期保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春根  邓秀新  
以不同剂量的软X射线对白芒蟠桃、克菲梨、枳和柚等4种果树花粉进行辐射,观察发芽能力及其存放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种果树的花粉对软X射线的辐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且都表现出明显的贮存效应;对同一种果树的花粉,如果辐射的目的和育种的途迳不同,其适宜的辐射剂量和辐射后的最佳授粉时机也不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雯  李文锋  许逸林  戚嘉敏  徐佳琦  奚如春  
为阐明广宁红花油茶授粉特性,提高其产量和效益,采取野外实地调查与实验室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花粉数量、活力、储藏条件、柱头可授性及辅助授粉效果。结果表明:(1)广宁红花油茶单枚花药花粉数在3 120~12 460粒之间,平均值为6 877粒;单花花粉数量随其花药花粉量增加而增加,在792 200~3 468 400粒之间,平均值为2 102 250粒。(2)花药多在开花第1天开始散粉,开花当天花粉活力随时间进程呈上升趋势,第2天达到最大值,前3 d花粉活力都在80%以上。而柱头可授性在花后第2天达到最大值,2~3 d是柱头可授性最强的时期,即最佳授粉时间。(3)花粉的最佳贮藏方式是-8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述民  杨慕菡  祝园园  周燕  
【目的】在显花植物生殖过程中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钙调素类似蛋白(calmodulin-like proteins,CMLs)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机制调控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然而,迄今人们对CMLs的功能研究尚少。本文旨在初步了解CMLs蛋白在花粉竞争优势中的作用,为深入探究CMLs蛋白在植物花粉竞争优势中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参与调控花粉萌发以及花粉管生长过程的CMLs蛋白的结构、表达水平、细胞定位及其作用机理的归纳,结合不同植物中出现的花粉竞争现象,综合分析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结果】CMLs蛋白约有4个保守的EF手性结构域,当CMLs蛋白结合Ca~(2+)时,其构象发生变化,增强与下游受体蛋白的结合能力,并启动Ca~(2+)依赖的级联信号放大效应,引起花粉管中Ca~(2+)的浓度变化,影响从萌发孔到花粉管顶端Ca~(2+)浓度梯度的形成,从而调控花粉管的正常生长。CMLs蛋白的表达还可以影响Mg~(2+)、NO等离子的浓度变化,影响Ca~(2+)与EF手性结构域的结合及花粉管生长的导向。不同CMLs蛋白具有不同生理功能,其中参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CMLs蛋白主要在植物花器官中表达;部分显花植物在受精过程中,不同倍性花粉之间可能由于基因组大小或者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导致萌发率及生长速率的不同。【结论】CMLs蛋白可能通过在不同倍性花粉中的差异表达,影响花粉在体内萌发的进程,使其在某一时期表现出竞争优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娄丽娜  陈劲枫  钱春桃  闫立英  
以强单性结实黄瓜EC1(全雌)、L8(雌雄同株)以及L8与强非单性结实黄瓜6429(自交系)的F2为材料,取其单性结实果实中的种胚进行胚培养。在EC1、L8以及F2(L8×6429)中共产生了34株再生植株,经倍性鉴定是单倍体。研究发现:果实生长时间、植株单性结实座果率对果实形成种子及诱导胚成苗均有影响,并且培养基中高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对诱导胚产生单倍体植株具有较好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